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华铁路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上传人:ail****e4 文档编号:48949377 上传时间:2022-01-16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02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蒙华铁路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蒙华铁路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蒙华铁路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资源描述:

《蒙华铁路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蒙华铁路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4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总则1、编制依据(1) 新建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土建工程施工MHTJ-18 标投标文件技术分册(2)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Q/CR9218-2015(3)蒙华铁路方山1号隧道、方山2号隧道及红土岭隧道施工 设计图及相关文件资料(4)新建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工程项目管理规定 以及新建蒙西华中铁路煤运通道工程建设管理技术交底材料(5)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标准化实施细则(工管办函2014 92号)(6)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7)蒙华铁路公司关于印发蒙西华中铁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 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及其附件2、监测目的(1)掌握初支变形,指导现场处置

2、,保障施工安全;(2)为调整施工方法提供参考;(3)为二衬施作时机提供指导;(4)为进行动态设计提供参考。第二章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蒙华铁路MHTJ-18标共有3座隧道,按里程从小至大分别为方山 1号隧道、方山2号隧道和红土岭隧道。3座隧道集中分布在标段中 心地段内乡县湍东镇镜内。方山1号隧道全长1135m建筑长度1145m为双线单洞铁路隧 道。隧道进出口分界里程分别为DK909+625 DK91O+760隧线分界里程分别为 DK909+620 DK910+765设计中心里程为910+192.5。隧 道进口至DK910+102.3段(左线)位于R=1200m&偏曲线上,其余均 位于直线上。方山

3、1号隧道全长215m建筑长度225m为双线单洞铁路隧道。 隧道进出口分界里程分别为 DK910+845 DK911+060隧线分界里程 分别为 DK909+840 DK911+065设计中心里程为 910+952.5。隧道 DK910+937.06至出口( DK911+065 段(左线)位于 R=2500r左偏曲 线上,其余均位于直线上。红土岭隧道全长2995m建筑长度3000m全隧位于直线上,为 双线单洞铁路隧道 。隧道进出口分界里程分别为DK911+785DK914+780隧线分界里程分别为 DK911+780 DK914+780设计中心 里程为 913+280, DK914+710- D

4、K914+78(:为明洞段。隧道设置具体见表1.1 O表1.1 MHTJ-18标段隧道地质统计表序号工点名称起讫里程隧道长度(mmIVV1方山1号隧道DK909+625DK910+7601135825250602方山2号隧道DK910+845DK911+0602159530903红土岭隧道DK911+785DK914+780299523102104702、隧道存在的隐患及监控量测关注点2.1隧道工程地质隧道场区以剥蚀丘陵为主,地形起伏,沟谷狭长,多呈宽缓“ U 字型。隧道场区以剥蚀丘陵为主,地形起伏,沟谷狭长,多呈宽缓“U 字型;隧道途经皿、W、V三种类别围岩。方山1号隧道大部分基岩裸露,局部

5、地段有残坡积土层分布。出 露的地层由新至老有第四系(Q4)、寒武纪中通岳家坪组( 2y)、 寒武纪下同水沟组( 1s)、震旦系上统灯影组(Z3dn)地层。隧道 区根据地形地貌推断为单斜构造。 基岩主要为白云岩,局部地段为灰 岩、泥岩,岩层产状为:314s46/ 47s 83。隧道多岩溶发 育带,物探推断显示DK910+140为断裂破碎带,倾向大里程,与隧道 夹角约77,上盘上升,下盘下降,为逆断层。方山2号隧道大部分基岩裸露,局部地段有残坡积土层分布。出 露的地层由新至老有第四系(Q4)、寒武纪中通岳家坪组( 2y)地 层。隧道区岩层整体为单斜构造。基岩主要为白云岩,岩层主要产状 为:185s

6、 65 / 47s 83。隧道整体埋深较浅,DK910+901910 和DK910+937952为洞身上岩溶发育段,DK910+91793为洞身下岩 溶发育段,物探推断显示,DK910+979为断裂破碎带,正断层,断层 产状162/ 76,断层破碎带为810m左右。红土岭隧道区大部分基岩裸露,局部地段有残坡积土层分布。出 露的地层由新至老有第四系(Q4、第四系(Q3)、奥陶系(Q1Q2 地层。隧道区内褶皱十分发育,根据地形地貌推断为单斜构造。基岩 主要为白云岩、灰岩,岩层产状为:185s250/ 37s65。大 里程及隧道出口为凝灰岩、泥质页岩、泥岩局部夹白云岩,为硬质岩 局部夹软岩,岩层产状

7、140/ 57。隧道多熔岩发育带,物探推断 显示 DK912+185 DK912+400 DK913+97(:为断裂破碎带。2.2隧道围岩监控量测关注点分析(1) 确保观测数据的真实性加强隧道围岩监控量测的过程控制是隧道围岩监控量测的核心 内容。只有抓好隧道围岩监控量测工作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才能确保 观测数据的真实性。隧道围岩监控量测分析是建立在真实数据的基础 上,观测数据的真实性是获得隧道工程建设质量真实信息的基本依 据,观测数据的真实性是隧道围岩监控量测工作的基石。因此监测人 员应有高度的责任感,实事求是开展工作。(2) 注重观测数据的连续性与准确性隧道围岩监控量测数据必须按照规定的频率连

8、续、不间断采集。 为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减少误差,监测务必做到四固定:固定观 测人员、固定监测仪器、固定测量方式与线路、固定测量水准基点和 工作基点,使监测工作在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完成。(3)注重观测数据的规律性围岩监控量测包含多种观测项目,每一观测项目都有其自身的变 化规律,观测项目在不同的阶段的变化规律也有其特点,监测人员应 有所研究,以便能较好地把握观测数据是否符合规律。(4)重视异常数据的分析与排查实施“监测数据及时预分析、对异常数据应及时查找原因、对异 常监测点及时复测、对预警信息及时处理”的“四及时”原则,重视 数据采集后的及时分析结果,通过对分析结果的及时查看,才能及时 发现数据

9、是否异常。通过对异常数据进行分析与排查,对正常监测出 现的预警情况,那就要分析施工各方面原因,并加强对异常数据点的 观测,并根据沉降速率采取处理措施。第三章管理机构及职责1、监控量测管理机构及模式1.1施工量测组织机构为了确保隧道监控量测能顺利、有序开展,及时准确指导施工, 项目部根据现场作业面监控量测作业组,配备监控量测设备,并成立 监控量测领导小组。(1)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组长:白家设副组长:杨益韩卫东组员:宋祥锋曾建 张刚武李建廖尊权王天西周杰肖海涛蒲隆进安鑫(2)监控量测实施负责人:廖尊权组员:贾晓旭、尹邦权、魏晓强、王志成、黄鼎、张晨曦、单磊、张朝辉、杨亚东、兰现稳、万福、高

10、昆各工作面监控量测责任划分见表 2-1 。表2-1监控量测责任划分表序号隧道名称监控量测负责人职责1方山1号隧道贾晓旭负责组织现场进行监测、资料整 理、数据分析,及时对岀现的各异 常情况向隧道主管工程师、项目总 工进行汇报。2方山2号隧道尹邦权3红土岭隧道进口工作面魏晓强4红土岭隧道岀口工作面王志成2、监控量测责任与分工项目经理:作为标段监控量测第一责任人,全力支持监控量测信 息化工作实施,协调配置专业量测人员和仪器设备,关注监控量测信 息预警情况,对出现预警情况果断下令启动处理预案,监督处理预警 流程直至完全取消预警。项目总工程师:主持编制隧道监控量测实施方案及细则,监督监 控量测信息化的实

11、施工作,协调解决阻碍监控量测正常实施的不良问 题,协调各级技术部门根据监控量测数据信息,及时调整施工工序、 工法,确保施工安全。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监控量测信息化预警情 况,协调各级相关人员研讨施工处理措施,确保施工生产安全有序进 行。安全负责人:检查日常监控量测实施情况,密切关注隧道围岩变形情况,监督现场监控量测信息化实施中出现预警处理措施落实情 况,严格把控施工安全。工程部长:全面负责监控量测实施方案及细则的编制、上报审 批。参与现场监控量测作业指导,严格管控监控量测信息各级反馈流 程,监督各级施工管理部门针对近期围岩变形情况现场施工提出指导 性意见。测量队长:具体负责监控量测实施方案及细则

12、的编制工作,主要 负责本隧道监控量测信息化实施和测量队管理,本隧道监控量测信息 化工作严格按照蒙西华中铁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试行) 执行,全面监督管辖工区量测小组监控量测信息化工作实施情况,确 保各量测小组监控量测数据现场采集方法正确数据精准 。检查日常量 测信息反馈流程,做好监控量测数据收集上报工作。工区经理:作为所在工区监控量测第一责任人,应对监控量测现 场实施工作给予高度重视,现场监控量测点布设及日常清洁保护,由 工区经理统一安排专职人员实施,机械配合布点。对监控量测小组反 馈量测信息作出施工部属,对施工中隧道变形突发预警处理措施迅速 组织实施,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工区技术主管:

13、为监控量测提供技术支持,全程协助监控量测现 场实施,对现场需要量测区域的测点及测点清洁保护应作出提前部 属,确保量测组精准高效数据采集。对监控量测小组反馈量测信息作 出技术分析指导施工。工区监控量测班长:监控量测信息化工作严格按照 蒙西华中铁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方案(试行)和项目部编制已审批的隧 道监控量测实施方案标准执行,为保证现场采集数据精准,量测使 用仪器要及时校正,现场测量控制点及时复核,督促现场施工人员严格保护好量测点及日常清洁。现场数据采集后仔细核对,确保精准数 据上传。每日量测数据日报及时反馈,便于工程管理人员指导施工。3、监控量测交底分级进行3.1监控量测交底实行三级交底制度

14、:项目总工程师对工程技术部进行交底;工程技术部对测量队队长 进行交底;测量队队长对工区监控量测人员进行交底。工程施工前必须进行量测交底,交底记录作为施工管理的原始技 术资料应妥善归档。量测交底应应含以下内容:蒙西华中铁路隧道施 工监控量测实施方案的要求、设计图、设计文件规定的量测标准、施 工量测规范和质量要求、量测方法和量测点使用材质要求等。3.2量测交底方式:量测交底应按不同层次、不同要求和不同方式,应使所有参与量 测的人员掌握所从事工作的内容、操作方法和量测要求;量测交底必须要有交底记录。参加监控量测交底人员(交底人和 被交底人)必须签字。未参加施工量测交底人员必须补充交底。工程 总体交底

15、记录由项目工程部保存,现场技术交底由现场主管工程师保 存,施工结束后再报送项目工程部存档。3.3其它施工注意事项:明确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的责任,若发生工程事故,属于未交底或交底不清的,应主查交底人的责任,若未按交底要求施工,应主要是接受交底人的责任。交底是一项严肃认真、必不可少的工作,要求各项目都按程序、按要求落实实施。在开工前工程管理部要主动向测量队进行交底;程序不能简化,更不能搞形式、走过场,对未进行交底的工程项目一律 不允许开工。第四章监控量测实施计划1、监控量测的项目隧道监控量测执行蒙西华中铁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方案(试行),结合隧道地质和现场实际情况综合评定量测项目为现场 洞内外观察

16、、洞内拱顶沉降及净空变化收敛、 结合地表实际情况施做 地表沉降量测。表4.1监控量测必测项目序号监测项目量测方法和量测仪器量测 精度备注1洞内、外观察现场观察、数码相机、罗盘仪由现场安全员负责实施2拱顶下沉全站仪 1mm由专业测量人员实施3水平收敛全站仪 1mm由专业测量人员实施4地表沉降全站仪或电子水准仪 1mm由专业测量人员实施2、断面及测点布设原则2.1断面布设原则(1)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断面表4.2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断面间距围岩级别双线正洞断面间距(mV5IV20川(软质层)50川(硬质层)在特殊地段布设监测断面(2) 地表沉降断面表4.3地表沉降监测断面间距隧道埋深与开挖宽度、高度纵

17、向测点间距(m)2B Hd 2(B+H)1530B H0 2B1015Ho 3天1次/3天初支全环封闭v 1mm/d 7天1次/7天初支全环封闭v 1mm/d 15天1次/15天5)在初期支护稳定后,可停止该断面的监测。初期支护稳定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初期支护表观现象正常; 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平均变形速率小于 1mm/d且持续1个月 以上; 变形时态曲线已经收敛。6)初支段定期检测为确保正洞施工安全在初支全环封闭后超过两个月以上未二衬 施工地段,应对该段内的量测点每个月检测次, 若测得量测数据有变 化,现场确认初支有变形应及时进行二衬施工。(3)地表沉降监测1)一般为1次/天。2)出现异常情

18、况时,应加大监测频率。3)在二次衬砌施工通过监测断面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距离后(HO为该断面隧道埋深,B为该断面隧道开挖宽度),且地表沉降变 形时态曲线已经收敛,可停止该断面监测。4、监测管理值采用变形总量、变形速率、初期支护表观现象和变形时态曲线等4项对隧道施工安全进行综合等级管理。变形总量与变形速率应控制在管理等级范围内,及时巡视观察初 支表观有无异常,同时结合变形时态曲线形态进行综合分析处理。4.1管理等级及对应措施表4.5管理等级及对应措施管理等级对应措施正常(绿色)正常施工预警二级(黄色)加强监测,密切关注发展情况 ,分析原因,调整施工,使隧道变形趋 稳,并制定应急方案和对策预警一

19、级(红色)暂停施工,加强监测,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工程措施4.2变形总量管理值表4.6台阶法开挖时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变形总量管理值分配基准值工法分部i分部2分部3台阶法40%70%一三台阶法30%50%70%备注:本表按隧道各分部开挖工序制定,其中( %为各分部累计变形量相对于对应变形总量的百分比。4.3初期支护表观现象隧道施工过程中应对隧道初期支护表观进行观察,当初期支护出现表4.9所述现象时,应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并采取相应工程措施表4.7需要采取工程措施的初期支护表观现象序号初期支护表观现象1喷混凝土初期支护混凝土出现开裂、剥落、掉块等现象 纵向开裂超过3榀钢支撑间距; 环向开裂超过已施

20、工支护周长的1/3 ; 裂缝宽度超过1mm。2钢拱架等扭曲、异响、拱脚下沉等。4.4变形时态曲线特征图4.3变形时态曲线特征图当变形处于初期匀速变形阶段和平稳发展阶段时,隧道处于相对 安全的状态;围岩变形过程中,在围岩不失稳的正常情况下,在量测 断面附近进行开挖施工时,受施工扰动,存在一定的变形加速现象, 属于正常加速,其余变形加速属于异常加速。异常加速是围岩失稳的 征兆,隧道施工安全存在威胁,应进行预警。表4.8变形时态曲线在管理等级中的体现序号管理等级体现1正常(绿色)无变形异常加速,变形特征曲线趋于收敛2预警二级(黄色)变形异常加速,变形特征曲线无收敛迹象,日均变形速率差值连续2天增大,

21、且均大于 2mm/d时。3预警一级(红色)变形异常加速,变形特征曲线无收敛迹象,日均变形速率差值连续3天增大,且均大于 2mm/d时。5、监控项目测点布设情况5.1量测断面间距、断面布置表4.9地表下沉量测测点纵向间距(1)洞外地表沉降1)观测标的制作用于监测地表下沉的观测标采用 22的钢筋,长65cm, 端打 入地下,另一端露出地面12cm左右,周围混凝土填实。2 )观测点的布置隧道地表沉降测点应在隧道开挖前布设,地表沉降测点和隧道内 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里程,一般条件下,地表沉降测点纵向间距应 按下图4.4要求进行布置。图4.4地表沉降点标石埋设图(单位:cm)注:1-原地面;2-保护井;

22、3-钢筋观测标;4-加长钢筋;5-混凝土。3) 观测桩横向间距为25米,与线路方向成90布置。在隧 道中线附近测点应适当加密,隧道中线量测量测范围不应小于 HO+B, 地表有建筑物时,量测范围适当加宽。4)观测断面纵向间距:一般条件下,地表沉降测点纵向间距应按表 4.11的要求布置。隧道埋深与开挖宽度断面间距(m2Bv H) 2 ( H+B20Bv Hd 2B10H) 35IVV 7272 96 96VV 9090 120120水平收敛双线正洞mV 1010 15 15VV 3535 50 50VV 4545 60 60备注:本表变形总量管理等级需结合现场施工情况进行动态调整。表4.11台阶法

23、开挖时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变形总量管理值分配基准值分部1分部2分部3台阶法40%70%三台阶法30%50%70%备注:按隧道各分部开挖工序制定,其中(%为各分部累计变形量相对于对应变形总量的百分比。表4.12 般地段变形速率管理等级变形速率/ ( mm/d管理等级正常(绿色)预警二级(黄色)预警一级(红色)开挖过程中拱顶下沉双线正洞V 5.05.0 -10.0 10.0水平收敛双线正洞V 3.03.07 6.0 6.0仰拱封闭后拱顶下沉水平收敛双线正洞V 2.02.07.0 4.0备注:变形速率管理等级结合现场施工情况进行动态调整。5.2监控量测点布设数量根据新建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运煤通道施工监

24、控量测实施方案,本标段隧道监控量测共布166条洞内监测断面(方山1号隧道45条、 方山2号14条、红土岭隧道107条)和50条洞外地表沉降断面(方山 1号隧道19条、方山2号14条、红土岭隧道27条)。具体布置位置 详见表6-1、表6-2、表6-3表1-1 方山1号隧道风险评估和监测断面布置表序号起始里程终止里程长度(m围岩级别风险事件初始风险施工方法断面数量拱顶测点(个)净空测线(条)地表断 面(条)1DK909+625DK909+64015V边仰坡溜坍41中度三台阶临时仰拱法4484危岩落石42高度环境影响41中度掉块43高度2DK909+640DK909+65515IV掉块41中度三台阶

25、法3363塌方33高度地表裂缝23中度冒顶23中度3DK909+655DK909+69035IV掉块41中度塌方33高度渗漏水33高度4DK909+690DK909+73040掉块21低度全断面法3330塌方13中度5DK909+730DK909+76535掉块31中度塌方23中度渗漏水33高度6DK909+765DK909+78015掉块21低度塌方13中度7DK909+780DK909+84060掉块31中度塌方23中度渗漏水33高度8DK909+840DK909+86525V掉块41中度台阶法2221塌方33高度渗漏水33高度序号起始里程终止里程长度(m围岩级别风险事件初始风险施工方法断

26、面数量拱顶测 点(个)净空测 线(条)地表断 面(条)9DK909+865DK909+90035掉块21低度全断面法5550塌方13中度10DK909+900DK909+95555掉块31中度塌方23中度渗漏水33高度11DK909+955DK910+090135掉块21低度塌方13中度12DK910+090DK910+190100IV掉块41中度台阶法5550塌方33高度渗漏水33高度13DK910+190DK910+27080掉块21低度全断面法999塌方13中度14DK910+270DK910+32555掉块31中度塌方23中度渗漏水33高度15DK910+325DK910+515190

27、掉块21低度塌方13中度16DK910+515DK910+58065掉块31中度塌方23中度渗漏水33高度17DK910+580DK910+64060掉块21低度塌方13中度18DK910+640DK910+67030V掉块21中度三台阶法2240塌方13高度序号起始里程终止里程长度(m围岩级别风险事件初始风险施工方法断面数量拱顶测 点(个)净空测 线(条)地表断 面(条)19DK910+670DK910+71040V掉块51高度三台阶临时仰拱法881611塌方43高度掌子面失稳32中度渗漏水43高度20DK910+710DK910+73020IV掉块41中度三台阶法336塌方33高度渗漏水3

28、3高度21DK910+730DK910+75525IV掉块31中度塌方23高度地表裂缝23中度冒顶23中度22DK910+755DK910+7605V掉块41中度三台阶临时仰拱法112塌方33高度地表裂缝23中度冒顶23中度掌子面失稳32中度边仰坡溜坍41中度危岩落石42高度环境影响41中度方山2号隧道风险评估和监测断面布置表序号起始里程终止里程长度围岩级别风险事件初始风险施工方法断面数量拱顶测点(个)净空测线(条)地表断面(条)1DK910+845DK910+85510V边仰坡溜坍41中度三台阶临时仰拱法4484危岩落石42高度环境影响41中度掉块41中度塌方33高度地表裂缝23中度冒顶33

29、中度掌子面失稳22中度2DK910+855DK910+86510V掉块41中度塌方33高度地表裂缝23中度冒顶23中度掌子面失稳32中度3DK910+865DK910+88520IV掉块21中度三台阶法2242塌方13高度4DK910+885DK910+90015m掉块21低度全断面法2222塌方13中度5DK910+900DK910+95050m掉块31中度塌方23中度渗漏水33高度6DK910+950DK910+98030m掉块21低度塌方13中度序号起始里程终止里程长度围岩级别风险事件初始风险施工方法断面数量拱顶测点(个)净空测线(条)地表断面(条)7DK910+980DK911+040

30、60IV掉块21中度三台阶法4484塌方13高度8DK911+040DK911+05010IV掉块41中度塌方33高度地表裂缝23中度冒顶23中度9DK911+050DK911+06010V掉块41中度三台阶临时仰拱法2242边仰坡溜坍41中度危岩落石42高度环境影响41中度红土岭隧道风险评估和监测断面布置表序号起始里程终止里程长度围岩级别风险事件风险等级施工方法断面数量拱顶测点(个)净空测线(条)地表断面(条)1DK911+785DK911+82035V边仰坡溜坍中度三台阶临时仰拱法77143危岩落石高度环境影响中度掉块中度2DK911+820DK911+88060IV掉块中度三台阶法336

31、4塌方高度3DK911+880DK911+91030皿掉块低度全断面法111塌方中度4DK911+910DK911+95545V掉块中度三台阶法3360塌方高度渗漏水高度5DK911+955DK912+165210掉块低度全断面法555塌方中度6DK912+165DK912+18520掉块中度塌方高度渗漏水高度7DK912+185DK912+20520V掉块中度三台阶法112塌方高度渗漏水高度8DK912+205DK912+24540掉块中度448塌方中度渗漏水高度9DK912+245DK912+355110掉块低度塌方中度序号起始里程终止里程长度围岩级别风险事件风险等级施工方法断面数量拱顶测

32、点(个)净空测线(条)地表断面(条)10DK912+355DK912+41560m掉块中度三台阶法1120塌方中度渗漏水高度11DK912+415DK912+44530IV掉块中度三台阶法224塌方高度渗漏水高度12DK912+445DK912+50560m掉块中度三台阶法448塌方中度渗漏水高度13DK912+505DK912+60095m掉块低度塌方中度14DK912+600DK912+905305m掉块低度全断面法131313塌方中度15DK912+905DK913+00095m掉块中度塌方中度渗漏水高度16DK913+000DK913+105105m掉块低度塌方中度17DK913+10

33、5DK913+20095m掉块中度塌方中度渗漏水高度18DK913+200DK913+26565m掉块低度塌方中度序号起始里程终止里程长度围岩级别风险事件风险等级施工方法断面数量拱顶测点(个)净空测线(条)地表断面(条)19DK913+265DK913+33872.5掉块中度全断面法1515150塌方中度渗漏水高度20DK913+338DK913+520182.5掉块低度塌方中度21DK913+520DK913+60585掉块中度塌方中度渗漏水高度22DK913+605DK913+795190掉块低度塌方中度23DK913+795DK913+84550掉块中度塌方中度渗漏水高度24DK913+

34、845DK913+970125掉块低度塌方中度25DK913+970DK914+00030IV掉块中度三台阶法224塌方高度渗漏水高度26DK914+000DK914+220220皿掉块低度全断面法555塌方中度27DK914+220DK914+31595V掉块中度三台阶法5510塌方高度28DK914+315DK914+39075掉块低度全断面法222塌方中度序号起始里程终止里程长度围岩级别风险事件风险等级施工方法断面数量拱顶测点(个)净空测线(条)地表断面(条)29DK914+390DK914+490100IV掉块中度三台阶法66126塌方高度30DK914+490DK914+51020m

35、掉块低度全断面法1111塌方中度31DK914+510DK914+60090V掉块中度三台阶法551027塌方高度32DK914+600DK914+68080V掉块高度三台阶临时仰拱法22224433DK914+680DK914+71030V掉块中度塌方高度地表裂缝中度冒顶中度掌子面失稳中度25DK914+710DK914+77565V边仰坡溜坍中度明挖法危岩落石高度环境影响中度第五章监控仪器设备及管理1、仪器设备精度要求所使用测量仪器已经由国家计量部门授权的检定单位检定合格,以满足相应规范规定和量测的精度要求。元器件均是正规厂家的 合格产品,可以满足监控量测的要求。拱顶下沉、水平收敛、地表沉

36、降测试精度为士1.0mm采用测距精度不小于2士 2ppm的全站仪,自由设站非接触进行监 测能满足测试精度要求,但当设站点与监测点距离增大时,测量中误 差会逐步增大。因此,施测时设站点与监测点距离不宜过大,应控制 在100米范围以内,同时保障测试环境的其他要求。2、仪器设备专人专用、专机专线2.1项目部测量队长作为所有测量仪器的总负责人,负责配备足 够的测量仪器,并定期检查仪器的精度及专人专用的落实情况,工区量测负责人作为工区测量仪器的负责人,对所配置的仪器工具具有使 用权和负有保管责任。2.2测量仪器、工具使用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仪器说明书,熟悉 各部分性能、操作方法和日常保养知识,了解各种仪器

37、使用时必须具 备的外部环境条件。仪器精度与性能应符合合同条件及规范要求。2.3新购仪器、工具,在使用前应到国家法定计量技术检定机构 检定。2.4当测量仪器、工具出现下列情况均视为不合格:1)已经损坏;2)过载或误操作;3)显示不正常;4)功能出现了可疑;5)超过了规定的周检确认时间间隔;6)仪表封缄的完整性已被破坏;7)出现了上述不合格项的测量仪器、工具,必须停止使用,隔 离存放,并做明显标记。只有排除不合格原因,并经再次检定确认合 格后,方可使用。2.5测量仪器使用时,应采取有效措施,达到其要求的环境条件, 条件不具备时,不得架立、使用仪器。仪器架立后人员应专心守护, 不得擅自离开。2.6测

38、量仪器转站,严禁将带支架的仪器横扛肩上。经纬仪、光 电测距仪和全站仪转站必须装箱搬运,行走困难地段所有仪器必须装 箱护行搬运。测量收工必须按说明书规定擦拭仪器装箱。 携带仪器乘 车必须将仪器箱放在座位上,或专人怀抱,不得无人监管任其受震。2.7项目经理部的测量队应建立仪器总台帐、仪器使用及检定台 帐。2.8仪器档案由项目档案室或测量队保存原件,复印件随仪器装 箱。2.9仪器使用者负责使用期间的仪器保管,应防止受潮和丢失。2.10测量仪器应做到专人专用、专机专线。不得私自外借他人使用3、仪器设备管理测量仪器属贵重、精密物品。为了使测量仪器保持良好状态,更 好地为公司各项目部服务,以及延长仪器的使

39、用寿命,加强对仪器的 管理,制定以下条款:(1)项目测量仪器实行统一管理,测量队长负责。除正常现场 使用外,测量仪器统一保管在项目的仪器室, 并由保管员对其进行必 要的清洁、防潮等维护工作;(2)使用人应提前提出使用申请,并报主管领导审批,经同意 后方可领用;(3)领用时应填写所领仪器清单,并注明完好情况、使用期限、 工程名称、用途等;(4)仪器操作者必须是测量专业人员或经培训达到能够独立操 作的公司技术人员,操作时应严格按仪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进行操 作;(5)仪器领用人(或仪器操作人)必须对所领仪器的安全性负 责。不得有人为损坏现象,如果在使用中发生故障,应及时上报项目 领导,个人不得随意拆

40、卸、修理仪器;(6)仪器在搬运时应轻拿轻放,长途运输时应将仪器盒放在软 垫上,以免仪器损坏;(7)不得在下雨天使用仪器,更不得用仪器照射太阳光,避免 强光直射仪器;严禁用手触摸、用纸或手帕擦拭镜头;仪器箱不得坐人,更不得用脚踩踏;(8)认真填写仪器使用记录,按期归还仪器。如有特殊原因不 能如期归还,要及时请示领导,获准后方可延期使用;(9)任何人不得未经同意将仪器转借给他人使用;(10)对于人为原因造成仪器损坏,可根据损坏程度给予当事人 相应处罚。4、本标段配备监控测量相关仪器设备种类及数量隧道监控量测的主要测量设备配置情况见表 5-1。表5-1投入仪器计划表序号名称制造厂家型号精度数量1全站

41、仪瑞士 LeicaTS151mm+1.5ppm 土 1.01台2全站仪瑞士 LeicaTCA20031mm+1ppm 土 0.51台3电子水准仪瑞士 LeicaDNA030.3mm/km1台4铟瓦尺瑞士 Leica1副550米卷尺1mm4只6数码照相机3台第六章监控量测工作程序1、监控量测作业准备监控量测前应做的准备工作包括: 监测项目的确定、人员和仪器 设备的组织,机械的配合,网络的调试工作及软件安装。1.1人员配备项目结合施工图纸及施工特点,成立专业监控量测小组,配备专 业的测量仪器设备,按照隧道划分,负责项目隧道监控量测的数据采 集和分析。1.2机械的配合洞内监控量测工作需要机械设备配合

42、时,由工区经理提前安排高 空作业平台或装载机等设备就位,合理安排洞内正常工序衔接,并由 工区安全负责人负责指挥实施,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及时准确地开 展监控量测工作。1.3网络的调试工作测量仪器自带蓝牙功能,通过蓝牙将数据传输至手机 APP各工 区网络已全部接通,保证数据第一时间传输至监控量测网络平台,并 通过软件分析,及时预警指导作业。1.4软件安装本项目监控量测信息化软件已全部安装到各工区监控量测负责 人及项目部主管领导手机上,并组织了软件开发人员对各工区及项目 部进行培训,所有监控量测人员能正确使用并运用数据指导隧道施 工。1.5监控量测工作内容及流程本隧道采用非接触式量测法全站仪测设反

43、射片进行数据采集,利用自由设站的方法精确测得各测点的三维坐标, 核对无误上传信息化 平台服务器。全站仪必须经过国家测绘仪器检定部门检定合格且在检 定期内,保证量测仪器的各项技术指标及参数符合精度要求。表6.1 量测方法及要求序 号量测 项目测点布置量测方法及要求仪器1洞内外观察开挖及支护后进行目测:地质观察在开挖后初喷前进 行,绘制地质素描图,查看边仰坡有 无开裂、起壳,地表有无裂纹;地表 水位有无异常变化。数码相 机、罗盘 仪序 号量测 项目测点布置量测方法及要求仪器2地表沉降 量测隧道洞口进行地表沉降量测, 横断面方向沿隧道中心及两侧 间距25m处设地表下沉测点 (测点间距25m),在同一

44、断面 内应取511点,量测范围在 隧道开挖影响范围以外。地表沉降监测采用全站仪量测量测频率:一般为 1次/天,出现异 常情况时,应加大监测频率,在二次 衬砌施工通过监测断面距离后(H0为该断面隧道埋深,B为该断面隧道 开挖宽度),且地表沉降变形时态曲 线已经收敛,可停止该断面监测。全站仪 或电子 水准仪3水平收敛 测量左右两侧对称布置量测点,量 测断面间距根据围岩级别确定开挖后按要求迅速安装测点(贴设反 射片)并编号,初读数应在开挖后12h 内读取,测点应牢固可靠,加强保护。全站仪4拱顶下沉 测量与水平收敛断面对应拱顶设量 测点喷射混凝土后迅速布设量测点粘贴 反射片,采用全站仪进行数据采集。全

45、站仪2、监控量测工作内容及流程2.1监控量测信息化工作严格按照蒙西华中铁路隧道施工监控 量测实施方案(试行)执行,并按照方案要求精心编制标段监控量 测实施细则。2.2布设测点并取得初始监测值,基准点、测点的埋设必须按照 相关规程进行,以确保监控量测数据可靠,测点埋设后及时取得初始 值。然后按规定要求的频率进行现场数据采集上传信息化平台。2.3按照信息化平台对采集数据分析结果反馈至施工管理人员指 导施工。2.4施工过程中若围岩有较大变形,监控量测信息化平台提示预 警,立即向项目部领导汇报,立即启动预警处理预案,上报监理工程 师现场勘察共同提出处理措施,尽快降低施工安全风险。2.5施工程序及工艺流

46、程每个断面为一个完整的作业区。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T埋设断 面测点T采集数据T数据分析T预警处理。2.6监控量测数据采集记录(1)隧道监控量测数据采用全站仪测量,进入现场测量前必须 做好准备工作。检查确认仪器的状态良好,工作正常,洞内能见度好, 满足数据测量要求。(2)现场量测时测量仪器架设及设站精准,量测数据必须认真 核对并做好原始记录,现场记录必须完整包括点名、里程、观测数据、 日期、人员等,以便查阅,用完后的测量记录薄应及时归档。(3)洞内数据的记录应采用复核制。测量人员应依照上次手工 记录的数据与本次中记录的数据逐项核对,确认每个测点数据无误方 可上传至信息化平台。2.7量测数据反馈(

47、1)每次量测后将手机里测存量测数据及时通过网络传输至蒙 华公司信息化服务器用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时态曲线图的形成。(2)通过平台获取初期的时态曲线应进行回归分析,预测可能 出现的最大值和变化速度。(3)目前使用的蒙华公司监控量测信息系统进行分析与反馈。 各监控量测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蒙华公司要求与部署,切实履行各自 职责,密切配合、全面应用工程监控量测信息化系统,及时提出合理 化建议。(4)信息反馈以位移和变形速率反馈为主,以通过系统设置好 预警极限位移值,参照分级管理等级,速率大于 15mm/d或累计超过 1/3极限位移,系统提示黄色预警,超过极限位移系统提示红色预警, 预警信息即时出现在网络平

48、台和客户手机上,部分主要管理人员的手 机位有短信提醒功能。(5)施工过程中应对监控量测数据及时进行实时分析和阶段分 析1)实时分析:由软件自动完成。每天根据监控量测数据及时查 看手机客户端各断面的检测数据分析图形,发现安全隐患应分析原因 并报告,出现预警提示要按规定及时处理。2)阶段分析:各工区监控量测系统负责人按周、月进行阶段分 析,利用电脑客户端软件自动生成报表,总结监控量测数据的变化规 律,对施工情况进行评价,提交阶段分析报告,按程序报审,指导后 续施工。(6)资料整理、数据分析及反馈结合隧道施工情况,利用软件预测变形发展趋向及围岩和隧道结 构的安全状况,并将结果通过报告形式及时反馈给建

49、设、监理,从而 实现动态设计、动态施工。(7)监控量测分析报告实行上报、审查、传阅制度,工区负责 人、技术负责人、工程部长、技术主管、质量部长、安全部长、质检 员、安全员、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员、施工员等必须传阅到位,传阅以 电子文档方式,可以通过项目内部 QQ群在网上传阅。以便时实掌握 围岩的稳定性、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及二次衬砌时机控制,指导和组织隧道施工(8) 监控量测负责人将软件生成的周报、月报按期上报目部工 程部,作为项目部对作业队监控量测实施情况的宏观掌控。工程部复 核无误后,并传阅项目部监控量测有关部门。并上传报监理反馈予监 理单位、蒙华公司晋豫指。(9) 工程竣工后各工区按照单位工程分别将各隧道的监控量测 资料整理归档并纳入竣工文件中。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