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上传人:zh****u6 文档编号:48804522 上传时间:2022-01-1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16.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目标: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2.注意原子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区别。3.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4.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知道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5.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6.知道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7.知道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课题一 分子和原子学习目标:1. 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2. 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3. 以分子为例,用微观粒子

2、运动来解释生活生产中的常见现象。学习过程:一.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1.构成物质的粒子: 、 、 。2.图示小试身手:下列粒子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A.核外电子 B.原子 C.分子 D.离子二.分子的性质特点1.实验一 蔗糖溶于水提问 蔗糖为什么看不见了?难道消失了吗?分析 水变甜了,说明蔗糖没有消失,而是蔗糖分散成了我们肉眼看不见的一种粒子分子。就像生活中有时我们能闻到香味,但是却看不到这种物质。结论1:.分子是真实存在的;2.材料解读:一滴水中就含有15万亿亿个水分子。假如有人问你:“一个人每口喝下一亿个水分子,每秒钟喝一口,需要多久才能把一滴水中的水分子全部喝到肚子里去?”说出来一定

3、吓你一跳。原来,按照上面所说的喝水速度,喝完一滴水,竟需要五十万年!结论2: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3.实验二 已知酚酞和氨气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它们溶于水可分别得到酚酞溶液和氨水。图A、B烧杯中的溶液会发生变化吗?(1)取一小烧杯,加水,加酚酞,搅拌,观察颜色。(无色)(2)取少量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入浓氨水,观察颜色变化。(溶液变红)(3)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浓氨水,用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如图)。观察有什么现象?(现象:A中溶液由无色变红色,B中溶液仍为无色,C中有白雾出现)提问 为什么(3)中A烧杯变红呢?回答 氨水易挥发,挥

4、发出的氨气运动到A烧杯,使A烧杯中得酚酞溶液变红。结论3: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实验三 A组实验:一杯热水、一杯冷水,同时放入质量相当的红墨水,观察现象。B组实验:取温度计两支,一支放入冷水杯中,一支放入热水杯中。现象:A组热水中红墨水扩散较快;冷水中红墨水扩散较慢;B组中热水中的温度计水银上升快,冷水中则慢。即: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所以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4.实验四 100 mL水+100 mL酒精混合现象:观察到混合后的体积小于200 mL。结论4:分子间有间隔。实验五 取一注射器,吸入一定体积的空气,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再吸入等体积的水,用手指顶住针筒的

5、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现象:吸有空气的注射器比吸有水的注射器容易推进。即:气态物质粒子间隔较大,固态、液态物质的粒子间隔比较小。小试身手:水温升高,液态水变成蒸气“跑”走了,温度下降水蒸气凝成雪花。水的三态变化可以用关于分子的哪些知识来解释?不同状态水分子的排列钢轨为什么是一段一段的中间留有缝隙?答案:一定量的水,在它的三态变化中,分子的数目、大小不变,分子间的距离(间隔)变化。钢轨一段一段的中间留有缝隙也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当温度发生变化时,分子间间隔发生变化,体积就会发生变化,留有缝隙可以防止钢轨弯曲或断裂。5.材料解读:固态氢和液态氢都具有可燃性。结论5: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分子

6、的性质:两小一动一间隔,分子相同性(化性)相同。小试身手: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的特点解释的是( )A.刮风时尘土飞扬 B.进入花园闻到花香 C.将25方石油气装入0.024方的钢瓶中D.50毫升酒精和50毫升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毫升三.分子和原子1.分析材料: 水蒸发 水通电分解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分子: 没有改变 发生改变化学性质: 没有改变 发生变化分析(1)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没变,水的化学性质没变;结论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2)H2O分解生成H2和O2,水分子发生改变,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H2O的化学性质当然就不能保持,但是分解过程中的氧原子和氢原子没有发生改变

7、。结论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但原子的种类却没有发生改变,只是重新组合生成其他物质的分子。2.原子的性质: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原子与分子一样,也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原子之间有间隔;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Hg、Mg、Fe、He等);有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原子保持其化学性质。3.补充:运用分子观点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项目纯净物混合物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宏观只含有一种物质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各成分只是简单混合,仍保持原有的性质没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微观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固定组成固定性质

8、由多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各种不同物质的分子相互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无固定组成和性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物质分子本身发生改变,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小试身手:1.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什么?2.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二氧化碳分子 B.氧分子 C.碳原子 D.氧原子答案:1.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2.A课堂练习: 1.收获季节,一进入四会、广宁、德庆的橘园,就可以闻到柑橘的香味。这是因为( )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的质量很小 D.

9、分子还可再分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A.分子间距离发生了变化B.分子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C.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发生了变化D.分子破裂后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3.公安干警在缉毒行动中,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屡建奇功,它可以嗅出毒品的原因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是可分的C.分子体积极小 D.分子间有空隙4.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B.蔗糖溶解是因为分子很小C.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D.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很小5.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事实是( )A.水结成冰 B.水分蒸发

10、C.水被电解 D.水汽化6.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原子不运动答案:1.A 2.D 3.A 4.C5.C 6.C课题2 原子的结构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学习过程:一、原子的构成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原子2.原子结构中的一些规律表一 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电性和质量粒子种类电性质量质子1个单位正电荷1.672 610-27 kg中子不带电1.674 91

11、0-27 kg电子1个单位负电荷质子质量的1/1 863表二 几种常见原子的构成原子种类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氢 H11011碳 C666612氧 O888816钠 Na1111121123镁 Mg1212121224氯 Cl1717181735规律:(1)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2)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3)原子里质子数不同,原子种类也不同(4)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5)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相等)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分层排布:核外电子分层运动;2.电子层:离核最近的电子层为第一层(能量最低);次之为第二层,以此类推三四五六七层

12、,离核最远的也叫最外层(能量最高);3.核外电子分层排布原则:电子总是尽可能的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上每层最多容纳2n 个电子最外层数目不超过8次外层不超过184.原子结构示意图(1)示例: (2)部分原子结构示意图三.离子1.定义: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如:Na+、Cl-、SO2.离子的分类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如:Na+、Mg2+阴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如:Cl-、SO3.离子的形成(1)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这种结构被视为稳定结构,所以稀有气体具有“化学惰性”,一般情况下不易和别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2)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在化学

13、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3)元素的性质,尤其是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离子符号(1)表示方法:离子符号表示式为Xn+或Xn-,在元素符号(原子团)的右上角标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当离子带一个单位的电荷时,1省略不写。(2)常见离子阳离子:阴离子:5.由离子构成的物质,阴阳离子保持其化学性质。四相对原子质量1.相对原子质量(Ar)=2.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质子数+中子数3.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小试身手:1.氢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变成_,它的符号是_。2.比较氢原子和氢离

14、子: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氢原子(H)11氢离子(H+)103.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子是由电子和质子构成的 B.原子是由电子和中子构成的C.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4.钠原子中有11个质子、12个中子,则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A.11 B.12 C.23 D.15.相对原子质量是( )A.原子质量的简称 B.原子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的比C.原子数量的简称 D.原子的实际质量答案:1.氢离子 H+ 2.1 0 0 1 3.D 4.A 5.B课堂练习:1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A分子 B原子 C中子 D质子2原子核(

15、)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B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D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3钠原子的原子核中有11个质子和12个中子,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 23 B 11 C 12 D 14下列对原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B原子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微粒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原子是可分割成更小微粒的空心小球5下列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粒子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是()6 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元素原子的核外有2个电子层 B该粒子是阳离子C该元素是一种金属元素 D该粒子具有稳定结构7某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则x的值为_。根据元素原子结构示意

16、图,不能直接获得的信息是()A核电荷数 B原子质量 C电子层数 D最外层电子数8下列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 B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C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D相对原子质量代表各类原子实际质量的相对大小9某原子的实际质量是一种碳原子(6个质子和6个中子)实际质量的2倍,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A2 B12 C24 D3610下列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的是 ( )A B C D11根据图3-4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 B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8C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 D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容易

17、得到1个电子 121911年,一位科学家用一束平行的高速运动的粒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核)轰击金箔时,出现了三种实验现象:(1)有一小部分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原因是粒子途经金原子核附近时,受到了斥力而稍微改变了运动方向;(2)大多数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顺利地穿过了金箔,原因是 ;(3)极少数粒子轰击金箔时被弹了回来,原因是 。13下面是部分元素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仔细观察、分析,然后回答问题: 上述粒子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填序号,下同)。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也相同的粒子有 。14已知每个电子的质量约为每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36。表4-1是关于原子的一些

18、信息。据此表,可总结出“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电子数”,你还能总结出哪些信息: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氢l011碳66612氧88816钠11121123铁26302656 ; ; ; 。答案:1B 2B 3B 4C 5A 6A 716 B 8C 9C 10D 11D 12原子内存在很大的间隙,a粒子没有受到阻碍顺利穿过原子内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a粒子正好撞在原子核上被反弹回来13(1)(2) 14电子的质量很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内不一定有中子数值上,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其他合理答案均可)课题3 元素学习目标:(1)了

19、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利用周期表查取一些简单信息。学习过程:一、元素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2.元素和原子的区别元素原子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区分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没有数量多少的意义既讲种类,又讲个数,有数量多少的含义使用范围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举例如: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即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如: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联系元

20、素原子4.元素的存在(1)游离态,氧气中的氧元素;化合态,水、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2)空气中前两位的元素:氮元素、氧元素。(3)生物细胞中前四位的元素:氧元素、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4)地壳中元素含量的分布:氧元素、硅元素、铝元素、铁元素、钙元素、钠元素、钾元素、镁元素4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二、元素、原子、分子、物质之间的关系讨论 在发生化学反应S+O2SO2中,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结论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组,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原子种类、元素种类均不变。三、元素符号1.定义:表示元素的化学符号。2.书写方法由一个字母表示

21、的元素符号要大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3.元素符号的意义一般来说,元素符号既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有些元素符号除了表示一种元素,一个原子外,还表示一种单质若元素符号前面加了数字只表示几个原子小试身手: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2.物质的分类标准有很多,自拟两个分类标准,将水、氢气、氧气、二氧化碳四种物质中的三种物质包括在标准内,而另一种物质不包括在标准内。(1)标准_,包括的物质有_。(2)标准_,包括的物质有_。答案:1.氧元素 氧元素 氮元素2.(1)常温下是气态的 氢气、氧气、二

22、氧化碳(2)组成物质中含有氧元素的 水、氧气、二氧化碳(答案合理均可)四、元素周期表1、组成:7个横行,即七个周期;18个纵行,即7个主族、7个副族、1个零族、八族(8,9,10)2、元素周期表的意义(1)为寻找新元素提供理论依据(2)元素周期表中位置越靠近元素性质越相似,启发人们在一定区域内寻找新物质(半导体)课堂练习:1、元素是具有相同 (即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2、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与 有密切的关系3、元素符号的意义: 表示一种 ;表示这种元素的 。4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核外电子数 B中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质子数5、铈是一种稀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铈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

23、示,下列有关铈的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符号为Ce B属于非金属元素C相对原子质量1401g D原子核内中子数为586、用元素符号回答:质子数最少的元素是 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_,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_,水中含的元素是 _,液态金属中所含的元素是 _。7、下图中的符号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 A B C D 8、化学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市场上有“高钙牛奶”、“加氟牙膏”、“葡萄糖酸锌”等商品,这里的“钙、氟、锌”应理解为()A原子 B元素 C分子 D单质9、科学家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据此推断,

24、放射的粒子一定是( ) A电子 B中子 C质子 D原子核10、某物质在隔绝空气受热后,生成了氧气(O2)、氯化钾(KCl),由此可证明此化合物中一定含有 、 、 三种元素。答案:1.核电荷数 质子数 2最外层电子数 3.元素 一个原子4.D 5.A 6.H Al N H、O Hg 7.C 8.B 9.C 10.O K Cl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关于原子和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D分子之间没有间隔2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 A变瘪的乒乓球放

25、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B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C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D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3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 )A微粒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微粒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C微粒之间的间隙发生了变化 D微粒总是不断运动的 4.物质构成的奥秘告诉我们:元素的种类、化学性质分别与下列粒子数密切相关。它们分别是 ( )A.质子数、中子数 B.最外层电子数、质子数 C.中子数、最外层电子数 D.质子数、最外层电子数5“高钙奶”中的“钙”是指( )A原子 B元素 C分子 D单质

26、6钼是稀有矿产资源,主要用于航天合金材料制作。在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钼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内质子数为42B.相对原子质量为95.94gC.属于非金属元素D.元素符号为MO7根据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判断,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8.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 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带负电荷;不显电性;不能再分;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A. B. C. D.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不显电性 B. 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 C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实际原子质量的简称,没有单位D. 最外层有8

27、个电子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10.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最先确立了原子学说,他的中心论点主要有: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同种元素的原子,其性质和质量都相同。而现代科学实验表明:同种元素的原子内部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一定相同的中子数。从现代的观点看,你认为道尔顿的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 ( )A. B. C. 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第11、12题每空0.5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11.下列元素名称或符号有错误,请改正。 (1)汞HG_;(2)绿CL_;(3)猛MN_;(4)美Mg_;(5)钙cd_;(6)纳Ne_。12.用符号表示,或写出符号所具有的意义。(1

28、)氮元素_,(2) 3个铁原子_,(3)4P_,(4)3H_,(5)H_ ,(5)O _。13.科学研究证实,物质从宏观上讲是由元素组成,从微观上讲是粒子(原子、分子、离子)构成的示例: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氧气又是由氧分子构成的。请你仿照“示例” 填写下列空格。(1)水: ; (2)铁: ;(3)氯化钠: 。14. 用元素符号分别表示下列物质与氧气反应的表达式。(1)铁: ;(2)磷: ; 15.A、BH八种物质,有下图所示关系: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G都是黑色固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E是一种无色液体,H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请你

29、根据上述信息,推断出下列物质:A 、B 、D 、E 、H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4分)16.(4分)已知每个电子的质量约为每个质子质量的1/1836,所以在科学上计算原子的质量时只计算质子和中子的质量,电子质量忽略不计,下表是部分原子的构成指数: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氢1011碳66612氧88816钠11121123铁26302656铀9214692238通过此表,可总结出“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还能总结出:(1)_;(2)_ _;(3)_;(4)_。17(3分)已知几种离子或原子的结构、带电情况及化合价如下表所示:通过此表可总结出:“带负电荷的原

30、子属于阴离子”。还能总结出:(1) ;(2) ;(3) 。18(5分)正确认识相关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之一。我们可用下图来表示事物的异同点。将两种事物的相同点写在两个圆重叠的区域内,每件事物的不同点则写在相应圆中重叠区域以外的部分。请参照下图左侧示例,另外确定一组化学事物,填写在右侧空格中。A: ;B: ;a: ;b: ;c: 。19.下图是钠与氯气(Cl2)反应生成氯化钠的模拟图。从图示中你可获得哪些信息?(写出两条即可)(1) ;(2)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IAO11 H1.008AAAV AAA2

31、He4.00323 Li6.9414 Be9.0125 B10.8l6 C12.017 N14.0l8 016.009 F19.0010 He20.8l311 Na22.9912 Mg24.3113 Al26.9814 Si28.0915 P30.9716 S32.0617 Cl35.4518 Ar39.95 (1)很多科学家对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和完善做出了重大贡献,请写出其中一位科学家的名字:_ 。(2)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的 在数值上相等。(3)硫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 个电子层,它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或“失

32、”)电子。 (4)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填符号)。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电子数不同(5)利用元素周期表,人们对元素的认识进入全新的飞跃时期。近年,俄罗斯科学家曾宣 布他们将人工合成第118号元素,则此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_。 (6)元素周期表中有很多规律,仔细研究你会发现的规律有(写出两条) 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计1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BACDBAC BAD二、填空题(第11、12题每空0.5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11. (1)Hg;(2)氯 Cl;(3)锰 Mn;(4)镁 ;(5)Ca;(6)氖 Ne或钠Na12.(

33、1)N;(2)3Fe ;(3)4个磷原子;(4)3个氢原子 ; (5)氢元素,一个氢原子 (6)氧元素,一个氧原子13.(1)水是由氧和氢元素组成的;水又是由水分子构成的。(2)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铁又是由铁原子构成的。(3)氯化钠是由氯元素和钠元素组成的;氯化钠又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 点燃 点燃14.(1)Fe + O2 Fe3O4 (2)P + O2 P2O5 15. A高锰酸钾; B二氧化锰; D氧气 ; E过氧化氢; H二氧化碳。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4分)16.(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原子核内不一定都有中子(3)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34、(4)质子数决定原子种类(5)由核外电子总数可间接推理原子种类等(任答四条,每条1分,其他合理答案均可)17(1)带正电荷的原子属于阳离子 (1分)(2)不带电荷的微粒属于原子 (1分)(3)阴离子的化合价为负价 (1分)(其他合理答案均可)18A:物理变化(1分) B:化学变化(1分) a:没有新物质生成(1分)b:物质发生变化(1分)c:有新物质生成(1分)(其他合理答案均可)19.(1)反应中钠原子转移一个电子给氯原子 (2) 反应中氯气分子分成氯原子(3)原子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4)氯化钠由氯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任答两条,每条1分,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四、综合应用题(每空1分,共10分)20.(1)张青莲或门捷列夫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核电荷数 (3) 3 ; 非金属;得 (4)A (5)118(6)同一周期核电荷数依次递增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每一周期通常以金属元素开头,过渡到非金属元素,结尾部分是稀有气体元素等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