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苏地区初二物理第三次月考试卷

上传人:lis****666 文档编号:48831134 上传时间:2022-01-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1年江苏地区初二物理第三次月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年江苏地区初二物理第三次月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1年江苏地区初二物理第三次月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2021年江苏地区初二物理第三次月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江苏地区初二物理第三次月考试卷(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08年江苏地区初二物理第三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1、三个大小、形状都相同的铜、铁、铝圆柱体,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则这三个圆柱体中对桌面压强最大的是(铜铁铝) ( )A、铜圆柱体 B、铁圆柱体 C、铝圆柱体 D、三个一样大2、下列现象中不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是( ) A、针筒吸药液 B、自来水笔吸墨水 C、用高压锅煮饭 D、活塞式抽水机抽水3、一试管中装有某种液体,在试管处于图1中所示的甲、乙、丙三个位置时,管内液体质量保持不变,则试管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 )A、甲位置最大 B、乙位置最大 C、丙位置最大 D、三个位置一样大 图1 4、在吸管中间剪一水平切口(吸管未剪断)

2、,从切口处折弯吸管,使两段大致成直角。把吸管一端放进水里,从另一端用力吹气。观察到的现象是()A、切口处有水向上喷出 B、切口处有水向前喷出。C、水中逸出大量气泡。 D、水中吸管内的液面高度保持不变。5、制药厂在培养液中提取抗菌素时,要通过加热去掉培养液中的水分,但又不允许温度达到100,下列的办法中可采用的是( ) A、减小火力 B、加大火力 C、减小液面上的气压 D、增大液面上的气压6、将一实心物体先后投入足量的水和酒精中,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分别为6N和5N,判定物体在水、酒精中的浮沉状态可能是(酒=0.8103kg/m3)( )A、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漂浮 B、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沉底

3、C、在水中悬浮,在酒精中漂浮 D、在水中沉底,在酒精中沉底7、已知实心铜球、铁球和铝球(铜铁铝)在空气中称时,弹簧测力计读数相等,若将它们浸没在水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 )A相同 B挂铜球的读数最小 C挂铁球的读数最小 D 挂铝球的读数最小F8、如图2所示,用100N的水平力将重为9N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上,物体和墙壁的接触面积为100cm2,则物体对墙壁的压强为( )A900Pa B1104Pa C9.1105Pa D1.09104Pa 图29、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如图3所示,能正确反映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和圆柱体下表面到

4、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像是 ( ) 图310、某农户发绿豆芽,将绿豆倒入盛水的容器中,发现成熟饱满的绿豆沉入水底,干瘪、虫蛀的绿豆漂浮在水面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漂浮在液面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B、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漂浮在液面的绿豆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C、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漂浮在液面的绿豆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D、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漂浮在液面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11、在表面涂蜡的细木棒末端绕上适量的金属丝,把它分别放到甲、乙、丙三种不同的液体里,如图4所示,则( )A. 木棒在甲液体里受的浮力最大B. 木棒在乙液体里受的

5、浮力最大C. 丙液体的密度最大。 D. 甲液体的密度最小 图412、一支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方扎有橡皮膜,当注入某种液体时,橡皮膜向下凸出,如图5甲所示,将其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当管内外液面相平时,橡皮膜凹进管口,如图5乙所示,则管中所装液体可能是( )A、盐水 B、煤油 C、水 D、上述三种都有可能 甲 乙 图513、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6所示。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A、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B、甲液体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C、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D、无法判断。 图7 图614、三个质量相同,底面积相同,但形状不同的

6、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其内分别装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它们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图7所示,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A、一样大 B、甲最大 C、乙最大 D、丙最大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5、如图所示,将玻璃杯中盛满水,然后将硬纸片紧密盖住杯口,再倒转过来,并缓慢的向各个方向转动,结果会发现纸片将 (填“会”、或“不会”)掉下来,这个实验说明了 。 16、重为20N的物体,将其浸没在水中时,它排开的水重为10N,此时它受到的浮力为_N,松手后物体将_。 图8(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17、 一个

7、容器里盛有15cm深的水,水中A点离容器底面的高度11cm,B点离容器底面的高度为6cm,则A与B两点的压强比PA:PB =_。18、在一条河流中河面窄的地方水流得_,河面宽的地方水流得_(填“快”或“慢”)。下图9(甲)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三代先进战机歼10飞机的机翼做成图9(乙)的形状,机翼上方流速_压强越_(选填“大”或“小”)使机翼上下表面产生压强差,从而产生升力。图919、把一铁块浸没在盛满酒精的烧杯中,从杯中溢出8g酒精,此铁块的质量是g,如果把它浸没在盛满水的烧杯中,从杯中溢出水(酒精=0.8 g/cm3, 铁=7.9 g/cm3,g取10N/kg)。20、一金属块在空气中称重27

8、N,把它全部浸没在水中称弹簧秤读数为17N,则该金属块受到水对它的浮力是_N,物体的密度_。如果此时正方体的上表面受到向下的压力是2.5N,则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压力是_N。(g=10N/Kg)21、一冰块漂浮在盛水的容器中,则在冰块熔化过程中(水没有溢出),水面将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在如图10所示的装有水的杯中漂浮着一块冰,冰块内有一实心小铁块当冰全部熔化后,杯中的液面将会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图10 22、体积为50cm3,质量为48g的生橡胶块放入足够深的酒精中静止时,酒精对它的浮力是_N。放入水银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_N。(=13.6103kg/m3,g=10N/kg,酒精=0.

9、8 g/cm3) 23、一艘轮船满载时的排水量是1.8104t,船的自重是7.1107N,它能装_kg的货物。若轮船从大海驶入长江,轮船受到的浮力_(填“变大”“变小”“不变”),船体_(填“上浮”或“下沉”)一些。潜水艇在下潜过程中,浮力_,水对它的压强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g=10N/Kg)24、桌面上的烧杯有半杯浓盐水,如果再向烧杯内加水,则溶液对烧杯底部压强将_(变大/不变/变小),加水前后,深度都为h的某处受到的液体压强将_。三作图:(4分)25、如图11所示,一个烧杯盛有适量的水斜置于一个斜面上静止,一个小球重0.5N,在烧杯中悬浮,用力的示意图画出小球在水中所受

10、到力。四、实验题(共23分)26、(1)著名物理学家 _用实验首先测出了大气压的值。如果实验时玻璃管中水银柱高760mm,这时大气压强为 Pa。 图11实验中,当玻璃管倾斜时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将 ,水银柱的高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2)如图12所示,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若左、右杯中液体的密度分别为1、2,则由图可知()A、12 B、12 C、1=2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3)、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13)。 图12a、通过观察图(a)、(b)后得出结论:_。b、通过对图(b)、(c)的比较又得出结论:_。 图1327、某兴趣小组在研究

11、马铃薯在水中的浮沉情况时,通过往水中加盐,终于使马铃薯漂浮在水面上。由于时间关系,当时并没有及时收拾实验器材,几天后他们来收拾时,惊奇地发现原来浮在水面的马铃薯又都沉在容器底部,他们决定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对此现象,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猜想1:可能由于水的蒸发,盐水的密度变大,导致马铃薯下沉;猜想2:可能是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质量变大,导致马铃薯下沉;猜想3:可能是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体积变小,导致马铃薯下沉。经过一番讨论,他们马上否定了猜想1,你认为他们否定的理由是: 接着他们就猜想2和猜想3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1)取三块马铃薯,编上A,B,C号,分别测出其质量和体积;(2)

12、配制一大杯盐水;(3)将三块马铃薯放在盐水中,使其漂浮,几天后发现马铃薯都沉在容器底部,将其捞出、擦干,分别测出其质量和体积。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后回答:猜想2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你认为导致马铃薯下沉的原因是 _。28、(1)下图是“研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的若干操作,根据此处图a、若选用的操作是或,可研究浮力大小与 _的关系;b、若研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可选用的操作是 _(填序号);c、若研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深度的关系,可选用的操作是 _(填序号)。(2)如图14超凡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将一长方体挂在弹簧测

13、力计下,在长方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长方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1234567hcm024681012FN6.56.05.55.04.54.54.5 a、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物体重_N,物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_N。 b、分析第1次到第5次实验数据,说明物体浸没于液体之前_。 C、分析第5次到第7次实验数据,说明_。 d、如图15能正确反映F浮和长方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关系的图像是 ( ) 图14 图1529、小东同学想测出液体B的密度,他手边只有:一个弹簧测力计、一根细线、一个小石块、两个烧杯和足量的水。小东同学根据这些器材设计出了下面的实验步骤,但

14、不完整。请你将小东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1)用细线系住小石块,将适量的水与液体B分别倒入两个烧杯中;(2)_;(3)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拉力F;(4)_。请根据小东测量的物理量表示出液体B的密度:B=_.五、计算题(共20分)30、(9分)有一重为1.5N,底面积为20cm2的溢水杯放在水平桌面上,杯内盛有重2.5N的水,水面恰好到达溢水口,将一物块轻轻放入杯内,静止时如图所示,溢出40cm3的水,当用一细铁丝将物块完全压入水中时,又排出10cm3的水。(g=10N/kg)求:(1)物块未放入之前杯对桌面的压强。(2)物块的重力。(3)物块的密度。31、(6分)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100cm2,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挂着重为10N的物块。现将物块浸没在水中,容器内的水面由16cm上升到20cm(g取10N/Kg)。求:(1)物块的密度。20cm(2)物块受到的浮力。32、(5分)人们常用“冰山一角”来形容事物显露出来的仅仅是其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还隐藏在表面现象之下,事实上,冰山浮在海水中的确只露“一角”,那么这露出的“一角”到底占冰山大小的多少呢?请你用物理知识通过计算和简要的文字具体说明。(冰=0.9 g/cm3, 海水=1.03 g/cm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