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顾问-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与示范项目申报指南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8626003 上传时间:2022-01-1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2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赛迪顾问-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与示范项目申报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赛迪顾问-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与示范项目申报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赛迪顾问-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与示范项目申报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赛迪顾问-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与示范项目申报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赛迪顾问-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与示范项目申报指南(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赛迪顾问思錐创造世界循环经济政策性融资研究系列之六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与示范项目申报指南第一章 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概述及现状分析一、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概述为了推进国家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保障我国工业的绿色发展, 推进我国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工信部于2011年12月17日制定并发布了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以期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工业体系。工业固体废物指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固体、 半固体以及除高浓度废水以外的液 体废弃物。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是指我国各工业领域在生产活动中年产生量在 1,000万吨以上、对环境和安全影

2、响较大的固体废物, 主要包括:尾矿、煤矸石、 粉煤灰、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赤泥和电石渣。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工业固 体废物数量日益增加,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表1重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规划要求序 号重点 领域注解规划要求1尾矿选矿厂和冶炼厂排出的废 物。以尾矿有价金属组分高效分离提取和利用、生产 高附加值大宗建筑材料、充填、无害化农用和用 于生态环境修复为重点,推进尾矿综合利用。2煤矸石与煤层伴生的一种含碳量 低、比煤坚硬的黑色岩石。 通常煤矿开采、洗煤及耗煤 单位排出。以煤矸石咼附加值、规模化利用为目标,以煤矸 石胶结充填、煤矸石生产建筑材料、煤矸石发电 为重

3、点,推进煤矸石综合利用。3粉煤 灰燃煤电厂锅炉、煤粉炉在燃 煤过程中产生的固体颗粒 物。重点推进内蒙古、山西等粉煤灰产生与堆存集中 区域的粉煤灰综合利用,大力发展粉煤灰规模化 利用和高值利用。4冶炼渣在冶炼生产中产生的咼炉 渣、钢渣、铁合金渣以及有 色金属矿渣。以钢渣提铁及尾渣深度整体利用、有色冶炼渣提 取有价金属及整体利用、含重金属冶炼渣无害化 处理及深度综合利用为重点,强化技术支撑,完 善以冶炼渣综合利用为核心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培育一批钢渣预处理及深度综合利用专业化企业 和以有色金属企业为核心的冶炼渣综合利用企业 集群。1赛迪顾问思錐创造世界5工业 副产 石膏工业生产中由化学反应生 成的

4、以硫酸钙为主要成分 的副产品或废渣,主要来源 于磷化工生产所排放的磷 石膏等。从源头控制工业副产石膏的质量。扩大石膏基制 品应用领域,提高建材等行业石膏基制品的应用 比例。鼓励利用工业副产石膏替代天然石膏,减 少天然石膏开采。拉动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产 品的市场需求,鼓励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产业 集约发展,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激发企业开展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的内在动 力。6赤泥铝工业提取氧化铝时排出 的污染性废渣。促进氧化铝清洁生产,加强高铝煤炭资源综合开 发利用,提高再生铝资源回收利用水平,拓展铝 原料来源,减少铝土矿生产氧化铝比重,从生产 源头和原料来源全面实现赤泥减量化。

5、以赤泥低 成本脱碱后综合利用为重点,拓展赤泥综合利用 途径。注:由于电石渣综合利用情况较好,利用率接近100%故规划未涉及电石渣。资料来源:赛迪投资顾问整理2012,08“十二五”期间,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也将随之增加,预计总产生量将达150亿吨,堆存量将净增80亿吨,总堆存量将达到270亿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将新增占用土地 40万亩。堆存量增加将使 得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加大,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中含有的药剂及铜、 铅、锌、铬、 镉、砷、汞等多种金属元素,随水流入附近河流或渗入地下,将严重污染水源。干涸后的尾砂、粉煤灰等遇大风形成扬尘,煤矸石自燃产生的二氧化硫会形成酸

6、 雨,对环境造成危害。尾矿库、赤泥库等超期或超负荷使用,甚至违规操作,会带来极大安全隐患,对周边地区人民财产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另外,大量非金属天然矿物资源的开采也引起严重的环境、生态破坏等问题。二、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发展现状1、综合利用规模稳步扩大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处理是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全国各类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和综合利用率均有显著提高,其中尾矿、工业副产石膏、赤泥的综合利用率快速增长,冶炼渣和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率大幅提高, 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开始走上了规模化发展道路。“十一五”期末,我国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达到 11亿吨,比“十五”期末增长

7、5.6亿吨;综3合利用率达到40%,比“十五”末提高7个百分点;从事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企业超过15,000家,产值达到3,000亿元,从业人员达200万人以上全国共伴生金属矿产约 70%的品种得到了综合开发,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和 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分别提高到 35%和40%,煤层伴生的油母页岩、高岭土 等矿产进入大规模利用阶段。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69%,超额完成规划目标9个百分点。累计利用粉煤灰超过10亿吨、煤矸石约11亿吨、冶炼渣约5亿吨,回收利用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等再生资源9亿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70%,年利用量达5亿吨。表2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8、一五”情况种类产生量(万吨)综合利用量(万吨)综合利用率(%2005 年2010 年2005 年2010 年2005 年2010 年尾矿71,400121,4005,00017,000714煤矸石37,00059,80019,60036,5005361粉煤灰30,10048,00019,90032,6006668冶炼渣18,00031,7009,00019,0005060工业副产石膏 :5,00012,5005005,0001040赤泥1,0003,0002012024合计162,500276,40054,020110,2203340资料来源:工信部 2012,082、技术装备水平逐步提升钒钛

9、资源、镍矿伴生资源实现综合开发,稀土等元素得到高效利用,高铝粉 煤灰提取氧化铝技术研发成功并逐步产业化,废旧家电的全密闭快速拆解和高效 率物料分离等资源化利用技术装备实现国产化, 废旧纺织品再生利用技术中试成 功。年产5000万平方米全脱硫石膏大型纸面石膏板生产线投产,利用煤矸石、 煤泥混烧发电的大型机组装备投入运行,全煤矸石烧结砖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 水平。开发了一批用量大、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的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 高铝粉煤 灰提取氧化铝多联产技术、磷石膏生产硫酸联产水泥技术、尾矿生产加气混凝土 技术等1,000多项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尾矿高强结构材料技术、拜耳法 思錐创造世界赤泥深度

10、选铁技术等一批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已在中试、 工业试验或实际工程上取 得重大突破;一批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得到推广应用,高压立磨等部分大型成 套设备制造实现国产化,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法律政策日趋完善循环经济促进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再生资源回 收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陆续颁布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财 政部等部门发布了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政策大纲、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 用鼓励、限制和淘汰技术目录、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 版)、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新型墙体材料专项 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初步形成了资源综合利用的法规

11、政策体系。4、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资源综合利用已经成为煤炭、电力、钢铁、建材等资源型行业调整结构、改 善环境、创造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2010年,全国煤矸石、煤泥发电装机容量 达2100万千瓦,相当于减少原煤开采 4000多万吨,综合利用发电企业达 400 多家,带动就业人数近10万人;从钢渣中提取出约650万吨废钢铁,相当于减 少铁矿石开采近2800万吨;通过综合利用各类固体废物累计减少堆存占地约16万亩;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年产值超过 1万亿元,就业人数超过2000万人。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已经成为企业调整发展思路、改善环境面貌、减少矿山资源开采、增加就业机会和培育新的经

12、济增长点的重要途径,更是煤炭、 钢铁、矿产资源等行业发展接续产业的重点。“十一五”期间,我国共利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36亿吨,实现产值过万亿,新增就业岗位 40万个,减少土地占 用超过18万亩,初步形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区域分布1、已获批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试点基地分布目前,我国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企业的规模较小, 产业集中度不高,难以形成规模化效益。为了扩大综合利用规模,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期间的十大重点工程。该十大重点工程项目需社会总投资1000亿元,预计实现年产值1445亿元,年利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 4.12亿吨。2011年,工信部推出第一批“工业

13、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试点”,共12个地区成为试点城市,这些城市的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堆存集中,且有一定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础。通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的建设, 旨在研发 和推广先进的适用技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打造较为完整的工业固体 废物综合利用产业链。表3第一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试点”情况序号试点地区主要领域1河北省承德市铁尾矿综合利用2山西省朔州市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综合利用3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 斯市煤矸石、粉煤灰综合利用4辽宁省本溪市尾矿、煤矸石和冶炼渣综合利用5江西省丰城市煤矸石、粉煤灰、副产脱硫石膏等综合利用6山东省招远市黄金尾矿综合利用7河南省平顶

14、山市粉煤灰和煤矸石综合利用8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 市有色金属尾矿综合利用9四川省攀枝花市钒钛磁铁矿尾矿综合利用10贵州省贵阳市磷石膏、粉煤灰、赤泥综合利用11云南省个旧市锡尾矿和有色金属冶炼废渣综合利用12甘肃省金昌市有色冶炼渣、尾矿、粉煤灰、磷石膏和煤矸石等综合利用资料来源:赛迪投资顾问整理2012,082、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分布特征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的产量呈现北多南少、东多西少的总体分布格局。根据2009年数据统计显示,2009年固体废物产生量总计约 203943.41万吨,其中, 河北地区产生量21975.81万吨,占总量的10.78%,其余排名前列的地区分别 是辽宁、山西、山东、内蒙

15、古等地。7赛迪顾问思錐创造世界图1 2009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量分布情况其他38.41%河北10.78%4.15% 4.22% 4l25%4.36% 5.29%9赛迪顾问思錐创造世界#赛迪顾问思錐创造世界资料来源:赛迪投资顾问整理2012 , 08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值的数据显示,2009年产值最高的地区为浙江和 江苏,产值分别达到251.32亿元和201.44亿元,占全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 用产值的15.63%和12.53%。图2 2009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品产值分布资料来源:赛迪投资顾问整理2012 , 08四、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1、地域资源禀赋限制区域发展不

16、平衡受地域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影响, 不同地区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产生、 堆 存及综合利用情况差异较大,其中粉煤灰最为突出。山西、内蒙古、陕西等地区 粉煤灰产生和堆存量大,利用率低;北京、上海和东部沿海地区,利用水平较高, 已经出现粉煤灰供应缺口。2、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企业规模小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与上游企业的主营业务关联度低, 受重视程度不 够,造成专业从事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企业以中小型为主, 平均产值不 到2,000万元,缺乏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跨区域、 跨省份的大型专业化企业集 团,企业资源整合能力差,无法获得明显的规模效益。3、技术装备与技术水平支撑能力不足目前,大宗工业

17、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尚存在许多技术瓶颈,尤其缺乏大规模、高附加值利用且具有带动效应的重大技术和装备, 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 础性、前瞻性技术研发方面投入不够。多数企业研发能力较弱,技术装备落后, 缺少研发投入的积极性。现有技术装备水平不能为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 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制约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4、支持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缺少对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强制性要求和针对性奖惩措施, 企业缺乏利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的压力与动力; 现有财税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新产品尚未列入税收优惠目录,尚未建立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专项资金;部分地区还存在政策落实难、

18、执行中有偏差等问题。11n思錐创造世界第二章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政策解读一、申报“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与示范项目”的 重要意义大宗固废综合处理是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循环经济项目前期投入 大,短期内经济效益较低,企业投入积极性不高,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合作。政 府将制定和完善激励政策,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方式,给予企业相应的支 持。通过政府引导、金融支持、企业参与的循环经济机制,鼓励开发一批重大技 术与装备、建设一批特色示范基地、培育一批重点企业。图3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意义iin思錐创造世界iin思錐创造世界我国煤肝石发电机组 装机规模己达2100万

19、千瓦.年可减少庫煤 开釆4血D万吨*天然 石青资源虽然丰富, 但品購较低且集中往 少数几个地区,燃煤 电厂排敢的脱瓯石 宫、湿法璘酸中产生 的磷石膏频全部得到 利用,年可节妁天然 石冒1亿吨。 粉煤灰排腰量大、占地 參,如果得碧台理和用 将有效圖少由于堆存造 橱寸土咯卫、水嚴 等坏境的影响和对人棒 健康的危害;衣作物箱 秆烷會利用可以有效解 决随翡焚烧汚逢环境、 逢咸交通安全隐患等笑 出剛T删化进程中 产生的大童建舷物的 综舍刹用将减轻“垃圾 大力推动大宗固体废 物综含利用,烙在电 如煤熬矿产、冶 炼、唤农业箒多 个行业探索形成械 瀰一产品一區弃物一 再生费1T的发展欖 扰,廷伸和拓宽生产 植

20、条,促逬产业间的 共生耦音,推动很坏 经济昭顺较大规模样iin思錐创造世界iin思錐创造世界A缓解突岀环境问题促进循环翌济发展iin思錐创造世界iin思錐创造世界大宗固废綜合利用的重要萱义资料来源:赛迪投资顾问整理2012,081、建设循环经济,促进区域资源可持续利用开展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节约土地,更有利于实现节能减排和 创造综合的经济效益。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过程中,通过各个环节采取的控制措 施,采用循环经济理念,提高废物循环使用效率,推行清洁生产工艺,减少末端 污染物治理,使固体废弃物身缠减量化,大幅度降低固体

21、废弃物排放量,确保治 理措施的有效实施,突出强化了监督管理,使区域内的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2、缓解环境压力,发展节能环保经济多年来资源的高强度开发及低效利用, 加剧了我国资源供需的矛盾,资源短 缺和低效利用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大宗工业固废对存量的增加将使相关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加大,在处理处置的艰巨任务和严峻形 势下,如何有效缓解环境压力,提升固废综合利用的能力是各区域面临的重要问 题。申请“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与示范项目”的园区,通过“以用 为主”的发展模式,在“十一五”期间取得的卓越成果的基础上大力开展重点示 范工程,将有助于缓解地区环境和资源的压力,为区域

22、内发展节能环保型经济搭 建稳健良好的基础。3、提升城市形象,打造生态与经济循环型城市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城市的经济正在快速发展。但是城市的经济发展已经大 大破坏了生态环境,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需要大力发展循 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自然生态,形成资源节约的循环经济发展 模式。建设“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与示范项目” 将为城市发展减 少大量的污染源,形成高效率的经济资源流转系统,以循环经济为核心思想,以 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为支撑骨架,为人、才、物、信息、能源的流动提供高效 的流转途径和条件,加速流转速度,减少经济资源在流转过程中的损耗, 从而提 升城市形象,

23、帮助区域打造生态与经济循环型城市。ii赛迪顾问思錐创造世界4、获取政府支持,加快地区经济发展近年来,政府从投资、产业、金融、税收等方面给予循环经济大力支持,并 初步建立了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投资扶持:中央预算内投资每年都安排对循环经济项目的支持,支持力度不断增大,支持的循环经济项目范围也逐年扩大。从 2011年起,东中西部分别按 照投资额的8%、10%和12%进行补助。以“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申请项目为例, 目前国家已批准二批共22个园区成为“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并给予示范基地 2000万-2亿元的资金补助。产业支持:在2011年修订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中把循 环经济相

24、关的经济类产业项目列入鼓励类项目, 并在外商投资指导目录和中 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中,将部分循环经济类内容列入允许类目录, 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金融支持:国家发改委会同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研究提出了支持循 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措施,对循环经济园区、企业和项目从贷款、直接融资 等方面给予支持。税收支持:国家发布了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对企业综合 利用产品取得的收入,减按 90%计征所得税。同时引发关于公共基础设施项 目和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所得税优惠政策问题的通知,对相关企业所得税给 予“三免三减半”优惠。在印发的关于调整完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 税政策的通知中对

25、循环经济产品和劳务给予增值税减免优惠。符合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要求和循环经济试点要求的地区申请成功 后,在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中将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二、申报“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与示范项目”要 点解读1、指导思想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以提高综合利用率为核心,以重点工程为着力点,完善政策措施,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推 动大宗固体废物由“低效、分散利用”向“高效、规模利用”转变,形成稳定的 利废和资源再生能力,发挥资源综合利用对于保障资源安全和防治环境污染的作 用,带动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全面提升。2、总体目标到2015 年,大宗

26、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 50%,其中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 用率达到72%,通过实施本方案中的重点工程,新增 3亿吨的年利废能力。基 本形成技术先进、集约高效、链条衔接、布局合理的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体系。表4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目标大宗固废种类产生量(亿吨)利用率(%尾矿1320煤矸石7.7675粉煤灰5.870工业副产石膏1.6550冶炼渣470建筑废物830农作物秸秆780合计47.2150资料来源:工信部 2012,083、重点工程内容“十二五”期间,结合各种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堆存、综合利用和区 域经济发展状况,从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入手,组织实施尾矿提取有价组分 工程、尾矿充填工

27、程、尾矿生产高附加值建筑材料工程、尾矿农用工程、粉煤灰 高附加值利用工程、钢渣处理与综合利用工程、有色冶炼渣综合利用工程、氰化 渣综合利用工程、工业副产石膏高附加值利用工程、赤泥综合利用工程等十大重 点工程,提高利用价值,扩大利用规模,促进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再上新 台阶。(1 )尾矿提取有价组分工程1 )鼓励在铁尾矿集中地区建设和改造一批磁铁石英岩型尾矿再选及赤铁矿 尾矿预富集还原再选铁项目;在攀西地区、承德地区建设和改造一批钒钛磁铁矿 型尾矿差异还原提取铁、钒、钛项目;在锰三角等锰尾矿集中地区建设若干个锰 尾矿生物化学溶浸多元素综合回收示范项目。通过重点工程的实施,提高黑色金属尾矿中铁

28、、锰及其他共伴生有价组分的利用率, 实现年消纳黑色金属尾矿400 万吨,预计年产值38亿元。2)在铜、镍、钨尾矿集中的甘肃、安徽、江西等地区建设和改造一批重、 磁、浮联合选矿综合回收铜、镍、钻、钨等多元素项目;在铅、锌、锡、锑尾矿 集中的云南、广西、湖南等地区建设和改造一批尾矿无害化浮选综合回收铁、铅、锌、银、铟、锡、锑、砷等多种伴生元素项目;在钼尾矿集中的辽宁、陕西、河 南等地区建设和改造若干个钼尾矿浮选回收硫化物、云母、长石等多种有价组分 项目。通过有色金属尾矿提取有价组分重点工程,实现有色金属的梯级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年消纳有色金属尾矿 300万吨,实现年产值80亿元。(2) 尾

29、矿充填工程以铁尾矿大规模低成本充填为主要发展方向,以全面提升全尾砂胶结充填、 尾矿水砂充填采空区、尾矿干排干堆充填塌陷区等技术水平为重点,同时大幅提 升贵金属和有色金属矿山充填比例。建设和改造一批尾矿充填项目,实现年消纳 尾矿30,000万吨,新增金属矿山可采资源量1亿吨/年,预计年产值300亿元。(3) 尾矿生产高附加值建筑材料工程以磁铁石英岩型尾矿生产蒸压加气混凝土、尾矿制造木化板、尾矿生产高强结构材料等为重点,推进尾矿生产高附加值建材,拓宽尾矿应用领域,扩大尾矿 生产的建材应用范围。在尾矿集中地区建设和改造一批尾矿生产加气混凝土及其 他高附加值建筑材料项目,实现年消纳尾矿 2,000万吨

30、,预计年产值120亿元。(4) 尾矿无害化农业和生态应用工程在尾矿无害化农业和生态应用现有实验室成果和农田试验成果基础上,选择不同地区进一步增加农田试验的作物和土壤类型,对各种农作物生长数据,土壤性能数据和环境生态效应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系统总结,特别是有毒有害元素在 果实、粮食、植物、土壤、水体、大气等方面的累积和迁移规律进行深入分析。 强化尾矿农用前的无害化处理,规划建设若干个不同尾矿无害化处理后生产缓释17赛迪顾问思錐创造世界肥、土壤调理剂和生态环境修复功能材料的研究项目,实现年消纳尾矿300万吨,预计年产值20亿元。(5)粉煤灰高附加值利用工程1)在高铝粉煤灰集中的内蒙古、山西等地区,探

31、索多条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工艺路线,优化高铝粉煤灰综合利用工艺技术, 降低综合成本,提高粉煤灰 利用率和效益,完善产业链,促进高铝粉煤灰综合利用产业化。 建设若干个高铝 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多联产示范项目、高铝粉煤灰低能耗生产硅铝(铁、钛)合金 示范项目,实现年消纳高铝粉煤灰 360万吨,预计年产值95亿元,实现高铝粉 煤灰提取氧化铝联产白炭黑、亚微米纳米硅钙填料技术产业化。2 )建设若干个以粉煤灰深度分选提取微米漂珠、磁珠、亚微米玻璃微珠、纳米玻璃微珠、燃料级碳粉及纳微米级高附加值碳粉为主要内容的示范项目,实现年消纳粉煤灰400万吨,预计年产值50亿元,促进粉煤灰高附加值利用。(6)钢渣处理与综

32、合利用工程积极推进钢渣综合利用专业化企业与钢铁企业合作,实现钢渣“零排放”。促进钢渣热焖自解、低能耗破碎磁选提取渣钢、生产钢渣微粉和钢、矿渣复合微 粉为核心内容的整体利用,建设和改造一批专业钢渣预处理、 钢渣微粉和钢、矿 渣复合微粉项目;在钢渣生产微膨胀型充填采矿专用胶凝材料等特种胶凝材料方 面,建设若干个示范项目,实现年消纳钢渣 5,475万吨,预计年产值125亿元。(7)有色冶炼渣综合利用工程1 )针对铅锌、锡冶炼渣,建设和改造一批冶炼渣酸浸提取金、银、锌、铟、 锑、铋、钒、傢、锗等及其他稀有稀散金属及尾渣生产建材项目; 建设若干含铅、 砷、镉等重金属冶炼渣焙烧溶浸化学分离综合利用工业试验

33、项目,实现年消纳有色冶炼渣375万吨,预计年产值152亿元,重点解决含砷冶炼渣无害化处理、 利用技术瓶颈问题,实现有色冶炼渣整体、清洁利用。2)针对镍、铜冶炼渣,建设和改造一批冶炼渣深度还原提取铜、铁、镍、金、银及其他有价金属元素及尾渣综合利用项目,实现年消纳铜、镍冶炼渣600万吨,预计年产值170亿元,实现有色冶炼渣多金属梯级利用,提高利用价值。(8)氰化渣综合利用工程以集成推广氰化渣制硫酸、提铅、锌、铜、铁等有价元素技术和含砷氰化渣多元素回收与无害化利用技术为核心,加快含砷难处理金银精矿的催化氧化酸浸湿法冶金、复杂含金矿物无废料提取多种元素等新工艺技术推广应用,建设和改造若干个氰化渣无害化

34、深度综合利用项目,实现年消纳氰化渣500万吨,预计年产值120亿元。(9)工业副产石膏高附加值利用工程以专业石膏建材企业为依托,推进专业石膏建材企业与燃煤电力企业、 磷肥 企业等开展合作。以工业副产石膏生产纸面石膏板、高强石膏粉等为重点,统筹 布局,建设和改造一批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项目,实现年消纳工业副产石膏 200万吨,预计年产值150亿元,推进工业副产石膏高值利用。(10)赤泥综合利用工程以高铁赤泥及赤泥铁精矿深度还原选铁、综合回收赤泥中多种有价组分、生产建材为重点,在赤泥产生集中的山西、山东、河南、广西、贵州等区域建设和 改造一批赤泥综合利用项目,实现年消纳赤泥 300万吨,预计年产值

35、25亿元。 大幅提高赤泥利用规模和综合利用率。表5 十二五”期间重点工作目标与重点工程序号实施内容目标重点工程1尾矿目标到2015年,尾矿 综合利用率提高到 20%通过实施重点工 程新增3000万吨的年 利用能力。1. 在重点地区建设10个技术成熟、工艺装备先进 的尾矿提取有价元素示范基地;2. 建设若干尾矿整体开发利用示范基地,支持一批技术创新工程及产业化推广。2煤矸石到2015年,煤矸石综 合利用率提高到75% 通过实施重点工程新 增9000万吨的年利用 能力。1. 在有条件的矿区建设4-5个煤矸石生产铝、硅 系精细化工产品,增白和超细咼岭土、无机复合 肥等示范基地;2. 建设15-20个

36、煤矸石生产砖、砌块等新型建筑 材料示范基地;3. 在稀缺煤种矿区及资源枯竭矿区,扶持建设一批煤矸石井下充填绿色开采示范工程项目。3粉煤灰到2015年,粉煤灰综 合利用率提高到70% 通过实施重点工程新 增6000万吨的年利用 能力。东部地区继续 巩固现有成效,中西 部地区扩大利用规模 和水平。1. 建设5-6个粉煤灰大掺量、高附加值综合利用 基地,形成若干煤-电-建材梯级利用产业集群;2. 支持技术先进、经济实力强的大中型企业,建设一批利用粉煤灰生产加气混凝土制品、轻质墙板、陶粒等新型建材项目;3. 有序推进内蒙古、山西等地高铝粉煤灰综合利 用示范项目建设,重点支持 3-4条技术先进、副 产物

37、处理能力相配套的生产线;4. 扶持50家粉煤灰专业化综合利用骨干企业。19赛迪顾问思錐创造世界4工业副产 石膏到2015年,工业副产 石膏综合利用率提高 到50%以上,其中脱硫 石膏、磷石膏综合利 用率分别达到 80%和 30%通过实施重点工 程新增2000万吨的年 利用能力。1. 在全国建设20-30个脱硫石膏、磷石膏替代天 然石膏生产新型建筑材料综合利用基地;2. 建设一批利用工业副产石膏直接用作水泥缓凝剂示范项目;3. 在贵州、云南、湖北、四川等磷石膏产生量集 中地区建设4-5个磷石膏化学法综合利用基地;4. 在宁夏、甘肃、云南、吉林等地建设4-5个脱硫石膏、磷石膏改良土壤试点示范项目;

38、5. 组织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技术装备研发及 产业化示范,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共性 关键技术和装备。5冶炼渣到2015年,冶炼渣综 合利用率提高到70% 通过实施重点工程新 增4000万吨的年利用 能力。1. 在重点地区建设10个冶炼渣提取有价兀素联 产新型建材示范基地;2. 建设一批钢渣预处理和“零排放”示范项目;3. 建设10个利用高炉渣、钢渣复合粉生产水泥和 混凝土掺合料示范项目;4. 建设一批赤泥综合利用示范项目。6建筑废物到2015年,全国大中 城市建筑废物利用率 提高到30%通过实施 重点工程新增4000万 吨的年利用能力。1. 在全国大中城市建设5-10个百万吨以上的建筑废

39、物生产再生骨料及资源化产品示范基地;2. 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5-10个建筑废物综合利用装备生产线示范项目。7农作物秸 秆到2015年,秸秆综合 利用率力争超过80% 通过实施重点工程形 成6000万吨的年利用 能力。1. 在十三个粮食主产省建设千个年利用万吨以上的秸秆循环农业生态工程;2. 推进秸秆固化成型、 秸秆气化等可再生能源发 展,加快秸秆纤维乙醇关键技术研发;3. 建立若干木塑产业示范基地,扶持 4-5家秸秆人造板、木塑装备生产企业,100-150家秸秆人造板、木塑牛产企业:4. 在棉花主产区组织开展棉秆综合利用产业化试点建设;5. 依托现有造纸生产企业,加快推进秸秆清洁制 浆项目示范。资料来源:赛迪投资顾问整理2012 , 082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