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范文精编范本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48971867 上传时间:2022-01-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范文精编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范文精编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范文精编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范文精编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范文精编范本(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范文 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范文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范文1教学目的: 1、能借助计算器探求数学规律,会根据发现的规律写商。 2、经历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体验探究发现,比较、分析的学习方法。 3、体验数学知识的奥秘和魅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并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化时代,计算器是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 教学难点:发现规律。 教学重点: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每名学生自带一个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在黑板上写出“*”让学生读,读后你发现了什么? 2、介绍缺8数“*”,这个数非常神奇,现在很多人都在探究它。你们想不想来探究它? 3、先告诉老师在19这

2、九个数字中你最喜欢哪个数,老师将用算式算出一串你喜欢的数送给你,高兴吗? *() 4、揭示课题 很神奇吧,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去探索,你会发现数学中还有许多这样有趣的现象。今天,我们还将利用计算器去探索更多的有趣的神奇的数学规律,有兴趣吗?(板书课题) 5、提出学习目标 (1)、能借助计算器探求简单的数学规律。 (2)、会根据发现的规律写商。 二、自主探索 1、出示例101÷112÷113÷114÷115÷11 (1)学生独立操作。(用计数器计算) (2)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充分让学生讨论,然后在全班交流) 1÷11=0.0909 2

3、÷11=0.1818 3÷11=0.2727 4÷11=0.3636 5÷11=0.4545 (3)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后几题的商。 汇报结果,充分让学生说:你是怎么想的?根据什么来写的商? 再用计算器验证。 5、小结:一旦发现规律,就可以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三、拓展延伸 1、数字宝塔 P29“做一做”补充:*.3*.7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前4题,试着写出后2题的积。(补充题学生的计数器数位不够,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正确结果) 2、寻找奥秘 P31第7题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前3题,直接写出后3题的得数。 3、考考你的眼力! P31第8题 学生不计算,运用

4、规律直接填出得数。 4、实践作业 自学课本P31什么是“数字黑洞”?并进行验证! 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范文2教学内容:用计算器探索规律P29 教学目标:1、能借助计算器探求简单的数学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推理的数学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化时代,计算器(或计算机)是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兴趣 1、使用计算器,小组合作 任意给出四个互不相同的数字,组成数和最小数,并用数减最小数,对所得结果的四个数字重复上述过程,你会发现什么呢? 2、小组汇报,展示过程,讨论发现。 3、采访学生,有什么感受。 师:仿佛掉进了数学黑洞,永远出不来,非常的神奇,今天

5、,我们还将利用计算器去探索更多的有趣的神奇的数学规律,有兴趣吗?letsgo! 二、自主探索 1、出示例10独立操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商是循环小数下一题结果是上一题的2倍 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后几题的商。 2、用计算器验证。 小结:一旦发现规律,就可以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3、独立完成“做一做”,你发现什么规律?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校对。 三、请学生总结,也可质疑。 教师激励:肯定学生去探索规律后的秘密的探索精神,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希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研究中去发现探索更多的规律。 四、独立练习P317-9 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范文3教学目标: 1.使学生借助计算器的计算,探索

6、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随着乘几的变化规律。 2.使学生在使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和归纳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体验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进一步获得探索数学规律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价值,学会与他人交流,逐步养成良好的与他人合作的习惯和意识。同时使学生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与创造性,感受数学结论的严谨性与确定性,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随着乘几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探索与运用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7、、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比赛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带来了我们的好朋友计算器(板书:计算器),我们已经在上学期学会了使用计算器,谁能说说用计算器计算有哪些注意点?今天我们继续使用计算器,今天我们要用计算器干什么呢?过会儿你们就知道了。 2.现在老师想和你们进行一场比赛,你们用计算器,我用口算,比一比谁算的又对又快?为了公平起见,我请一个同学上来出示题目。谁赢了? 你知道沈老师为什么能算得这么快吗?老师之所以能这么快的口算,是因为我知道了乘法中一个很重要的数学规律(板书:规律)今天我们就借助计算器来探索规律。(补充课题) (二)猜想,举例验证,发现规律 1.出示表格,请看这张表格,在

8、乘法算式中乘数也可以叫因数。一个因数是36,另一个因数是30,请用计算器计算出36×30的积。 请大家注意,现在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2,请你猜一猜得到的积和1080会有怎样的关系?下面的3组算式的积和1080又会有怎样的关系? 刚才这个同学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想法,他认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跟着乘几.在数学上我们可以把这样的想法称之为猜想,要想证明这个猜想是否正确,我们还是需要对它进行验证,那应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计算) 2.好,下面就请大家拿出作业纸,完成作业纸上的表一。 我请一个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组计算的结果。 请大家看到这一组三道算式,它们之间的第一个因

9、数、第二个因数和积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竖着指)第一个因数都是36不变(板书:箭头、不变),再看看第二个因数呢?第二道算式中,第二个因数是30乘了2得到了60,(板书:箭头、×2,60),再看看积是怎么变化的呢?第二道算式的积2160就相当于1080乘2。(板书:箭头,×2,2160)第三道算式中第二个因数和积又是怎么变化的呢?谁来说一说。(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我们再来看看这一组算式,它们和刚才的三道算式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刚才一组算式是第一个因数不变,第二个因数和积在变。这一组算式是第二个因数不变,都是30(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 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6道算式,你有什么发

10、现? 也就是说,在一道乘法算式中,只要保持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了几,那么它的积(也跟着乘几)(板书)这就是乘法中积的变化规律。和我们刚才×××同学的猜想是不是一致的? 3.那么我们刚才找到的这个规律是不是具有普遍性,在其它的算式中是否也存在这样的规律呢?下面就让我们当一回小小数学家,再举更多不同的例子来进一步验证,好吗?”在验证之前,请同学们仔细看好这里的学习步骤。看好了吗?请同学们拿出作业纸,小组合作进行验证并完成表二。 哪个小组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们验证的例子? 请你指在上面说一说你们的算式中,因数是怎么变化的?积是怎么变化的?你们的例子符合积的变化规律吗

11、?还有哪个小组想来说一说?你们的例子符合积的变化规律吗?有没有哪个小组举的例子不符合积的变化规律的? 4.小结:刚才我们调动了全班同学的力量,进行举例验证,我们发现每个小组举的例子都符合积的变化规律,我们还能举出更多的例子来吗?能举完吗?虽然我们不能举完所有的例子,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在数学上就可以说在任何一个乘法算式中,都存在这样一个规律。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5.其实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悄悄地用过了积的变化规律 现在你能用今天发现的规律解释(口算43×60,430×6) 再比如(竖式计算850×13)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1.既然找到规律了,我们就要

12、善于应用。请同学们轻轻地把书本翻到83页。用规律快速口算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比比谁最善于应用规律。 学生独立填写。 我们一起来校对一下结果,做对的同学举手。 跟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我来看一下,这里的第三列因数是怎么变化的,积呢?第5列的因数和积是怎么变化的呢?观察的真仔细,看来你们很善于应用所学的数学规律! 2.想不想继续进行挑战,请继续完成书上“想想做做”第2题。根据每组第一题的算式,直接写出后两题的得数。 我们一起来校对一下结果,做对的同学举手。 谁来说一说,第一组题目当中,你是怎么根据这里第一题的得数直接写出下面两题的得数的?第三组呢,你又是怎么想的呢? 3.下面请大家再拿出

13、我们的好朋友计算器,请大家帮老师算一下*×3的结果,结果是多少? 下面沈老师要考一考大家的反应能力了,看谁很快告诉老师答案,你知道*×()=*吗? 这回你们不用计算器就知道这里应该填什么啦?这样吧让我们使用计算器来验证一下,算算看,这里面到底是不是填6。 你们为什么一下子就知道了这里是填6的呢?(真聪明,真善于观察和应用),下面就请大家继续应用这个规律完成下面的四道题目,做在作业纸上 (指两题说一说理由) 4.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下课堂一开始老师和大家比赛的这几道题目。现在你们知道沈老师为什么算得这么快了吗? 沈老师只要记住一道算式的结果,就可以很快的算出其它算式的结果了。看来只要我们善于运用这个规律,就可以使我们的计算变得非常(简便) 5.想不想继续进行比赛了?这次,是你们同学之间进行比赛了,请组长把作业纸二发给组员,我说开始以后才能动笔。 (评价:这位同学又有了一个新的发现,我们把它称为新的猜想,同学们课后可以继续研究,老师期待着你们的成功。) (四)总结全课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样的收获呢?请你围绕下面五点对自己的学习做个小结。第 9 页 /共 9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