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工作面防灭火预案

上传人:1395****376 文档编号:48233407 上传时间:2022-01-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XXXX工作面防灭火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XXXX工作面防灭火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XXXX工作面防灭火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XXXX工作面防灭火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X工作面防灭火预案(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XXXX工作面防灭火预案总 工 程 师: 安 全 经 理: 安 全 副 总: 生 产 副 总: 通 灭 副 总: 安 全 管 理 部: 生 产 技 术 部: 机 电 运 输 部: 通 风 灭 火 部: 审 核: 编 制: 日 期: XXXX工作面防灭火预案XXXX工作面位于北岔沟至沙掌台之间的山坡地带,并且分布有少量的农田,地面有乔木、草原等,无建筑物。XXXX工作面北以东拉沟联办小窑为界,南以一采区回风上山保护煤柱为界,西以XX工作面采空区为界;工作面平均走向长度200m,平均斜长135m,煤层平均厚度3.2m,煤层倾角12°-30&

2、#176;,平均15°,一次采全高。两道均沿中煤层底板布置,工作面设计可采储量10.3万吨。预计于2012年3月中旬进行回采,为了预防该工作面回采期间发生自燃发火事故,做到“预防为主,防灭并举”的原则,特制定本预案。一、矿井可能发生自燃发火事故的地点XXXX工作面上隅角、采空区等地点。二、防灭火措施一)准备工作1、通灭队在XXXX工作面回风巷敷设一趟50的注氮管路至上隅角,采用拖管注氮的方法向采空区内压注氮气,以预防自然发火。2、由机运队负责对二台地面制氮机进行全面检修,确保正常运转,氮源稳定,氮气浓度达到97%以上。3、通灭队负责检查井下输氮管路系统,做到管路畅通、严密不漏气,控制

3、阀门完好。4、监测队负责定期检查XXXX工作面安全监测系统,重点检查CH4、CO、温度等监测传感器,保证线路完好畅通,传感器吊挂位置符合规定并对各类探头按期进行调校,保证监测数据准确。5、由通灭队负责提前在XXXX进、回风巷的适当位置制作防火门,并备足封闭工作面的材料,灾情一旦失控,可立即封闭该工作面,同时准备一定数量的黄土。二)防灭火措施1、加强通风设施管理,稳定风流,防止通风系统不稳定造成工作面上隅角负压忽大忽小。2、综采二队必须将工作面上隅角悬顶放实,并码放黄土袋密闭墙,确保严密不漏风。3、适时调整瓦斯抽放泵负压,防止上隅角抽放负压过大造成采空区漏风引起自然发火。4、加强瓦斯检查管理工作

4、,安排专职瓦斯检查员每天三班、每班不少于4次对工作面上隅角、回风流中CO、CO2、CH4浓度、温度情况进行检测,发现异常及时汇报通灭队和调度室。5、每班瓦斯检查员必须对工作面进行认真检查,发现有温度升高、煤壁挂红、挂汗以及气味异常等现象时,必须立即汇报通灭部和调度室。6、巡检瓦斯检查员除检查上隅角外,必须在工作面支架老塘侧设观测点,每20架设置一处观测点,对老塘侧的CH4浓度、CO浓度、温度情况进行观测,如果检查发现工作面上隅角、工作面支架观测点、回风巷风流中的CO浓度达到0.0024%,温度升高或工作面发现有其它发火征兆时,必须及时汇报调度室、通灭部,采取措施进行处理。7、瓦检员每班除正常检

5、查气体浓度外还必须检查工作面风量是否稳定正常,工作面通风设施的完好情况等,发现异常,必须立即进行汇报。8、通灭部定人定点对XXXX工作面上隅角每周进行取样化验分析,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9、通灭队安排火区观测员每天对XXXX工作面上隅角和采区总回风流进行火区观测汇报,如果检测出CO浓度超限、温度升高等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即汇报调度室和相关单位,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二、防灭火预案一)防火预案当XXXX工作面内或回风流中的CO浓度达到0.0024%,或出现温度升高,或其他发火预兆时,启动以下预案。1、现场人员应立即汇报公司调度室和通风灭火部,公司值班调度员接到汇报后,立即将现场人员撤离

6、至新鲜风流中,并通知相关部室领导。2、接到汇报后,通风灭火部部长、通灭队队长应立即赶赴现场,组织人员进行处理。3、根据现场情况,在工作面上段、中段、下中段用50的供水管路向采空区进行注水。4、每班设专人对有发火预兆的地点进行重点监护,并制作报表,报送通风灭火部。二)灭火预案当XXXX工作面出现明火时,立即启动以下应急预案1、预案适用范围XXXX工作面2、领导组织机构组长:XXXX副组长:XXXX成员:XXXX XXXX XXXX XXXX XXXX XXXX 3、发生自燃发火事故后各级部门、人员职责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制定防灭火处理方案,统一指挥防灭火处理工作。通灭副总工程师:具体负责通防管理工

7、作,协助总工程师进行事故的处理,协调物资、人员等。安全生产办、调度员:当XXXX工作面发生火灾事故时必须立即向相关领导进行汇报,并协调指挥防灭火事故的处理工作。生产技术部、综采二队:负责XXXX工作面的维护工作,保证XXXX工作面的防灭火器材齐全、完好。并配备2台灭火器、不少于20m3的黄土、1把消防铲和2只消防桶,并有专用防灭火三通阀门和100m消防软管等防灭火器材。通风灭火部、通灭队:负责日常防火设施检查,发生事故后组织救护队积极灭火,并配合组织调整通风系统。通风灭火部、监测队:负责通讯系统的维护工作确保灭火期间通讯设施完好、无故障。机电运输部、物资供应站:负责通防系统所需材料、设备的供应

8、工作。安全管理部:负责矿井防灭火措施的监督检查。救护队队长:负责现场灭火、监护和救护伤员工作。办公室主任:负责调配车辆。公司医院院长:负责医护和救治伤员工作。4、事故处理标准程序及应急预案当XXXX工作面内的任何人发现火灾时,应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办法灭火,并立即汇报公司调度室,公司值班调度员和在着火现场的人员,应依照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规定,将所有受灾害威胁的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并组织灭火。公司调度员必须及时通知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及成员,并汇报集团公司调度室。公司调度室同时将下风侧及可能受火灾威胁地区的人员迅速撤离到安全地点。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成员接到电话后,必须迅速到调度室,对发生火灾的地点

9、进行分析研究,由组长决定处理方案,确保方案可行、安全,能有效控制、处理火灾事故。通灭部、通灭队、物资供应站根据火灾事故处理方案,尽快准备好防灭火处理急需所需物资,并组织人员迅速运送到火灾地点。5、灭火措施及人员撤离路线在XXXX工作面发现火灾时,首先应当采取一切可能的办法直接灭火,并立即向公司调度室汇报,汇报时现场情况要观察细致,汇报清楚。调度室接到电话后,立即通知有关部门领导,迅速召集救护队员下井参与灭火,并立即通知受灾区域的人员,将受火灾危协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救灾领导小组在接到火警报告后,先弄清火情,并组织力量先抢救灾区人员,并将受火灾威胁地区的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处于火区的人员,必须严

10、格纪律,服从领导,听从指挥,就近取材灭火或控制灾情,尽量将灾情降到最小范围。现场灭火的原则是从火源的外围逐渐向火源的中心进行,以防高温蒸汽伤人,并且灭火人员必须站在入风侧进行灭火。现场人员灭火的原则是保护人员的生命为先,控制现场的灾情为先,将损失降到最低为先。灭火时救护队要认真检查瓦斯、一氧化碳等气体的变化情况。火势很大,现场人员难以就近取材灭火或控制灾情时,应迅速戴好自救器退出灾区。撤退时要首先了解事故的原因、地点、范围和事故区域的巷道情况、通风系统、风流及火灾烟气蔓延的速度、方向以及与自己所处巷道位置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及实际情况,确定撤退路线和避灾自救方法。撤退时,在

11、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惊慌,不能狂奔乱跑,应在本班班长及有经验老工人的带领下有组织的撤退。处在火源上风侧的人员,应迎着风流走。处在火源下风侧的人员,火势小越过火源没有危险时,可迅速穿过火区到火源的上风侧;或顺风撤退,但必须找到捷径尽快进入新鲜风流中撤退。撤退行动要迅速果断、快而不乱。撤退时应靠近巷道有联通出口的一侧行进,避免错过脱离危险区的机会。同时,还要随时注意观察巷道和风流的变化情况,谨防风火压可能造成的风流逆转。若无论是逆风或顺风撤退,都无法躲避火灾和烟雾可能造成的危害,则应选择合适的地点,利用现场条件、材料迅速构筑临时避难硐室,进行避灾自救。所有人员安全撤离后,若灾情得不到有效控制时,应立即封闭该工作面,并及时沟通注氮管路,向火区内压注氮气。发火期间的避灾路线见附图附件:1、避灾路线示意图 2、电话表【精品文档】第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