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数学知识Word版

上传人:每**** 文档编号:49100105 上传时间:2022-01-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6.4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生活中的数学知识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生活中的数学知识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生活中的数学知识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生活中的数学知识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中的数学知识Word版(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花朵为什么是圆的?因为圆的面积是所有几何图形中最大的,所以光合作用强,有助于花朵的生长.因此花朵是圆的.茶壶盖为什么是圆的?因为圆的直径,半径都相等,不容易掉下去.而且区别其他几何图形,同样面积,圆形,甚至椭圆形的体积最大,容量最大.方的话,可能掉到杯子里方的容易把角碰掉,而且不是很安全.圆的符合大众的审美观,大家喜欢圆的,使用也方便.其它的盖子也有,比较少.设计成圆形,无论从哪个角度放下去都正好合适.动物数学气象学家Lorenz提出一篇论文,名叫一只蝴蝶拍一下翅膀会不会在Taxes州引起龙卷风?论述某系统如果初期条件差一点点,结果会很不稳定,他把这种现象戏称做蝴蝶效应.就像我

2、们投掷骰子两次,无论我们如何刻意去投掷,两次的物理现象和投出的点数也不一定是相同的.Lorenz为何要写这篇论文呢?这故事发生在1961年的某个冬天,他如往常一般在办公室操作气象电脑.平时,他只需要将温度、湿度、压力等气象数据输入,电脑就会依据三个内建的微分方程式,计算出下一刻可能的气象数据,因此模拟出气象变化图.这一天,Lorenz想更进一步了解某段纪录的后续变化,他把某时刻的气象数据重新输入电脑,让电脑计算出更多的后续结果.当时,电脑处理数据资料的数度不快,在结果出来之前,足够他喝杯咖啡并和友人闲聊一阵.在一小时后,结果出来了,不过令他目瞪口呆.结果和原资讯两相比较,初期数据还差不多,越到

3、后期,数据差异就越大了,就像是不同的两笔资讯.而问题并不出在电脑,问题是他输入的数据差了0.000127,而这些微的差异却造成天壤之别.所以长期的准确预测天气是不可能的.参考资料:阿草的葫芦(下册)远哲科学教育基金会 2、动物中的数学“天才” 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组成底盘的菱形的钝角为109度28分,所有的锐角为70度32分,这样既坚固又省料.蜂房的巢壁厚0.073毫米,误差极小.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而且排成“人”字形.“人”字形的角度是110度.更精确地计算还表明“人”字形夹角的一半即每边与鹤群前进方

4、向的夹角为54度44分8秒!而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正好也是54度44分8秒!是巧合还是某种大自然的“默契”?蜘蛛结的“八卦”形网,是既复杂又美丽的八角形几何图案,人们即使用直尺的圆规也很难画出像蜘蛛网那样匀称的图案.冬天,猫睡觉时总是把身体抱成一个球形,这其间也有数学,因为球形使身体的表面积最小,从而散发的热量也最少.真正的数学“天才”是珊瑚虫.珊瑚虫在自己的身上记下“日历”,它们每年在自己的体壁上“刻画”出365条斑纹,显然是一天“画”一条.奇怪的是,古生物学家发现3亿5千万年前的珊瑚虫每年“画”出400幅“水彩画”.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当时地球一天仅21.9小时,一年不是365天,而是400天

5、推荐精选数学思维在现实生活中的简单运用在很多人眼中,数学只是一种有用的工具,学习数学就是为了运用这种工具。这种“工具化”的学习观造成很多人只有解题能力而没有数学思维与逻辑,更不可能将这种思维与逻辑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但事实上,数学并不仅仅是一种解决具体问题的工具,数学更是一种思维与逻辑。易经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数学就是这样一个“形而上”上的东西,而并非仅仅是“形而下”的工具。今天,我们来谈一谈数学思维与逻辑在现实生活中的简单运用。很多人都认为,数学是严密,理性的代名词,而并非是感觉与经验的东西,但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培根曾经说过:“只有出自于感觉与经验的知识才是可靠的,感觉

6、与经验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明确指出:一切科学知识都是由先天综合判断构成的。所谓“先天综合判断”就是既具有感觉经验的内容,同时又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如 我们计算7+5=12。单纯联结7和5的概念,得不出12这个结果,只有借助于直观,例如借助手指的逐一相加,然后才得出12这个概念,数学就是这样一种先天综合判断的知识。编码的奥秘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之所以习惯于10进制,是因为我们正好有10个指头。”,所以,数学首先是一种直觉,然后才是一种逻辑。如同小学生背九九乘法表一样,学习数学,从培养直觉开始,也就是将复杂的逻辑思维直觉化。在生活中,我们说一个人有深邃的洞察力,这往往就是“

7、逻辑思维直觉化”的结果。7乘以9等于63,对于我们的思维来说,这并不是经过严密证明的东西(虽然我们很容易证明),而是一种本能和直觉。数学又是严密的,这种严密建立在“公理化”的基础上,以公理为基础,运用纯粹逻辑进行推理,得出正确的答案。体现在生活中,就是运用常识解读社会和人生,运用常识去判断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如梁文道所说,生平所学,仅常识而已。需要指出的,公理化在数学发展史上也曾经经历过一段非常混乱的时期,以致于莫里斯?克莱因在古今数学思想中这样说:“这意味着数学不是依靠在逻辑上,而是依靠在正确的直觉上”。数学尚且如此,生活中的常识就更加混乱了,但我们可以运用数学的思想来解决这个问题,即尽

8、可能少的运用公理(常识),但又必须建立在公理(常识)的基础上。如果说公理化是数学教给我们的第一个思想,那么“等价转换”就是数学教给我们的第二个思想。等价转化是把未知解的问题转化到在已有知识范围内的思想方法。即通过不断的转化,把不熟悉、不规范、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熟悉、规范甚至模式法、简单的问题。“解题就是把要解题转化为已经解过的题” 数学的解题过程,就是从未知向已知、从复杂到简单的化归转换过程。这种思维运用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最后寻找到“最佳角度”;又或者说是“换位思考”,“思维转移”。我的一位表哥曾经对我说:“很久没学数学,感觉人都变笨了”。这种“笨”,正是指“思维转移”“

9、变换角度”的“笨”,数学就是思维的不断转移和变换,在这种变换中,我们需要遵守遵循熟悉化、简单化、直观化、标准化的原则。推荐精选数学教给我们第三个思想,是分类讨论的思想。在高中数学中,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是需要考虑a0、a0、a3且xN)。则:第一种方式付款便是y1=4*20+(x4)*5=5x+60用第二钟方式付款便是y2=(20*4+5x)*0.9=4.5x+72接着就来比较y1和y2的相对大小:设c=y1y2=5x+60(4.5x+72)=0.5x1然后就要展开讨论:当c大于0时,0.5x12大于0,即x大于24当c等于0时,x等于24当c小于0时,x小于24综上所述,当所购买的品茗杯多于2

10、4只的时候,第二种方法更优惠;刚好购买24只的时候,两种方法价格相等;当购买的杯子数量在4到23之间的时候,第一种方法更优惠。推荐精选由此可见,用一元一次函数来看待购物,不但节省了钱财,还锻炼了我的数学思维,真可谓是一举两得啊!我们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我们同时也是即将踏入社会的学生,我们学习数学不能仅仅只停留在课堂上,书本上,更多的是学会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并尝试着利用数学去解决问题。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随着教学实践的积累和对数学教学的感悟,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服务于生活的教学理念已渐渐根植于我内心深处,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我积极为学生创设教育情境引领学生感悟数学,学着用数学的眼光

11、看待问题。把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请进课堂。“高跟鞋与美”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了黄金分割的应用,“做家务的时间安排”让学生体会到了科学统筹安排的意义,“13人中一定有两人的出生月份相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抽屉原理”,等等,这些问题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体育运动中的数学现象请进课堂。“快乐足球”黑皮、白皮块数问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方程的作用;学校运动会接力赛时,外圈要比内圈的起点前移多少,才能保证公平公正,更是让学生体验到了计算的作用;学校运动会篮球赛场次设置等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把交通问题中的数学现象请进课堂。模拟交通场景让学生更好地体会相遇、相向

12、、背向、追击的意义,理解蕴涵在其中的数量关系;“红绿灯的设置”让学生体会到解决交通拥堵等问题也离不开数学计算。把经济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请进课堂。“怎样买门票更合算”使学生认识到数学能帮人们少花钱多办事;“转盘中的游戏”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了概率的意义,懂得幸福生活要靠智慧和汗水去争取;“储蓄策略”“打车付费”等问题能促使学生体会到“精打细算”的妙处。 把经典故事中的数学现象请进课堂。比如:一只灯泡的体积该怎样算?这是一个曾使爱迪生的助手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若要测量,它既不是一个规则的球体,又不是某几种形体的组合体,怎么办?此时,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先思考这一问题,然后再将爱迪生发明灯泡的故事讲给学生听

13、。当我用这则故事“考验”学生时,他们也是苦思冥想,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陶行知早就提出:生活即教育。只要我们勤于观察、勤于思考、勤于发现,就能深切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如果我们常把生活中活生生的内容引进课堂,相信我们的数学课将更受欢迎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推荐精选 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运用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中小学生限于社会经验不足,缺乏生产实践经验,让他们接受系统性强而又抽象的数学知识,无疑会有困难,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引导,让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生活中存在的一些数学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经验来认识、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让他们感到身边处处有数学,使数学成为中小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用

14、得上的学科,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一、走进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在儿童初学数学时,他们并不是一无所知的,无论是生活经验还是学习中的基础知识,他们都有一些。但什么是数学,在儿童初学阶段,我们在引导认识的时候,不可能给出抽象的概念,而只能通过具体的内容,说明我们在使用数学。 二、结合实际 ,让数学与生活相结合数学的魅力所在就在于“数学很有用”,这是被千百年来人们的生活实践所证实了的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服务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但这并不是每个

15、学生都能感受到并能做得到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创设生活情境、采撷生活实例,与学生一起走进生活,捕捉数学信息,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在生活实践中自觉地应用了数学知识。 三、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例,在教学“利息和利率”这一课时,可以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带学生到银行去参观,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等活动,观察银行周围环境,特别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利率。学生记的时候就开始产生问题了:“利率是什么啊?”“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啊”。对于学生的这些问题可以先不回答,而是表扬他们观察的很仔细,然后就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到上课的时候,由于是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来解决问题,并自觉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看来,学好了数学就能发现和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总之,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它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来于生活、归于生活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知识。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推荐精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