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规划的数学模型

上传人:奇异 文档编号:48363885 上传时间:2022-01-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0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力资源规划的数学模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力资源规划的数学模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力资源规划的数学模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规划的数学模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规划的数学模型(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问题描述公司有以下三种工作人员:不熟练工、半熟练工和熟练工。公司目前已经拥 有一批工作一年以上的职员,通过对未来三年的工作量预测得到了未来几年的各 类职员的需求表格(如下表)。类别不熟练半熟练熟练当前拥有20001500M000第一年100014001000第二年5002000F1500第三年025002000表1当前拥有的各类职员数量及后三年需要的数量(人)为满足这些需求,公司可以考虑以下四种人事变动途径:(1)招聘职员;(2) 培训职员;(3)辞退多余职员(4)用临时工。公司出于对不同公司目标的前提 下,提出问题:问题一:如果公司的目标是尽量减少辞退职员。提出相应的招聘和培训计划。问题二

2、:如果公司的政策是尽量减少费用,则额外费用和辞退的职员人数将 会怎样变化。二问题分析公司为了满足公司职员的需要,将考虑一下四种途径:招聘职员、培训职员、 辞退职员、招临时工。然而由于人才具有流动性强的特点, 每年都会存在员工自 然跳槽的事件发生。公司可与根据职员的发展潜力而对职员进行培训,也可以把 一些能力不足的职员进行将等处理,而对于那些能力太差的职员,公司将采取辞 退职员的措施。由于员工跳槽具有随机性,所以公司可以在任意时刻针对员工跳 槽后采取额外招聘来填充缺少的职员。对于问题一,公司的目的是尽量减少辞退公司职员。 而我们先分析三类职员 在未来几年的需求情况:不熟练员工逐年减少,半熟练和熟

3、练员工具有逐年增加 的趋势。公司为了减少辞退职员,也就是说三类职员中辞退的职员总数应该取最 小值。而为了达到公司的目的,就应该充分利用公司内部职员,不进行额外招聘、 不招临时工,而且要尽量不从公司外招聘职员。对于某一个岗位来说,原有的职员中会有职员进行跳槽,在招进来的新人中 也有一些人会跳槽,同时,公司会对一些比较有发展潜力的职员进行培训, 同样, 公司也可能对一些职员进行降等处理和辞退处理。正是有了这些人事变动才构成 了这一岗位职员人数的变化。此时对于每一类职员,都有这样一个数量关系:前一年的所有职员中除去跳 槽的人数+招聘的新人中除去跳槽的人数-本级培训到上一级职员的人数+下一级 职员培训

4、到本级的人数-辞退职员的人数-本级降等到下一级的职员人数+上一级 降等到本级的职员人数二下一年的总工作职员数。而有一些岗位上的人事变动是有一定限制的。 公司根据未来几年工作量的预 测而设置的一些条件,比如:需求量限制,招聘限制,培训限制。还有一些是隐 含的限制条件,比如:辞退和降等的人数不能超过原有岗位人数, 所有参与人事变动的岗位都必须至少为0.通过对问题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的挖掘,便可以得出问题一的尽量减少辞退员工方案模型。对于问题二,公司的目的是尽量减少费用,此时不再考虑职员的多少,最终目标是尽可能减少费用。为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可以把额外招聘和临时工考虑在内。 而减少费用也可以认为是减

5、少额外费用,而额外费用的构成主要有培训费、辞退费、额外招聘附加费、临时工的工资。相对于问题一来说,问题二增加了额外招聘和临时工两个岗位,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也需要做相应的改变。此时对于每一个岗位上的职员来说,都有这样一个数量关系:前一年所有职员中除去跳槽的人数+招聘的新人中除去跳槽的人数- 本级培训到上一级职员的人数+下一级职员培训到本级的人数-辞退职员的人数-本级降等到下一级的职员人数+上一级降等到本级的职员人数+额外招聘中除去跳槽的职员人数+临时工人数 =下一年的总工作人数。同样, 在某些岗位上的人事变动也是有一定限制的。第一种是公司根据未来几年工作量的预测而设置的一些条件,比如: 需求量限

6、制,招聘限制,培训限制,额外招聘限制、临时工招聘限制等。第二种是隐含的限制条件,比如:辞退和降等的人数不能超过原有岗位人数,所有参与人事变动的岗位都必须至少为0.通过对问题二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的挖掘,便可以得出问题二的尽量减少费用方案模型。三 问题假设1、初始状态假定。将当前拥有员工状况认定是为第一年拥有员工的起始状态,对以后两年采取相同的方式处理。2、工资假定。假定公司对未来三年的人才需求量是根据对工作量多少的预期而参照制定的;公司新招聘的各类员工(包括正常招聘和额外招聘)与工作一年以上的员工的基本年薪相同。3、招聘、辞退计划假定。公司的年度招聘、辞退计划时间是相对固定,不能随意变动(额外

7、招聘除外)。比如招聘计划可采取分年度的年初招聘方式,也可以采用分季(月)度的季(月)初招聘新员工。同样,辞退多余职工而采取的辞退计划将随着招聘计划的改变而改变。4、跳槽假定。公司所有的员工都有可能跳槽,但临时工除外。5、培训假定。假定公司对员工的培训时间在一年中的可以忽略不计;假定公司培训员工计划也是相对固定的;根据企业的不同追求目标,培训员工计划与降等使用员工计划这一对相矛盾的人事变动方案在一年中不能同时出现。6、降等假定。假定公司降等使用员工是为满足因员工的随机跳槽,而采用的一种人事变动措施;假定公司对降等使用的员工和辞退的员工都是工作一年以上的员工,招聘的新人不参与降等;在对熟练员工的降

8、等使用中,公司不会安排越两级降等使用。7、额外招聘假定。额外招聘是为应对因员工的随机跳槽,而采取弥补职位空缺的一种方式,这一举措与公司相对固定的招聘计划时期不同,即额外招聘与正常招聘不产生冲突。说明:以上各种假设在本文中都适用。符号说明x1i :计划招聘职员数x2i :培训员工数x3i :辞退员工数x4i :额外招聘员工数x5i :招用临时员工数x6i :跳槽员工数X7i:降等使用员工数(I=1, 2,3,分别表示不熟练工,半熟练,熟练工)M:第n年不熟练工人数N (n) :第 n 年半熟练的人数K(n):第n年熟练的人数(n0,1,2时分别表示初始年及第n年)Fi(x):公司目标为尽量减少辞

9、退职员时的辞退员工总数之和Y (x):公司目标为尽量减少辞退职员时的额外费用之和F2(x):公司目标为尽量减少费用时的辞退员工总数之和Y2(x):公司目标为尽量减少费用时的额外费用之和五 模型建立1、尽量减少辞退员工方案充分挖掘约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为达到公司关于尽量减少辞退员工的目的,束条件,得出以下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目标函数为:min x31+ x32+x33约束条件为:M(n)*(1-10%)+x11(1-25%)-x21-x31+x72*50%=M(n+1);N(n)*(1-5%)+x12(1-20%)+x21-x22-x32-x72+x73*50%=N(n+1 );K(n)*(1-5

10、%)+x13(1-10%)+x22-x33-x73=K(n+1 );0=x11=500,0=x12=800,0=x13=500;0=x21=200,0=x22=K(n)*1/4;0=x31=M(n),0=x32=N(n),0=x33=K(n);0=x72=N(n),0=x73=K(n)招聘人员为:x11+x12+x13;培训人员为:x21+x22;辞退员工数为:F1(x)=x31+x32+x33 ;辞退的额外总费用为:Y1(x)=x21*400+x22*500+x31*200+x32*500+x33*500 ;2、尽量减少费用方案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为达到公司关于尽量减少费用的目的,充分挖掘约束

11、条件,得出以下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目标函数为:minY2(x)=x21*400+x22*500+x31*200+x32*500+x33*500+x41*1500+x42*2000+x43*3000+x51*500+x32*400+x52*400约束条件为:M(n)*(1-10%)+x11(1-25%)-x21-x31+x72*50%+x41(1-25%)+x51=M(n+1);N(n)*(1-5%)+x12(1-20%)+x21-x22-x32-x72+x73*50%_x42(1-20%)+x52=N(n +1);K(n)*(1-5%)+x13(1-10%)+x22-x33-x73+x43(1

12、-10%)+x53=K(n+1 );0=x41+x42+x43=150;0=x11=500,0=x12=800,0=x13=500;0=x21=200,0=x22=K(n)*1/4;0=x31=M(n),0=x32=N(n),0=x33=K(n);0=x41=150,0=x42=150,0=x43=150;0=x52=50,0=x52=50,0=x53=50=x72=N(n),0=x73=K(n);辞退员工数为:F1(x)=x31+x32+x33 ;额外费用为:Y2(x)=x21*400+x22*500+x31*200+x32*500+x33*500+x41*1500+x42*2000+x43

13、*3000+x51*500+x32*400+x52*400六模型求解1、尽量减少辞退员工方案模型求解 把所得的模型化成标准形式:minF1(x)=x31+x32+x33=(1,1,1)(x31,x32,x33)T x11*=x72*=M(n+1)-M(n)*;x12*+x21-x22-x72+x73*=N(n+1)-N(n)*;x13*+x22-x33-x73=K(n+1)-K(n)*;x11=500,x12=800,x13=500;x21=20,x22=K(n)*1/4;x31=M(n),x32=N(n),x33=K(n);x72=N(n),x73=0;应用MATLA航化工具箱对上式进行求解

14、(软件程序见附录),可以建立线性 规划问题的计算结果(表1)。人数i=1i=2i=3小熟练半熟练熟练n=0n=1n=2n=0n=1n=2n=0n=1n=2xi招聘00000x2i培训200200200250一一一x3i辞退000000x4i额外 招聘x5i临时工x7i降等一一一7500200表1 (注:表中横杆表示不考虑的情况,下同)2、尽量减少费用方案模型求解把所得的模型改写成标准形式:minY2(x)=x21*400+x22*500+x31*200+x32*500+x33*500+x41*1500+x42*2000+x43*3 000+x51*500+x52*400+x53*400;x11

15、*=x72*=M(n+1)-M(n)*;x12*+x21-x22-x72+x73*=N(n+1)-N(n)*;x13*+x22-x33-x73=K(n+1)-K(n)*;0=x41+x42+x43=150;0=x11=500,0=x12=800,0=x13=500;0=x21=200,0=x22=K(n)*1/4;0=x31=M(n),0=x32=N(n),0=x33=K(n); 0=x41=150,0=x42=150,0=x43=150;0=x52=50,0=x52=50,0=x53=50=x72=N(n),0=x73=0;应用MATLABt化工具箱对上式进行求解(软件程序见附录),可以建立

16、线性 规划问题的计算结果(表2)。人数i=1i=2i=3小熟练半熟练熟练n=0n=1n=2n=0n=1n=2n=0n=1n=2x1i招聘0000800800500500x2i培训080050一一一x3i辞退320415000000x4额外 招聘000000000x5i临时工00000005050x7i降等一一一2500000表2七模型结果分析与检验1、尽量减少辞退员工方案模型分析与检验公司的目的是为了尽量减少辞退员工。如果要减少辞退人员,就必须在其他方面尽量少用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减少招聘人员,增加培训人员,增加降等 人员。而人数必须是整数,考虑到需要的人数是有限的,根据计算所得数据和上 面

17、的讨论,可得以下结果。模型最优解为:第一年:不熟练、半熟练、熟练工人的招聘人数分别为0、0、0,培训人数分别为200、250、0,辞退人数分别为637、0、0,降等人数分别为0、75、200。第二年:不熟练、半熟练、熟练工人的招聘人数分别为 0、771、488,培训 人数分别为200、183、0,辞退人数分别为200、0、0,降等人数分别为0、0、 72。第三年:不熟练、半熟练、熟练工人的招聘人数分别为 0、711、499,培训 人数分别为200、212、0,辞退人数分别为250、0、0,降等人数分别为0、0、 85。总辞退员工人数为:F1(x)=x31+x32+x33=637+200+250

18、=1087辞退的额外总费用为:Y1(x)=x21*400+x22*500+x31*200+x32*500+x33*500=600*400+645*500+108 7*200=7799002、尽量减少总费用方案模型分析与检验公司的目的是为了尽量减少总费用,费用的构成主要有培训费、辞退费、额外招聘附加费、临时工的工资。根据公司提供的培训费用资料,尽量多培训程序 员,少培训高级程序员;再根据辞退政策及公司目标,应该尽量多辞不熟练,少辞半熟练和熟练员工;额外招聘的收费较高,在招收范围内尽量少招;由于临时工的工资较低,可以在招收范围内尽量多招。同样人数必须是整数,考虑到需要的人数是有限的,根据计算所得数

19、据和上面的讨论,可得以下结果。模型最优解为:第一年:不熟练、半熟练、熟练工人的招聘人数分别为0、 0、 56,培训人数分别为0、 0、 0,辞退人数分别为813、 0、 0,额外招聘人数分别为0、 0、 0,临时工人数分别为0、 0、 0,降等人数分别为0、 25、 0。第二年:不熟练、半熟练、熟练工人的招聘人数分别为0、 800、 500,培训人数分别为80、 50、 0,辞退人数分别为320、 0、 0,额外招聘人数分别为0、 0、0,临时工人数分别为0、 0、 50,降等人数分别为0、 0、 0。第三年:不熟练、半熟练、熟练工人的招聘人数分别为0、 800、 500,培训人数分别为35、

20、 75、 0,辞退人数分别为415、 0、 0,额外招聘人数分别为0、 0、0,临时工人数分别为0、 0、 50,降等人数分别为0、 0、 0。总辞退员工数为: F2(x)=813+320+415=1548 ;相对于第一种方案,辞退员工人数增加了:1548-1087=461;总费用为:Y2(x)=115*400+125*500+1548*200+100*400=458100;相对于第一种方案,费用减少了:779900-458100=321800。八 模型评价1、模型的优缺点分析模型优点:充分考虑了各种明显的和隐含的约束条件,应用线性规划优化思想和方法建立模型。模型缺点:没有把工资和奖金考虑在内,导致模型得到的结果与实际存在一定的距离。没有充分考虑到人数必须是整数的特点。2、改进方向通过市场调查或直接联系软件公司得到各类岗位的工资和年度奖金基本情况, 并在模型中充分考虑工资和年度奖金所带来的影响。应用整数线性规划思想是得出的结果更加令人信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