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检测主要公式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8625551 上传时间:2022-01-1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6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超声波检测主要公式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超声波检测主要公式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超声波检测主要公式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超声波检测主要公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声波检测主要公式(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UT主要公式共12页第1页超声波检测主要公式1.物理基础部分:1 .11 fTf 一频率:单位时间内质点振动的次数;T -周期:质点完成一次完全振动所需时间1 .2c九=f 一波长,波在一个周期内所传播的路程;UT主要公式共12页第#页UT主要公式共12页第#页c_波速,波在单位时间内所传播的距离UT主要公式共12页第5页0点传播到B点所需的时间(t-x/c)的位移,即:设B为波线上任意一点,距原点0的距离为x.因为振动从 为x/c,所以B点处质点在时间t的位移等于0点上质点在时间1.3y = Acos (t x / c) = Acos( t -kx)2 TT圆频率,即1秒钟内变化的弧度数Tk

2、 -波数.k二一二莎1.42 ,PmI =2ZI 声强.在垂直声波传播方向上,单位面积上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平均声能p 声压.弹性质点在传播声时,相邻质点所受到的附加压力.Z _声阻抗.其能直接表示介质的声学性质.数值上Z1.5p.H .:dB = 20 lg - = 20 lg -p 2H 2P.和p2 -两个比较声压.分母中的p2为基准声压H .和 H 2 一两个比较的反射回波幅度.分母中的H 2为基准反射回波幅度1 .6声速 c = E k PE -介质的杨氏弹性模量,等于介质承受的拉应力F /S与相对伸长 丄/L之比. F /S.丄/ LT -介质的密度等于介质的质量M与其体积V之比,即

3、亍=M /Vk -与介质的泊松比二有关的常数;-介质的泊松比 ,等于介质横向相对缩短. :d / d与纵向相对伸长;=AL/L之比,即;-;_,/;1.7在钢中 c /Ct : 1.82;cr : 0.92ct1 .8反射折射定律sin :-1 sin :-1,sin :-1 sin I sin -tcl1ct1cl 2Ct 2厲,、冷,、込分别是第一介质的纵波入射角,纵波反射角,横波反射角C!,ct1,cl2,ct2 -分别是第一介质纵波速度,横波速度,第二介质纵波速度,横波速度 -t -分别是第二介质纵波折射角,横波折射角1.9第临界角:纵波斜入射时,第二介质折射纵波的折射角等于90时的纵

4、波入射角为第临界角。1:-1 二 sin 一c11;有机玻璃/钢:C 2:-1 =27.2;水 / 钢:| =14.7第二临界角:纵波斜入射时,第二介质折射横波的折射角等于90时的纵波入射角为第二临界角。._L. | 二 sinC11;有机玻璃/钢Ct2:=56.7;水 /钢:=27.7第三临界角:横波斜入射至固/气界面,第一介质纵波反射角等于90时的横波入射角为第三临界角川二sin亠业;钢/空气5:、厂u = 33.21.10垂直入射时的反射率和透过率声压反射率:反射声压Pa与入射声压p之比paL 二二pZ2 -乙乙乙声压透过率:透过声压pt与入射声压p之比t 一巴一t pp2Z2;Z1 Z

5、2 ;故:1 - rp二 tp声强反射率:反射声强I a与入射声强I之比aR一 = r12p声强透过率:透过声强I t与入射声强I之比D暑=12-rp ;I故:R D =1声压往复透过率:探头接收的返回声压pt与入射声压p之比.Tp =匹=匹 =tpi tp2 =1 - rp;故Tp在数值上等于DP p ptUT主要公式共12页第6页UT主要公式共12页第7页1 .11超声波垂直入射平面界面的四种常见情况.乙如超声波从水入射至钢中:rp46-1.50.973 ;tp =1 - rp =1.9731.546:Z勺如超声波从钢入射至水中:rp1.5460.937 ;tp = 1 rp 二 0.06

6、3461 .5:乙如超声波入射到钢试件底面;探头直接置于空气中rp0.0004 -461;tp =1- rp=046 +0.0004Z !Z 2如超声波入射至普通碳钢焊缝金属与母材金属界面:UT主要公式共12页第#页因两者声阻抗仅差约1 %,故 rp0.010.5%; tp =1 - rp 11.99UT主要公式共12页第8页UT主要公式共12页第9页1 .12多层平面上垂直入射的反射率与透过率情况均匀介质中的异质薄层(Z1 =Z.Z2)声压反射率 :r二21m -4 msin匕11 2.22nd 211 + 一m1 sin1 4m丄為i1m1 12sin2 nd 21(4m)声压透过率 :t

7、二d2 异质薄层厚度;2 -异质薄层中的波长m -两种介质声阻抗之比乙,m -Z2由上述公式可知(a).当d2 = n 二n为正整数 时,r : 0,t :T,超声波全透过2(b).当d2 =(2n1) 丄n为正整数 时,即异质薄层厚度等于4薄层两侧介质不同的双界面(Z, =z2 =z3)如晶片 一保护膜 一工件,其声强透过率为:,几乎无反射,常称为半波透声层.1波长的奇数倍时,t最低r最咼.44Z! Z32乙Z3 cos+ Z2 +乙JZ22.2 2闇2sin 由上式可知(a).d2 =nn为正整数2则通过薄层的声强透过(b).d2 =(2n 1) 2 n为正整数,且Z2 =4时:T = 4

8、乙乙2 ;若薄层厚度等于半波长的整数倍,(Z1 +Z3)率T与薄层的性质无关,好象不存在薄层一样Z-Zs时:T二 4乙乙Z +乙乙厶2I 乙2 = 1;超声波全透射这对直探头保护膜设计很重要.(c).检测中对探头施加较大压力,d 2 .2nd 2O, sin 0, 0, t :.21,回波幅度提高故现场检测要保持压力尽可能稳定UT主要公式共12页第10页1.13衰减系数的测定和计算(1) 试件厚度:2NT 200伽V1 2 dB -6dB -dB / mmUT主要公式共12页第#页2T(3) 薄试件(试件中多次底波的声程在未扩散区内Vm n -2(n -m)TdB / mmUT主要公式共12页

9、第#页UT主要公式共12页第#页1.14声压公式活塞波声压公式UT主要公式共12页第#页UT主要公式共12页第#页=2 p。sinUT主要公式共12页第12页p -离声源距离 S处的声压 po -声源的起始声压D -声源直径(1) 球面波声压公式(2) 近场区公式2D A N :,声轴线上最后一个声压极大值点至声源的距离4 N -近场区长度A -晶片的面积(a) 第二介质剩余近场区长度NciD2Nli4 .;,2 C2h 一第一介质厚度G和c2 一第一和第二介质声速2 一第二介质声波波长.(b) 横波在第二介质中的近场区长度NFs cos Btg aN -l1 -2 cos 二tg -Fs 晶

10、片面积. s2 -第二介质中的横波波长 h -入射点至晶片距离.二纵波入射角.1 -横波折射角.(c) 非扩散区长度 b 1.64N(3) 指向角公式(a) 圆晶片指向角:vo =70 D(b) 正方晶片 (a a)指向角:札=57 a(c) 长方形晶片(a b)指向角:.aH =57a.b-凤=57 b(4) 大平底面回波公式2HD1Pb 二 Po -4 Sb 2两个不同距离大平底面回波的dB差:厶dB =20lg卫吐=20 lg;即大平底回波声程差一倍,声压差6dB.P B2SB1(5) 平底孔回波公式兀D 2捕2= Po 4 AS 4 AS两个不同距离和不同孔径平底孔回波声压的dB差:人

11、P1S2&B =20 lg 中=40 lg 1P 电%S1同孔径,声程差一倍,平底孔回波声压差12dB ;同声程,孔径差一倍,平底孔回波声压差12dB .UT主要公式共12页第13页UT主要公式共12页第14页(7)长横孔回波公式PPW22S :两个不同距离不同孔径长横孔的回波声压dB差:空P单.:dB =20 lg - =10 lgPep同孔径,声程差一倍同声程,孔径差一倍,长横孔回波声压差,长横孔回波声压差9dB;3dB.(8)短横孔回波公式.短I 4 LS短2 S短两个不同孔径 ,不同距离的短横孔回波.42:短1 S短2 1短11g42短2 S短1 1短2,短横孔回波声压差 ,短横孔回波

12、声压差P 短二 Po声压dB差:.p短1.:dB = 20 lg二 10P短2同孔径,声程差一倍同声程,孔径差一倍(9)球孔回波公式12dB ;3dB.2兀DdPd = Po4/-Sd4 Sd两个不同孔径不同距离的球孔回波声压dB差:.:dB =20 lg 巴1 =20P d 2同孔径,声程差一倍同声程,孔径差一倍d 1Sd 2d 2Sd1,球孔回波声压差,球孔回波声压差lg12dB ;6dB .(10)圆柱曲底面回波公式(a)实心圆柱体径向检测时,其圆柱曲底面回波声压为:2D1 S;即实心圆柱体径向检测4 SB2 的底波声压与大平底回波声压相同(b )空心圆柱体从外圆面径2兀DsP外二 Po

13、 -4 /-SbD-空心圆柱体外圆直径d -空心圆柱体内孔直径(c)空心圆柱体从内孔面径2兀DsP内二 Po -4 /-S b12向检测,其圆柱曲底面回波声压为向检测,其圆柱曲底面回波声压为:UT主要公式共12页第15页(11)不同距离处的大平底与平底孔回波声压dB差::dB =20lgPbPf22 &S f -20 Ig 厂二D f Sb(12)考虑衰减系数时应):不同距离处的大平底与平底孔回波声压dB差(即与探伤仪实测情况对2Pb2 入Sf.:dB =20 Ig - =20lg 22: (Sf - Sb)p fHD f SB(13)考虑衰减系数时,不同距离不同孔径两平底孔回波声压 应):d

14、B差(即与探伤仪实测情况对idB =20 Ig P =40 IgP1 2(S2 -SJ2S1UT主要公式共12页第#页UT主要公式共12页第#页2. 缺陷位置2.1平面检测2.1.1声程定位(a)缺陷水平距离(c)缺陷深度UT主要公式共12页第#页UT主要公式共12页第#页一次波:d f!=Sf1 cos : = n . f t cos :1 f1S f 11k2二次波=2T S f 2 cos三次波=S f 3 cos - - 2TIf3-2T四次波:d f4=4T Sf4cos -=4TUT主要公式共12页第#页UT主要公式共12页第16页2.1.2水平定位(a)缺陷水平距离(b)缺陷深度

15、n fdf-(当缺陷分别是二次波、k三次波或四次波发现时 ,按2.1.1方法计算缺陷深度)2.1.3深度定位(a)缺陷水平距离UT主要公式共12页第17页(b)缺陷深度,按2.1.1方法计算缺陷深度)df =n .f (当缺陷分别是二次波、三次波或四次波发现时 22曲面检测2.2.1圆柱曲面外圆检测(a)缺陷深度H = R 一 . (kd )2 - (R -d)2R-试件外半径;k-探头k值;d-平板试件中的缺陷深度(b)缺陷水平弧长uR1 kdltg -180 R -d2.2.2圆柱曲面内孔检测(a) 缺陷深度: 2 2h = kd r d - rr-试件内半径.(b) 缺陷水平弧长nr丄

16、kdltg -180 r dTmk2科2.2.3横波外圆周向探测圆柱形筒体试件时的最大探测厚度-1 1 -sin23. 迟到波、三角形回波和61波3.1纵波迟到波在钢中迟到距离Sx : 0.76 dd -试件在晶片直径方向宽度3.2圆柱体试件径向检测时的三角形回波3.2.1纵波-纵波-纵波的三角形回波声程X13d cos 30:T.3dUT主要公式共12页第#页UT主要公式共12页第18页d -圆柱体试件的直径3.2.2纵波-横波-纵波的三角形回波声程o 丄 15900ox2 =d cos 35.6d cos 18.8-1 .67 d232303.3 61 反射波(在I I W试块上的声程)U

17、T主要公式共12页第#页UT主要公式共12页第#页x61 =7025 cos 61o 3525sin 61。59003230:82UT主要公式共12页第19页3.4 45反射波(在I I W试块上的声程)x45 =70 _25 cos 45 35 _ 25 sin 45 :704钢板水浸检测水层厚度公式c水I =nTc钢I 一水层厚度n _重合次数T-钢板厚度c水一水的纵波速度 c钢一钢的纵波速度5小径管水浸检测5.1偏心距x偏心距平均值xR 一小径管外半径 r 一小径管内半径0.251 R 0.458 r2UT主要公式共12页第#页UT主要公式共12页第20页5.2焦距F:22F 二 H 、R - xH -水层厚度5.3声透镜的曲率半径F =2.2r即 r =0.455 Fr_声透镜曲率半径6复合层检测6.1复合良好时,底面回波与复合界面回波的dB差(底面与空气接触,超声波在底面全反射)Pb=20 IgPsr=20 IgZ - Zr -复合界面声压反射率.r二$厶1ZZ26.2复合良好时,底面回波与复合界面回波的 dB差(超声在底面不是全反射,底面反射率为r UT主要公式共12页第21页UT主要公式共12页第#页. dB bs =20 lgPb=20 lg2(1 -r )rPsr 一底面声压反射率, Z3 _Z2 .r: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