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西方经济学演变过程中的三次革命

上传人:每**** 文档编号:48537682 上传时间:2022-0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推荐-西方经济学演变过程中的三次革命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推荐-西方经济学演变过程中的三次革命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推荐-西方经济学演变过程中的三次革命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推荐-西方经济学演变过程中的三次革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西方经济学演变过程中的三次革命(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西方经济学演变过程中的三次革命 摘要:西方经济学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过三次重大的理论革命,分别是斯密革命、边际革命以及凯恩斯革命。它们实质上是三次大的经济学理论转折,一起说明了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历史演变过程。研究这三次理论革命对于深入了解西方经济学理论内涵具有重要意义。正如英国经济学家特伦斯·W·哈奇森(Terence Wilmot Hutchison)所言:“研究经济学的较重要变革、转折点或革命,有助于说明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我们期望它提供些什么是合理的,什么是不合理的。”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演变;革命;斯密革命;边际革命;及凯恩斯革命。西方经济学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过三次重

2、大的理论革命,分别是斯密革命、边际革命以及凯恩斯革命。它们实质上是三次大的经济学理论转折,一起说明了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历史演变过程。研究这三次理论革命对于深入了解西方经济学理论内涵具有重要意义。正如英国经济学家特伦斯·W·哈奇森(Terence Wilmot Hutchison)所言:“研究经济学的较重要变革、转折点或革命,有助于说明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我们期望它提供些什么是合理的,什么是不合理的。”1、 斯密革命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出版,标志着古典经济学体系的创立。他在对重商主义批判的基础上,吸收了早期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成果,形成了自己完整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实现了西方

3、经济学演进中的一次伟大变革。斯密革命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斯密革命的主要内容1.自由竞争、自由放任的经济体系斯密的自由竞争、自由放任的经济体系理论是以其人性论为基础的,在经济政策上,斯密主张自由放任。这表现在他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的理论上。他认为,在一切自由社会里,人们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引。斯密虽然反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但并没有绝对化。他认为在一些情况下,国家干预是必不可少的。2.自我调节的市场机制斯密认为每一种商品都有一个“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市场价格与自然价格的背离对于生产有自发的调节作用,即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斯密强调指出,一旦经济活动的完全自由被剥夺,这些理想

4、的结果将不复存在。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垄断价格都是最高的,形成了对买者的剥夺。对经济自由的限制导致了垄断,无论它是来自政府、商人还是劳动者,斯密对此都是极力反对的。推荐精选3.经济增长理论斯密认为,要实现富国裕民的目标,就必须具备国民财富,即供给国民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而要增加国民财富,就必须依靠两个方法,一是分工,二是资本积累。斯密认为分工之所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因为分工能促使劳动专门化,提高工人的熟练程度,分工可以节省因工种转换而损失的时间,分工使专门从事某项工作的劳动者有利于改良工具和发明机械。斯密认为没有大量的资本,就难以形成经济增长。资本来自储蓄,可用来进一步提高生产

5、力,还可以提高分工水平,扩大市场规模,因而资本积累是经济扩张的关键因素。斯密认为分工和资本积累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则能够带来社会的变化和多样化,生产力的提高,人口也随之增长,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刺激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资本积累进一步扩大。(二)斯密革命的影响 1.尽管自17 世纪中叶起就出现了像配第、诺思、休谟、布阿吉尔贝尔、魁奈和杜尔阁等一批批判重商主义的经济学家,然而,直到1776 年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出版,才最终战胜了重商主义。斯密革命标志着产业资本的观念最终克服了商业资本的局限,实现了西方经济学演进中的一次伟大变革。2.亚当·斯密把威廉·佩第开创

6、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宏大的完整体系。他在吸收前人经济思想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经济的内部联系,使古典政治经济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3. 斯密开创的经济学派,迄今仍然是经济思想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学家和其他人们的心中,他比任何其它著作家更能代表这样的观念,即经济活动可以不需要政府的干涉而成功地进行。国富论出版后的半个世纪,政治家经常引用来反对政府的管制,工商业家经常引用来支持把物价和工资交给市场势力去自由摆动的主张,而经济学家则用来作为进一步精心雕琢各种学说的基础,这就使斯密的思想成了一片百花斗艳的园地。2、 边际革命推荐精选19世纪70年代,奥国经济学家门格尔

7、、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瑞士洛桑派的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三个居住在不同地方的人,几乎同时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开始了“边际革命”。(1) 边际革命的主要内容1.反对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不是取决于商品中所包含的客观的劳动量,而是取决于人们对商品效用的主观评价,这是一种与古典经济学家截然对立的主观价值论。2.边际主义者强调产品和生产要素在市场上的定价与资源的稀缺性相关, 稀缺性与主观评价成正比,从而决定产品或要素的价值。3.将高等数学引入经济分析开创了经济研究方法论的革命。4.将生产与流通、国内与国外的各种经济综合为一个整体。(古典经济学之前偏重流通,古典经济学偏重生产)5.均衡分析是经济研

8、究的基本思路。(2) 边际革命的影响1.新古典经济学是古典经济学的延续,但它是以新的方法,从新的角度来论述自由放任思想。2.研究方法论上的革命,使经济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3.将资源配置作为经济研究的中心。4.使经济学更加系统化、理论化。 三、 凯恩斯革命在本世纪30年代之前,在西方经济学界居于正统地位、起着支配影响的新古典经济学,一直坚信资本主义经济通过市场上自由竞争总会自动调节达到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市场出清的均衡境地,因此不可能发生普遍性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精雕细琢的和谐均衡毕竟未能经受住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萧条的考验,面对长期的萧条,面对近40%的社会生产力损失,新古典经济学家们

9、既在理论上难给予解释,又在政策上无法提出解决的措施。新古典经济学濒临崩溃的边缘,这被公认为是经济理论真正意义上的危机。凯恩斯1936年发表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正是当时西方经济理论危机的产物,一般来说,凯恩斯在理论、方法和政策三个方面都提出不同于传统的观点和主张,因而被称为“凯恩斯革命”。 (一)凯恩斯革命的内容推荐精选1.在理论上,凯恩斯反对萨伊(1767-1832)定律(属于古典经济学),萨伊定律认为供给本身创造自己的需求,需求是供给的函数。凯恩斯从理论上推翻了这种观点,认为供给是需求的函数,从而抛弃了“储蓄会自动地转化为投资”的传统观点,由于三大心理规律(消费倾向规律,资本边际收益规律和

10、流动偏好规律)的作用,导致有效需求不足,从而必然产生大规模失业,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凯恩斯从理论上说明了市场经济的不稳定因素和非均衡趋势。2.在方法论上,凯恩斯回到了重商主义研究的宏观经济问题,开创了宏观经济的分析方法,即总量分析。凯恩斯还将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密切结合于一体,从而克服了传统经济学在分析过程中运用的“二分法”的不一致性。3.在政策上,凯恩斯反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完全“自由放任”,凯恩斯反危机政策有三个特点:国家调节和干预经济生活是其前提;财政政策是其重心(财政政策最重要,货币政策也重要);举债支出是其手段。(2) 凯恩斯革命的评价1.意义和影响 (1)“凯恩斯革命”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11、导致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从而以其宏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分析方法丰富了经济学的理论大厦。 (2)凯恩斯的理论的确对20世纪20-3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状况做出了一定程度上的、比较正确的分析。 (3)他的一整套经济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的提出,为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在极其关键的时刻发生转变开辟了一个新方向。 (4)他所提出的经济政策主张,至少为当时的资本主义经济摆脱危机和困境,提供了一条比较现实和可行的途径。 (5)西方经济学的发展都直接或者间接受到了凯恩斯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的影响,西方国家在经济政策的实践方面更是明显地打上了凯恩斯的烙印。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把凯恩斯的通论比做哥白尼在天文学上的贡献、达

12、尔文在生物进化论方面的贡献和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的贡献。他不仅成为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而且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 推荐精选2.凯恩斯革命的实质 (1)凯恩斯革命的必然性:凯恩斯的经济学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 (2)凯恩斯经济学的辩护性:他从人的“心理规律”出发寻找危机爆发的原因,掩盖了经济危机、失业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联系,目的在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3.凯恩斯革命的局限性 (1)只是使用的是短期的、比较静态的分析方法,缺乏动态分析; (2)强调了经济的宏观方面,却忽视了应有的微观基础; (3)它在特定情况下对经济需求方面给予充分强调的同时,却忽略了供给因素等。到了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开始变得不再时髦。右翼批评者认为凯恩斯的经济政策使得国家的“死亡之手”扼杀了资本主义的自由经营。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推荐精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