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试卷(简单)(共19页)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49412411 上传时间:2022-01-1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8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初二数学试卷(简单)(共19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初二数学试卷(简单)(共19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初二数学试卷(简单)(共19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初二数学试卷(简单)(共19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数学试卷(简单)(共19页)(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初二数学试卷(简单)一选择题(共8小题)1(2013红河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的坐标是(1,2),则点P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A(1,2)B(1,2)C(1,2)D(2,1)2(2008北京)若|x+2|+,则xy的值为()A8B6C5D63(2016郴州)当b0时,一次函数y=x+b的图象大致是()ABCD4(2016台湾)如图的七边形ABCDEFG中,AB、DE的延长线相交于O点若图中1、2、3、4的外角的角度和为220,则BOD的度数为何?()A40B45C50D605(2016东平县一模)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AC的中点,AC=1

2、2,F是DE上一点,连接AF,CF,DF=1若AFC=90,则BC的长度为()A12B13C14D156(2016内江)甲、乙两人同时分别从A,B两地沿同一条公路骑自行车到C地已知A,C两地间的距离为110千米,B,C两地间的距离为100千米甲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比乙快2千米/时结果两人同时到达C地求两人的平均速度,为解决此问题,设乙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为x千米/时由题意列出方程其中正确的是()A=B=C=D=7(2016黄冈)在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0Bx4Cx4且x0Dx0且x18(2016眉山)已知x23x4=0,则代数式的值是()A3B2CD二填空题(共8小题)9(201

3、6衡阳)计算:=10(2016自贡)若代数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11(2016娄底)将直线y=2x+1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直线的解析式是12(2016南京)分解因式:2a(b+c)3(b+c)=13(2016永州)已知一次函数y=kx+2k+3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y轴的正半轴上,且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k所有可能取得的整数值为14(2016春无锡期中)一个样本的50个数据分别落在5个小组内,第1、2、3、4组的数据的个数分别为2、8、15、5,则第5组的频率为15(2016金乡县一模)某校学生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时都要经过一个十字路口,该十字路口有红、黄、绿三色交通信号灯,他在

4、路口遇到红灯的概率为,遇到黄灯的概率为,那么他遇到绿灯的概率为16(2016贺州)如图,在ABC中,分别以AC、BC为边作等边三角形ACD和等边三角形BCE,连接AE、BD交于点O,则AOB的度数为三解答题(共10小题)17(2016合肥校级一模)计算:|3|+(2)218(2016大庆)已知a+b=3,ab=2,求代数式a3b+2a2b2+ab3的值19(2016青岛)(1)化简:(2)解不等式组,并写出它的整数解20(2016春响水县校级月考)某中学举行了一次演讲比赛,分段统计参赛同学的成绩,结果如下表(分数均为整数,满分为100分):分数段61707180819091100人数(人)28

5、64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参加这次演讲比赛的同学共人;成绩在91100分的为优胜者,优胜率为21(2016北京)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过点A(6,0)的直线l1与直线l2:y=2x相交于点B(m,4)(1)求直线l1的表达式;(2)过动点P(n,0)且垂于x轴的直线与l1,l2的交点分别为C,D,当点C位于点D上方时,写出n的取值范围22(2016北京)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90,AC=AD,M,N分别为AC,AD的中点,连接BM,MN,BN(1)求证:BM=MN;(2)BAD=60,AC平分BAD,AC=2,求BN的长23(2016泉州)如图,ABC、CDE

6、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点E在AB上求证:CDACEB24(2015鞍山一模)大家看过中央电视台“购物街”节目吗?其中有一个游戏环节是大转轮比赛,转轮上平均分布着5、10、15、20一直到100共20个数字选手依次转动转轮,每个人最多有两次机会选手转动的数字之和最大不超过100者为胜出;若超过100则成绩无效,称为“爆掉”(1)某选手第一次转到了数字5,再转第二次,则他两次数字之和为100的可能性有多大?(2)现在某选手第一次转到了数字65,若再转第二次了则有可能“爆掉”,请你分析“爆掉”的可能性有多大?25(2015重庆模拟)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为BC、AB

7、上两点,且BE=BF,过点B作AE的垂线交AC于点G,过点G作CF的垂线交BC于点H延长线段AE、GH交于点M(1)求证:BFC=BEA;(2)求证:AM=BG+GM26(2015齐齐哈尔)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RtAOB的两直角边OA、OB分别在x轴的负半轴和y轴的正半轴上,且OA、OB的长满足|OA8|+(OB6)2=0,ABO的平分线交x轴于点C过点C作AB的垂线,垂足为点D,交y轴于点E(1)求线段AB的长;(2)求直线CE的解析式;(3)若M是射线BC上的一个动点,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P,使以A、B、M、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

8、理由初二数学试卷(简单)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2013红河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的坐标是(1,2),则点P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A(1,2)B(1,2)C(1,2)D(2,1)【考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压轴题【分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P(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x,y),据此即可求得点P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解答】解:点P关于x轴的对称点坐标为(1,2),点P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是(1,2)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性质,这一类题目是需要识记的基础题,要熟悉关于原点对称点的横纵坐标变化规律2(

9、2008北京)若|x+2|+,则xy的值为()A8B6C5D6【考点】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压轴题【分析】已知任何数的绝对值一定是非负数,二次根式的值一定是一个非负数,由于已知的两个非负数的和是0,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得到这两个非负数一定都是0,从而得到一个关于x、y的方程组,解方程组就可以得到x、y的值,进而求出xy的值【解答】解:|x+2|0,0,而|x+2|+=0,x+2=0且y3=0,x=2,y=3,xy=(2)3=6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非负数的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代数式的求值题目注重基础,比较简单3(2016郴州)当b0时,一次

10、函数y=x+b的图象大致是()ABCD【考点】一次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系数的正负,可得出一次函数图象经过的象限,由此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k=10,b0,一次函数y=x+b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找出函数图象经过的象限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结合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找出函数图象经过的象限是关键4(2016台湾)如图的七边形ABCDEFG中,AB、DE的延长线相交于O点若图中1、2、3、4的外角的角度和为220,则BOD的度数为何?()A

11、40B45C50D60【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延长BC交OD与点M,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可得出OBC+MCD+CDM=140,再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延长BC交OD与点M,如图所示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OBC+MCD+CDM=360220=140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BOD+OBC+180+MCD+CDM=360,BOD=4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以及角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能够熟练的运用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来解决问题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利用多边形的外角和与内角和定理,通过角的计算求出角的角

12、度即可5(2016东平县一模)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AC的中点,AC=12,F是DE上一点,连接AF,CF,DF=1若AFC=90,则BC的长度为()A12B13C14D15【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如图,首先证明EF=6,继而得到DE=7;证明DE为ABC的中位线,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AFC=90,AE=CE,EF=6,DE=1+6=7;D,E分别是AB,AC的中点,DE为ABC的中位线,BC=2DE=14,故选C【点评】该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几何知识点及其应用问题;牢固

13、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几何知识点是解题的基础和关键6(2016内江)甲、乙两人同时分别从A,B两地沿同一条公路骑自行车到C地已知A,C两地间的距离为110千米,B,C两地间的距离为100千米甲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比乙快2千米/时结果两人同时到达C地求两人的平均速度,为解决此问题,设乙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为x千米/时由题意列出方程其中正确的是()A=B=C=D=【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设乙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为x千米/时,则甲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为(x+2)千米/时,根据题意可得等量关系:甲骑110千米所用时间=乙骑100千米所用时间,根据等量关系可列出

14、方程即可【解答】解:设乙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为x千米/时,由题意得:=,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7(2016黄冈)在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0Bx4Cx4且x0Dx0且x1【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根据分母不能为零,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可得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得x+40且x0,解得x4且x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利用分母不能为零,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得出不等式是解题关键8(2016眉山)已知x23x4=0,则代数式的值是()A3B2CD【考点】分式的

15、值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计算题;分式【分析】已知等式变形求出x=3,原式变形后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已知等式整理得:x=3,则原式=,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8小题)9(2016衡阳)计算:=1【考点】分式的加减法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计算题【分析】由于两分式的分母相同,分子不同,故根据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的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加减法,即同分母的分式想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10(2016自贡)若代数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x1【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有意义的条件菁优

16、网版权所有【分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分母不等于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由题意得,x10且x0,解得x1且x0,所以,x1故答案为:x1【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分式有意义,分母不为0;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11(2016娄底)将直线y=2x+1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直线的解析式是y=2x2【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根据函数的平移规则“上加下减”,即可得出直线平移后的解析式【解答】解:根据平移的规则可知:直线y=2x+1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直线的解析式为:y=2x+13=2x2故答案为:y=2x2【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解题

17、的关键是熟记函数平移的规则“上加下减”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平移的规则求出平移后的函数解析式是关键12(2016南京)分解因式:2a(b+c)3(b+c)=(b+c)(2a3)【考点】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直接提取公因式b+c即可【解答】解:原式=(b+c)(2a3),故答案为:(b+c)(2a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关键是正确找出公因式13(2016永州)已知一次函数y=kx+2k+3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y轴的正半轴上,且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k所有可能取得的整数值为1【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分

18、析】由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出关于k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由已知得:,解得:k0k为整数,k=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得出关于k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找出关于系数的不等式(或不等式组)是关键14(2016春无锡期中)一个样本的50个数据分别落在5个小组内,第1、2、3、4组的数据的个数分别为2、8、15、5,则第5组的频率为0.4【考点】频数与频率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根据总数计算出第5组的频数,用第5组的频数除以数据总数就是第四组的频率【解答

19、】解:第5组的频数:5028155=20,频率为:2050=0.4,故答案为:0.4【点评】本题考查频数和频率的求法,关键知道频数=总数频率,从而可求出解15(2016金乡县一模)某校学生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时都要经过一个十字路口,该十字路口有红、黄、绿三色交通信号灯,他在路口遇到红灯的概率为,遇到黄灯的概率为,那么他遇到绿灯的概率为frac59【考点】概率的意义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根据在路口遇到红灯、黄灯、绿灯的概率之和是1,再根据在路口遇到红灯的概率为,遇到黄灯的概率为,即可求出他遇到绿灯的概率【解答】解:经过一个十字路口,共有红、黄、绿三色交通信号灯,在路口遇到红灯、黄灯、绿灯的概率之

20、和是1,在路口遇到红灯的概率为,遇到黄灯的概率为,遇到绿灯的概率为1=;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概率的意义,用到的知识点是概率公式,如果一个事件有n种可能,而且这些事件的可能性相同,其中事件A出现m种结果,那么事件A的概率P(A)=16(2016贺州)如图,在ABC中,分别以AC、BC为边作等边三角形ACD和等边三角形BCE,连接AE、BD交于点O,则AOB的度数为120【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先证明DCBACE,再利用“8字型”证明AOH=DCH=60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AC与BD交于点HACD,BCE都是等边三角形,CD=CA,C

21、B=CE,ACD=BCE=60,DCB=ACE,在DCB和ACE中,DCBACE,CAE=CDB,DCH+CHD+BDC=180,AOH+AHO+CAE=180,DHC=OHA,AOH=DCH=60,AOB=180AOH=120故答案为120【点评】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学会利用“8字型”证明角相等,属于中考常考题型三解答题(共10小题)17(2016合肥校级一模)计算:|3|+(2)2【考点】实数的运算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计算题【分析】原式第一项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第二项利用算术平方根定义计算,第三项利用立方根定义计算

22、,第四项利用乘方的意义化简,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34+(2)+4=341+4=2【点评】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8(2016大庆)已知a+b=3,ab=2,求代数式a3b+2a2b2+ab3的值【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先提取公因式ab,再根据完全平方公式进行二次分解,然后代入数据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a3b+2a2b2+ab3=ab(a2+2ab+b2)=ab(a+b)2,将a+b=3,ab=2代入得,ab(a+b)2=232=18故代数式a3b+2a2b2+ab3的值是18【点评】本题考查了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

23、法进行因式分解,一个多项式有公因式首先提取公因式,然后再用其他方法进行因式分解,同时因式分解要彻底,直到不能分解为止19(2016青岛)(1)化简:(2)解不等式组,并写出它的整数解【考点】分式的加减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计算题;分式【分析】(1)原式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两不等式的解集,找出解集的公共部分确定出不等式组的解集,确定出整数解即可【解答】解:(1)原式=;(2),由得:x1,由得:x2,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1,则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为2,1,0,1【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加减法,以及解

2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0(2016春响水县校级月考)某中学举行了一次演讲比赛,分段统计参赛同学的成绩,结果如下表(分数均为整数,满分为100分):分数段61707180819091100人数(人)2864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参加这次演讲比赛的同学共20人;成绩在91100分的为优胜者,优胜率为20%【考点】频数(率)分布表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1)求得各段的人数的和即可求得;(2)根据百分比的意义即可直接求解【解答】解:(1)参加这次演讲比赛的人数是2+8+6+4=20(人),故答案是:20;(2)成绩在91100分的为优胜者,优胜率为=20%故答案

25、是:20%【点评】本题考查了统计表,统计表可以将大量数据的分类结果清晰、一目了然地表达出来从统计表中获取有用信息是解题的关键21(2016北京)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过点A(6,0)的直线l1与直线l2:y=2x相交于点B(m,4)(1)求直线l1的表达式;(2)过动点P(n,0)且垂于x轴的直线与l1,l2的交点分别为C,D,当点C位于点D上方时,写出n的取值范围【考点】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1)先求出点B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解决问题(2)由图象可知直线l1在直线l2上方即可,由此即可写出n的范围【解答】解:(1)点B在直线l2上,4=2m,m=2,点

26、B(2,4)设直线l1的表达式为y=kx+b,由题意,解得,直线l1的表达式为y=x+3(2)与图象可知n2【点评】不同考查两条直线平行、相交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灵活应用待定系数法,学会利用图象根据条件确定自变量取值范围22(2016北京)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90,AC=AD,M,N分别为AC,AD的中点,连接BM,MN,BN(1)求证:BM=MN;(2)BAD=60,AC平分BAD,AC=2,求BN的长【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勾股定理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1)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MN=AD,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定理得BM=AC,由此即可证明(2)首

27、先证明BMN=90,根据BN2=BM2+MN2即可解决问题【解答】(1)证明:在CAD中,M、N分别是AC、CD的中点,MNAD,MN=AD,在RTABC中,M是AC中点,BM=AC,AC=AD,MN=BM(2)解:BAD=60,AC平分BAD,BAC=DAC=30,由(1)可知,BM=AC=AM=MC,BMC=BAM+ABM=2BAM=60,MNAD,NMC=DAC=30,BMN=BMC+NMC=90,BN2=BM2+MN2,由(1)可知MN=BM=AC=1,BN=【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定理、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8、23(2016泉州)如图,ABC、CD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点E在AB上求证:CDACEB【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腰直角三角形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证明题【分析】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CE=CD,BC=AC,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证明即可【解答】证明:ABC、CD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CE=CD,BC=AC,ACBACE=DCEACE,ECB=DCA,在CDA与CEB中,CDACEB【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记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4(2015鞍山一模)大家看过中央电视台“购物街”节目吗?其中有一个游戏环节是大

29、转轮比赛,转轮上平均分布着5、10、15、20一直到100共20个数字选手依次转动转轮,每个人最多有两次机会选手转动的数字之和最大不超过100者为胜出;若超过100则成绩无效,称为“爆掉”(1)某选手第一次转到了数字5,再转第二次,则他两次数字之和为100的可能性有多大?(2)现在某选手第一次转到了数字65,若再转第二次了则有可能“爆掉”,请你分析“爆掉”的可能性有多大?【考点】可能性的大小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压轴题【分析】要求可能性的大小,只需求出各自所占的比例大小即可求比例时,应注意记清各自的数目【解答】解:(1)由题意分析可得:要使他两次数字之和为100,则第二次必须转到95,因为总共

30、有20个数字,所以他两次数字之和为100的可能性为;(2)由题意分析可得:转到数字35以上就会“爆掉”,共有13种情况,因为总共有20个数字,所以“爆掉”的可能性为【点评】用到的知识点为:可能性等于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25(2015重庆模拟)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为BC、AB上两点,且BE=BF,过点B作AE的垂线交AC于点G,过点G作CF的垂线交BC于点H延长线段AE、GH交于点M(1)求证:BFC=BEA;(2)求证:AM=BG+GM【考点】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证明题;压轴题【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AB=BC,又BE=

31、BF,所以ABE和CBF全等,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即可证出;(2)连接DG,根据正方形的性质,AB=AD,DAC=BAC=45,AG是公共边,所以ABG和ADG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BG=DG,对应角相等2=3,因为BGAE,所以BAE+2=90,而BAE+4=90,所以2=4,因此3=4,根据GMCF和(1)中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可以得到1=BFC=2,在ADG中,DGC=3+45,所以DGM三点共线,因此ADM是等腰三角形,AM=DM=DG+GM,所以AM=BG+GM【解答】证明:(1)在正方形ABCD中,AB=BC,ABC=90,在ABE和CBF中,ABECBF(SAS

32、),BFC=BEA;(2)连接DG,在ABG和ADG中,ABGADG(SAS),BG=DG,2=3,BGAE,BAE+2=90,BAD=BAE+4=90,2=3=4,GMCF,BCF+1=90,又BCF+BFC=90,1=BFC=2,1=3,在ADG中,DGC=3+45,DGC也是CGH的外角,D、G、M三点共线,3=4(已证),AM=DM,DM=DG+GM=BG+GM,AM=BG+GM【点评】本题综合性较强,主要考查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性质,第二问中,证明三点共线是解题的关键26(2015齐齐哈尔)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RtAOB的两直角边OA、OB分别在x轴

33、的负半轴和y轴的正半轴上,且OA、OB的长满足|OA8|+(OB6)2=0,ABO的平分线交x轴于点C过点C作AB的垂线,垂足为点D,交y轴于点E(1)求线段AB的长;(2)求直线CE的解析式;(3)若M是射线BC上的一个动点,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P,使以A、B、M、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压轴题【分析】(1)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得OA和OB的长,然后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B的长;(2)证明ACDAOB,则OC=CD,然后根据ACDAOB,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求得OC的长,从而求得C的坐标,然后

34、根据CDAB,求得AB的解析式,即可求得CE的解析式;(3)根据勾股定理求出M点的坐标,进一步根据中点坐标公式求出P点的坐标【解答】解:(1)|OA8|+(OB6)2=0,OA=8,OB=6,在直角AOB中,AB=10;(2)在OBC和DBC中,OBCDBC,OC=CD,设OC=x,则AC=8x,CD=xACD和ABO中,CAD=BAO,ADC=AOB=90,ACDAOB,即,解得:x=3即OC=3,则C的坐标是(3,0)设AB的解析式是y=kx+b,根据题意得解得:则直线AB的解析式是y=x+6,设CD的解析式是y=x+m,则4+m=0,则m=4则直线CE的解析式是y=x4;(3)当AB为矩

35、形的边时,如图所示矩形AM1P1B,易知BC的直线方程为y=2x+6,设M1(m,2m+6),P1(x,y),因为A(8,0),B(0,6),则AM12=(m+8)2+(2m+6)2,=5m2+40m+100,BM12=m2+(2m+66)2=5m2,AB=10,根据AB2+AM12=BM12得100+5m2+40m+100=5m2,m=5,M1(5,4),BM1中点坐标为(,1),BM1中点同时也是AP1中点,则有,解得P1(3,2)当AB为矩形的对角线时,此时有AB2=AM22+BM22,即100=5m2+40m+100+5m2,m=4或m=0(舍去),M2(4,2),AB中点坐标为(4,3),AB中点同时也是P2M2中点,则有,解得P2(4,8)综上可得,满足条件的P点的坐标为P1(3,2)或P2(4,8)【点评】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以及三角形的全等的判定和性质,以及中点坐标公式的应用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