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MW杭汽反动式背压汽轮机运行规程Word版

上传人:每**** 文档编号:48922910 上传时间:2022-01-16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31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15MW杭汽反动式背压汽轮机运行规程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15MW杭汽反动式背压汽轮机运行规程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15MW杭汽反动式背压汽轮机运行规程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资源描述:

《15MW杭汽反动式背压汽轮机运行规程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MW杭汽反动式背压汽轮机运行规程Word版(3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第二部分汽轮机运行规程推荐精选目 录1岗位管辖范围32岗位职责33流程简图44.工艺控制指标45.汽轮机启动前准备与检查56.启机77运行维护和检查.98.正常停机步骤129紧急停机步骤1310异常状态的紧急处置规定1311.岗位巡检1812.设备操作1913.操作使用设备时应注意安全防范措施2514.交接班标准2815.主要设备参数28推荐精选1岗位管辖范围 锅炉生产出的高温高压的主蒸汽并入主蒸汽母管后再进入汽轮机,在汽轮机中,工作蒸汽先在其喷嘴内进行膨胀,压力降低而速度增大,形成一股高速流,此高速气流推动转子转动,使蒸汽所携带的热能转变为转子转动的机械能,再经联轴器将机械能能传递给发电机

2、转子,带动发电机发电。 在汽轮机中做过功的背压蒸汽首先经过减温器经减温后再进入分汽缸,由分汽缸经用汽管道输送至生产车间等热用户供工艺生产、采暖等用。蒸汽在热用户放出热量后凝结成水再返回,经补充并经化学处理除去硬度后送回到除氧器,除去水中溶解的氧和二氧化碳,再经给水泵提高压力后送至锅炉。这样工质(水、汽)就在热力系统中完成了一个循环,重复以上过程,便能在满足生产用汽的同时,连续地生产出电能。上面的过程是一个以汽定电的过程,当出现汽电负荷不均衡,汽负荷大于电负荷时,投入减温减压器运行,满足热用户汽负荷的需要,此时高温高压蒸汽不经汽轮机作功,直接减温减压后使用。 2岗位职责2.1汽机班长:2.1.1

3、对本专业所属设备巡检和维护。2.1.2事故发生时领导班组人员进行事故处理。2.1.3大修期领导本班人员进行设备检修。2.1.4根据汽轮机操作规程对汽轮机进行控制与调整,保证机组的经济运行。2.1.5定期检查当班运行人员的职责完成情况。2.1.6做好本班人员的纪律管理。2.1.7负责组织和落实班组的各项培训工作。2.1.8保证人身安全、设备安全、运行安全。2.1.9负责岗位消防器材的维护。2.1.10根据车间的交接班制度进行交接班工作 。2.2汽机主操:2.2.1设备启停操作及对设备的巡检、维护和保养。2.2.2对本专业所属设备巡检。2.2.3设备启停操作及对设备的巡检、维护和保养并协助维修工检

4、修。2.2.4汽轮机及辅机的启停。2.2.5根据汽轮机操作规程对汽轮机进行控制与调整,保证机组的经济运行。2.2.6监视运行参数,根据负荷变化并按照规定参数进行调整,并努力保证经济运行。2.2.7减温减压器出口压力的控制与调整。减温器出口温度的调整和送汽压力的调整。2.2.7保证人身安全、设备安全、运行安全。2.3汽机副操:2.3.1设备启停操作及对设备的巡检、维护和保养。2.3.2对本专业所属设备巡检。2.3.3协助维修工检修。2.3.4汽轮机及辅机的启停。2.3.5汽轮机运行调整及运行参数监督。推荐精选2.3.6保证人身安全、设备安全、运行安全。2.3.7做好设备及周围的卫生。3流程简图4

5、.工艺控制指标汽轮机型号:NG50/40/25 生产厂家: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序号名 称单位标准值指标范围参数类型所属记录 记录频率1额定转速r/min300029703150监视汽机运行时报表1小时2跳闸转速r/min33003额定功率MW15不确定监视汽机运行时报表1小时4油动机开度mm无165监视汽机运行时报表1小时5油箱油位mm-200200监视汽机运行时报表1小时6主汽压力MPa4.94.65.1监视 汽机运行时报表1小时推荐精选7主汽温度470455480监视汽机运行时报表1小时8轮室温度438.59排汽温度271.6不确定 监视汽机运行时报表1小时10复速级(轮室)压力MPa3

6、.35不确定监视汽机运行时报表1小时11排汽压力MPa0.880.6831.076监视汽机运行时报表1小时12送汽温度无根据生产需要控制汽机运行时报表1小时12润滑油压MPa0.080.22监视汽机运行时报表1小时13主油泵入口油压MPa0.10.080.22监视汽机运行时报表1小时14 主油泵出口油压Mpa1.081.01.25监视汽机运行时报表1小时15润滑油温3045控制汽机运行时报表1小时16工作转速振动值m82.2监视汽机运行时报表1小时17临界转速振动值m120.518轴承最高温度100监视汽机运行时报表1小时19轴承回油温度5065控制汽机运行时报表1小时20临界转速r/min1

7、6351667 21转子在汽缸内轴向位移mm-2.02.922转子最大热膨胀量mm3.923转子正常热膨胀量mm2.2给水泵及除氧器工艺参数:序号名称单位指标范围参数类型所属记录记录频率1除氧压力MPa0.005-0.040控制除氧器与给水泵运行记录 2小时2除氧温度90-108监视除氧器与给水泵运行记录2小时3除氧水箱水位cm120-170监视除氧器与给水泵运行记录2小时4溶解氧含量g/l15监视除氧器与给水泵运行记录2小时5给水压力MP7.0-8.5监视除氧器与给水泵运行记录2小时5.汽轮机启动前准备与检查注意:汽轮机在下列情况下禁止启动推荐精选1、转速表及其它主要仪表不正常或失灵;2、任

8、意一种保护装置不动作(静态试验);3、速关阀或调速汽阀卡涩或关闭不灵敏;4、冷油器出口油温低于25;5、辅助油泵有故障;6、油箱油位低于下限时;7、盘车时,机组内部有金属摩擦声。5.1启动前的准备与检查班长接到值长启机命令后,应通知司机、副司机和有关人员,做好机组启动前的准备和检查工作,并填写操作票,经值长审批后方可有效。511蒸汽系统的检查:511.1速关阀前主蒸汽管路隔离阀及旁路阀关闭。511.2速关阀、调节汽阀关闭。511.3速关阀前疏水阀、汽缸疏水阀、平衡管疏水阀打开。511.4排汽管路隔离阀:排大气放空阀打开,排汽管路上止回阀下游的隔离阀关闭;排汽管疏水阀打开。511.5汽封冷却器的

9、抽汽器工作汽进汽阀关闭。512进行油系统的检查:512.1油系统所有设备及管道应处于完好状态,检修后的地方应仔细检查。512.2油箱油位计动作灵活,油位不低于170-200mm。512.3油泵进、出口隔离阀以及冷油器和滤油器的进出阀门均为开启状态;冷油器、滤油器的切换阀处于单侧工作位置;冷油器的进水阀关闭,出水阀打开。512.4油箱油温若低于20需用加热器进行加热或使油泵提前投入运转来提高油温,汽轮机起动时轴承进油温度必须35。512.5开动油泵:自带主油泵的汽轮机,起动辅助油泵;外泵供油的汽轮机,起动电动主油泵。油泵运转后,振动、声响正常,出口油压稳定,调节油油压0.8Mpa,润滑油总管油压

10、约0.25Mpa。512.6从各回油视窗观察各轴承回油是否正常,检查所有油管路接口无漏油。512.7有液压蓄能器的汽轮机,检查蓄能器的充氮压力,要求的压力值见0-0300-T.Nr-00。512.7起动排油烟机,在油箱、回油箱、回油管及轴承座内腔形成微弱负压,正常运行时,一般为510mm水柱,汽轮机起动前,油箱真空可略高于此值,若真空度过高,则会有大量不洁空气和蒸汽被吸入油系统。5.1.3保安系统的检查:在进行保安及调节系统的检查、调试之前,必须先确认进入汽轮机的汽源已被隔断,严防蒸汽漏入汽轮机。5.1.3.1危急遮断油门挂钩,手动停机阀、停机电磁阀、抽汽控制电磁阀均处于正常运行工作状态。5.

11、1.3.2速关阀的开启及速关试验:带有速关组件的汽轮机,开启速关阀的操作见1-2001-XX-XX的说明;无速关组件的汽轮机,速关阀的开启见1-1840-XX-XX 的说明;有抽汽的汽轮机,在速关阀全开后,接着开启抽汽速关阀,之后,在速关阀全开状态下,分别进行手动和遥控速关试验,发出速关指令后,速关阀及抽汽速关阀均应立即关闭,速关阀关闭时间小于1 秒。5.1.3.3带有危急保安器试验滑阀的汽轮机,滑阀应处于正常运行状态。5.1.3.4排汽、抽汽的压力保护功能暂时解除。5.1.4调节系统的检查:新安装机组或机组大修后第一次起动前,或调节系统检修后须进行调节系统调试,其它情况下,汽轮机起动前除常规

12、检查外,一般不再重新整定和调试,若需要调试,请见3-1400-01-XX 汽轮机试运行一节的说明。使用液压或机械液压调速器的汽轮机,在速关阀开启后继续操作启动调节器,建立二次油压,二次油压0.15Mpa 和0.45Mpa 分别与调节汽阀的0 度和最大开度相对应。在速关阀发生速关动作时,调节汽阀也应同时关闭。在汽轮机起动前,调速器的给定值在下限位置;有抽汽时,抽汽调节置于0 抽汽位置;有背压或新汽压力调节的汽轮机,背压或新汽压力调节器对调速器给定值的作用,在投入控制前保持在下限位置。使用数字式调节器的汽轮机,调节器选用开环调节手动操作方法,在速关阀开启后,改变调节器的输出,调节器的最小输出信号与

13、电液转换器输出的推荐精选0.15Mpa 二次油压相对应,这时调节汽阀为0 开度,调节器的最大输出信号与电液转换器输出的0.45Mpa 二次油压相对应,调节汽阀为最大开度,在速阀发生速关动作时,调节汽阀也应同时关闭。调节器的抽汽及背压或新汽压力调节均为“退出”状态。5.1.5各仪表的检查所有一次、二次仪表的示值与被测参数当时的状态相符。5.1.6盘车的投入汽轮机起动前必须先使盘车机构投入工作,热态起动时,这项操作尤为重要。5.1.7暖管隔离阀前主蒸汽管路进行暖管。5.1.8暖管时的注意事项5.1.8.1速关阀和速关阀后疏水门应关闭严密。5.1.8.2做静态试验时,隔离阀及旁路门应关闭严密。5.1

14、.8.3提升压力时,温升速度不超过5/min。5.1.9冲动转子前应具备的条件:5.1.9.1主汽压力不低于4.0Mpa:5.1.9.2主汽温度不低于:5.1.9.3润滑油压不低于0.08Mpa:5.1.9.4轴承入口油温不低于25:5.1.9.5盘车时内部无异常,各部回油正常。6启动冲转:6.1对速关阀和隔离阀之间的主蒸汽管路进行暖管主汽隔离门旁路门保持压力0.2-0.3Mpa30分钟左右,低压暖管结束以每分钟0.5MPA速度升至额定压力。6.2 排大气起动的汽轮机,逐渐开启隔离阀的旁路阀,之后缓慢开启隔离阀,按规程规定的升压、升温速度进行暖管,在速关阀前压力达到额定值后全开隔离阀。1) 用

15、新蒸汽暖机且无排大气放空阀的汽轮机,打开速关阀前疏水阀,主蒸汽管路旁路阀部分开启后,稍稍开启隔离阀对速关阀前蒸汽管路作初步暖管,在机组升速时再缓慢开启隔离阀,对主蒸汽管路继续暖管。2) 采用背压暖机的汽轮机、速关阀前蒸汽管路暖管可与背压暖机同时进行。背压暖机须在速关阀、调节汽阀关闭,并且盘车机构已投入工作的情况下进行,有控制的开启排汽管路暖机旁路阀,使汽缸内压力缓慢升高,在排汽管网蒸汽进入汽缸时,不得使转子加速,并且一定要注意充分疏水,在汽缸内压力稳定后,打开排汽管路隔离阀。汽轮机热态起动时,须避免在排汽管网蒸汽温度低于汽缸调节级部位内壁温度的情况下进行背压暖机。6.3开启速关阀用启动调节器(

16、1-1840-)或速关组件(1-2001-)中的启动阀开启速关阀。6.4 冲动转子低速暖机6.4.1速关阀全开后应立即开启调节汽阀冲动转子。6.4.2汽轮机冲转之前,手动或液压直行程盘车机构须退出工作,对热态起动或背压暖机的汽轮机,停止盘车到转子开始被冲转的间隔时间应不超过5min。6.4.3使用液压调速器的汽轮机,通过继续操作启动调节器,建立、提升二次油压,开启调节汽阀,采用电液调节系统的汽轮机,按预先设定的操作方式(转速控制或阀位控制)增大调节器的输出,相应调节汽阀随电液转换器输出二次油压的升高而开启。6.4.4冲动转子时,在与试运行相同操作条件下,若二次油压P2P2+0.015Mpa,转

17、子仍未转动,则应立即停机,迅速查明原因,P2为试运行时转子开始转动的二次油压。6.4.5转子冲转后,通过控制调节汽阀开度,使机组转速稳定在低速暖机转速运转,低速暖机转速一般取额定转速的1015,在低速暖机保持时间内,对机组运转情况进行仔细检查。6.4.6根据背压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抽汽器。推荐精选6.4.7转子冲转后,使用电动盘车机构的汽轮机,须检查确认盘车机构闭锁在退出位置;采用油涡轮盘车时,关闭油涡轮进油阀,之后顶轴系统停止运行。6.4.8在冲动转子和低速暖机阶段,要充分注意疏水,疏水口冒出无色蒸汽时,可适时关闭该疏水阀。6.5升速6.5.1分阶段使机组转速从低速暖机转速升至额定转速。6.5.

18、2机组转速达到80 N 后,轴承进油温度应不低于42,轴承进油温度大于42时,通 n过调节冷油器进水阀开度,使轴承进油温度维持在453范围内。6.5.3升速过程中通过临界转速时应满足下列条件:、机组振动小于0.10mm。、排汽室温度不低于150。、机组热膨胀不低于2.0mm。、油温、油压正常。6.5.4根据机组转速的上升情况,密切关注主油泵的工作情况。自带主油泵的汽轮机,在机组转速升至8085 N 时,进行主、辅油泵切换,切换时 n机组转速及油泵出口压力参照试运行时记录的数据。6.5.5机组转速达到设定的调速器下限转速后,增加调速器的转速给定值,使机组转速升至额定转速。排大气起动的汽轮机,在机

19、组转速高于调速器下限转速后,逐渐关小大气放空阀,使排汽压力逐渐升高,当汽轮机背压稍高于汽管网压力时,缓缓开启排汽隔离阀直至全开,之后关闭放空阀及排汽管疏水,关小汽缸疏水阀。用新蒸汽暖机且无排大气放空阀的汽轮机,在机组升速过程中,当背压上升到高于排汽管网压力时,排汽管路止回阀自动开启,待背压稳定后,关闭排汽管路疏水阀,关小汽缸疏水阀,逐渐开启主蒸汽隔离阀继续升速,隔离阀全开后关闭旁路阀,在背压升高时务必防止转速落入禁止停留范围。6.5.6排汽并入管网后,排汽压力监视投入工作。在升速过程中,若出现振动过大等异常情况,一般先降低转速,进行检查,在稳定一段时间后再继续升速。机组达到额定转速后,对机组运

20、转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作好并入电网的准备工作。6.6 带负荷:6.6.1在机组并入电网后,应立即使机组接带约5 N 的负荷,以避免产生反向负荷冲击。6.6.2机组带负荷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加负荷的速度,由于机组空负荷运转时,通过汽轮机的蒸汽流量较小,因此,汽轮机的暖机是不充分的,在加负荷过程中,随着蒸汽流量的增加,通流部分各级的压力和温度也随之提高,汽轮机被继续加热,为使受热构件的热膨胀、热应力不超出允许范围,必须控制加负荷的速度,按照允许温升速度的变化规律,在低负荷区加负荷速度可稍快一些,而在高负荷区域加负荷速度要放慢。6.6.3冷态起动的汽轮机,用0.35 A t的时间使机功率从5 N 增加到

21、50 ,从50PN增加到100 用0.65 P N P N P A t 的时间;热态起动的汽轮机,不同负荷区的时间比例随停止时间长短而异,总的趋势是:随着停止时间的缩短,低负荷区占用时间比减少,而高负荷区占用时间比增大。6.6.4带负荷过程中,当疏水口冒出无色蒸汽时,该疏水阀可关闭。当汽轮机带约10%20PN的负荷时,关闭汽缸本体疏水阀。6.6.5并入电网后,汽轮机调节系统按电负荷方式运行时,背压或新汽压力调节不投入;按热负荷方式运行时,在机组接带20 电负荷后,背压或新汽压力调节投入控制,电负荷随热负荷而变。N P6.6.6有可调抽汽的汽轮机,在机组功率达到功率流量曲线(0.0306-T.N

22、r-00)给定的抽汽工况最小功率后,可使抽汽调节投入控制,当抽汽口压力高于抽汽管网压力时,开启抽汽速关阀,向管网供汽,之后关闭抽汽管路疏水阀,抽汽压力监视投入工作。抽汽量变化(增加或减少)的速度不应过快,一般每分钟变化量为额定抽汽量的5。起动过程中,轴振动,轴位移,轴承温度,汽缸膨胀,进、排汽参数等的监视见3-2010-XX-XX 运行监视的说明。6.6.7一切正常后,可逐渐开大自动主汽门,将转速以120140r/min的速度升至1200r/min保持30min,再次检查;、油温、油压、回油油流,高压油泵的工作情况。、各轴承温度及振动。推荐精选、测听机组内部声音及振动,并注意膨胀指示器的指示情

23、况。、检查热力系统,油系统有无异常现象。6.6.8启动升速、暖机时间分配表:转 速(r/min)升速时间(min)暖机时间(min)30050030500120061201200-24007152400-30002合计151651806.6.8升速过程中应注意:6.6.81当机组出现不正常的响声或振动时,应降低转速检查。6.6.82在升速过程中,机组振动不得超过0.03mm,一旦超过该数值,则应降低转速直至振动消除,维持此转速运转30min,再升速如振动仍未消除,需要再次降速运转120min,如振动仍未消除,则必须停机检查,严禁在临界转速停留。6.6.83当汽轮机热膨胀发生显著变化时,应停止升

24、速,进行检查,记录好暖机、升速过程中各阶段的时间,主要参数及定速后的全部记录。6.6.84下列情况之一禁止汽轮机并网(热、电) 1.排汽管路及减温器疏水未排掉。 2.排汽管道及减温器各门出现异常及故障。 3.背压安全阀未经调试或调整后动作不正常。 4.任意排汽压力温度指示失灵。 5.各保护试验未动作。6 .7热态启动671凡停机时间在12h内或汽缸复速级处上汽缸壁温度不低于300,下汽缸壁温度不低于250,汽轮机再启动则为热态启动。其他情况下汽轮机启动则为冷态启动。672进入汽轮机新蒸汽温度应高于汽缸金属温度,一般不低于400,油温度不低于35。673在冲动转子2小时前,将盘车方式改为连续盘车

25、。674在暖机及提升转速时,一定要严格监视机组振动,相对膨胀,热膨胀及轴向位移等。 675热态启动时间表:转 速(r/min)升速时间(min)暖机时间(min)300500750012005151200240035240030001合计927367运行维护和检查71司机应根据所有仪表监视机组运行情况,随时对机组进行检查,每60min对运行参数记录一次,如发现与上次记录有较大差异时,应报告值长、班长查明原因并消除。72定期对机组进行巡检,在巡检中应特别注意推力瓦温度,以及各轴承油温、回油流量及振动情况、冷油器运行情况、以及汽水油系统的严密情况、以严防漏油现象发生。73注意对汽轮机进行听音检查,

26、在工况变化时必须听音。74运行参数如下表:序号名 称单位标准值指标范围参数类型所属记录 记录频次推荐精选1转速r/min300029703150监视汽机运行时报表1小时2周 波Hz5049.550.5监视汽机运行时报表1小时3电负荷MW15不确定监视汽机运行时报表1小时4油动机开度mm无165监视汽机运行时报表1小时5机头膨胀mm无89监视汽机运行时报表1小时6油箱油位mm150450监视汽机运行时报表1小时7主汽门前汽压MPa4.95.14.6监视 汽机运行时报表1小时8主汽门前温度470480455监视汽机运行时报表1小时10轮室压力MPa1.93.35监视汽机运行时报表1小时11排汽压力

27、MPa0.880.5880.981监视汽机运行时报表1小时12主汽门前温度470480455监视汽机运行时报表1小时13主汽门前温度470455480监视汽机运行时报表1小时14排汽温度2796不确定 监视汽机运行时报表1小时15润滑油压MPa0.25监视汽机运行时报表1小时16主油泵入口油压MPa0.10.080.12监视汽机运行时报表1小时17脉冲泵出口油压MPa0.69监视汽机运行时报表1小时18 主油泵出口油压Mpa1.081.01.25监视汽机运行时报表1小时19 脉冲油压Mpa0.39监视汽机运行时报表1小时20轴向位移mm -1.01.0监视汽机运行时报表1小时21润滑油温304

28、5控制汽机运行时报表1小时22轴承振动mm0.03 监视汽机运行时报表1小时23轴承最高瓦温100监视汽机运行时报表1小时24轴承温度5065控制汽机运行时报表1小时75下列情况必须测听机组声音: 751.启、停机时; 752.交接班时; 753.运行中有异常振动时; 754负荷突然增加、减少时(热、电负荷); 755.主汽温度、压力剧烈变化时; 756.运行方式改变时; 757.轴向位移增加,引起机组不正常运行时。 76 主蒸汽系统、疏水系统、背压系统、油系统的维护 761保持设备清洁,保温层完整。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检修人员,并向上级汇报。 762运行中通汽部分直接疏水门关闭,开启疏水器疏水,

29、死头疏水应稍开。 763备用设备要定时放水。并炉时,应适当开启主蒸汽管道疏水,可根据主汽温度及时调整。 764注意监视各种仪表读数是否正常,如失常应及时通知热工人员处理(对照其它表计),汽机运行人员不得自行检修。 765油箱油位保持在规定范围内。油系统不许漏油,发现漏油现象应及时处理,特别是接近蒸汽管路的地方。 766排汽压力可根据生产需要随时进行调整,但不可使安全阀动作。(因机组排汽压力不在额定)推荐精选 7.7调节系统试验一、脉冲油压的整定用同步器控制转速为额定值的情况下,调整错油门上部的调整螺栓,整定脉冲油路油压。调整值为0.39Mpa。二、检查同步器的工作范围手摇同步器手轮,使机组转速

30、能在96%106%额定转速范围内变化,如果达不到,要调换压力变换器弹簧垫片,或修同步器心轴下的支承。三、润滑油压的整定 在额定转速下,润滑油压超过0.15Mpa时,可调整低压油过压阀的弹簧预紧力。使润滑油压维持在0.080.12Mpa范围内。四超速试验:(1).在下列情况应做超速试验: 1.机组安装和大修后的启动; 2.停机30天以上再启动; 3.停机拆开过调速系统。 (2)试验方法: 1.试验前先手动操作危急遮断油门,油门应动作可靠,自动主汽门、调节汽阀应迅速关闭。 2.用同步器和拧紧错油门调节螺钉配合,将转速提升到32703330r/min时,危急保安器应动作,否则手打危急遮断油门停机,调

31、整危急保安器偏心飞环的动作转速。3.如危急保安器动作,应迅速关闭自动主汽门,将同步器退至下限,待转速下降到3050r/min以下时, 可将危急遮断油门及复位装置的复位手柄拉出,使危急遮断油门复位。复位。该项试验后错油门螺栓应复原。在额定转速下,手推危急遮断油门及复位装置的“遮断”手柄,主汽门、调节汽门应迅速关闭,然后将手柄拉出复位,逐渐开启自动主汽门维持空转,并检查机组各部情况应正常。(3).下列情况禁止做超速试验: 1.未经手动试验或手动试验不合格; 2.自动主汽门或调速汽门关闭不严;3.转速表指示有误差或失灵时。五、危急遮断油门喷油试验用同步器降低转速至2800r/min左右,转动油阀的手

32、轮,向危急遮断器飞环油囊充油,再升速至292030r/min飞环应飞出,使危急遮断油门动作。如动作转速出入较大,可适当改变喷油油阀小孔的直径。六、调速系统静态特性试验在空负荷时(调压器解列),把同步器调到中限位置,转速为3075r/min,油动机在空负荷位置,操作主汽门或隔离阀的旁路阀,缓慢降低机组转速,分几次同时记录下转速、油动机行程,脉冲泵进、出口油压等。降低2900r/min时为止。然后再升3075r/min,记录下资料。测出静态特性不等率的值在5%左右即可。上述试验还可以在上限(3180r/min)和下限(2880r/min)各做一次。七、带负荷试验空负荷试验结束后,可进行负荷试验,按

33、运行规程并网带负荷,在主蒸汽参数为额定值时,每变化一次负荷,记录一次相应的油动机行程,一直做到额定负荷为止,升负荷试验完成后,还可以做降负荷试验。八、电磁保护装置它由两套电磁铁和受电磁铁控制的油门部分组成。N电磁铁接受保护信号,通电时油门活塞移动,泄掉保安油,建立事故油,使所有汽门关闭。M电磁铁接受油开关跳闸信号,通电时油门活塞移动,建立事故油,使调节汽门关闭。使N电磁铁动作的信号共有五个,分述如下:转速:本机组所配SZG-04数字转速表兼有显示和报警功能。机组转速达3270r/min时,转速表发出信号,停机。轴向位移:当汽轮机转子发生轴向串动时,轴向位移盘与电涡流探头间的间隙改变。若超过允许

34、值则报警,停机。推荐精选轴瓦温度:当有任一轴瓦回油温度超过安全值时,温度计发出信息停机。润滑油压:润滑油压过低时,压力开关发出保护信号。手动:在需要停机或出现危急事故时,可手按停机钮发出信号停机。使M电磁铁动作的信号有一个:发电机油开关跳闸在发电机油开关跳闸时,发信号接通电超速保护装置时间继电器和电磁保护装置的M电磁铁,建立事故油,关闭调节汽阀,此时主汽门不关闭。时间继电器延时开启触头,几秒钟后(现场整定)打开,切断电源,电磁阀复位切断事故油,使调节汽阀又渐渐开启,维持机组在空载状态。若在短时间内油开关故障不能排除,要按停机处理。九、静止状态下的试验:在进行试验前,应做下列工作:热工仪表一次组

35、件,二次仪表校准,调整完毕,并能准确地发出测量和控制信号:所有的电信号控制设备受控正常,如油泵、盘车机构等,然后,解列调压器,给热工盘送电,启动交流辅助油泵,进行下列静止状态下的试验。十、危急遮断油门动作试验,手拉“复位”手柄,观察危急遮断油门应复位,挂上扣。主汽门、调节汽门关闭。十一、电磁保护装置动作试验:手拉热工盘“停机”按钮,电磁保护装置“N”电磁铁动作,主汽门、调节汽门关闭。人为给其“M”电磁铁通电,调节汽门关闭,几秒钟(10秒)之后,M电磁阀失电,调节汽门重新开启。 8.正常停机步骤8.1停机前的准备和检查8.1.1准备:1.班长接到值长停机命令后,通知司机、副司机做好停机准备工作。

36、2.准备好操作工具,并填写停机操作票。8.1.2检查:1.检查速关阀及电动主闸门手动操作时是否灵活。2.检查高压电动油泵及润滑油泵工作是否正常。3.检查盘车电机是否送上电源,转向是否正确。8.2减负荷8.2.1接到电气发来“注意减负荷”后,应向电气发出“注意汽机调整”信号。8.2.2密切监视负荷下降情况,同时根据背压情况投入减温减压器,调整热负荷,并关闭减温器减温水入口门,适当开启减温器直排疏水门,同时注意机组转速。8.2.3接到电气发来“注意,已断开”信号后,密切注意调速系统工作情况及机组转速。8.3停机操作:8.3.1启动高压油泵,关速关阀至25mm处,手打危急遮断油门,全关速关阀手轮,开

37、启复速级和自动主汽门后疏水门。8.3.2关闭分汽缸入口门,开启对空排汽门,开启排汽管路疏水门。8.3.3关闭汽封加热器工作蒸汽门、水侧入口门及入口蒸汽门及机组二段轴封漏汽去汽平衡门。8.3.4关闭电动主闸门,开启自动主汽门前疏水门,测绘转子惰走曲线。推荐精选8.3.5降速过程中,应注意润滑油压力下降情况,如有异常应消除,否则启动交流润滑油泵或直流润滑油泵(润滑油压低于0.05Mpa)8.3.6转子静止后,立即投入盘车装置(按启动投入进行)。连续盘车810小时(也可根据汽缸壁温度而定),盘车时必须先启动油泵,以后每隔30min,盘转180。四小时后每隔一小时将转子盘转180度,盘4小时。8.3.

38、7机组单独供热时,全关热用户截门,并开启分汽缸疏水门。8.3.8当润滑油温度降至30时,停止冷却水。8.3.9测定惰走时间在机组打闸停机时,负荷减至空负荷与电网解列后,速关停机,记录从速关阀关闭到转子停止转动期间转速随时间变化关系,绘制出惰走曲线。9紧急停机步骤9.1在下列情况下,应紧急停机:9.1.1汽机转速超过3330r/min,危急遮断器未动作;9.1.2机组发生强烈振动或金属摩擦声;9.1.3轴端汽封发生火花;9.1.4发生水冲击,主蒸汽系统、背压系统发生破裂,无法运行时;9.1.5任何一个轴承断油或轴承回油温度急剧升高;9.1.6油系统失火而不能立即扑灭时;9.1.7油箱油位降至下限

39、,补充油无效时;9.1.8润滑油压降至0.05MPa,调整调压阀无效;9.1.9主油泵故障,调节汽阀连杆折断、脱落及工作失常;9.1.10发电机,励磁机冒烟、失火;9.1.11主汽压力降至最低限度,应请示值长故障停机;9.1.12转子轴向位移超过1.0mm;9.2停机步骤:9.2.1手拍危急遮断油门,也可按动操作盘紧急停机按钮,全关速关阀。9.2.2向电气发出“注意”“机器危险”信号。9.2.3启动辅助油泵,需解热网时,可按正常操作进行。9.2.4如果在较短时间内故障排除(转子未静止),可按热态启动。发生水冲击时一定要加强主汽管道和汽缸疏水,并测听机组振动情况,注意推力瓦温度及油压变化情况。9

40、.2.5关闭减温器减温水门,开启直排疏水门。推荐精选10异常状态的紧急处置规定10.1 现象:(1) 电负荷降到零;(2) 机组转速瞬时升高,经短时间波动后趋于稳定(3)调节汽阀自动关小至空负荷开度位置。(4) “并网”显示灯为绿色 原因:一般是由电气故障引起的甩负荷。 处理:应立即将调速器转速给定值调整到额定转速,在电气故障排除后,如机组运转情况正常,可重新并网、带负荷。 (1) 手拍危急遮断油门,也可按动操作盘紧急停机按钮(此项操作可只按操作盘下面的两个按钮,按下后要立即旋出),全关自动主汽门。(2)根据主油泵出口压力变化情况,启动高压油泵或交流润滑油泵保证轴承润滑;(3)开启排空门,关闭

41、减温器减温水入口门,需解热网时按正常操作; (4)检查推力轴承温度、主蒸汽参数、机组振动和异音;(5)根据主蒸汽温度变化情况,开启电动主闸门前及自动主汽门前疏水门(6)检查调速、润滑、轴向位移,各轴承温度和回油温度,根据油温变化调整冷却水门;10.2现象:(1) 电负荷突然降至零(2) 时转速飞升,超速保护系统动作(3) 速关阀、调节汽阀关闭,机组停机原因:电气故障引发甩负荷 处理:应立即将调速器转速给定值调整到额定转速,要注意供油系统运转是否正常,如无其它故障可使超速保护系统恢复正常、危急遮断油门复位,在调节系统调整正常后,机组重新起动、升速、并网带负荷。10.3现象:(1) 功率表示值降为

42、0(2) 转速略有升高后,随速关阀、调节汽阀关闭而降低,机组停机 原因:电气故障引发甩负荷,汽轮机保护系统缺陷致使机组停机 处理:使用液压调节系统有可调抽汽的机组,发电机甩负荷时,液压给定值继动器(见1-1114-01-XX)动作,如液压给定值继动器调整不当,则会由于油动机动力油的瞬时用油量过大,使速关油压下跌而引起速关阀、调节汽阀关闭。出现这种停机时,可采取2 所述措施,同时适当减小液压给定值继动器中下活塞的动作行程,油动机动力油油路上有蓄能器的机组检查蓄能器的充氮压力是否符合要求;无蓄能器的机组在机组检修时加装蓄能器。(1)监视DEH页面上的“并网”显示灯,若为红色表示发电机油开关没跳闸,

43、电气在调整,汽机人员需做如下检查与操作;(2)若转速下降很多,须注意油压的变化,根据主油泵出口油压降低情况,启动高压油泵,以保证安全及润滑系统用油;(3)根据主蒸汽压力及温度的变化调整电动门及自动主汽门前疏水;(4)根据排汽压力及温度的变化调整减温水及疏水并开启排空门;(5)若“并网”灯显示为绿色,说明电气油开关已跳闸,汽机按紧急停机步骤操作。10.4负荷突然降到零,保护装置动作,发电机未解列:现象:(1)汽轮机速关阀、调节汽阀关闭; (2) 发电机甩负荷,功率表示值降为0,电流表示值不为0,机组转速维持不变,表示发电机未与电网解列。原因:汽轮机保护系统-危急遮断油门或停机阀(手动或遥控)误动

44、作引发甩负荷推荐精选处理:这种情况下,机组以电动机方式运转的时间一般不得超过3 分钟,在这段时间内应立即甩负荷 3-3010-07-00查明原因并予以消除,之后重新开启速关阀、调节汽阀,带负荷;如果事故处理未能在3分钟完成,则应通知控制室解列,机组停机,故障排除后重新起动。 (1) 迅速关闭自动主汽门手轮; (2) 立即查明原因,消除缺陷,将动作保护投入; (3) 缓慢开启自动主汽门,全面检查机组,一切正常后通知电气接带负荷;(4) 发电机变电动机运行不得超过3min,否则向电气发“注意机器危险”信号,使发电机与电网解列10.5 水冲击的象征: (1) 主蒸汽温度急剧下降; (2) 从主汽管法

45、兰接合面、汽封信号管、轴封端部、主汽门和调速汽阀的门杆处冒出白色湿蒸汽; (3) 主汽管路有水击声,机组发生异常振动,轴向推力增大,轴向位移增大,推力瓦温度升高; (4) 并电网运行时,电负荷自动下降;并列运行时,转速下降。 产生原因: (1) 锅炉满水或减温器调节失灵; (2) 锅炉过负荷,蒸发过度强烈,产生汽水共腾(汽压低时); (3) 并炉时疏水不良;停炉后满水,截门不严倒入蒸汽母管; (4) 启机时暖管时间不足或疏水不良。 处理:立即手拍危急遮断油门或手按操作盘紧急停机按钮进行紧急停机。危害:水冲击是汽轮机最危险的事故。如不迅速采取措施会导致汽缸裂纹,大轴弯曲,轴向推力增大、推力瓦损坏

46、、动、静部分严重磨损,机组发生强烈振动,叶片、叶轮损坏等重大事故,因此,运行时应尽量杜绝这类恶性事故的发生。10.6厂用电中断现象: 电动给水泵停止运转,电流表指示为零,照明中断,控制盘各指示仪表无显示,所有电动设备停止运行,主汽压力也随之下降。处理: 1.联系电气并报告值长,夜间应投入事故照明; 2.根据根据主油泵出口油压变化情况,启动直流润滑油泵,保证润滑用油。保证机组在额定转速; 3.注意主蒸汽压力下降情况,如果机组带电负荷,应按主汽压力不符合规范减少电负荷;4.如果不能很快恢复厂用电时,当主汽压力和主蒸汽温度降至很低时,应报告值长,立即打闸停机。10.7压力油油压偏低10.7.1压力油

47、意外泄漏10.7.1.1 辅助油泵止回阀关闭不严,主油泵出油有一部分从该阀排放到油箱。如主、辅油泵切换前油压正常,停下辅助油泵后油压降低,很有可能是止回阀泄漏所致;10.7.1.2 油泵选用容积泵的供油系统,泵出口溢流阀调整不当,泄放油量过大引起油压降低;10.7.1.3 配置有高位油箱的油系统,油箱进油阀调节不当,油箱溢流量偏大,使油压降低;10.7.1.4 装入油箱中的立式油泵,出油管连接法兰漏油,油泵出油有一部分喷入油箱。10.7.2 电动油泵转向不对。10.7.3 油箱油位过低,不仅油泵出口油压降低,而且油压波动。10.7.4 系统配置缺陷主、辅油泵切换过程瞬时出现油压降低,或是机组稳

48、定运行时油压正常,而当油动机大幅动作时油压下降甚至引起速关阀关闭。在压力油或油动机动力油管路上装设蓄能器可避免出现油压大幅降低,有的机组虽配置有蓄能器,但由于充氮压力不符合要求等原因而不起作用。10.7. 5 机组正常用油量大于泵的额定流量,造成油压降低。机组试运行时,主油泵投入工作后油压偏低,经检查证实油压偏低非上述原因所致,这时,在满足运行要求的前提下,先尝试尽可能减少系统用油量,如轴承进油、齿轮箱喷油等,如仍无明显改善,那就要考虑换泵:推荐精选10.7. 5.1 改用容量大的油泵;10.7. 5.2 自带主油泵的汽轮机,条件允许时改变驱动组件齿轮速比,提高泵的运行转速。10.7.2漏油1

49、0.7.2.1 部件装配、油管路装接时操作不符合要求,造成密封不良,密封面损伤,与油接触连接面局部离缝等,这些缺陷引起的漏油、渗油在试运行时就会显露,根据对漏油部位的检查,作相应处理,消除漏油。10.7.2.2 机组运行中因密封件磨损等原因引起的漏油,根据部件特点酌情处置:勿需停用可随时进行维修的设备如截止阀、闸门等,阀杆处漏油时,适当压紧密封填料,在检修时再作进一步处理;可切换运行的设备,如电动油泵,发现泵的轴封处漏油时,起动辅助泵,修理或更换停运泵的轴封;对只能在机组停机后通过检修消除缺陷的设备,如调节汽阀油动机,主要靠巡检查认真观察,在油动机活塞杆处发现渗油的蛛丝马迹时要引起重视并作好记

50、录,若渗油日渐增多,应利用机组停机的机会,及时修理活塞杆或更换密封件,防微杜渐,以免发生油动机冒油强迫停机的故障。10.7.3油管路振动因油管道装接不规范而引起汽轮机振动的油管路振动,通常在试运行时都会采取措施予以消除,其它的油管路振动往往未引起足够重视,有些汽轮机运行时出现二次油管道的高频振动,也有一些汽轮机,正常运行时油管路无异常,而在速关停机时,保安油路管道出现振动。油管路振动使管道、接口、焊缝产生动载荷,很可能引起接口密封紧力松驰,焊口开裂而造成漏油、冒油,因此管路产生振动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油管路振动与管道装接时的初应力,管内油流速度、状态等有关,大多通过适当设置管夹或支架可得以

51、排除。10.7.4主油泵故障: 1.主油泵运行声音异常;润滑油压同时下降。确认为主油泵故障后应进行故障停机。 2.其中某一油压降低时,应进行检查,并采取措施。运行中主油泵工作不正常时,应启动电动油泵,维持润滑油压,并检查油箱油位,注油器工作是否正常,采取一切措施不能恢复时故障停机。10.7.5油压、油位同时下降: 1.检查高低压油管是否破裂,法兰、阀门结合面是否漏油,采取紧急堵漏措施无效时,应故障停机; 2.运行中冷油器出现漏油应及时切换,并向油箱补油。10.7.6油压降低、油位正常: 1.压力油漏到油箱内,或油管不畅通,注油器故障,油压调节阀故障;2.主油泵吸入侧滤网堵塞,滤油器滤网堵塞时,

52、切换滤油器。注油器或主油泵出现故障,不能消除时,按主油泵故障进行操作。3.检查高压油泵,交流润滑油泵或直流润滑油泵逆止门是否严密(关闭出口门后油压升高则证明逆止门不严)。10.7.7油位下降、油压正常:10.7.7.1.检查油位计动作是否灵活;10.7.7.2.检查油箱各连接管是否漏油,检查油箱放水门、取样门、事故放油门、滤油机入口门是否关闭不严,查明原因后没法消除,并向油箱补油。10.7.7.3.当无法消除漏油时,应在降到最低油位前故障停机。10.7.8电动油泵工作失常:10.7.8. 1.在启机过程中,高压电动油泵发生不正常声音,但油压正常,应继续运行,直到主油泵参加工作能保证正常油压为止

53、。10.7.8.2.如低速暖机未结束,高压电动油泵发生故障,应启动润滑油泵,停止高压电动油泵,停止启机。 10.7.8. 3.停机时高压电动油泵出现故障,应启动交、直流润滑油泵继续停机;如交流润滑油泵、直流润滑油泵同时发生故障,应维持机组正常转速,其中一台恢复后方可停机。10.7.8.4.停机后交流润滑油泵、直流润滑油泵同时出现故障,应停止电动盘车,进行手动盘车(手动盘动转子180度),时间根据汽缸壁温度而定。10.7.9主、辅油泵切换困难推荐精选自带主油泵的汽轮机,起动过程中达到切换转速后,停用辅助油泵机组无法继续运行,其原因主要有:10.7.9.1 油箱位置低于布置图要求的标高增大了油泵的

54、吸油高度或油泵进口油管加长且增加了弯头使油泵进口压力降低,造成主油泵因吸油困难而无法正常工作,这种情况如增大引射器喷油量仍无改善,那最好是修改主油泵进油管路;10.7.9.2 注油引射器底阀不能正常开启,达不到要求的开度,引射器吸油损失增大使主油泵吸油困难。检查底阀,如有卡涩,通过修理使其运作正常,必要时,对油箱的油用滤油机重新过滤;10.8异常振动和异音及管路故障10.8.1在机组启动过程中,发生异常振动时应:1) 当机组出现不正常的响声或振动时,应降低转速检查。2) 当油系统出现不正常现象(例如:油温过高、油压过低等),应停止升速,查明原因消除后方可正常升速。3)当主蒸汽系统出现异常时(如

55、:管道故障,阀门故障),应给予消除。4)在升速过程中发生振动应降低转速,重新延长暖机时间。降低转速时,应在不发生振动转速保持,严禁在临界转速停留。5) 当汽轮机热膨胀发生显著变化时,应停止升速,进行检查。10.8.2机组启动后,接带负荷,提升电压时,发生振动说明发电机部分不正常,应向电气发出“注意机器危险”信号,停止升压。10.8.3当负荷变动机组发生强烈振动,或从汽机、发电机、励磁机发出异音,需减负荷直到异音和振动消除,并检查: (1) 润滑油温度是否发生变化,润滑油压是否下降,轴承温度是否偏高; (2) 主蒸汽温度是否在规定范围内,超过下限时应加强疏水。10.8.4如果减去发电机全部负荷,

56、去掉励磁后,振动才完全消失,说明振动是由发电机转子线圈短路而引起,通知电气检查处理。10.8.5运行机组突然发生强烈振动或听到清楚的金属声音,应紧急停机处理。10.9转速异常10.9.1超速:10.9.11.机组发生超速而危急保安器未动作,司机应立即手拍危急遮断油门,关闭速关阀。10.9.1. 2.如需重新启动时,必须做超速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接带负荷。10.9.2汽机脱网运行时周波下降:10.9.2.1.如是电负荷突增,使汽机转速下降,应立即联系值长,主控进行减负荷。10.9.2.2.如因主汽压力下降引起转速降低,孤网运行时,主汽压力降至机组转速及周波超过规定值,应开启排空门,保持周波不低于

57、规定值,调整无效时应通知电气减少电负荷。如主汽压力降至最低限度,应请示值长故障停机。10.9.2.3.由于周波过低时,会影响其它电动设备正常运行,应加强监视给水泵运行情况。10.9.24.在正常情况下不允许排空带负荷运行,只有在危急情况下短时间内方可采用,但要严密监视复速级后的压力,不允许超过规定值。10.10 速关阀开启不正常10.10.1 操作不当引起的速关阀不能正常开启:用启动调节器开启速关阀的汽轮机,开启速关阀过程中,启动油与速关油要进行切换,但当调节器手轮连续操作且速度过快时,油缸中速关油的升压速度小于启动油的卸压速度,造成活塞盘与活塞脱开,致使速关阀无法开启。正常操作应该是,操作手轮时要注意观察压力表,在速关油压建立、启动油压开始下降时,操作要尽可能缓慢或暂停几秒钟,然后继续操作就可使速关阀正常开启。10.10.2 油缸内泄漏引起的速关阀不能开启:由于油缸与活塞的径向间隙过大,造成启动油大量泄漏,压力降低,无力将活塞推向活塞盘,活塞与活塞盘脱开状态下速关油不能建立油压,因此速关阀无法开启。这种故障只能通过检修来消除,如在油缸与活塞间加装密封件或单配活塞。10.10.3 阀杆结垢,阀杆弯曲等引起的速关阀开启不正常:定期进行速关阀动作试验(见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