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要渗透德育

上传人:Wo****B 文档编号:49484498 上传时间:2022-01-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在语文教学中要渗透德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在语文教学中要渗透德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在语文教学中要渗透德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在语文教学中要渗透德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语文教学中要渗透德育(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在语文教学中要渗透德育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这就充分表明了小学语文在教书育人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为语文教师,教学中应注意德育的渗透,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美化学生的心灵,引导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为实施素质教育奠定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这样渗透德育: 一、导入新课时,巧妙渗透。 用情真意切的语言导入新课,巧妙地设置疑问,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例如在教学装在信封里的小太阳时,可以这样导入“当你做错了事,犯了某种错误的时候,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今天我们要来学习课文

2、装在信封里的小太阳” 课题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文章的眼睛。导入新课时,可以紧扣课文题目,引导审题,使学生从题目入手,先初步感知,获得轮廓印象。如在教学飞夺泸定桥时,先引导学生读题目,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要攻取泸定桥,那么怎样攻取呢?“飞”、“夺”过程中,红军遇到哪些困难,为什么会取得胜利,提出这一系列问题。再播放电视录象飞夺泸定桥,给学生感性的认识。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文,思考解决。重点让学生了解红军遇到的困难,思考是一种什么精神促使他们不怕牺牲,夺取胜利的。 二、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渗透德育。 小学语文教材是由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集聚而成,每一篇课文往往有一个或几个最关键的语段,这些语

3、段要么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所在,要么是能画龙点睛地表现人物的品质。教学时要抓住这些关键语段,带领学生细心读,从中体味,使学生自然而然的得到启迪。以理想的风筝为例,课文主要回忆了三十年前刘老师的工作和生活片段、言行举止、音容笑貌,特别是他放风筝时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刘老师深深的怀念之情。我通过重点教学刘老师放风筝时的段落,引导学生抓住刘老师放风筝时故意撒手线拐,让风筝带着线拐在地上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追赶线拐的情景,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刘老师对生活的热爱与坚强,激发学生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在教学到“这情景使我深深感动。一个年过五十身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么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的

4、少年又该怎样呢?”这句话的时候,我不仅从修辞方法上引导学生理解,更是通过年龄、身体、时代等方面的对比谈话,引导学生象刘老师那样意志坚强、乐观向上、热爱生活,那样有理想、有追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在观察插图中,渗透德育。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图文并茂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一大特色。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在观察想象中,渗透德育。引导学生欣赏插图,领悟图意,还有助于学生把课文较为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借此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进而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例如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就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伯父和父亲救护黄包车夫的情景,这个画面对应的是课文中描写最具体的部分,我在通

5、过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的同时,引导学生结合对图片的观察,让学生找出 “扶、蹲、跪、拿、夹出、洗、敷上、扎好、掏、给”等父亲和伯父一系列动作词语,体会出每一个动作都浸透着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与热爱。使学生和文章主人翁达到感情上的共鸣,在心灵上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这就使他们的情感体验向高层次升华,从而转化为一种精神力量。 四、在指导朗读中渗透德育 古语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朗诵一些声情并茂、文质兼美的课文佳作,有利于他们体验祖国文学的音韵美,加深对课文内容、思想感情的品味,并培养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 西风胡杨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以充满激情和充满哲理

6、的语言,运用了数字、排比、对仗、拟人等修辞,描述了胡杨的高贵品格,抒发了对胡杨深情的爱,对胡杨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胡杨品格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环境保护事业的关注。课文语言文字激昂、悲壮,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如果指导得好,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第七自然段中的“我站在这孑然凄立的胡中,祈求上苍的泪,哪怕仅仅一滴;我祈求胡杨,请它们再坚持一会儿,哪怕几十年;我祈求所有饱食终日的人们背着行囊在大漠中静静地走走,哪怕就三天。我看着胡中坚持拼搏着的战士,看着那些倒下去的伤者,无比心痛。然而我坚信:胡杨还在,胡杨的精神还在,生命还在,苍天还在,苍天的眼睛还在。”这一句中,上半节“我”的祈求是一组排比句,教者可以先示范读,读出恳求的语气,表达出“我”恳切的希望。后半节“然而”一转,用了五个“还在”,又组成另外一个排比,这里可以让学生把五个“还在”和三个“我祈求”进行比较,引导他们读出自信:坚信胡杨不倒,胡杨的精神永存。这样,通过朗读理解,使学生意识到大自然不仅可以使人陶醉,还可以使人震撼;不仅有热爱它的权利,更有保护它的责任。 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注重内外部因素相结合,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以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