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威船长》教学设计及反思

上传人:hjk****65 文档编号:48327722 上传时间:2022-01-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哈尔威船长》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哈尔威船长》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哈尔威船长》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哈尔威船长》教学设计及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尔威船长》教学设计及反思(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哈尔威船长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学习船长遇事沉着,果断的应变能力及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精神品质。 2、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质疑、解疑的习惯和能力。 3、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事物能力,提高思维的深刻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揭题。 二、自读课文。 教师谈话:船长是干什么的?课文可能写些什么呢?相机板书课题。介绍作者,法国作家雨果,推荐作品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那么大家一起读读课文,想想文章写了船长一件什么事?要求:1、读通课文,读得不好的地方多读两遍。2、画出生字词,并做简单的批注,说说自己的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特别一些读书困难的学生。交流汇报。1、外

2、国人名,地名,船名多读几遍。出示:哈威尔 诺曼底 安普敦 斯恩西岛 奥克勒 克莱芒2、指名读课文,想想文章写了一件船长的什么事情,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把事情分成几段。学生说话 三、学习生字。 小结,故事按事情发展地顺序写了诺曼底的遇难,自救和船长的牺牲。学习生字正音:“械”(xie)“勒”“洛”声母是“l”“梭”是平舌音械的笔顺,教师示范。指导书写。教师示范,描红。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学生分段第一段:(1-2)讲诺曼底被玛丽号猛烈撞击,情况非常危急。第二段:(3-28)写哈威尔镇定自若地指挥人们脱险。第三段:(29-30)写哈威尔牺牲的过程。学生练习。 板书 6、船长 (雨果) 遇难(1-2)自

3、救(3-28)牺牲(29-30)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今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船长。 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呢? 生述课文主要内容 (“诺曼底”号游船在海上遇难了。在一片混乱之中,船长哈尔威镇定自若地指挥船员,使船上所有人得救,而自己却随着沉船被海水吞没。) 二、研读课文。 1、过渡:“诺曼底”号和全速前进的“玛丽”号发生了强烈的撞击,即将沉没,在这样紧急的情况下,人们会有哪些表现呢?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找出描写人们表现的语句。 2、学生快速找。 反馈: (1)人们的表现怎么样?你找到了吗?学生回答,多媒体展示: “船发生了可怕的震荡。顷刻间,所有的人都奔到加班上,男人、女人、孩子,半裸着身

4、子,奔跑着,呼喊着,哭泣着,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 师:找对了,这是一幅怎样的场面?你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 生答:惊慌失措(打出惊慌失措。还可以怎么说?) 惊恐万状 一片混乱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这种场面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读好这一段,先自己试试。 学生自由读。 指名读。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生评) 同学们,读着这段文字,你的头脑中是否会浮现出一幅画面呢?谁来描述一下? 谁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读这一段?(指名读) 确实是这样,面对沉船的危险,求生是人的本能,怎么能不乱呢?让我们齐读这一段,再来体会体会。 (2)过渡:除了这一段,还有那些地方也写了人们的表现? 生回答,多媒体打出: “船员赶

5、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险些把小艇都弄翻了。奥克勒福大副和三名工头拼命维持秩序,但是整个人群简直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 人们有了求生的机会,就更乱了,文中怎么说?(多媒体出示乱得不可开交) 理解:乱得不可开交就是乱得没有办法再控制住了,场面这么乱,怎么读好呢?学着刚才读书的样子先自己试试。 学生自己练习。 好,我们请男同学来试试,女同学注意听他们读得怎么样。 生评(齐读) 3、过渡:这么乱的场面,人们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刻,有一个人站出来了,他就是(生接:哈尔威船长),他也惊慌失措吗?(没有)那么,他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呢? 生:面对危险镇定自若(多媒体打出镇定自若) 4、

6、对,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他的镇定自若?请你仔细读读课文的3-28小节,读好后到小组去说说。 (1)学生小组学习。 (2)交流反馈,教师点评。 第3小节:“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吼到: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60个人全救出去!” 师:这里怎么能看出船长的镇定自若呢? 生: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指挥船员做好救援工作,看出他的镇定自若。 师:同学们,在读这段话时,既要注意镇定的“定”,又要读出紧急的“急”,难度还是听大的,谁来试着吼一吼? 指名读, 齐读。 师:还有什么地方能体现船长的镇定自若呢? 生:他与机械师、大副之间的对话也能体现,因为在

7、这个时候,他不忘了解各种情况。 生:他让人们明白有足够逃生的时间,好稳住局面。 生:当他下达命令,大副有权打死敢于抢在女人前面逃生的男人,更体现了他对弱者的关心。 师:是啊,他稳住了局面,三个人物之间的对话也极具特色,下面我们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角色朗读。在练习之前,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三个人物,分别应该怎么读? 生交流: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要读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机械师、大副接得要快一点,急一点; 好,下面就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选好角色,练习朗读,为了能使效果更好,可以将提示语去掉。 小组练习。 汇报。 第一组汇报。 学生评价。 师:你们分析得都很有道理,那么,就请同学们

8、在这基础上再练一练,肯定要比第一次的好。 学生练习。 第二组汇报。 生评:读得怎么样? (师简要评:通过分角色朗读,我也感受到了同学们学习的热情,真不错!) 5、面对这猝然而至的灾难,甚至可以说是死亡,面对惊慌失措的人群,为什么惟独哈尔威船长能够做到镇定自若呢? 生:因为他是船长。 师:是船长就一定能镇定自若吗? 生:他不仅是个船长,而且是个忠于职守的好船长。 师:是呀,船长最大的职责就是开好船,保证乘客的生命安全。那么,他尽到自己的责任了吗? 生回答。 6、师:危难时刻舍己救人,镇定自若地指挥船员,我们看到了哈尔威船长的高度的责任感和忘我的精神,他想到了妇女和乘客,想到了水手克莱芒,想到了其

9、他的船员,惟独没有想到的是他自己。终于,人们得救了,船长却连同这轮船一起沉入了大海。你们看(多媒体出示,师引读):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沉着、镇定地指挥着,控制着,领导这。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一切似乎都在听从他的调遣。”在他面前,灾难要向他屈服,失事的船舶也要听从他的命令。 7、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传奇人物呢?看,就是他!(打出船长图) 面对着这猝然而至的灾难,甚至可以说是死亡,面对着惊慌失措的人群,为什么惟独哈尔威船长能够做到镇定自若呢?这个时候他又在想些什么呢? (生看船长像体会船长的心理活动) 生交流 8、危难时刻,镇定自若,舍己救人,

10、哈尔威船长想到了妇女和其他游客,想到了见习水手克莱芒,想到了其他船员,可惟独没有想到他自己。60个人都得救了,可船长却连同轮船一起沉入了大海。引读第29小节 四、礼赞英雄。 1、引读课文第30小节 师:法国大作家雨果这样评价道: 生:“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师:60个从“诺曼底”号逃身的人都不会忘记哈尔威船长,因为 生:“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师:直到现在,每个听过,读过这个故事的人都不会忘记哈尔威船长,因为 生:“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

11、,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2、师:哈尔威船长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这就是一位真正的英雄的权利,让我们再一次饱含深情地呼唤“船长”。(生再读课题) 作业设计: 1课文学完了,故事引起了我们内心的震撼。你一定有许多心里话想说。你想说什么?对谁说? 2出示:“我”想对乘客说: “我”想对船员说: “我”想对克莱芒说: “我”想对哈尔威船长说: “我”想对读者说: 3自由选择,练习说话。 (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产生共鸣,说出感知,深化文章内容。加深理解。) 船长教学反思 教学本文已经多次,这次有学生提出了质疑:

12、“船长为什么与船一起沉入深渊?”老实说,每次教这课,我也有这样的疑问,只是没有同学质疑,我也就不想深究,怕学生会觉得哈尔威牺牲没啥必要。但这次不同,有学生问:船长为什么要与船一起沉入大海?我觉得船长的牺牲是没有必要的,他完全有机会逃生。如果我们从课文文字上来看,20分钟逃生的时间够了,而且船上其他船员都与乘客一起安全撤离了,按说船长也完全可以撤退。此时的我,真有些担心,怕讲不好会影响学生对于雨果笔下的这位英雄船长给他们留下的高大形象。但是事实是:我们真不能小看了我们的学生,李一昊同学很快举手:“我想哈尔威船长和诺曼底号之间有深厚的感情,我想从这艘船诞生起,船长就和它在一起。在船长心里,它是战友

13、,是亲兄弟。所以他才会选择和船一起沉入海底。”金励文说:“在哈尔威船长心中,船长就应该与船共存亡,他是不会抛弃诺曼底号独自逃生的,表现他忠于职守。”学生的回答真精彩! 由此看来,我们的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也并不是什么事都要我们老师、家长越俎代庖的。他们脑子灵活,求知欲旺盛,接受新事物比我们快,好记性更是我们这些成年人望尘莫及的。因此,我们做教师的,一定不能再用老眼光来审视学生,因为今天的小学生真的不容“小看”。我们要与时俱进,用现代的眼光,依据现代的心理学、教育学规律来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他们,研究他们。这样,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开辟新的教育捷径,少走弯路,更好地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