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标识

上传人:清**** 文档编号:49090597 上传时间:2022-01-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城市的标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城市的标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城市的标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城市的标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的标识(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城市的标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当代作家张抗抗的作品。全文紧紧围绕“标识”来写。作者先用大量的笔墨描写现代文明带给城市的雷同现象,失去了特有的个性,失去了活气和灵性,为下文写城市的标识做好了准备;接着正面写城市中的标识,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标识,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城市特有的标识-树,最后作者发出由衷的感慨,树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印记,不可被置换的标识,将成为城市的灵魂,是大自然的遗赠,使城市仅存的个性。作者以真实的内心感受,来唤起人们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珍惜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天然礼物的意识,提醒和号召人们要自觉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使之与人和谐共存,共同发展。学生状况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

2、定的阅读能力,这些学生思维活跃,用于展现自我,已初步具备了小组合作、识字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多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同时,抓住学生乐于质疑问难的特点,让学生多问,多交流,教师及时点拨引导,进一步提高阅读的能力。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1、作家张抗抗,识记并理解重要字词。2、反复诵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进行仿真练习。 过程与方法能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有哪些标识,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记录下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唤起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真心感谢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天然礼物的意识教学重难点及其突破重点: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难点: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教

3、学准备各种标识、作者资料教学课型精讲课教学过程一、欣赏各种标识,激趣导入1、欣赏各种标识,说一说,它们分别是哪里的标识。(同学们,今天老师想请大家欣赏几张图片,大家有兴趣吗?欣赏完了之后,请你谈谈你在哪里见过它们,它们是什么?)2、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标识,并未大家介绍。(老师的图片展示完了,现在想看看大家收集的标识,谁愿意把自己收集整理的标识给大家介绍一番。)3、引出课题,板书课题(同学们,现代著名女作家张抗抗也写了一篇与标识有关的课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拜读一下,看看她对“标识”的理解。)二、初读课文,欣赏城市之间的雷同1、初读课文,读完课文之后,你知道了什么?2、欣赏城市中的各种建筑,谈谈

4、自己的感受。(同学们,现在老师请大家再来欣赏一组图片,来谈谈自己的感受。)点出:现在每一个城市都有“高楼大厦”、“立交桥”、“肯德基”、“麦当劳”、“霓虹灯”等等。(是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些东西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成了我们生活种补课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在现代化的大都市中,似乎缺少了一点点什么?是什么呢?谁能说说?.)3、学生汇报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写城市之间的雷同的,请你画出相关的词句。出示句子:就好像每个城市的商店宾馆,都用各自特制的拉链,把天下各处自家的门脸统一锁成一个连体人。读读这句话,说说自己的理解。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

5、写出了城市间的雷同,描写中带有讽刺。作者先从反面入手,写出了现代化的城市与城市之间越来越雷同,像多胞胎,像连体人,失去了特有的个性,失去了活气和灵性.作者抓住了城市的大厦和大楼,街道,轿车,人们的衣着等这些具体事物,用细腻,形象的语言来写现代城市的缺欠雷同,没有个性。四、三读课文,寻找标识1、难道就没有标识了吗?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找出各个城市之中的标识。(香樟树是杭州的标识,法国梧桐是南京、上海的标识;榕树是福建或广州的标识;油松是长春的标识;圆冠榆是喀什的标识;国槐是北京的标识。同学们认识这些树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它们的风姿吧)(课件出示)同学们,拥挤熙攘、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如今,唯有属

6、于那个城市的树,如高扬的旗帜和火炬,从迷途的暗处闪现出来,为我们引领通往故乡的交叉小径。2、那么,作者为什么要以树作为城市中的标识呢?(课件出示最后三个自然段,学生体会)(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朗读最后三个自然段,看看作者为什么要以树作为城市之中的标识呢?)3、学生朗读,谈体会。(同学们,读完了,你们能感觉到作者怎么样的感情呢?)(表达了对城市里的树木的珍爱,作者发出由衷的感慨,树是惟一的不可替代的印记,不可被置换的标识,将成为城市的灵魂,是大自然的馈赠,是城市仅存的个性,提醒和号召大家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和谐发展。)五、拓展延伸,假如生活中没有了树?欣赏图片六、课后作业1、寻找我们宝鸡的标识。2、为珍惜我们身边的树木写一份倡议书。七、板书设计保护树木印记,标识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