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8652888 上传时间:2022-01-13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8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资源描述: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3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点。课标要求课标要求探究的主要问题探究的主要问题1、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和灌溉、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和灌溉工具工具2、了解古代中国的水利工程、了解古代中国的水利工程3、掌握小农经济的特点和形成的条件、掌握小农经济的特点和形成的条件4、了解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过程、了解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过程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是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是如何发展演变的?如何发展演变的? 推动整

2、个发展过程的根推动整个发展过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本原因是什么?原始农业出现刀耕火种“石器锄耕”根本原因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突出表现为突出表现为生产工具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的改进和施肥、灌溉施肥、灌溉技术技术的掌握和提高以及农作物的掌握和提高以及农作物种类种类的丰的丰富等。富等。1.耕作工具的进步耕作工具的进步思思考考结合图片与教结合图片与教材完成下表:材完成下表: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时期时期工具名称工具名称特点特点春秋:出现春秋:出现战国:推广战国:推广西汉:改进西汉:改进进一步推广进一步推广隋唐:完善隋唐:完善没有犁壁,只能松土破土,不能翻土造垄,没有犁

3、壁,只能松土破土,不能翻土造垄,构造比较简单构造比较简单二牛三人、二牛一人二牛三人、二牛一人播种工具,将开沟和播种结合在一起播种工具,将开沟和播种结合在一起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既简便又轻巧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既简便又轻巧铁犁耦犁耧车曲辕犁原始农业出现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2.2.水利灌溉水平的提高水利灌溉水平的提高阅读课本第阅读课本第6 6页,页,归纳出不同时期水归纳出不同时期水利工程或水利灌溉利工程或水利灌溉工具。工具。时期时期工程或工具工程或工具战国战国汉朝汉朝曹魏曹魏唐朝唐朝宋朝宋朝明清明清都江堰时期时期工程或工具工程或工具战国战国都江堰汉朝汉朝曹魏曹魏唐朝唐朝宋朝宋朝明清明清漕渠

4、、白渠、龙首渠翻车筒车高转筒车筒车筒车高转筒车高转筒车时期时期工程或工具工程或工具战国战国都江堰汉朝汉朝漕渠、白渠、龙首渠曹魏曹魏翻车唐朝唐朝筒车宋朝宋朝高转筒车明清明清风力水车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作作合合探探 究究1、什么是小农经、什么是小农经济?它有哪些特点?济?它有哪些特点?2、小农经济形成、小农经济形成的条件有哪些?的条件有哪些?特点(熟记):特点(熟记):1、含义(了解):、含义(了解): 小农经济小农经济,也可以说是自然经济也可以说是自然经济,它是分散的,且它是分散的,且生产出来的产品都用来自己消费或绝大部分用来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都用来自己消费或绝大部分用来自己消费消费,而不是进

5、行商品交换而不是进行商品交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但小农经济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济。但小农经济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而自然经济主要与商品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而自然经济主要与商品经济相对,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经济相对,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背景下,而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背景下,而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铁农具的出现和

6、牛耕的逐渐推广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2、形成的条件、形成的条件四、土地制度的演变四、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2、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井田制)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诗经小雅小雅北山北山井田制瓦解的原因井田制瓦解的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牛耕的出现和铁制农具的(牛耕的出现和铁制农具的发展)荒地被大量开垦为私田。发展)荒地被大量开垦为私田。(根本原因)(根本原因) 周王室衰微,无力维系土地分封。周王室衰

7、微,无力维系土地分封。 战争频繁,在井田上耕作的劳动力不断减少。战争频繁,在井田上耕作的劳动力不断减少。 公元前公元前594年,鲁国:不论公田年,鲁国: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纳税。(初税亩)私田,都要按亩纳税。(初税亩) 各诸侯国相继进行税制改革,实各诸侯国相继进行税制改革,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秦国商鞅变法:开阡陌封疆,秦国商鞅变法: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土地私有制。 封建土地私有制在各国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在各国确立土地国有制土地国有制土地私有制土地私有制国家土地所有制国家土地所有制 地主

8、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小农土地私有制小农土地私有制3、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战国时期)(战国时期)国有土地国有土地农民占有土地农民占有土地地主占有大部分土地地主占有大部分土地荒地荒地课堂小结课堂小结发达的古代农业发达的古代农业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刀耕火种刀耕火种石器锄耕石器锄耕铁犁牛耕铁犁牛耕灌溉水平的提高灌溉水平的提高形成和特点形成和特点土地制度的演变土地制度的演变演变过程演变过程A、耕作方式的进步、耕作方式的进步B、土地制度的变化、土地制度的变化C、手工业的进步、手工业的进步D、

9、赋税制度的变化、赋税制度的变化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发展主要反映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发展主要反映了课课 堂堂 巩巩 固固2谚语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总结。下列谚语能够谚语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总结。下列谚语能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A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B黄牛过河各顾各黄牛过河各顾各C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D小满芝麻芒种谷小满芝麻芒种谷3.中国是农业古国中国是农业古国,每年立春日每年立春日,都十分重视都十分重视“鞭牛迎春鞭牛迎春”这一这一传统活动传统活动,唱词为唱词为“一鞭曰风调雨顺一

10、鞭曰风调雨顺,二鞭曰国泰民安二鞭曰国泰民安,三鞭曰天三鞭曰天子万岁春子万岁春”。这一现象与我国古代哪一耕作方式有关。这一现象与我国古代哪一耕作方式有关() A.石器锄耕石器锄耕B.刀耕火种刀耕火种C.铁犁牛耕铁犁牛耕D.千耦其耘千耦其耘4.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观察下列剪纸观察下列剪纸,它们形象地反它们形象地反映了映了()A.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C.领先世界的手工技术领先世界的手工技术D.古代社会的和谐融洽古代社会的和谐融洽5.黄梅戏黄梅戏天仙配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你耕田来我织布,我

11、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这段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活的基本单位“男耕女织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济的特点之一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经营方式A.B.C.D.6、某古代水利工程、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水旱从人,不知饥

12、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征丁千二百人护之千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A 都江堰都江堰 B 郑国渠郑国渠 C 灵渠灵渠 D 芍陂芍陂时间改革措施管仲在齐国改革(公元前七世纪中期)相地而衰征鲁宣公改革(公元前594年)公田之法,十足其一;今又履其余亩,复十取一商鞅变法(公元前四世纪中期)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7.(2011年安庆检测年安庆检测)阅读下列改革措施阅读下列改革措施,据此判断它们共同的历史据此判断它们共同的历史意义意义()A.直接瓦解了分封制直接瓦解了分封制B.土地私有权得到了诸侯国法律承认土地私有权得到了诸侯国法律承认C.极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为争霸、兼并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为争霸、兼并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