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的认识与防治

上传人:ail****e4 文档编号:48947139 上传时间:2022-01-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血吸虫病的认识与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血吸虫病的认识与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血吸虫病的认识与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血吸虫病的认识与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吸虫病的认识与防治(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血吸虫病的认识与防治血吸虫病的认识与防治血吸虫病俗称 大肚子病",是由于人或牛、羊、 猪等哺乳动物感染了血吸虫所引起的一种传染 病和寄生虫病。世界上共有埃及血吸虫、曼氏血吸虫、日本 血吸虫、间插血吸虫、湄公血吸虫等5种寄生于 人体的血吸虫。日本血吸虫病目前主要流行于中 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其传播环多、流行因 素复杂,是所有人体血吸虫病中对健康危害最严 重的血吸虫病。日本血吸虫寄生在人或宿主动物的血管内, 所产虫卵由粪便排出,在水中孵化出毛蚴,感染 中间宿主钉螺,在钉螺体内发育成熟后大量逸放 出尾蚴,尾蚴钻入人或动物宿主,又发育成为成 虫,交配产卵,引起病害。其中,可感染并传播 日

2、本血吸虫的动物宿主有牛、猪、羊等 40多种 哺乳动物。血吸虫病有急性、慢性之分。急性血吸虫病 是在大量感染尾蚴的情况下发生的, 病人发病迅 猛,可在短期内发展成为晚期或直接进入衰竭状 态,导致死亡。慢性血吸虫病一般发展较慢,早 期对体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进入晚期后则出现 腹水、巨脾、侏儒等症,患者劳动力丧失,甚至 造成死亡。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和知识要点为普及血吸虫病防治知识,提高疫区群众防 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为新闻媒体开展宣 传和卫生宣教工作者编写、制作血防健康教育材 料提供准确信息,特编制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核 心信息和知识要点。一、核心信息1、血吸虫病(俗称 大肚子病”是严重危

3、害身体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人和家畜都能感染。2、人和家畜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体(俗 称疫水),就可能患病。血吸虫病主要感染季节 是4-10月。3、因生产生活需要接触疫水时,要采取防 护措施。4、感染血吸虫以后要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5、疫区每个家庭和个人有义务积极配合当 地血防部门组织开展的查螺、灭螺、人畜查病和 治疗工作。二、知识要点1、血吸虫病是由于人或牛、羊、猪等哺乳 动物,感染了血吸虫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和寄生 虫病,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阻碍经济发展。2、血吸虫生存繁殖离不开钉螺。钉螺主要 生长在潮湿草滩上和沟渠旁。3、血吸虫生活史:血吸虫虫卵从人或哺乳 动物的粪便中排出,虫卵在水中孵出

4、毛蚴,毛蚴 钻入钉螺体内,发育成尾蚴,再从钉螺逸出进入 水中;当人和哺乳动物接触疫水后,尾蚴很快钻 入皮肤,在体内发育成成虫产卵。4、感染血吸虫的途径:人或哺乳动物接触 疫水10秒钟,血吸虫尾蚴即可侵入皮肤,就可 能造成人或哺乳动物感染发病。5、血吸虫病的危害:人得了血吸虫病可引 起发热、拉肚子等,反复感染或久治不愈可引起 肝硬化、腹水,严重者影响生长发育(青少年), 使丧失劳动能力,甚至危及生命。同时血吸虫病 人和病畜又可作为传染源,造成血吸虫病传播。6、血吸虫病分为急性、慢性和晚期三种。 急性血吸虫病发病凶险,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死 亡。慢性血吸虫病一般无明显的症状,若不及时 治疗,可发展为

5、晚期血吸虫病。晚期血吸虫病主 要表现为肝硬化和腹水等症状,重者丧失劳动能 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7、预防控制血吸虫病的方法和措施 不在有钉螺的湖水、河塘、水渠里进行游 泳、戏水、打草、捕鱼、捞虾、洗衣、洗菜等接 触疫水的活动。 因生产、生活和防汛需要接触疫水时,要 采取涂抹防护油膏,穿戴防护用品等措施,预防 感染血吸虫。 接触疫水后要及时到当地医院或血吸虫 病防治机构进行检查和早期治疗,查出的病人要 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治疗。 生活在疫区的群众要积极配合当地血吸 虫病防治机构组织开展的查螺、灭螺、查病和治 病工作,以及对家畜的查病和治疗工作。 改水改厕,防止粪便污染水源、保证生活 饮用

6、水安全,改变不利于健康的生产、生活习惯, 是预防血吸虫病传播的重要措施。数字血吸虫病”1. 血吸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疾病。世界上 主要有埃及血吸虫、曼氏血吸虫、日本血吸虫、 间插血吸虫、湄公血吸虫等5种寄生于人体的血 吸虫,在我国流行的为日本血吸虫。除人以外, 还有40多种哺乳动物自然感染日本血吸虫。2. 目前,血吸虫病流行于世界74个国家和 地区。估计目前有6.52亿人口受威胁,1.93亿 感染者,有症状病例1.2亿。3. 我国有12个省、市、自治区,427个县(市、 区),37246个行政村历史上有血吸虫病流行。 目前,已有5个省、市、自治区,317个县(市、 区)达到传播控制或传播阻断血

7、吸虫病标准。4. 在我国引起血吸虫病流行的血吸虫是因 为日本人于1904年所发现而命名为 日本血吸 虫” 1972年、1975年,我国分别在湖南长沙 马王堆和江陵凤凰山出土的西汉古尸的直肠组 织上发现了形态完好的血吸虫虫卵,距今已有 2100多年。5血吸虫生命的7个阶段:成虫、虫卵、毛 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童虫。6血吸虫病流行必须同时具备的3个条件: 传染源(血吸虫病人、病牛或其他终宿主)、传 播途径(接触含血吸虫尾蚴的水)、易感人群(血 吸虫病不产生保护性免疫,每一个人都是易感人 群)。7.影响血吸虫病传播途径的3个环节:传染 源的粪便进入水体,钉螺被感染,易感人群接触 水体。8血吸虫

8、病防治的6个主要措施:查治病源, 粪便管理,查灭钉螺,安全用水,个人防护,免 疫预防。9. 寄生在人体内合抱的雄虫每小时可吞食 3 万个红细胞,雌虫每小时可吞食30万个红细胞。10. 一条血吸虫成虫可在人体活 35年,多 则20年。11. 一条雌虫1天可产卵10003500个, 在产卵的总数中7. 7%排入粪便和肠内容物中,18.3 %沉积于小肠组织,50.8 %于大肠,22.5 % 于肝脏,1 %肠系膜和脾脏等组织。12. 一个毛蚴2天内找不到钉螺即死亡。1 个毛蚴进入钉螺体内可繁殖10万条尾蚴,每次 逸出1001000条。13. 尾蚴从钉螺体内逸出后其中上升并静止 地浮在水面的占尾蚴总数的

9、98.2 %,在水体中 央游动的占O.4%,而沉在水底的占1.4%。14. 日本血吸虫病易感染季节为 410月, 尾蚴感染的最适温度为2025 C。一条尾蚴夏 季存活3天,冬季可存活一周。15. 条尾蚴进入人体最长需10秒时间,沾 有一点疫水迅速擦干,就可避免感染的危险。一 个尾蚴进入人体长成成虫需45天。46钉螺在大陆分布的四至,最北至江苏省宝应县(北纬33度45分),最南为广西壮族 自治区的玉林(北纬22度37分),最东到上 海市南汇县(东径420度51分),最西是云南 云龙县(东径98度44分)。钉螺分布的高程, 最低接近千0m (上海市),最高为2400m (云 南省)仃钉螺寿命一般为

10、1年,有的可达23年,感染钉螺(阳性钉螺)的寿命为一般仅36月。4 8个雌螺1个产卵季节可产卵925个,螺卵4个月后可孵出紡螺,紡螺2个月可发 育为成螺。49钉螺在土表约占60%, 土内约占40%, 一般离土表约6cm以内。冬季在土内可占50%, 深度可达44cm。20. 钉螺的生存与水息息相关,在湖区水淹 时间45个月的地方为密螺带。湖、河、沟、 塘边水线上下33cm内钉螺密度最高。21. 钉螺在0.10.15m/s的水中,可逆水 移行,迁移距离一般在2m以内,最远可达80m < 依附载体扩散一般在50km以内,少数可超过 50km。22. 人体从接触疫水到血吸虫病发病出现临 床症状一

11、般为40天左右时间,潜伏期最短14 天,最长为84天。23血吸虫病查病方法有3类:病原学诊断、 血清免疫学诊断和询问病史、体检。血吸虫病临 床表现分为3种:急性、慢性和晚期。24. 急性血吸虫病简称 急感”,以610月 为发病高峰。发热是其主要临床症状,体温相差 可高达4C;腹泻较为常见,每日为35次,严重者可达2030次。在吡喹酮应用以前,病 死率在2.2%20.7%之间,如吡喹酮临床及时 应用,病死率可降为零。25. 晚期血吸虫病简称 晚血”分为4型: 巨脾型、腹水型、结肠增殖型和侏儒型。上消化 道出血是晚血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50%以 上的患者因其死亡;肝昏迷也是晚血的一种严重 并发症,占1.6%5.4%,死亡率70%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