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场所物理因素检测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9582490 上传时间:2022-01-18 格式:PPT 页数:107 大小:68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工业场所物理因素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工业场所物理因素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工业场所物理因素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资源描述:

《工业场所物理因素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场所物理因素检测(10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主讲人:主讲人:目目 录录 1噪声的测量 2高温的测量 3手传振动的测量 4射频辐射的测量 5紫外辐射的测量 6激光的测量 7照明的测量概述:物理因素的几个基本特征概述:物理因素的几个基本特征 职业性物理因素的特征,不同于化学性有害因素。物职业性物理因素的特征,不同于化学性有害因素。物理因素有比较复杂的物理参数,各种参数交叉影响其理因素有比较复杂的物理参数,各种参数交叉影响其对人体的健康危害,通常难以一个参数综合评价其危对人体的健康危害,通常难以一个参数综合评价其危害程度。害程度。分布不均匀、有一定方向(指向)性,随距分布

2、不均匀、有一定方向(指向)性,随距离衰减显著。离衰减显著。 对物理因素的检测不属于对物理因素的检测不属于“质量质量”分析,多为综合参分析,多为综合参数(能)的测量,并且测量值常常为一个比值,数(能)的测量,并且测量值常常为一个比值,不宜不宜简单进行数学运算。简单进行数学运算。 必须使用特定的检测仪器,可在工作场所直接进行测必须使用特定的检测仪器,可在工作场所直接进行测量并获取检测结果,一般不需要实验分析。除检测量并获取检测结果,一般不需要实验分析。除检测工工作环境中作环境中有害因素强度外,也可检测有害因素强度外,也可检测劳动者劳动者在特定工在特定工作场所中作场所中个体接触水平个体接触水平(累计

3、剂量),如噪声个体剂(累计剂量),如噪声个体剂量仪。量仪。 测量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有代表性的检测结果不易测量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有代表性的检测结果不易获得。需要获得。需要在做好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在做好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完善的检,制定完善的检测方案和策略测方案和策略工作场所噪声的测量工作场所噪声的测量 课程的目的:熟悉工作场所噪声测量方法和要求,掌握工作场所噪声测量基本程序和技术要领 课程主要内容(1)基本概念;(2)卫生学要求;(3)测量设备与测量指标;(4)测量规范;(5)测量条件与注意事项一、一、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1 定义:噪声是各种定义:噪声是各种不同频率和强度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声波

4、的声波毫无毫无规律地规律地随机组合在一起,波形呈随机组合在一起,波形呈不规则变化不规则变化的声的声音。音。 泛指一切人们不需要的、使人厌烦甚至难以忍受泛指一切人们不需要的、使人厌烦甚至难以忍受的声音。其中的声音。其中生产性噪声生产性噪声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声音。一切声音。一一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2 2噪声分类噪声分类 稳态噪声:指在观察时间内,采用声级计稳态噪声:指在观察时间内,采用声级计“慢慢挡挡”动态特性测量时,声级波动动态特性测量时,声级波动3dB(A)3dB(A)的噪的噪声。声。 非稳态噪声非稳态噪声 :指在观察时间内,采用声级计:指在观察时间内,采用声级计“

5、慢挡慢挡”动态特性测量时,声级波动动态特性测量时,声级波动3dB(A)3dB(A)的噪声。的噪声。 脉冲噪声:脉冲噪声:噪声突然爆发又很快消失,持续时噪声突然爆发又很快消失,持续时间间 0.5s,间隔时间,间隔时间 1s,声压有效值变化,声压有效值变化40dB,称为脉冲噪声。,称为脉冲噪声。一一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3 和噪声测量有关的几个概念和噪声测量有关的几个概念3.1 声音声音-振动物体的振动能量在弹性介质中以波的形式向外振动物体的振动能量在弹性介质中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传到人耳引起的音响感觉称为声音(传播,传到人耳引起的音响感觉称为声音(sound),此种),此种振动波称为声波。产生振

6、动的物体称为振动波称为声波。产生振动的物体称为“声源声源”。声音的物。声音的物理特征有:理特征有:波声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叫波声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叫“声速声速”。在空气中声速。在空气中声速 (20、1大气大气压压):为:为344米米/秒,气温增加秒,气温增加1,声速增加,声速增加0.61米米/秒【秒【C=331.5+0.61t (t:温度温度)】 。在水中声速:。在水中声速:1450米米/秒;在钢铁中声速:秒;在钢铁中声速:5000米米/秒;声波在秒;声波在真空中无法传播。真空中无法传播。声源每秒振动的次数叫声源每秒振动的次数叫“频率频率”,单位是,单位是”Hz”。人耳的感知声音频率约人耳的感知

7、声音频率约2020,000Hz,称为声频(人耳对,称为声频(人耳对4,000Hz左右左右最敏感,语言带为最敏感,语言带为5002,000Hz。)。) 低于低于20Hz属次声,属次声, 高于高于20000Hz声波属超声。声波属超声。n纯音纯音:单一频率声音称为纯音。如音叉振动产生的声音:单一频率声音称为纯音。如音叉振动产生的声音n复音复音:工作场所所接触声音绝大部份是复音,由不同频率由低到高进行:工作场所所接触声音绝大部份是复音,由不同频率由低到高进行排列,所组成连续的频谱。排列,所组成连续的频谱。一一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低频噪声:低频噪声:500Hz中频噪声:中频噪声:500Hz1000Hz

8、高频噪声:高频噪声:1000Hz大部份工业噪声为高频噪声。大部份工业噪声为高频噪声。n声源振动一次所需的时间叫声源振动一次所需的时间叫“周期周期”,单位是,单位是”秒秒“。n一个周期中传播的距离叫声波的一个周期中传播的距离叫声波的”波长波长”,单位是,单位是”米米“。波长影响声波的传播性质。波长影响声波的传播性质。 一、一、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3.2 声压声压- 声波的传播会对空气介质产生压力,声波的传播会对空气介质产生压力,声波在弹性介质中引起声波在弹性介质中引起的压力变化值,就的压力变化值,就称为声压,称为声压, 单位帕(单位帕(Pa)。)。有效声压:有效声压:一段时间内瞬时声压的均方根值,

9、可表示为:一段时间内瞬时声压的均方根值,可表示为: 在实际应用中,若没有特别说明,声压在实际应用中,若没有特别说明,声压p就是指就是指有效声压有效声压。 3.3声压级声压级: 声压大声压大 音响感强音响感强 声压小声压小 音响感弱音响感弱听阈(可闻阈)声压:听阈(可闻阈)声压:人耳敏锐听觉能听到的人耳敏锐听觉能听到的1000Hz纯音最弱声压为纯音最弱声压为210-5Pa,也称作,也称作“基准声压基准声压”,用,用p0表示。表示。痛阈声压:痛阈声压:正常人耳忍受但不感到痛苦的最大声压为正常人耳忍受但不感到痛苦的最大声压为20Pa,用,用pT表示。表示。 听阈听阈 痛阈痛阈 声压级声压级LP定义为

10、:定义为:以以1000Hz纯音的听阈声压为基准纯音的听阈声压为基准,定为定为0分贝分贝,与被测声与被测声压的比值压的比值,取对数值。取对数值。 式中式中 p有效声压,有效声压,Pa; p0基准声压,基准声压,p0=210-5Pa。 TdttpTp0210lg20ppLp(正常人耳相差(正常人耳相差1 000 000 1 000 000 倍)倍)一一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声压级的单位是声压级的单位是分贝分贝,记作,记作dB。分贝分贝没有量纲没有量纲,只有一个比,只有一个比较指标较指标,可以表示所测的量与基准量比较的相对大小。,可以表示所测的量与基准量比较的相对大小。 听阈声压为听阈声压为0dB

11、; 可闻声声压的变化范围为可闻声声压的变化范围为0120dB; 普通谈话声的声压是普通谈话声的声压是6070dB; 大街上载重卡车的声压为大街上载重卡车的声压为8090dB; 每变化每变化20dB,相当于声压值变化,相当于声压值变化10倍。倍。3.4 响度与响度级响度与响度级 频率不同频率不同 人耳产生的音响感觉存在差异人耳产生的音响感觉存在差异 响度响度-人耳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度量人耳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度量(与能量与能量,频率有关频率有关) 响度级响度级-以以1000Hz的标准声产生的音响感觉为基准的标准声产生的音响感觉为基准,与之产与之产生同样音响感觉声音的响度均以此标准音的声压级表示

12、生同样音响感觉声音的响度均以此标准音的声压级表示 为使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的音响感觉能互相比较为使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的音响感觉能互相比较 等响曲线与声级计计权网络等响曲线与声级计计权网络:响度级和噪声级响度级和噪声级 响度级和噪声级响度级和噪声级 从等响曲线可知:人耳的听感特性从等响曲线可知:人耳的听感特性对高频声敏感,对高频声敏感,对低频声迟钝。对低频声迟钝。在在4000HZ左右最敏感左右最敏感;同一响度;同一响度级的声音,频率越低,所需声压级越高;响度级级的声音,频率越低,所需声压级越高;响度级越高,曲线越平坦,即频率的影响越小。越高,曲线越平坦,即频率的影响越小。 计权网络计权网络:根据人

13、耳对声音的频率响应特性,从根据人耳对声音的频率响应特性,从等响度曲线出发,在设计测量仪器时,通过采用等响度曲线出发,在设计测量仪器时,通过采用某些电滤波器网络,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信号实行某些电滤波器网络,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信号实行不同程度的衰减,以便仪器的频率响应与人耳听不同程度的衰减,以便仪器的频率响应与人耳听觉器观感受近似一致,即觉器观感受近似一致,即仪器的读数能近似地表仪器的读数能近似地表达人对声音的响应达人对声音的响应,也即让仪器对不同频率和声,也即让仪器对不同频率和声压级具有同样响度的声音有相同的测量值。称为压级具有同样响度的声音有相同的测量值。称为频率计权网络频率计权网络。就声级计而言

14、,设立了。就声级计而言,设立了A、B、C三种计权网络,它们的频率特性如图所示。三种计权网络,它们的频率特性如图所示。响度级和噪声级响度级和噪声级 计权声级:计权声级:在噪声测量仪器内安装专门设计的滤波线路,叫在噪声测量仪器内安装专门设计的滤波线路,叫频率频率计权网络计权网络,造成对某些频率成分的衰减,这时所测得的,造成对某些频率成分的衰减,这时所测得的声级叫声级叫计权声级。计权声级。 A网络网络模拟模拟40方等响曲线倒立形状,它对方等响曲线倒立形状,它对500HZ以下中、以下中、低频段的声音有较大的衰减,对高频较敏感,对低频不敏感。低频段的声音有较大的衰减,对高频较敏感,对低频不敏感。这与人的

15、听觉特性较接近,因此,这与人的听觉特性较接近,因此,一般采用一般采用A网络测得的值代网络测得的值代表噪声级的大小。表噪声级的大小。 B网络网络模拟模拟70方等响曲线的倒立形状,声音通过时,低频方等响曲线的倒立形状,声音通过时,低频段有一定的衰减。段有一定的衰减。 C网络网络模拟模拟100方等响曲线的倒立形状,方等响曲线的倒立形状,在整个可闻声频在整个可闻声频率范围内基本上没有衰减。率范围内基本上没有衰减。因此可把因此可把C网络的测量结果作为总网络的测量结果作为总声压级。声压级。 噪声级噪声级:经过频率计权后的声压级经过频率计权后的声压级,单位仍然是,单位仍然是dB。但须。但须注明注明测量时所使

16、用的测量时所使用的国际标准频率计权网络国际标准频率计权网络的名称。如的名称。如80dB(A),即表示用),即表示用A计权网络测得噪声级为计权网络测得噪声级为80dB。 A计权网络是效仿倍频程等响曲线中的计权网络是效仿倍频程等响曲线中的40方曲线而设计的,它较好地模仿了人耳对低方曲线而设计的,它较好地模仿了人耳对低频段频段(500Hz以下以下)不敏感,而对于不敏感,而对于10005000Hz声敏感的特点。用声敏感的特点。用A计权测量的声计权测量的声级来代表噪声大小叫做级来代表噪声大小叫做A声级,与主观反映声级,与主观反映接近,在噪声测量中广泛应用为评价噪声的接近,在噪声测量中广泛应用为评价噪声的

17、标准。但相同的标准。但相同的A声级其频谱特性可能有很声级其频谱特性可能有很大差异。大差异。B计权网络是效仿计权网络是效仿70方等响曲线,对低频方等响曲线,对低频有衰减。有衰减。 C计权网络是效仿计权网络是效仿100方等响曲线,在整方等响曲线,在整个可听频率范围近于平直,它让所用频率声个可听频率范围近于平直,它让所用频率声音近于一样程度的通过基本不衰减,因此音近于一样程度的通过基本不衰减,因此C计权网络表示总声压级。经过计权网络测得计权网络表示总声压级。经过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分别为的声压级分别为A声级声级(LA)、B声级声级(LB)和和C声级声级(LC),标为,标为dB(A)、dB(B)、dB

18、(C)。利用利用A、B、C三档声级读数可初步了解噪三档声级读数可初步了解噪声频谱特性,由图中各种计权网络的衰减曲声频谱特性,由图中各种计权网络的衰减曲线可以看出:线可以看出:当当LALBLC时,表明噪声的时,表明噪声的高频成份较突出;高频成份较突出;当当LALBLC时,时,表明噪表明噪声的中频成份较多;声的中频成份较多;当当LALB10.000.5二、卫生学要求:职业接触限值二、卫生学要求:职业接触限值二、测量仪器和测量指标二、测量仪器和测量指标 1、测量仪器:、测量仪器: 测振仪。要求所选仪器符合下列测振仪。要求所选仪器符合下列条件:条件: 测量仪器覆盖的频率范围至少为测量仪器覆盖的频率范围

19、至少为51500Hz,使其能包括,使其能包括中心频率中心频率81000Hz的范围;振动传感器应选用耐冲击的的范围;振动传感器应选用耐冲击的压电式加速度计,其横向灵敏度应小于压电式加速度计,其横向灵敏度应小于10%(或至少应(或至少应低于测定方向灵敏度);指示器应能读取振动加速度或低于测定方向灵敏度);指示器应能读取振动加速度或加速度级的有效值。加速度级的有效值。2、测量参数、测量参数:频率计权加速度。 接振时间三、测量方法三、测量方法 1、测量前准备、测量前准备 1)须确定哪些操作可能产生较大的振动,再确定每一种操作振动)须确定哪些操作可能产生较大的振动,再确定每一种操作振动程序程序,选择须测

20、定的作业选择须测定的作业. 2)测量组织:根据测量过程可以分为三种情况:)测量组织:根据测量过程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a、作业时间较长(作业时间较长(1分钟以上),足以完成有代表性的测量分钟以上),足以完成有代表性的测量,这,这种情况下,可以在一个完整的操作过程或部份过程内进行振动测种情况下,可以在一个完整的操作过程或部份过程内进行振动测量。量。 b、操作时间较短操作时间较短,不足以完成有代表性的测量,这种情况下可以,不足以完成有代表性的测量,这种情况下可以组织人为作业或模拟作业组织人为作业或模拟作业,以延长作业时间,获得较长的测量时,以延长作业时间,获得较长的测量时期。期。 c、有些情况下工人

21、接触的是、有些情况下工人接触的是单个冲击或瞬时单个冲击或瞬时的振动,这种情况的振动,这种情况下可采取对下可采取对覆盖几个冲击或振动瞬间连续进行不间断的测量的办覆盖几个冲击或振动瞬间连续进行不间断的测量的办法法(冲击之间间断时间尽可能短)。(冲击之间间断时间尽可能短)。三、测量方法三、测量方法 2、振动传感器加速度计的位置振动传感器加速度计的位置 (1)手握区域的中间(位于手下或手指间),)手握区域的中间(位于手下或手指间),或或 (2)位于手持把柄下方,对着手握区域中间部)位于手持把柄下方,对着手握区域中间部位,再其次位,再其次 (3)手的边上。)手的边上。 必须避免干扰对振动工具的控制或干扰

22、振动工具必须避免干扰对振动工具的控制或干扰振动工具或机器的安全性操作。或机器的安全性操作。三、测量方法三、测量方法 3、加速度计的固定、加速度计的固定 测点选定后,如何将加速度计与被测物体紧密相测点选定后,如何将加速度计与被测物体紧密相联,是一关键性的技术环节。常用的安装方式有:联,是一关键性的技术环节。常用的安装方式有:钢螺栓固定;钢螺栓固定;绝缘云母垫圈加绝缘螺丝固定;绝缘云母垫圈加绝缘螺丝固定;永久磁铁吸附;永久磁铁吸附;螺栓配合粘合剂粘合;螺栓配合粘合剂粘合;薄层腊粘合;薄层腊粘合;手扶探针(在深缝或高温物体)等。手扶探针(在深缝或高温物体)等。 (以钢质螺栓固定法效果最好)。(以钢质

23、螺栓固定法效果最好)。三、测量方法三、测量方法4、振动方向的确定、振动方向的确定 振动方向是影响振动生物学作用的重要因素,因此振动的测振动方向是影响振动生物学作用的重要因素,因此振动的测量必须描述振动的方向。通常用生物力学坐标系中三个互相量必须描述振动的方向。通常用生物力学坐标系中三个互相垂直的轴向来表示:即以第三掌骨头为中心,沿该骨纵向定垂直的轴向来表示:即以第三掌骨头为中心,沿该骨纵向定为为Z轴,穿过手掌(中心点)与轴,穿过手掌(中心点)与Z轴(手背)垂直的方向为轴(手背)垂直的方向为X轴,通过中心点与掌面平行而与轴,通过中心点与掌面平行而与Z轴垂直的方向为轴垂直的方向为Y轴。轴。 测量试

24、时,根据不同的测试仪器,三轴向同时或分别测定,测量试时,根据不同的测试仪器,三轴向同时或分别测定,评价时以振动加速度最大值的轴向为准。评价时以振动加速度最大值的轴向为准。三、测量方法三、测量方法 5 振动测量的调查与记录振动测量的调查与记录 作业场所的一般调查,产生振动的设备,被作业场所的一般调查,产生振动的设备,被加工部件名称和硬度,接触振动工人的劳动强度、加工部件名称和硬度,接触振动工人的劳动强度、作业姿势、工间休息安排情况,是否接触其他生作业姿势、工间休息安排情况,是否接触其他生产性有害因素。产性有害因素。 尤其要用工时记录法或按产品所需工时法推尤其要用工时记录法或按产品所需工时法推算工

25、人实际接触振动的时间和间歇时间,应有不算工人实际接触振动的时间和间歇时间,应有不同振动强度的接触时间同振动强度的接触时间。三、测量方法三、测量方法记录内容记录内容:登记振动工具或全身振动源名称、型号、铭牌记登记振动工具或全身振动源名称、型号、铭牌记录的工具重量、冲击(或转动)次数、出厂日期,录的工具重量、冲击(或转动)次数、出厂日期,工具温度,被加工部件的重量、种类、硬度工具温度,被加工部件的重量、种类、硬度测试时要记录仪器型号,校准值测试时要记录仪器型号,校准值工作场所射频辐射电磁场强度测量工作场所射频辐射电磁场强度测量 课程的目的:熟悉射频辐射电磁场场强度测量方法与要求,掌握电磁场强度测量

26、程序与技术要领 课程主要内容(1)基本概念;(2)测量原理;(3)测量方法与程序一基本概念 1交流电:依次交替反复改变其方向的电流即交流交流电:依次交替反复改变其方向的电流即交流电。电。 2电场:电荷周围普遍存在的介导电荷间相互作用电场:电荷周围普遍存在的介导电荷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形态物质。的一种特殊形态物质。 3电场强度:电场中某点受到的电场力与其电量的电场强度:电场中某点受到的电场力与其电量的比值叫做该点的电场强度(场强),是一个表示电比值叫做该点的电场强度(场强),是一个表示电场中各个点电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场中各个点电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 4磁场:运动的电荷周围存在的另一种特

27、殊物磁场:运动的电荷周围存在的另一种特殊物质即磁场,磁场源于电荷的移动,电流量愈质即磁场,磁场源于电荷的移动,电流量愈大,磁场强度愈强。磁场对磁铁、电流、运大,磁场强度愈强。磁场对磁铁、电流、运动电荷均有磁作用力。动电荷均有磁作用力。 5磁场强度:单位磁极在磁场中所受的力,是磁场强度:单位磁极在磁场中所受的力,是磁场强弱磁场强弱 和方向的矢量。和方向的矢量。 6电磁场电磁场:交流电周边电磁场交变产生,变化交流电周边电磁场交变产生,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电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电场和磁场相互联系形成统一体即电磁场。场和磁场相互联系形成统一体即电磁场。高频电磁场高频

28、电磁场超高频超高频微波微波长波长波 中波中波短波短波 超短波超短波分米分米波波厘米厘米波波毫米毫米波波波长波长3-1 km1-0.1 km100-10 m10-1 m1-0.1 m10-1 cm10-1 mm频率频率100-300kHz0.3-3MHz3-30MHz30-300MHz0.3-3GHz3-30GHz30-300GHz 电磁波:周期性变化的电场与磁场相互转化、互相电磁波:周期性变化的电场与磁场相互转化、互相激发、交替产生,延续传播即形成电磁波。激发、交替产生,延续传播即形成电磁波。 电磁辐射:电磁辐射:电磁波是从电磁场由近及远的传播电磁波是从电磁场由近及远的传播,电电磁波向空中发射

29、或泄漏的现象叫电磁辐射磁波向空中发射或泄漏的现象叫电磁辐射,其中频,其中频率较高的一部分称为率较高的一部分称为射频辐射射频辐射。特别提示:特别提示: 高频电流周围的交变电磁场以其波长的高频电流周围的交变电磁场以其波长的1/6为界,相为界,相对地划分为对地划分为近区场(感应场)近区场(感应场)及及远区场(辐射场)远区场(辐射场)两两个作用带。个作用带。 在在感应场区感应场区内,对人体影响的是内,对人体影响的是电磁场电磁场,电磁能量的,电磁能量的大部分集中在感应场。在感应场内大部分集中在感应场。在感应场内人体人体将将处于相互周处于相互周期更换的电场与磁场中期更换的电场与磁场中,电场强度与磁场强度的

30、大小电场强度与磁场强度的大小没有没有一定比例关系,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分别测定。一定比例关系,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分别测定。 在在辐射场区辐射场区内,受到的是辐射波能的影响,并且能量内,受到的是辐射波能的影响,并且能量随着距离发生源的距离增加而均匀地衰减。当波长很随着距离发生源的距离增加而均匀地衰减。当波长很短时,人体主要处于辐射场内。在短时,人体主要处于辐射场内。在辐射场内辐射场内,人体将,人体将处于处于同时并且平均地改变的电场和磁场的作用场内同时并且平均地改变的电场和磁场的作用场内,电场与磁场之间构成一定比例关系。因此实际工作中电场与磁场之间构成一定比例关系。因此实际工作中之需要测量电场强

31、度或功率密度即可。之需要测量电场强度或功率密度即可。 频率越高、波长越短、量子能量越大、生物效应越强。频率越高、波长越短、量子能量越大、生物效应越强。二、射频辐射强度测量原理1电场强度测量原理:采用电场强度测量原理:采用偶极子天线偶极子天线作为接受部分,作为接受部分,当天线延长方向与电场向量平行时当天线延长方向与电场向量平行时,便会产生感应电,便会产生感应电流,将其与电压表相连接,记录感应电流即可求出电流,将其与电压表相连接,记录感应电流即可求出电场强度。场强度。2磁场强度的测定原理:采用磁场强度的测定原理:采用环形天线环形天线作为接受部分,作为接受部分,天线上产生的天线上产生的感应电流感应电

32、流与穿过此环的与穿过此环的磁通密度磁通密度成正比。成正比。通过电压表记录感应电流即可求出磁场强度。通过电压表记录感应电流即可求出磁场强度。 三、射频辐射电磁场测量程序三、射频辐射电磁场测量程序 1常用监测仪器常用监测仪器 场强仪场强仪 宽带测量设备:具有宽带测量设备:具有各向同性各向同性或或有方向性响应有方向性响应的带的带宽足以接收和处理特定发射的所有频谱分量的场强宽足以接收和处理特定发射的所有频谱分量的场强测量设备,如场强计、微波辐射与泄漏测量仪等。测量设备,如场强计、微波辐射与泄漏测量仪等。宽带测量设备应用于宽频段电磁辐射的测量,用有宽带测量设备应用于宽频段电磁辐射的测量,用有方向性的探头

33、时,应调整探头方向以测出最大辐射。方向性的探头时,应调整探头方向以测出最大辐射。测量设备的频率范围和量程应满足测量需要。测量设备的频率范围和量程应满足测量需要。窄带辐射测量设备:能够对带宽内某一特定发射的窄带辐射测量设备:能够对带宽内某一特定发射的部分频谱分量进行接收和处理的场强测量设备,窄部分频谱分量进行接收和处理的场强测量设备,窄带测量设备应用于带测量设备应用于单个频率单个频率或或某种已知频率某种已知频率的电磁的电磁辐射的测量。辐射的测量。2测量程序测量程序21 测量前准备测量前准备A. 测量背景调查:辐射源设备性能参数:频率范围、功率、功能、防护情测量背景调查:辐射源设备性能参数:频率范

34、围、功率、功能、防护情况等;人员作业方式、接触情况、防护情况。况等;人员作业方式、接触情况、防护情况。 测量前,首先了解测量前,首先了解发射源的特性发射源的特性以及以及可能的传播特性可能的传播特性。有利于更好地评。有利于更好地评估辐射场强并选择适当测量仪表和测量程序。以下是发射源的主要特性以及估辐射场强并选择适当测量仪表和测量程序。以下是发射源的主要特性以及需了解的传播特性:需了解的传播特性: 发射源的类型和发射功率;发射源的类型和发射功率; 调制特性:即相关的时域和频域调制特性:即相关的时域和频域特性;特性; 载波频率;载波频率; 相关因子相关因子:脉冲宽度、脉冲重复频率等;脉冲宽度、脉冲重

35、复频率等; 极极化方向;化方向; 发射源数目:如果不止一个发射源存在,则应确定这些发射源是否发射源数目:如果不止一个发射源存在,则应确定这些发射源是否属于一类,其功率是否可进行叠加;属于一类,其功率是否可进行叠加; 发射源到测量点的距离;发射源到测量点的距离; 天线的类型以及性能,例如增益、辐射角、方向、波束宽度和物理天线的类型以及性能,例如增益、辐射角、方向、波束宽度和物理尺寸等;尺寸等; 存在的吸收或反射物,这些会影响发射源到测量点的传播。存在的吸收或反射物,这些会影响发射源到测量点的传播。 B.测点选择测点选择:测量点位置的选取主要考虑使测量:测量点位置的选取主要考虑使测量结果具有代表性

36、。不同的测量目的应采取不同的结果具有代表性。不同的测量目的应采取不同的测量方案。测量方案。暴露水平暴露水平:监测点应选择作业工人操作位置及巡:监测点应选择作业工人操作位置及巡视地点(离开设备视地点(离开设备0.3m)。设备泄漏水平设备泄漏水平:距辐射源:距辐射源5(中波、短波)、(中波、短波)、-10(超短波、微波)(超短波、微波)cm处。处。 C.测量仪器、探头的选择:测量设备应与所测对测量仪器、探头的选择:测量设备应与所测对象在频率、量程、响应时间等方面相符合,以保象在频率、量程、响应时间等方面相符合,以保证测量的准确。证测量的准确。2.2测量步骤测量步骤A.测量:测量:根据调查结果,选择

37、恰当的仪器和探头;根据调查结果,选择恰当的仪器和探头;核查无误、检查电源;核查无误、检查电源;开启设备预热、设备调零(不接天线);开启设备预热、设备调零(不接天线);手持探头,手臂尽量伸直(其身体应避开天线的延伸方向,探头周围手持探头,手臂尽量伸直(其身体应避开天线的延伸方向,探头周围1m以内不应站人或放置与生产无关的金属器件)以内不应站人或放置与生产无关的金属器件)由远及近测量,依次间距由远及近测量,依次间距0.5m(天线与发射源间应有(天线与发射源间应有0.3m以上距离)。以上距离)。 测量方位测量方位:在监测点上以仪器天线中心点为轴心,全方位转动探头,观察:在监测点上以仪器天线中心点为轴

38、心,全方位转动探头,观察仪器表头指针摆动最大位置为测定方位。但测量磁场强度时要避免测量者仪器表头指针摆动最大位置为测定方位。但测量磁场强度时要避免测量者身体与环形天线的平面平行。身体与环形天线的平面平行。 测量时间测量时间: 在辐射源正常工作时间内进行测量。每个测量点连续测量在辐射源正常工作时间内进行测量。每个测量点连续测量2-3次,每次测量时间不应小于次,每次测量时间不应小于15秒,并读取稳定状态的最大值。若测量读秒,并读取稳定状态的最大值。若测量读数起伏较大,则应适当延长测量时间直至数起伏较大,则应适当延长测量时间直至6分钟。分钟。 测量位置测量位置:其高度根据人工操作姿式:其高度根据人工

39、操作姿式(立姿或坐姿立姿或坐姿)而定而定(高度指探头距地高度指探头距地面的高度面的高度),分别测定头、胸、下腹三个部位。一般在作业人员操作位置,分别测定头、胸、下腹三个部位。一般在作业人员操作位置距离地面距离地面0.5m、1m、1.7m三个部位测定。三个部位测定。 辐射源各辅助设施辐射源各辅助设施(计算机房、计算机房、供电室等供电室等)作业人员经常操作的位置,距离地面作业人员经常操作的位置,距离地面0.5m、1m、1.7m。 B.测量场参数:根据不同的电磁辐射频率,分别测量不测量场参数:根据不同的电磁辐射频率,分别测量不同的场参数:同的场参数: 30MHz以下频段,对于作业场所应以下频段,对于

40、作业场所应分别测量分别测量其其电场参电场参数数和和磁场参数磁场参数,对于其它场所测量电场参数或磁场参数;,对于其它场所测量电场参数或磁场参数; 30MHz 300MHz频段,对于频段,对于作业场所作业场所测量其测量其电场参电场参数或磁场参数数或磁场参数,对于,对于其它场所其它场所仅测量仅测量电场参数电场参数; 300MHz300GHz频段,对于频段,对于所有场所所有场所测量其测量其电场参电场参数数。 C.记录:设备参数、使用仪器和探头型号、测试环境条记录:设备参数、使用仪器和探头型号、测试环境条件件 、测量布点图、原始测量数据等。测量布点图、原始测量数据等。 D.仪器检查归位仪器检查归位 ,记

41、录使用情况。,记录使用情况。 23结果计算方法结果计算方法 :测定头、胸下腹各部位取算术:测定头、胸下腹各部位取算术均值,单位为均值,单位为vm(电场电场)和和Am磁场磁场)。3 3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3 31 1测定时,测试者应在探头下部,手臂尽量伸直,其身测定时,测试者应在探头下部,手臂尽量伸直,其身体应避开天线的延伸方向,探头周围体应避开天线的延伸方向,探头周围1m1m以内不应站人或放置以内不应站人或放置与生产无关的金属器件。探头与发射源设备及馈线应保持一与生产无关的金属器件。探头与发射源设备及馈线应保持一定距离(至少定距离(至少0.3m0.3m)。避免人接触天线。)。避免人接触天线。 3

42、 32 2测定必须在设备运转,工人操作的正常情况下进行。测定必须在设备运转,工人操作的正常情况下进行。 3.33.3测量时的环境条件应符合仪器的使用环境条件。测量时的环境条件应符合仪器的使用环境条件。 3.43.4测量点位置的选取应考虑使测量结果具有代表性。不同的测量点位置的选取应考虑使测量结果具有代表性。不同的测量目的应采取不同的测量方案。测量目的应采取不同的测量方案。 3.5 3.5 测量测量前前应应估计最大场强值估计最大场强值,以便选择测量设备。测量设,以便选择测量设备。测量设备应与所测对象在频率、量程、响应时间等方面相符合,以备应与所测对象在频率、量程、响应时间等方面相符合,以保证测量

43、的准确。保证测量的准确。 3.6 3.6 测量时必须获得足够的数据量,以保证测量结果准确可测量时必须获得足够的数据量,以保证测量结果准确可靠。靠。 3.73.7对对固定辐射源固定辐射源(如电视发射塔)进行测量,应设法避免或(如电视发射塔)进行测量,应设法避免或尽量减少周边偶发的其他辐射源的干扰,对不可避免的干扰尽量减少周边偶发的其他辐射源的干扰,对不可避免的干扰估计其对测量结果可能产生的最大误差。估计其对测量结果可能产生的最大误差。 3.8 3.8 测量设备应定期校准。测量设备应定期校准。4 职业接触限值:职业接触限值:4.1高频辐射:高频辐射: 100kHz-3.0MHz: 50V/m; 5

44、A/m 3.0MHz-30MHz: 25V/m; -4.2超高频辐射:超高频辐射: 连续波连续波:0.05mw/cm2(14V/m) (8小时工作日小时工作日) cm2(8小小时工作日时工作日); 0.1mw/cm2(19V/m) (4小时工作日小时工作日) . 脉冲波脉冲波:0.025mw/cm2(140V/m) (8小时工作日小时工作日) cm2(8小时工作日小时工作日); 0.05mw/cm2(14V/m) (4小时工作日小时工作日) .4.3微波微波 连续波连续波50uwcm2 (8小时工作日小时工作日);400/t (每日每日不等于不等于8小时小时)。 脉冲彼脉冲彼25uwcm2 (

45、8小时工作日小时工作日);200/t (每日每日不等于不等于8小时小时)。肢体局部辐射:肢体局部辐射:500uwcm2 (8小时工作日小时工作日) ;4000/t (uwcm2)(每日不等于每日不等于8小时小时)。短时暴露在有个人防护条件下:短时暴露在有个人防护条件下: 5 mw/cm2 备注:无线电通讯、雷达探测、雷达整机、微波备注:无线电通讯、雷达探测、雷达整机、微波元件的生产与研究中,调试、测试人员接受辐照元件的生产与研究中,调试、测试人员接受辐照一般属于脉冲波;一般属于脉冲波; 工业用干燥(粮食、食品、药物、纸张等)设备、工业用干燥(粮食、食品、药物、纸张等)设备、医用设备、微波炉等一

46、般为连续波。医用设备、微波炉等一般为连续波。工作场所紫外辐射测量工作场所紫外辐射测量课程的目的:熟悉工作场所紫外辐射测量方法与要求,掌握工作场所紫外辐射测量步骤与技术要领课程主要内容(1)基本概念;(2)测量仪器;(3)测量方法;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 1紫外辐射紫外辐射 :紫外辐射又称紫外线:紫外辐射又称紫外线, 是波长为是波长为100400nm的电磁辐射。的电磁辐射。 2长波紫外线(长波紫外线(UVA):波长为):波长为400315nm的紫外线,的紫外线,具有光毒性和光敏性作用。又称黑斑区。具有光毒性和光敏性作用。又称黑斑区。 3中波紫外线(中波紫外线(UVB):波长为):波长为315280

47、nm的紫外线,的紫外线,具有致红斑、角膜结膜炎效应。又称红斑区。具有致红斑、角膜结膜炎效应。又称红斑区。 4短波紫外线(短波紫外线(UVC):波长为):波长为280100nm的紫外线,的紫外线,具有杀菌、微致红斑作用。又称杀菌区。具有杀菌、微致红斑作用。又称杀菌区。 5辐照度:照射到表面一点处的面元上的辐射通量除以辐照度:照射到表面一点处的面元上的辐射通量除以该面元的面积即为辐射度、单位是该面元的面积即为辐射度、单位是W/cm2、mW/cm2、uW/cm2 6紫外线混和光源:包括各段波长紫外线的光源,如电紫外线混和光源:包括各段波长紫外线的光源,如电焊弧光。焊弧光。二测量仪器二测量仪器紫外辐照

48、计:单通道、二通道、四通道紫外辐照计:单通道、二通道、四通道功能描述功能描述 测量范围测量范围10-11.999105w/cm2 误差误差5% 电源电源220V 使用条件:使用条件: 温度温度 040 湿度湿度85% RH 探头探头254,297,365,420 1.探头探头420: 波长范围:波长范围:380460, 峰值波长:峰值波长:420, 2.探头探头365: 波长范围:波长范围:320400, 峰值波长:峰值波长:365, 3.探头探头297: 波长范围:波长范围:250350, 峰值波长:峰值波长:297, 4.探头探头254: 波长范围:波长范围:230290, 峰值波长:峰值

49、波长:254,三测量程序 1前期准备:前期准备: 紫外辐照设备参数、功能、防护;紫外辐照设备参数、功能、防护; 作业人员接触方式、个人防护。作业人员接触方式、个人防护。 2测量:测量: 电源安装、检查;电源安装、检查; 根据调查结果选择恰当的探头;根据调查结果选择恰当的探头; 测量;测量; 记录测量结果;记录测量结果; 关闭电源、仪器复位、记录使用情况。关闭电源、仪器复位、记录使用情况。 必要时校准。必要时校准。 3测量部位:测量部位:应测量应测量操作人员操作人员面面、眼眼、肢体肢体及及其他暴露部位其他暴露部位辐辐照度。照度。当使用防护用品如防护面罩,应测量当使用防护用品如防护面罩,应测量罩内

50、罩内辐照度。辐照度。具体部位是测定测试者面罩内眼、面部及面罩外具体部位是测定测试者面罩内眼、面部及面罩外辐照度。辐照度。如测试者站在工人左侧测定,则测定测如测试者站在工人左侧测定,则测定测试者右眼、面部辐照度以代表工人左侧眼、面部试者右眼、面部辐照度以代表工人左侧眼、面部数值。如测试者站在工人右侧测定,则与左侧操数值。如测试者站在工人右侧测定,则与左侧操作方法相反。作方法相反。 4混合光源如电焊弧光的计算有效辐照度方法。混合光源如电焊弧光的计算有效辐照度方法。 本计算方法适用于含不同波段(本计算方法适用于含不同波段(UVA、UVB及及UVC)光源。光源。 电焊弧光的主频率分别为电焊弧光的主频率

51、分别为254nm、290nm 以及以及365nm,其相应的加权因子,其相应的加权因子S入分别为入分别为0.5、0.64以以及及0.00011,具体计算方法见式(,具体计算方法见式(1):): Eeff=0.0001EA+0.64EB+0.5EC(1) 式中: Eeff 为有效辐照度 EA 为所测UVA辐照度 EB 为所测UVB辐照度 EC为所测UVC辐照度卫生学要求:职业接触限值紫外光谱分类紫外光谱分类日接触限值日接触限值辐照度辐照度(w/cm2)照射量照射量(mJ/cm2)中波紫外线中波紫外线0.263.7短波紫外线短波紫外线0.131.8电焊弧光电焊弧光0.243.5工作场所激光辐射测量工

52、作场所激光辐射测量 课程的目的:熟悉工作场所激光辐射测量方法与要求,掌握工作场所激光辐射测量步骤与技术要领 课程主要内容(1)基本概念;(2)测量仪器;(3)测量方法;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 1激光定义:激光全称为受激辐射光放大。 物质受到外界光子的作用下,原子从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而发出光子的发光过程,称为受激辐射。 受激辐射产生的光子与入射光子是完全相同的,光受到激活使光增强了,因此受激辐射可使入射光放大,得到波长相同、方向一致和相位恒定的相干光束,此种光即称为激光。 激光波长为:200nm1mm 激光和普通光都是电磁波,均具有光的一切特性。但激光与普通光的发光原理不同,它具有方向性强(定

53、向性好)、高亮度、高单色性、高相干性(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等独特的优良特性,因此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 2激光器:通过受激发射过程产生和放大光辐射的装置。可分为四级,其中2-4级可辐射出有害激光。 照射量:受照面积上光能的面密度,单位为J/cm2。 辐照度:单位面积照射的辐射通量,单位为W/m2。 照射时间:激光照射人体的持续时间,用t表示。二、测量仪器二、测量仪器 测量仪器:激光测量仪。要求: 1 激光测量需要根据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大小和输出波长范围来选择合适的测试仪器。 2 测量仪器应经过国家计量部门标定,测量误差不得超过10%。 3 用1mm极限孔径测量辐射水平时,

54、测量仪器接收头的灵敏度必须均匀。 4 测量时,中小功率的激光器选用锤形热电式的功率计,小功率激光器选用光电型的能量计,大功率的激光器选用流水量热式功率计。三、测量方法三、测量方法 1 测量应在产品工作状态下进行,激光器需要调至最高输出水平,要避免非测量的杂散光波的干扰。 2 测量应考虑设备在工作、维护、维修过程中的可达发射水平,取其严格值。作为验证性检测,应打开机壳或挡板后测量,以验证起标记的正确性。 3 测量激光器或激光器系统对眼和皮肤的最大容许照射量时,应在激光工作人员工作区进行。测量仪器的接头应置于光束中,以光束截面中最强的辐射水平为准。三、测量方法三、测量方法 4 要可靠地测量激光的辐

55、照度和辐照量,确定其危害程度,需要使用规定的测量孔径。其中测量眼的最大容许照射量时,波长为200-400nm和1400-106nm的用1mm孔径,波长为400-1400nm的用7mm (人眼最大瞳孔直径)孔径;测量皮肤的最大容许照射量时,用1mm孔径。 5 测量记录:测量后应记录测量日期、时间、气象条件、测量地点、激光器型号和参数、测量仪器型号、测量结果、测量人员等信息。 6 在进行测量时,测量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照明的测量照明的测量 课程的目的:熟悉照明测量方法与要求 课程主要内容(1)基本概念;(2)照度测量;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 照度:单位面积的光通量照度:单位面积的光通量,单位为勒

56、克单位为勒克斯(斯(lx)。)。 照度均匀度:给定平面上照度变化的照度均匀度:给定平面上照度变化的度量,包括度量,包括最小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最小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U1)、)、最小照度与最大照度之比最小照度与最大照度之比(U2)。)。二、照明测量二、照明测量 使用仪器:照度计 测量参数:照度、均匀度。 测量: (一)测量前准备: 1测量前需要对测量仪器进行校正,一般选用精度为二级以上的照度计,满量程的误差应小于8%。 2 需要选择标准的测量条件。二、照明测量二、照明测量 (二)测量条件(二)测量条件 1在现场进行照明测量时在现场进行照明测量时 ,现场的照明光源(灯)应,现场的照明光源(灯)应累

57、累计点燃达计点燃达100h以上以上; 2在现场进行照明测量时在现场进行照明测量时 ,照明灯应预先打开一段时间,照明灯应预先打开一段时间(一般为(一般为半小时半小时)后才开始测量。)后才开始测量。 3宜在额定电压下进行照明测量。由于电压波动对灯的宜在额定电压下进行照明测量。由于电压波动对灯的光通量有影响,所以测量中需要监视并光通量有影响,所以测量中需要监视并记录记录照明电源的照明电源的电压。电压。 4室内照明测量应在室内照明测量应在没有天然光或其他非被测光源的影没有天然光或其他非被测光源的影响下响下进行,室外照明的测量应在洁净、干燥的场地上进进行,室外照明的测量应在洁净、干燥的场地上进行,不宜在

58、行,不宜在明月明月和测量场地有和测量场地有积水积水或或积雪积雪时进行。时进行。 5测量时应避免人员或物体的遮挡。测量时应避免人员或物体的遮挡。二、照明测量二、照明测量 (三)测量方法要求(三)测量方法要求 1测量高度一般为距离地板约测量高度一般为距离地板约0.85m处;处; 2测量时需要将整个测量区域划分成若干个相同大小的小测量时需要将整个测量区域划分成若干个相同大小的小区域,在每个区域的中心(中心布点法)或四角(四角布区域,在每个区域的中心(中心布点法)或四角(四角布点法)进行测量,然后计算平均照度。最少测点数可以为点法)进行测量,然后计算平均照度。最少测点数可以为4、9、16、25点等(依

59、据房间系数不同大小来选择),点等(依据房间系数不同大小来选择),实际应用时测点应多选。实际应用时测点应多选。 (四)测量记录(四)测量记录 详细记录测量时的各种条件和实际情况。如灯具型号参数、详细记录测量时的各种条件和实际情况。如灯具型号参数、数量,灯具使用时间,房间平面图和剖面图,灯具与窗的数量,灯具使用时间,房间平面图和剖面图,灯具与窗的位置,测量时电压、室内颜色,灯具的损坏与污染情况,位置,测量时电压、室内颜色,灯具的损坏与污染情况,天气情况,仪器型号和编号,测量日期、起止时间、测定天气情况,仪器型号和编号,测量日期、起止时间、测定者等者等以上内容,除来自国家、国际标准规以上内容,除来自国家、国际标准规定外,属个人认识的仅供参考定外,属个人认识的仅供参考敬请批评指正!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