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110kV变电站避雷设计.doc.

上传人:z**** 文档编号:48948002 上传时间:2022-01-1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9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整理)110kV变电站避雷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整理)110kV变电站避雷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整理)110kV变电站避雷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整理)110kV变电站避雷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110kV变电站避雷设计.doc.(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10KV变电站防雷设计复转军人培训班指导老师:杨旭设计人:张涛日期:2007.10.17目录第一章变电所过电压保护的特点及基本要求 21、过电压保护的特点及基本要求 22、变电所防雷所采用的保护方式 3第二章变电所直击雷保护设计 41、避雷针位置的确定 42、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计算 4第三章接地装置的设计 81、接地装置的布置 92、接地装置的选择计算 9第四章感应雷过电压的保护设计 10第五章入侵雷电波的保护设计 111、进线保护设计 122、进线保护设计计算 13第六章避雷器的设计及安装方式 141、避雷器的设计 142、避雷器的安装方式 15第七章变压器的安装方式 16(咐图) 17总结

2、 18致谢词 18参考文献 18110KV变电站防雷设计保护张涛第一章 变电所过电压保护的特点及基本要求1、过电压保护的特点及基本要求:变电压是电力系统的枢纽,它担负着电网供电的重要任务。变电所除了可 能遭受直击雷以外,还有可能沿着线路向变电所传来的雷电波威胁着变电所设 备的安全。一旦发生损坏事故,其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为此必须认真做好变电 所的过电压保护工作,堵塞一切漏洞,以确保对广大用户的不间断供电。 变电所过电压保护的特点:由于变电所和架空线路直接相连,而线路的绝缘水平又往往比变电所内的电 气设备为高,尤其是木横担的线路更为突出,因此沿着线路入侵到变电所来的 雷电波的幅值往往是很高的,如无

3、适当完善的保护设施,就有可能使变电所内 的主变压器或其它电器的绝缘损坏。如果是终端变电所,进行波到达变电所后 会因末端的反射作用使其幅值升高一倍,其危险性就更大了。基本要求:知已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要想对变电所实施可靠的防雷保护,首先我们必 须了解雷电对变电所设备有什么危害以及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做到防雷电对变 电所电气设备的危害。雷电的危害有两点:其一、可高达几个甚至几十兆伏的 高电压;其二、就是可高达几百千安的大电流。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中,电气设备的绝缘处在电网的额定电压之下。但是由于雷击、故障、操作或系统参数 配合不当等原因,电压可能升高,有时会大大超过正常状态下的数值,造成对 设备绝缘的

4、击穿,严重威胁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我们对这种危及绝缘子的电 压称为过电压。由于故障、操作或系统参数配合不当等原因引起的过电压,称 为内部过电压。而由于雷击引起的过电压称为大气过电压。大气过电压是雷击 被击物,在被击物内流经很大的雷电流造成的;感应雷过电压则是因雷击于设 备附近,由于电磁波的剧烈变化而产生的。直击雷过电压对电气设备的绝缘具 有严重危害,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感应雷过电压的幅值一般不超过500KV,这时35KV及以下等级的绝缘是危险的,应采取防护措施,而对110KV及以上等级的绝缘,其冲击耐压水平一般已高出此值,故无危险。在这里我们所设计的 是110KV变电所防雷保护,因此只对由于雷击

5、而造成的大气过电压详加论述。在变电所内一般都有一些高大的建筑物,如果遭受雷击就会发生重大事故, 因此必须对它采取完善的直击雷保护装置,如采用避雷针或避雷线。为了节约 投资,应充分利用变电所的架构、照明灯塔或在高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变电 所的直击雷保护范围还应包括进终终端杆塔和变电所的直击雷保护范围必须进 行具体的计算,绘出保护范围图,防止出现任何保护空白点,使应该被保护的 设备全部处在直击雷保护范围之内。变电所的进线和出线都应该具有完善的防雷保护装置,110KV及以上的高压送电线路一般都是全线用避雷线保护,以防止导线遭到直接雷击后雷电进行 波侵入变电所内。对35KV的线路,为了降低线路造价,一

6、般只在变电所进线 或出线1 2km的范围内加装避雷线保护,并相应地在木横担线路的进线首端安 装一组排气式避雷器,以限制沿着线路入侵到变电所的雷电波的陡度的幅值。 对变电所3 10KV的配电线一般只在线路出口处安装阀型避雷器,并在母线上 安装阀型避雷器,以保护变电所 3 10KV的配电装置。一般变电所的额定电压越高,则其容量也就越大,供电重要性也就越高, 它的防雷保护应当越可靠。因此变电所的过电压保护工作必须从技术经济观点 出发,根据变压器容量及供电重要性等条件,因地制宜确定具体的保护方案, 不可千篇一律的要求。如有的变电所供电性质不太重要,容量也比较小,就可 以采取简化的防雷保护方式,以便为国

7、家节约投资,加速农业电气化和国家的 社会主义建设。在每个电力系统中,还有可能发生内部过电威胁系统的安全,因此必须根 据具体条件分别采用磁吹避雷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或其它防止内部过电压的技术措施,以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在变电所内对进行波的保护主要依靠装在母线上的阀型避雷器或金属氧化 物避雷器,安装位置尽可能靠近主要设备,但也要兼顾变电所内的其它设备。 变电所内还普遍装有重合闸和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它们必须能可靠地动作,当线路发生故障时,及时正确地重合或自投,以保证对用户的不间断供电,这 是消灭事故十分重要的措施之一,不可等闲视之。应该认真做好运行维护的定 期的调整校验工作,使这些设备能更好地为系

8、统的安全供电服务。2、变电所防雷的所采用的保护方式:变电所内的设备和建筑物必须有完善的直击雷保护装置,采用避雷线、避雷 针或避雷带。在变电所内装设阀型避雷器或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以限制入侵雷电波幅值, 同时,在变电所进线上,设置进线保护段以限制流过阀型避雷器的雷电流和限 制入侵雷电波的陡度。本站的防雷保护设计将采用以下几种方式:直击雷保护采用避雷针;本站的避雷针与被保护设备之间在空气中和地中保持一定距离,即Sk5m,Sd 3m,避免感应过电压。对沿输电线路传来的雷电波入侵保护采用避雷器和避雷线来保护。对变电所母线上的保护采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变压器中性点防雷保护采用避雷器。电容器组也要采用避雷

9、器保护。第二章变电所直击雷保护设计变电所的设备一旦遭受直接雷击,就有可能造成设备的严重损坏,引起长 时间的停电,其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因此,变电所内的设备和建筑物必须有完 善的直击雷保护装置。变电所内如下设备和建筑物应该有直击雷保护装置:屋外的配电装置(包括母线廊道、架空母线桥、软连线等);遭受雷击后可能引起火灾的建筑物,例如露天的油箱和油务设备等建筑 物以及易燃材料的仓库;有爆炸危险的建筑物,例如氢气设备和乙炔发生装置等;雷击后可能引起机械破坏的高大建筑物,例如烟囱、冷却塔和变压器修 理间等。变电所内的设备和建筑物可以用避雷针、避雷线,应根据具体条件合理选 择。避雷针是我们最熟悉的防雷装置之一

10、,它可分为单支的,双支的和多支的 避雷针,它的作用是使雷电流按照预定的通路泄入大地。在一定高度的避雷针 下面,有一个安全区域,在这区域中的物体基本上不致遭受雷击,这个安全区 域一般叫做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此外,避雷线装在发变电所内,便于进行定期 的检查。1、避雷针位置的确定:本站为100X100m2的正方形,被保护物的高度为6米,为了在布置中力求 既经济又合理,所以采用四针等高避雷针来防止直击雷,同时为了电气设备布 置方便,避雷针的装置位置,应尽可能放在该变电站的边角,因此选择每针从 它所相靠的两侧围墙分别往里挪 2米的等距离避雷针来防护。2、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计算:Di=96m=Di2=D23=

11、D34=D4iD2=V 96+962=96V 2mhx=6m确定避雷针的高度范围:因为规定一般两避雷针间的距离与针高之比D/h不宜大于5,即D/h96府D/5,避雷针的高度应取最小值,所以D/ = 96+962=96V2m即h =27.152m取值计算,画图校验避雷针的高度。取避雷针高 h=28m,Di/h=96/28=3.43v5,D2/h=135.76/28=4.85v5,符合要求。又 因为h=28mv 3cm,所以 P=1。被保护物的高度为 hx=6m,hx=6mv h/2,所以 rx=(1.5h-2hx)P=(1.5 28-2 倉)X=30m说明:rx为一支避雷针在hx水平面上的保护半

12、径,因为本站所设计的避雷针为四支等高避雷针,所以此rx同时也是其它三针各自在hx水平上的保护半径。hoi =h-D i/7p=28-96/7*1=28-13.71=14.29m说明:此hoi为针1与针2两针间保护范围上部边缘最低点的高度。由于 本站所设计的避雷针为四支等高等距离的避雷针,所以此hoi同时也是针2与针 3间,针3与针4两针间,针4与针1两针间保护范围上部边缘最低点的高度。ho2=h-D2/7p=28-135.76/7*1=28-19.39=8.61m说明:此h02是针1与针3两针间保护范围上部边缘最低点的高度, 因为本 站为四针等高且等距离,所以此ho2同时也是针2与针4两针间保

13、护范围上部边 缘最低点的高度。bx1=1.5(ho1-hx说明:因为四支避雷针等高等距离,所以此bx1为针1与针2两针间,针2与针 3两针间,针3与针4两针间,针4与针1两针间距地面高度hx水平面上保护范围 一侧的最小宽度.bx2=1.5(ho2-hx)=1.5(8.61-6)=1.52.6 仁3.915m说明:因为四支避雷针等高等距离,所以此bx2为针1与针3两针间,针2与针4两针间距地面高度hx水平面上保护范围一侧的最小宽度。避雷针的有效高度ha=h-hx=28-6=22m(以上所有计算公式的采用均参考于高电压技术 )此方案,bx1和bx2均大于零并经画图验证(参看图1),但保护范围出现了

14、大面积空白,所以此方案不成立。图1比例:1:1000将针高增至 35m,针的位置不变。Di/h=96/35=2.74v5, D2/h=135.76/35=3.87v 5,符合两避雷针间的距离之比不宜大于5,满足要求。因为h=35m30 m所以P=5.5/=5.5/v35=5.5/5.92=0.93,hx=6 m6) X).93=37.67mhoi=h-Di/7p=35-96/7*O.93=35-14.75=2O.25mho2=h-D2/7p=35-135.76/7*O.93=35-2O.85=14.15mbxi=1.5(hoi-hxbx2=1.5(hoi-hx此方案,经画图验证(参看图 3),

15、我们可以看出保护范围没有出现空白且有一 点保护重复,由于考虑到画图验证时可能出现一些测量上的误差。所以重复一 点是可取的,但不能重复大多,以免增加投资,该方案并向站外35KV线路延伸保护范围,以保护35KV线路的终端杆到站内35KV设备区架构间的导线, 所以此方案成立。另外,避雷针与变压器的地上空气距离由下图可知8m,肯定小于14m,符合有关规定,再次证明此方案是可取的。2 2S=V 2O-2) + (15-2)=v182+132=22.2m则其它34是距说明:若4针满足条件, 针都会符合条件,因为针 变压器最近的。图3比例:1:1000第三章接地装置的设计为了保证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故障或雷

16、击时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应将电力系 统中的电气装置设施的某些部分可靠地接地。在变电所内,不同用途和不同电 压等级的电气装置或设施,除有特殊规定者外,应使用一个总的接地装置。接 地装置对防雷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它的任务不仅要求能够安全地引导雷电流 入地,并且还应使雷电流入大地时能均匀地分布出去,接地电阻原则上是越小 越好,但是还应该从安全经济观点出发,以便能在满足防雷保护的前提下,为 国家节约投资。1、接地装置的布置本站主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值要求:本站是 110KV降压变电站。根据规程规定:110KV系统是大电流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值应小于0.5Q, 35KV系统是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电阻阻值应小于1

17、0 Q,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阻应小于4 Q。 根据上述要求,本站的接地网采用各级电压共用一个接地网,共同接地装置, 接地电阻值确定为0.5 Q。2、接地装置的选择计算:对于避雷针每针都应设置独立接地装置,并且要求其接地电阻R10 Q,在达不到要求的情况下要与本站内主接地网相连接,避雷针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至变压器接地线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沿接地体的长度不得小于15m。对于本站来说,由于其土壤电阻率P /=100 Q m,属于较标准形地区(符合天津 地区),根据独立垂直接地装置接地电阻的计算R10 Q,符合要求,所以每支避雷针都采用独立的接地装置,不与本站的主接地网相连接。避雷针的接地装置采用

18、独立垂直接地装置,由垂直接地体组成,成排布置。 垂直接地体由3个接地体组成。为了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为此采用直径60mm, 长度300cm的钢管垂直打入地下,上端埋深 0.5m,接地体间的距离6m,三个 接地体由12m长,40mm宽,5mm厚的扁钢水平连接,埋深0.5m,并与避雷针 相连。独立垂直接地装置接地电阻的计算:季节系数=1.2,土壤电阻率p /=100 nm,计算用电阻率P= 1.2X100=120 Q m单根钢管垂直接地体稳定状态下的接地电阻:R=P/2n ln4l/d=120/2*3.14*3 l n4*3/0.06=33.76 Q因为雷电流的幅值l=150KA,所以每个接地体流

19、大地的电流幅值 I=150/3=50KA,冲击系数取a =0.6,则冲击接地电阻 R,ch= a Q注:冲击接地电阻:在雷电放电时,流过接地装置的雷电流密度很大,波头陡度 也很高,会在接地体周围的土壤中产生局部火花放电,其效果好比增大了接地体的尺寸,会使接地电阻的数值降低,即在冲击电流作用下接地装置的电 阻.垂直接地体数n=3,且比值a/l=6/3=2,由查表得利用系数n =0.75,求得接地装置 的冲击接地电阻为:Rch=R/ch/h*1/n=20.26/3*1/0.75=8.98 Q,因为 Rch=8.9810,所以 满足R8.986Xl.7X30=1653KVUd=IRch=150X8.

20、98=1347KV2、避雷针与被保护设备的空气距离 Sk,地中距离Sd的计算确定:SkX).2Rch+0.1h(m )Sk根据规程规定:为防止避雷针与被保护设备或构架之间的空气间隙Sk被击穿而造成反击事故,空气中距离Sk 一般情况上应小于5 m,即Sk海m,本站避雷针与被保护设备的空气中距离大于 5 mSd=0.5 Rch=0.5 8.98=4.49 m因为规程要求Sd%.3 Rch所以Sd%.38.98,即Sd为.694 m但为降低雷击避雷针感应过电压的影响,在条件许可时,此距离宜适当增大。Sd不 应小于3 m,所以本站避雷针与被保护物的地中距离大于3 m。3、避雷线感应过电压保护(避雷线按

21、一端绝缘而另一端接地来设计计算)。避雷线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设备和架构接地部分间的空气距离Sk 5 m。本设计符合要求。避雷线的接地装置与发变电所最近接地网间的地中距离Sd为SdX).3Rch=0.38.98=2.6943m,符合要求。第五章入侵雷电波的保护设计除了直击雷保护以外,当线路上落雷时,雷电进行波会沿着线路向变电所袭 来,由于线路的绝缘水平比较高,这样入侵变电所的进行波的幅值往往很高, 就有可能使主变压器和其它电器设备发生绝缘损坏事故。如果是终端变电所, 则雷电进行波到达变电所时其电压还会因反射而升高,那么危险性就更大了。 此外,由于变电所和线路直接相连,线路分布广,长度大,遭到雷击的

22、机会很 多,所以对变电所的每个进线段必须具有完善的保护,这是能否保证安全运行 的关键。对由线路侵入变电所的雷电波的保护,主要依靠进线保护段上的各种保护措 施和变电所母线上的阀型避雷器或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对于35 110KV无避雷线的线路,当雷击于变电所附近线路的导线上时, 沿线路入侵流经避雷器的雷电流可能超过 5KA,而且陡度也可能超过允许值, 因此对35 110KV无避雷线的线路,在靠近变电所的一段进线上,必须装设避 雷线,在进线段内出现雷电波的概率将大大减小,保证雷电波只能在进线段以 外出现。架设避雷线的这段进线,称为变电所进线保护段,其长度一般取为12KM。1、进线保护设计:进线保护的构

23、成:进线保护由避雷线(分为全线有避雷线和未沿全线架设 避雷线)和氧化锌避雷器构成。如图:1KMa. 未沿全线架设避雷线的进线保护(35KV )b. 全线有避雷线的进线保护(110KV)进线保护的作用:利用进线导体本身的阻抗,使流经避雷器的雷电流受到限制,使其幅值不 超过5KA (在电压为330KV级时,为10KA),当雷电流很大时,利用导线上的 冲击电晕来影响入侵波的陡度及其幅值下降。并通过进线段上氧化锌避雷器的 作用使侵入波幅值,陡度不超过变电所的设备绝缘配合的要求,限制在避雷器 所允许的范围内。各元件的作用:避雷线:(也叫架空地线),在近变电站的线路上,架设1 2KM避雷线作 为进线保护段

24、(本设计只有 0.88KM,近乎于1KM所以取1KM,见(4)进线保护长 度计算)在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中,一般都是全线都装设避雷线,其作用有以 下三占.I 八、a. 在避雷线保护范围及进线保护段以内的导线免受直击雷;b. 在最不利的情况下,即线路首端受到直击雷时,由于避雷线本身 阻抗的作用,沿线路传达的雷电波幅值受到限制;c. 线路发生雷击后,入侵的雷电波最大值为线路的50%冲击电压, 且具有直角波头。此电压已超过导线的临界电晕电压,因此在 入侵波作用下,导线将发生电晕,由于电晕要消耗能量,可以 使入侵波衰减与变形,这样就降低了入侵波的陡度,幅值也有所降低。氧化锌避雷器的作用:(参看图a

25、)YWi :在线路绝缘水平很高的情况下,限制入侵雷电波的幅值。(此氧化锌避雷器的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10Q)。YW2:在雷雨季中如变电所 35 110KV进线的隔离开关或断路器,可能经 常处于断开状态,且线路侧又带电的情况下,当沿线路有50%幅值的雷电波入侵时,在断开点将发生全反射使电压升高一倍,可能发生冲击闪络而产生工频 电弧,使开路的断路器或隔离开关烧毁,因此靠近隔离开关或断路器处,加装 YW2。在断路器闭合运行时,入侵雷电波不应使YW2动作,即此时YW2在变电 所阀型避雷器保护范围之内,退出运行,在断路器断开后,应将YW2投入运行。YW3: (a)保护母线;(b)在断路器闭合运行时YW3保

26、护YW2不误动作。2、该站进线保护设计计算:该站所有线路均顺设置进线保护。进线保护长度计算:母线架构高hd=6m,入侵波陡度a0.75KV/m.35KV侧避雷器的残压Uc5=134KV根据公式:a1/(150/Uc5+2.4/hd)lo0.75=1心50/134+2.4/6)1。0.75=1/1.52*1。lo根据要求,本站进线保护段长度1 km。110KV线路全线设置避雷线,通常不在线路未端装设氧化锌避雷器, 避雷线可至变电站110KV进线门形架构上,避雷线保护角应为 20左右,以尽量减 小绕击机会,每根杆塔避雷线均接地,接地电阻Rv 10Q35KV线路进线保护长度为1米,避雷线至终端杆,终

27、端杆至出口门型架 构,这一段引线由本站避雷针进行保护,35KV进线保护段首端及终端杆各装设 一组氧化锌避雷器,其接地电阻小于10Q,避雷线保护角在20。左右,每根杆塔 避雷线均接地,接地电阻小于10Q。第六章避雷器的设计及安装方式1、避雷器的设计避雷器是变电站防雷保护的基本措施之一,它的作用是用来限制作用于设 备上的过电压,以保护电气设备的。避雷器与被保护设备并联安装在被保护设 备附近,当过电压超过一定值时,避雷器先放电,从而限制了被保护设备的电 压值。避雷器的保护性能对被保护设备绝缘水平的确定有直接的影响。避雷器的类型主要有保护间隙、管型避雷器、阀型避雷器和氧化锌避雷器 等几种。保护间隙:由

28、两个电极组成。为使被保护设备得到可靠的保护,要求保 护间隙的伏秒特性的上限低于被保护设备伏秒特性的下限,并有一个一定的裕 度。当雷电波侵入时,间隙先击穿,将工作母线接地,雷电流引入大地,避免 了被保护设备的电压升高,从而保护了设备。由于间隙熄弧能力差,往往不能 自动熄弧,造成断路器跳闸,这是保护间隙的主要缺点。为此可将保护间隙配 合自动重合闸使用,如果被保护设备的伏秒特性较平坦,这时保护间隙的伏秒 特性与其配合就比较困难,故不宜用它来保护具有较平坦伏秒特性的电气设备, 如变压器、电缆等。管型避雷器:实质上是具有较高熄弧能力的保护间隙。它的主要缺点是 伏秒特性较陡,且分散性大,难于与被保护设备配

29、合。管型避雷器动作后,还 会形成截断波,对变压器的匝间绝缘不利,此外它的放电特性受大气条件影响 较大。因此管型避雷器目前只用在线路保护(如大跨距和交叉档距)以及发、 变电所的进线保护。阀型避雷器:是由多个火花间隙与阀片电阻串联组成,火花间隙具有平 坦的伏秒特性,且低于被保护设备的冲击耐性强度。阀片电阻是非线性电阻, 其电阻值与流过的电流有关,电流越大,电阻越小。阀型避雷器分为普通型和磁吹型两类。普通型的阀型避雷器熄弧完全依靠 间隙的自然弧能力,没有采用强迫熄弧措施。由于其阀片的热容量有限,不能 承受较长持续时间内过电压时的冲击电流,故此类避雷器通常不容许在内过电 压作用下动作,目前这种避雷器只

30、使用于 220KV及其以下系统中,作为限制大 气过电压用。磁吹型阀型避雷器是利用磁吹电弧来强迫工频续流熄弧,其单个 间隙的熄弧能力较高,其冲击放电电压和残压较低,保护性能好,同时此类避 雷器阀片热容量也较大,能允许通过内过电压作用下的冲击电流,故它可用作 限制内过电压的备用措施。氧化锌避雷器:70年代初期出现了氧化锌避雷器,其阀片以氧化锌为主 要材料,附以少量精选过的金属氧化物,经高温烧结而成。氧化锌阀片具有很 理想的非线性伏安特性,其续流可近似地认为是零,即在工作电压下,氧化锌 阀片实际上相当一绝缘体。与普通阀型避雷器相比,氧化锌避雷器除了有较理 想的非线性伏安特性外,其主要优点是:a.无间

31、隙:在工作电压作用下,氧化锌阀片相当一绝缘体,流过阀片的电流只有0.01mA,工作电压不会使阀片烧坏,所以可以用串联间隙来隔离工作电 压。b. 无续流:当作用在ZnO阀片上的电压超过某一值(起始动作电压)时将 导通,导通后在ZnO阀片上的残压与流过它的电流大小基本无关,为一定值,这是由于ZnO阀片具有良好的非线性。当作用的电压降至起始动作电压以下时, 氧化锌阀片终止“导通,又相当于一绝缘体,因此不存在工频续流,而SiC避雷器却不同,它不仅要吸收过电压的能量,还要吸收工频续流所产生的能量,由 于氧化锌阀片无续流,所以它只要吸收过电压能量即可。所以对它的热容量要 求比SiC低得多。c. 通流容量大

32、:氧化锌避雷器通流量大,耐操作波的能力强,故可用来限 制内过电压,也可使用于直流输电系统。d. 降低电气设备所受到的过电压:在 10KA雷电流下的残压值,氧化锌避 雷器与普通阀型避雷器相同,但后者只有在串联间隙放电后才可将电流泄放, 而前者在整个过电压过程中都有电流流过,因此降低了作用在电气设备上的过 电压。此外,由于氧化锌避雷器无间隙、无续流,故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 运行维护方便、使用寿命也长、造价也低,因而有很大的发展前途,将会取代 SiC型避雷器。选择避雷器,首先计算避雷器与电气设备最大电气距离:110KV的最大电气距离:Uj(iio)=478KVa=0.75KV/mUc5=332

33、KV因为110KV侧有两路进线,所以K=1.25,根据公式:Lm 0,被保护范围无空白,且保护到 站外一定范围;2、避雷针接地装置接地电阻 Rch=8.98Q,符合R5m,地中距离Sd3m,符合 规程要求;4、避雷器与电气设备的最大电气距离:110KV最大电气距离121.7 m满足要求.35KV最大电气距离70.27 m,满足要求;5、选用氧化锌(ZnO)避雷器符合现代电力生产的要求,对电气设备 有很好的保护。此设计满足电力规程有关参数的要求,本变电所防雷设计成立。致谢词110KV变电站防雷设计保护”是在杨旭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在此特 别要感谢杨老师的耐心指导。在编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杨老师都会耐心 的解答、细心的指导。杨老师在设计的初期对方案的设计思想进行指导, 在查阅有关资料方面给我提出了很多的帮助,使我从对硬件的理解到编程有了整体的了解,并对实际编程提出的很多问题逐一解决。使我在做 毕业设计中可以真正的掌握设计中的重点与难点,从而能够将精力完全 的投入到程序的设计中去。参考文献参考资料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的过电压保护电力系统的过电压保护电力过电压保护设计技术规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