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索救援器材使用参考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9588648 上传时间:2022-01-18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6.6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绳索救援器材使用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绳索救援器材使用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绳索救援器材使用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资源描述:

《绳索救援器材使用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绳索救援器材使用参考(7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本套材料是根据厂家提供的资料和我公司对器材的理解编制而成,主要目的在于向用户介绍器材的基本使用和维护方法。本套材料的所涉及的所有内容仅供参考,用户可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灵活的使用器材。对由于使用不当造成的任何事故,本公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墙角护板、护轮、护垫 绳索 鸡腿绳 滑轮 手控下降器 手式上升器 脚式上升器 8字环 D型环 半身吊带 救助吊带 全身吊带 可倒置吊带 手腕提升带 双人连接带 15英尺固定带 1米安全带 脚手架挂钩 头盔 金属救援器材的维护 高空担架救援方案 井下救援方案 特点:护板采用超滑、高强度材料; 作用:保护绳索不受棱角的磨损;减小绳索与棱角的摩擦。 使用方法:将

2、护板固定在棱角处(右图中使用红色细绳穿过护板四角的固定孔,然后将绳索固定),让绳索从护板槽中经过即可。 护垫采用耐磨帆布制作,四角处各有一固定孔。 使用方法:将护垫铺在棱角处,用细绳将固定孔固定好,让绳索平放在护垫上即可。 护套采用耐磨帆布和乙烯基 层制作。 使用方法:将护套裹住绳索并放置到棱角处,为避免护套滑落,应将护套两端固定好。 在边角处放置 墙角护轮适合绳索提升或下降时保护绳索免受棱角的磨损 底部的小孔用于固定护轮 使用方法:将两个护轮铺在墙角处,然后将护轮底部的固定孔用绳索固定好,最后将救援绳索放置到护轮的中间位置。 符合美国NFPA标准 直径12.7mm静态绳索极限承载重量41KN

3、 用于双人救援或常规训练 操作中做救援主绳或救援保险绳。可最大限度地保障救援人员与被救者的生命安全 。 符合美国NFPA标准 直径9.5mm的静态绳索 极限承载重量为26Kn 适合单人使用 主要用于室内搜索与高空(峡谷)单人操作救援及绳索的加固或绳降。 第一次使用绳索时应该为绳索建立挡案,以后每次使用都要对使用情况进行记录。 绳索不用时应放入绳包中,以避免在运输,存储过程中对绳索造成损伤。 在每次使用绳索前,应该认真检查绳索有无划伤,严重磨损,被化学物质腐蚀,变粗,变细,变软,变硬等情况,如果发生上述情况,请不要继续使用该绳索。 不要在地面上拖拉绳索,不要踩踏绳索,拖拉和踩踏绳索会使砂砾碾磨绳

4、索表层,导致绳索磨损加速。 避免锋利边角刮割绳索。当绳索负重时,拐角加大磨损,并可能切断绳索。可利用边角衬垫、墙角护轮或各种不同的方式保护绳索。 清洗时应该使用中性的洗涤剂,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放置在阴凉的环境中风干,不要放在太阳下晒干。 绳索在使用前也应该检查与之配套的挂钩,滑轮,缓降“8”字形环等器材有无严重损害避免伤及绳索。 避免绳索接触化学物质。任何损害尼龙或聚酯的物质都对绳索不利。应把救援绳存放在避光、凉爽或无化学物质的地方,最好使用绳包存放绳索。 厂家强烈建议在发生以下情况时绳索不能在使用:厂家强烈建议在发生以下情况时绳索不能在使用: 发现绳索变软,变硬,变色或直径上的变化 发现绳

5、索外层护套有切口,严重磨损或可以看到内部的绳芯时绳索受到过超载负荷(如用车辆进行过牵拉操作)、或发生过坠落负荷 绳索被用于过方法不当的救援场所,或绳索曾被非救援人员使用。 请记住:请记住:爱护绳索就是爱护我们自己的生爱护绳索就是爱护我们自己的生命命 迄今为止,还没有准确检查绳索是否还能继续使用的无损害性测试方法。决定绳索是退役还是继续使用,需要我们在使用中不断积累经验。 直径:8mm 尺寸:1.5m 或1.8m 断裂强度:22KN 用途:制作鸡爪扣 ,防坠落防护 可制作单鸡爪扣或双鸡爪扣 绳索上升时,使用鸡爪扣做防意外保护,其作用等同于止锁等制动装置(右下图),采用此绳结还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救

6、援绳索不必要的机械磨损程度。 滑轮的右下方使用了两个鸡爪扣。 松开左端绳索时,两个鸡爪扣自动将绳索“咬定”。左图为用带耳8字环做个人绳降练习时在主救援绳上用鸡爪扣做个人保护使用,在下降过程中一但右手对下降速度失去控制时由于自身重量下坠使鸡爪扣受力后牢牢抓住主救援绳从而保护救援人员免遭意外。同样此扣亦可完全制动绳索如下降中需要做悬停而操作者又恰恰忘记如何打悬停结时,此结将是最好的替代。防止意外坠落,在固定操作区域他还可以充当安全带。 种类:单滑轮、双滑轮,平角滑轮 作用:改变受力方向、组装滑轮组 强度:26 kN (单滑轮) 40 kN (双滑轮) 36 kN (平底滑轮) 符合美国NFPA标准

7、 单滑轮(平底) 改变受力方向;图中救援人员采用不同的滑轮组合将遇难者由低处提升到高处,这通常也是在救援三脚架无法使用空间中最好的安全提升组合了,处于高处的两名队员控制并保持着该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低处的两名队员可依据环境的实际情况将提升控制部分或高或底的加以固定,从而实现救援的目的, 平底单滑轮适合与鸡爪扣连用:平角滑轮的平底结构使其即使与鸡爪扣接触,也不会使绳扣“卡”在滑轮内。 鸡爪扣使绳索变成单向运动,由于是“软制动”,所以对绳索的损伤会大大降低。双滑轮(组)在救援过程中常采用这种滑轮:组成用于提升或下放人或物品的省力装置,最大的优势是省力, 左图展示的是由两只平角双滑轮组合成的4:1滑轮组

8、,另外还选用了由鸡爪扣和止锁组合成的防护系统,当双手用力将主绳提升时系统正常,但当手控失去效力时,止锁和鸡爪扣会立即将受力的绳索“咬住“从而使已经提升起的物或人免遭意外,特别提示在救援当中救援人员一定要为自己的救援系统设置一套以应对意外发生时可保护自己与他人的安全防护系统。 2个双滑轮组成4:1滑轮组 用于提升重物 个人下降 绳索悬停 上升 防护 NFPA标准 建议负载30 150Kg 最大负载250Kg(救援) 重量:530g 依照下降器上的图示将绳索装好; 将下降器与吊带上的挂环通过D形环连接好。 左手将制动手柄沿箭头方向慢慢拉动,右手抓紧绳索;通过左手不断的往复;拉动手柄,从而实现个人的

9、下降。 将制动手柄完全推到另一端就可以将下降器锁定在绳索上。 可悬停在适当的位置进行需要的作业 与脚踏带和手式上升器连用,可进行绳索的爬升 右手、右脚向上爬升,左手利用手控下降器来锁定绳索 依次交替运动,从而达到爬升目的 图中为提升作业 右边的救援人员将手式上升器安装在主绳上,此时的手式上升器起绳索拉手的作用。 左边一个救援人员通过使用下降器控制保险绳,如果主绳突然出现意外失控,下降器可迅速将保险绳“咬”紧,从而阻止出现险情。 图中为救护人员协助伤员使用担架进行下降作业。 悬崖顶部两个救援人员分别通过手控下降器来控制主绳(红)和保险绳(绿)。 攀缘绳索 绳索拉手 适合8 13mm绳索 底部的圆

10、孔可以连接蹬踏带将上升器装在绳索上上升器与蹬踏带连接左手推动上升器时,负重在右手上,依次交替上升即可1,上图演示人员通过使用两个手式上升器和蹬踏带进行绳索的攀缘。2,在攀缘过程中,绳索的低端需要一专门人员拉紧绳索,从而方便攀缘人员进行攀缘。3,由于此时的攀缘人员仅通过两个上升器与主绳相连,身体的其他部位未与主绳有其他形式的连接,因此必须将另外一根保险绳连接到攀缘人员身上。图中右边一根绳索为保险绳,它与攀缘人员半身吊带前部的挂环连接。如果上升器发生意外,保险绳可以保护攀缘人员。 将上升器与蹬踏带连接 手脚并用,有效的对绳索进行拉拽(图中右侧) 又称为止锁上升器 作用同于鸡爪扣 用途:绳索上升 个

11、人防护 方法一:两个上升器分别与两个蹬踏带连接。左右交替上升。方法二:两只脚分别踩两个上升器,胸部加一个胸式上升器或脚式上升器。其中一只上升器用一根引线连接到肩部。在这一过程中,绳索的底部需要有专门人员将绳索拉直。 一人向上提升重物 脚式上升器装在滑轮的右测的绳索上 如果提升过程中需要休息或发生意外松手等情况,上升器会自动将绳索卡住,以防止意外坠落。 铝制D型环 强度36kN NFPA标准、CE认证 适合9.5 12.5mm绳索 功能:缓降、悬停将绳索弯一个绳圈,伸入8字环将绳圈绕在8字环的器材孔上将吊带上的D形环固定在器材孔上右手拉紧绳索8字环有不同的缠绕方法下图摩擦力由左到右依次增大绳降前

12、检查8字环穿戴是否正确翻越墙头时,右手拉紧绳索,利用8字环制动双脚放置到合适位置,身体平衡后,左手控制鸡腿绳,右手控制绳索1. 8字环专门用于绳索缓降和绳索中途悬停;2. 个人绳降时,绳索只需要在8字环上绕一圈;如果双人缓降或重物缓降时,可以缠绕两圈以增大摩擦力,以便更加有效的控制绳索和下降速度。3. 8字环用D形环连接到吊带上;背部接保险绳4. 注意,8字环一定要按照前页的方法与绳索装配,方向不要装反。 如果在缓降过程中需要中途悬停在绳索上进行救援工作,可以使绳索在8字环上缠绕并打结。 如图在8字环上缠绕几圈绳索 停留在需要的地方进行其他操作 俗称挂钩 用来连接器材、绳索 NFPA标准 UL

13、认证 分为轻型(Light Use)和通用型(General Use)两种 采用高强度铝合金材料;常用于单人或相当于单人负重时的器材间的连接。 最小断裂强度31kN 使用要点:用大拇指拧开安全锁,用力按下活动门,将器材挂入D环内,最后务必将安全锁拧紧。 坚固钢材料制造 适用于较大的负重时或提升重物时的连接 最小断裂强度72kN 使用要点:使用过程中安全锁务必锁紧1.打开D形环2.挂入器材连接孔4. 将D环旋转180度,使开口处位于另一边,从而便于连接其他器材5.利用同样方法连接好其他器材 NFPA标准 UL认证 前部D型环强度22kN 腰部、腿部可调 D型环可连接到挂钩或绳索上 较适合辅助救援

14、人员使用NFPA,ANSI标准UL认证背的吊环用来连接保险绳前胸的D形环尤其适合垂直提升腰前部的D形环适合绳降时,将其固定在绳索上(后页)8字环连接到腰前部的挂点后部挂点连接保险绳胸前挂点连接止锁手式上升器与止锁结合进行绳索攀缘u 吊带后部挂点连接保险绳u 绳索的底部应该有专门人员将绳索拉直u 上升时,救援人员先将手式上升器连同蹬踏带向上推升,右脚用力使重心转到蹬踏带/上升器上,然后另一只手向上推动止锁;重复两个动作,实现绳索攀缘最适合狭窄空间救援肩部两侧的吊环用于垂直提升 胸部吊环适合垂直提升 后背D环连接保险绳索(右) 腰后部D环可连接到固定点上,便于将自己固定在某个范围进行救援作业 腰前

15、部D环尤其适合绳降时悬挂在绳索上的下降器上 同时连接腰前部和腰后部的D形环可以实现倒置功能(后页)1. 将可倒置吊带的腰前后的两个挂点用一条短绳索连接,然后在短 绳索的中间打一个节用来与主救援绳索(图中左侧的绳索)连接。2. 将保险绳(图中右侧的绳索)连接到腰后部的吊带挂点上。3. 救援人员将自己调整到最佳受力点,此时肩部和腰部承受着全身的重量。4. 此时,顶部的救援人员通过拉绳或防绳来实现底部救援人员进入井内或狭窄空间内实施救援任务。专门用于救助伤员3个吊点连接绳索上的D形环伤员的臀部和腰部固定在吊带内有两组吊点,适合不同年龄和体形的伤员救助体形较小或儿童时,D环可连接吊带内侧的扁带吊点对于

16、体形较大的伤员,可直接将D环与3个金属吊点连接。 解救伤员 直接将提升带捆绑在伤员的手腕上;腕带的应裹住静脉一侧以保护血管。 另一端用D型环连接到绳索或其他器材上 用于连接救援人员与伤员,从而方便救护 终端D环与伤员连接 另一端的绳环安全固定 可通过中间的调节扣调节两人间的最佳距离 适合帮助伤员下降、绳降解救伤员、或协助他人进行绳降 在中途施救过程中,救援人员先利用绳索下降到伤员所在地,然后利用双人连接带将伤员固定在绳索上,救援人员抓住连接带的另一端,协助伤员上升或下降到安全地带。用途:下降、防护下降时,将绳索顺次穿入条状金属条中,依负荷的不同使用不同个数的金属条如果中途需要悬停,将绳索绕在下

17、降器上锁定绳索即可1. 末端的挂孔通过D环和吊带连接2. 左手持调节器上部绳索,右手抓住绳索的活动端3. 如果要负重大需要减小摩擦力,可适当的减少一个或两个金属条(上图)左边人员利用8字环下降过程中,右边人员利用可调下降器控制保险绳如果下降人员出现意外,右边人员可迅速控制绳索,避免意外坠落 快速制作安全固定点 D形环连接高强度固定带不会降低其强度 最小断裂强度35kN注意:可根据实地情况选择例如粗大的树干作为固定带的载体,如果载体的表面有棱角或比较粗糙,可适当的铺垫一些诸如绳索护垫等的防护装置。 快速建立固定点 最小断裂强度35kN 如果有棱角,可加护垫保护安全带免受磨损 NFPA标准 UL认

18、证 41kN 主要用于三角架与4:1滑轮组的连接 可利用此挂钩将救援人员固定在救援梯上作业 在其他需要大口径挂钩的地方 可调固定带 顶部透气孔透风透气 CE认证 1. 每次使用前后必须仔细检查器材,如果发现有变形、裂痕、磨损、倒刺或明显的能够影响其安全性或对绳索有破坏性的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 2. 避免与强酸强碱或有腐蚀性的物体接触; 3. 每次使用完毕后,应将金属器材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干净,进行自然风干。 4. 存放在干燥的环境中。 5. 为了防止钢制器材出现锈蚀,可以在表面涂适量的润滑油。本救援方案仅供参考本救援方案仅供参考右边为高空担架救援示意图在从高处解救重伤人员时,可采用“牵引下降

19、”的救援方式。首先选择上下固定点:上部的固定点选在伤员的上部,右图中救助6楼伤员时选择了7楼的阳台栏杆(必须足够结实)为固定点,使用1米安全带和钢制D形环组成固定点(图1);下面的固定点选择了楼下的消防车。本救援方案仅供参考本救援方案仅供参考绳索的一端穿过顶部固定点的钢制D形环,然后固定到担架上的吊点上。使用另一根1米安全带,使其一端固定到担架的吊点上,另一端通过一平角滑轮固定到牵引绳索上(图2)。绳索的另一端通过一手控下降器连接到消防车上(图3)。手控下降器是绳索的制动部分,控制着绳索向上“输送”的速度和长度,手控下降器再通过其他连接带或绳索连接到消防车上。本救援方案仅供参考本救援方案仅供参

20、考在图1中,一救援人员负责协助担架及照看担架的人跨过阳台,并对绳索救援系统进行监控。在图2中,一救援人员和担架一起下降,其任务是照看伤员并使担架保持平衡。在图3中,一救援人员控制绳索,进而控制伤员的下降。本救援方案仅供参考本救援方案仅供参考担架部分示意图本救援方案仅供参考本救援方案仅供参考图2中担架和救援人员可采用右图方案进行协调担架通过4条固定带通过钢制D环连接到绳索上;为安全起见,可以使用两个D环进行连接 将一条4.5米的辅助救援绳固定在主绳的D形环上,救援人员利用一止锁将自己固定在辅绳上。为确保安全,辅绳的另外一端应打个绳节,避免止锁出现未抓牢绳索的意外情况。救援人员可以再使用另一止锁和

21、脚位调整带将自己再固定,这样可以方便调整自己与担架的位置。通过使用脚位调整带,救援人员也可以将重心转移到调整带上,从而调整另外一止锁的上下位置,使自己达到最佳的位置。本救援方案仅供参考本救援方案仅供参考本救援方案仅供参考本救援方案仅供参考 此方案适合井下或地下救援作业 救援过程:一名救援人员首先通过绳索下降方式(个人下降或他人吊下)进入井内,然后将救助吊带给井下伤员穿好并将其连接到救援绳索上,井上的救援人员直接将伤员拉出井内,最后再将井下救援人员拉上来; 如果伤员的伤势严重,井下救助人员可利用双人连接带将伤员和自己固定在一起(如右图),最后由井上救援人员将两人一起拉上即可。本救援方案仅供参考本

22、救援方案仅供参考 救援人员进入井内可使用4:1滑轮组;井上救援人员可使用手控下降器或其他类似止动装置控制下降速度 如有必要,可使用另外一根保险绳连接进入井下的救援人员身上。本救援方案仅供参考本救援方案仅供参考 如伤员的伤势轻微,自己能够自由行动,可直接将伤员吊上地面。本救援方案仅供参考本救援方案仅供参考 如果伤员伤势非常严重,井下救援人员可以通过双人连接带将自己和伤员连接起来,通过一起被提升来照顾伤员。注:图中伤员使用的是全身吊带,结合本方案,全身吊带可换成救助吊带。 双人连接带一端连接救援人员和绳索上,另一端连接伤员。伤员的位置最好能够能被救援人员双腿夹住,这样以来可以方便救援人员控制和保护伤员。本救援方案仅供参考本救援方案仅供参考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如有疑问,欢迎来电共同探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