移动VS中国联通课件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49600696 上传时间:2022-01-18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89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移动VS中国联通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移动VS中国联通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移动VS中国联通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资源描述:

《移动VS中国联通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VS中国联通课件(3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移动VS中国联通1中国移动VS中国联通降价竞争战略分析移动VS中国联通2移动VS中国联通3中国移动VS中国联通现状目前,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形成典型的“双寡头垄断竞争”。寡头垄断竞争市场是一种不完善的市场结构,存在着串通和激烈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倾向,双寡头之间虽然也有竞争,但同样存在客户或消费者被动接受过高定价和低质服务的现象。在寡头垄断市场上,企业是价格的寻求者,它要通过研究市场变化,从对手的反映中寻求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因此,寡头垄断市场下的企业间价格的相互依存度较高。依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的发展现状来看,两者突出表现为不断升级的价格战。移动VS中国联通4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采用降价手段的原因(1)

2、在双方实施的GPRS系统及CDMA系统的客户争夺上,均是重点针对中高端用户市场,双方均想要夺取对方的市场份额,而并未采用差异化市场战略来挖掘潜在细分市场。(2)中国移动通信服务市场正处于高速增长期,降价所引起的用户规模的快速增长,有利于企业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从而在未来市场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3)考虑到市场上消费者的偏好和消费行为特点,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不约而同的选择了降价策略。当通话质量并无多大差异时,消费者选择运营商主要考虑价格和服务质量因素。尤其是随着两家运营商服务质量差异的逐渐缩小,价格的高低便成为消费者选择运营商的首要考虑因素。(4)由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家营运商不存在合作行为,根

3、据双寡头垄断理论,双方在非合作型情况下,任何一方意识到对方降价而自己不降价的结果是自己蒙受巨大损失,对方不降价而自己降价的结果便会获得最大利润时双方便均选择了降价策略。移动VS中国联通5降价战略带来的不同效果同样是降价策略,依据2002年至2004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家的财务报表及市场占有率可看出两家额价格战略有一定程度上的差异,同样的战略在两家企业中产生了不同的效应。中国移动在价格策略上采取鲜明的“价格歧视”战略,即针对不同话费支出的客户制定差异性的资费调整政策,变相降低通话价格,为客户提供更为丰富的多种收费选择,令客户更自由、更受益,从而占据了市场主动权。而中国联通公司则利用了其在价格方

4、面的灵活浮动权,吸引对价格敏感性强的低端客户。但中国移动的“套餐”服务隐晦的降价方式令联通始料不及,在价格的恶性竞争中越陷越深。移动VS中国联通6具体分析现金管理资产流动性收入以及成本支出管理负债政策会计盈利&股东价值分析移动VS中国联通7(一)现金管理 前段时间披露的苹果审计报告,除了经前段时间披露的苹果审计报告,除了经营中发生的应付账款、应计费用之外一营中发生的应付账款、应计费用之外一份债务都不存在,创造了财务上的奇迹。份债务都不存在,创造了财务上的奇迹。而后报道的中国移动已经超过苹果,坐而后报道的中国移动已经超过苹果,坐拥拥500500亿美元现金,马靖昊老师在他的微亿美元现金,马靖昊老师

5、在他的微博里提到博里提到“商业模式一个是靠垄断,一商业模式一个是靠垄断,一个是靠市场,中国移动坐拥那么多的现个是靠市场,中国移动坐拥那么多的现金并不是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只能说明金并不是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只能说明收费太高。收费太高。”移动VS中国联通8年份年份2002年年2003年年2004年年经营业务现金流入净额6942285534103779投资业务现金流出净额(64117)(54292)(73302)融资业务现金流出净额5449(24688)(24457)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1075465546020年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18213257539129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325753912

6、945149年份年份2002年年2003年年2004年年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净现金130542256523819投资活动所支付的净现金(5166)(19051)(18959)融资活动所支付的净现金(11868)(8778)(9401)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3980)(5264)(4540)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年初)18413144339170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年末)1443391704630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在两公司02-04的现金流量表中我们也同样可以发现两家公司现金持有量过高的现象。移动VS中国联通9 从数据上看,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现金流都是相从数据上看,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现金流都是相当

7、的充裕,当然中移动的现金资产过高也引发系列问当的充裕,当然中移动的现金资产过高也引发系列问题,在此暂不予讨论。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中移动的现题,在此暂不予讨论。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中移动的现金流的充裕。金流的充裕。 就两家公司竞争战略而言,在财务方面,适度降价就两家公司竞争战略而言,在财务方面,适度降价不会造成现金流问题。也可以通过间接的投资降低单不会造成现金流问题。也可以通过间接的投资降低单位成本,以实现降价的目的,如技术、设备方面的研位成本,以实现降价的目的,如技术、设备方面的研发投入、更新换代,通讯网的丰富等等。总而言之,发投入、更新换代,通讯网的丰富等等。总而言之,从现金流方面来看,移动联通都

8、可以实施降价竞争战从现金流方面来看,移动联通都可以实施降价竞争战略,但联通由于负债比例远高于移动,对其偿债能力略,但联通由于负债比例远高于移动,对其偿债能力要求较高,因而降价竞争的过程中,应警惕因为降价要求较高,因而降价竞争的过程中,应警惕因为降价导致的利润大幅下滑,而最终造成现金流断裂的严重导致的利润大幅下滑,而最终造成现金流断裂的严重后果。后果。移动VS中国联通10(二)资产流动性资产流动性是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负债的能力。资产流动性可以用资产流动比率以及运营资本比率来衡量。资产流动性资产流动性200220032004流动比率中国移动98.51%88.

9、88%81.82%中国联通71.51%50.66%38.71%营运资本比率中国移动63.77%39.44%33.85%中国联通40.79%44.80%48.15%移动VS中国联通111.两家公司的比率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中国移动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即一直保持着较好的短期偿债能力;然而,中国联通的情况就不容乐观了,大幅度的下降,使得其短期偿债能力也不断下降。移动VS中国联通12 2.中国移动呈现下降趋势,说明运用短期非付息负债能力增强;中国联通保持平稳的趋势,同时该指标联通低于移动,可见联通更善于运用“短期非付息负债”。移动VS中国联通13(三)收入以及成本支出管理年份年份2002年年2

10、003年年2004年年营运收入通话费93272111027128534月租费169012066624760其他营运收入183882691139087营运收入合计128561158604192381营运支出 电路租费528749143861网间互联支出129751286812072折旧268273661144320工资675777009717其他营运支出279194330862677营运支出合计79765105401132647中国移动中国移动营业收入与成本支出管理营业收入与成本支出管理移动VS中国联通14中国联通中国联通营业收入与成本支出管理营业收入与成本支出管理年份年份2002年年2003年

11、年2004年年营业收入(营业额)GSM业务收入273879254030361146579235CDMA业务收入32253471662351824219602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279303934370833662734长途业务收入276572322731481848009寻呼业务收入21611881403053服务收入合计383332226404041376309580销售通信产品收入224330335959123022031营业收入合计405765256763632579331611移动VS中国联通15营业成本营业成本200220032004线路和网络容量租赁(1583255)(432038

12、2)(7398128)网间结算成本(3229640)(5920793)(7516586)折旧和摊销(11255724)(16385293)(19063074)人工成本(3335218)(4574546)(4526100)销售费用(5980948)(15156835)(18944348)管理费用及其他(5631850)(9112385)(10448241)销售通信产品成本(2236206)(3652045)(3478989)营业成本合计(33252841)(59122279)(71375466)移动VS中国联通16从上述数据可以发现:1.目前两家公司均采取了降价竞争的战略,(这是一种成本领先战略

13、)主要是因为这可以吸引更多对价格敏感的中低端用户,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2.中国联通的总成本要比中国移动的总成本低一些。但是从更细致的方面来看,中国联通在电路租费和网间互联租出要比中国移动的高,而在折旧和人工等方面要比中国移动的低。这主要是从两者的规模体现出来的。3.虽然两者的规模都呈逐年扩张的趋势,但是联通整体上要比移动要小,这主要是两公司的发展历史有关,而联通也比移动要年轻。所以,联通自身网络的建设和销售网点都比移动的要少一些,因此在电路租费和网间互联支出方面,联通的代价相应比移动的要高。移动VS中国联通17 现在我们来分析每单位营运成本所承载的收入,如下表:现在我们来分析每单位营运成

14、本所承载的收入,如下表: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2002年年2003年年2004年年中国移动128561158604192381中国联通40576.567636.379331.61营运成本营运成本2002年年2003年年2004年年中国移动79765105401132647中国联通33252.8459122.2871375.47比率比率2002年年2003年年2004年年中国移动1.6117471.5047681.450323中国联通1.2202421.1440071.111469移动VS中国联通181.通过对比,可以知道两公司的都在下降,而中国移动下降的比例要比中国联通下降的比例要多,因此说

15、明,中国联通正在发挥规模经济的作用,其通过销售费用(广告方面的支出)来树立自己的品牌,赢得客户资源,还有一方面就是通过降价来吸引客户,从而扩大自身的市场占有率。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每单位营运成本所承载的收入的差距也在缩小。2.从长远来看,中国联通要想和中国移动分庭抗礼,必须从自身的网络建设和服务研发方面下客户,在实现低成本竞争优势的同时,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提高自身的差异化优势。移动VS中国联通19(四)负债政策负债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移动VS中国联通20盈利能力盈利能力20

16、02年年2003年年2004年年销售净利润率移动25.47%22.42%21.83%联通11.29%6.22%5.53%EBITDA利润率移动60.58%58.46%56.20%联通46.40%36.69%34.96%总资产利润率移动11.49%11.57%11.40%联通3.06%2.81%3.01%税前总资产盈利能力移动17.19%17.23%16.60%联通4.21%4.07%4.44%权益资本利润率移动19.01%17.88%18.02%联通6.88%6.04%6.03%移动VS中国联通21负债管理指标200220032004总资产负债率移动39.49%35.25%36.70%联通55

17、.08%53.54%50.00%权益资产比移动60.44%64.69%63.23%联通44.55%46.46%50.00%基于现金的利息保障倍数移动12.077.529.30联通-1.97-3.13-4.50移动VS中国联通22移动VS中国联通23中国移动融资业务200220022 200300320042004行使认股权计划发行股份所得款项703定息票据赎回(4978)扣除开支的发行股份所得款项59705970新增银行及其他贷款69556955760760偿还银行及其他贷款(1223212232)(1279012790)(9783)偿还融资租赁租金的资本部分(16521652)(10)发行债

18、券所得款项80008000发行债券的开支(5353)已付利息(15391539)(26402640)(2040)已付股息(10018)(8349)移动VS中国联通24从以上财务指标可以看从以上财务指标可以看出,中国联通的负债程出,中国联通的负债程度较中国移动而言较高,度较中国移动而言较高,而且产权比率大大高于而且产权比率大大高于中国移动,其流动比率中国移动,其流动比率较中国移动低,所以其较中国移动低,所以其财务风险比中国移动大,财务风险比中国移动大,变现能力也相对较差。变现能力也相对较差。移动VS中国联通25中国联通融资业务200220022003200320042004行使股份期权所获得之现

19、金1158115864125应付联通集团款项的减少(13934341393434)(724127724127)短期银行借款的增加96234389623438109014251090142510224971长期银行借款的增加77570057757005110758361107583611083383偿还短期银行借款(79289387928938)(1027872710278727)(12271753)偿还长期银行借款(1992582219925822)(1849778318497783)(17245641)支付股息(1255300)(1256160)移动VS中国联通26综合以上分析可知,中国移动

20、的财务面临的风险小,财务稳健,中国联通负债规模较大,一旦双方实施降价竞争战略,将导致收入会有所下降(在市场份额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这时可能导致中国联通的债务危机,所以从财务政策来看,中国移动实施降价竞争战略将会更有利。移动VS中国联通27(五)会计盈利&股东价值分析 通过分析两家公司的综合损益表,可以看出中国移动的税后会计利润每年都有所增长,其20022004年分别为32744、35547、42026(单位为百万),2003年比2002年增长了8.6%,2004年比2003年增长了18.22%。 中国联通则相对有增有减,相对平稳,其20022004年会计利润分别为4582.961、4207.4

21、68、4386.999(单位为百万),在2003年小幅下降。下面从销售净利润率、总资产利润率、EPS和EVA四项指标来分析两家企业的盈利能力。移动VS中国联通28销售净利率销售净利率2002年年2003年年2004年年中国移动25.47%22.41%21.85%中国联通11.29%6.22%5.53%显然中国移动的销售净利率要高于中国联通,这说明中国移动的显然中国移动的销售净利率要高于中国联通,这说明中国移动的获利能力要高于中国联通,这与公司规模也有很大关系。值得注获利能力要高于中国联通,这与公司规模也有很大关系。值得注意的是,两家公司的该项指标都在下降。很难看出这与竞争战略意的是,两家公司的

22、该项指标都在下降。很难看出这与竞争战略有何种关系,因此,要进一步分析其每年的收入与成本,可得中有何种关系,因此,要进一步分析其每年的收入与成本,可得中国移动国移动2003年的比年的比2002年销售收入增长年销售收入增长23.37%,营业成本增长,营业成本增长32.14%;2004年比年比2003年销售收入增长年销售收入增长 21.30%,营业成本增,营业成本增长长25.85%,中国联通,中国联通2003年的比年的比2002年销售收入增长年销售收入增长66.69%,营业成本增长营业成本增长77.8%,2004年比年比2003年销售收入增长年销售收入增长 17.3%,营,营业成本增长业成本增长20

23、.73%。或许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两家公司营业成。或许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两家公司营业成本的增长在减缓,销售净利率的降低可能是由于两家进行降价战本的增长在减缓,销售净利率的降低可能是由于两家进行降价战略的原因。略的原因。移动VS中国联通29总资产净利率总资产净利率2002年年2003年年2004年年中国移动11.49%11.57%11.39%中国联通3.06%2.80%3.01%总资产利润率总资产利润率是是从整体上反映了企业资产的利从整体上反映了企业资产的利用效果,可用来说明企业运用其全部资产获取用效果,可用来说明企业运用其全部资产获取利润的能力。利润的能力。该指标越高,表明资产利用效果越好,整个

24、企该指标越高,表明资产利用效果越好,整个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经营管理水平越高。移动业的获利能力越强,经营管理水平越高。移动的该项指标明显大于联通,但是从这里很难看的该项指标明显大于联通,但是从这里很难看出其与战略的关系。出其与战略的关系。移动VS中国联通30股东价值分析 股东价值的体现,表现在企业价值。下面从每股盈股东价值的体现,表现在企业价值。下面从每股盈利和利和EVAEVA两方面比较两个公司的价值变动情况。两方面比较两个公司的价值变动情况。(1 1)每股盈利)每股盈利(1)(2 2)EVAEVA经济增加值经济增加值中国移动中国移动2002年年2003年年2004年年每股盈利基本1.71元1

25、.81元2.14元每股盈利摊薄1.71元1.81元2.13元中国联通中国联通2002年年2003年年2004年年每股盈利基本0.3660.3360.349每股盈利摊薄0.3660.3360.347EVA2002年年2003年年2004年年中国移动147631764421114中国联通-1876-2083-2579数据显示:中国移动公司的价值上升,处于“价值创造状态,给股权和债权投资人带来了十分丰厚的回报;而中国联通三年来EVA值都为负数,处于“价值损害状态,没有能够创造新的公司价值,不能给股东和债权人的带来新利益。移动VS中国联通31(六)可持续发展(一)从国内竞争市场来看: 自从2009年中

26、国电信市场3G正式发放使用,最终形成了中国移动、联通电信三足鼎立的市场竞争格局,虽然就目前形势来看,电信并未对两大通信业巨鳄构成本质的威胁,但是俗话说“僧多粥少”,此外,在3G市场中,电信运营商对于中国移动和联通的威胁不可小觑,因此两大巨鳄为了争取市场优势,必须合理配置公司有限的资源并充分发挥其最大化的作用。 更有一些犀利人士这样阐述过,联通与移动的关系,正象现时中国与美国的关系一样,对于前者的崛起、发展,后者感到不安,但又无法阻止。于是,后者不断的寻找各种机会,利用自身的强大,调戏着,玩弄着,中伤着,挑衅着,直至直接攻击着后者。很多移动人的心态,跟某些美国鹰派的心态一样,诸如“茉莉花夜来香”

27、之类,是一种典型的竭斯底里的“自大狂变态”心态,一丝一毫也容不得他人的进步和强大。但是社会的进化显示物竞天择,弱肉强食,竞争是残酷的。中国移动如若支撑不起联通的各方面的挑战和冲击,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电信业的格局又是怎样一种状况,无人能预测。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中国无线市场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中国无线市场,中国移动的处境比较有利。而中国联通的命运则要取决于即将到来,中国移动的处境比较有利。而中国联通的命运则要取决于即将到来的电信市场的重组政策以及在通信服务上提供的与中国移动的差异化的电信市场的重组政策以及在通信服务上提供的与中国移动的差异

28、化服务。服务。 也许对于未来的发展,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看:也许对于未来的发展,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看:移动VS中国联通32(二)从国际市场来看: 作为两大民族企业,电信业已经进入国际竞争时代,移动电信业国际化也是行业发展趋势,跨国电信公司成为提升母国电信业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载体。“双寡头垄断”的竞争使基本电信服务市场效率得到改进。但同时,无论与我国日益增长的移动通信需求和世界水平相比较而言,仍然存在着差距和不足。我国电信企业必须面对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类竞争对手,因而,提高国际竞争力成为越来越紧迫的现实问题。整个行业仍处于垄断型的市场结构,其中中国移动集团公司作为先进人者,以更高的赢利能力和更好的信誉确立了在我国移动通信市场中的主体地位。这说明目前的移动通信业市场竞争并不充分。政府需对产业进行引导,进一步改善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结构,培养企业竞争力。或许提高我民族产业的竞争力会是一个更有意义的探讨话题。移动VS中国联通33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