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 22《观书有感》课件1 苏教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48934098 上传时间:2022-01-16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64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六年级语文上册 22《观书有感》课件1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 22《观书有感》课件1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 22《观书有感》课件1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册 22《观书有感》课件1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册 22《观书有感》课件1 苏教版(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人们常常说人们常常说“读书好,好读书,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读好书”,读书有哪些所得呢?请同,读书有哪些所得呢?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观点。学们说说自己的观点。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观书有感,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所收获。西师大版西师大版 五年级五年级 语文语文 上册上册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朱熹,字元晦(11301200),是我国历史上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宋高宗建炎四年朱熹生于尤溪县。14岁时父病逝,寄居崇安五夫。19岁时,以建阳籍参加乡试、贡试。荣登进士榜。 诗人简介 鉴徘徊鉴定徘徊徘徊jinjinpipihuihui我能行我能行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半亩方塘一

2、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观书有感 齐读古诗 观书有感观书有感是南宋时期理学家、教育是南宋时期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作品,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全诗家朱熹的作品,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全诗在写法上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抽象的思想在写法上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抽象的思想用具体的事物表现了出来,很有特色。用具体的事物表现了出来,很有特色。古诗简介 鉴鉴 : 镜子。镜子。 徘徊:来回闪动。徘徊:来回闪动。 渠渠 :方塘。:方塘。 注释 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被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被打开。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打开。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水

3、塘,不停地晃动。 读诗句说意思。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那方塘的水怎么会这样清澈?那方塘的水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有活水从源头不断流来。因为有活水从源头不断流来。 如许:如此、这样。为:因为。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说带点字的意思并概括本句诗的含义。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将书比作半亩方塘。书是长方形的,所以说“半亩方塘”。“一鉴开”,以镜子作比,形容方塘极其清澈。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 写清澈方塘中倒映的美好景致。“天光”“云影”,比喻书中的内容。 诗句赏析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

4、源头活水来” ,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 诗句赏析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一问一答,形象地表达论。一问一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了诗人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受,暗含哲理。受,暗含哲理。 四人小组合作讨论全诗的意思。 半亩大小的方形池塘里的水光明清澈半亩大小的方形池塘里的水光明清澈像一面打开的镜子,蓝天和白云的影子倒像一面打开的镜子,蓝天和白云的影子倒映在池面上,仿佛悠闲自在地来回走动。映在

5、池面上,仿佛悠闲自在地来回走动。它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发源处不断有活它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发源处不断有活水流下来。水流下来。 观书有感观书有感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著名理学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诗中不仅写了池塘的美丽景色,还通家朱熹。诗中不仅写了池塘的美丽景色,还通过看到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池塘,池塘中的水过看到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池塘,池塘中的水才会如此清澈这一现象,联想到了才会如此清澈这一现象,联想到了“人的心智,人的心智,也是由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更也是由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更加开阔,更加敏锐加开阔,更加敏锐”这一深刻的道理。这一深刻的道理。古诗鉴赏 这首诗富于启发而又历久常新。半亩这首诗富于启发而又历久常新。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原天光云影。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原来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啊!诗的寓意很来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啊!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比喻学习要不断吸取新知深,以源头活水比喻学习要不断吸取新知识,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识,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 古诗小结 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有感情地背诵古诗。(2)摘抄朱熹的其它古诗。)摘抄朱熹的其它古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