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4.2氨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1

上传人:gfy****yf 文档编号:48231509 上传时间:2022-01-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化学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4.2氨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化学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4.2氨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化学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4.2氨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4.2氨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4.2氨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氨教材内容:氨是氮的氢化物,具有大多数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的性质,同时它又是水溶液呈碱性的惟一气体,既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物质,又是重要的基本化工产品。掌握氨、硝酸、硫酸的性质,可以更好地认识它们在工农业生产和国防中的重要用途。在氨这一部分,主要学习氨的性质和用途,氨的性质主要学习氨的水溶性、氨水的碱性,以及氨与酸的反应等;氨的制法中介绍实验室制法,对于工业制法仅介绍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执教对象:高一年级一、 课标要求1、 识记:氨气的物理性质、用途2、 理解:喷泉实验产生的原因,氨气的水溶液的碱性,氨水和液氨的组成、性质3、 运用:氨的化学性质4、 操作:喷泉实验、检验氨气的方法等二、 教学目标知

2、识与技能1了解氨的物理性质,掌握氨的化学性质;2能设计实验证明氨的化学性质。过程与方法1运用对比法,区别氨水和液态氨的组成、性质,从而培养学习知识的能力;2通过对实验的对比和分析,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应用化学实验发现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氨的吸收实验培养学生环保意识。通过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不断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行归纳、整理知识线索,交流学习方法,建立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并尝试创造的喜悦。三、 教学过程1设计思路: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探索:预习交流、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2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实验:喷泉实

3、验(2套对比装置):铁架台、大烧杯、小烧杯、烧瓶(NH3)、锥形瓶、导管、水、酚酞铁树开花:2瓶NH3(集气瓶)、铁树(铁丝+棉花+橡皮塞、玻璃片)、酚酞、红色石蕊试纸、水、镊子 空瓶生烟:集气瓶2个、浓盐酸、浓氨水、胶头滴管、玻璃片 发烟现象:浓硫酸、浓盐酸、浓硝酸、浓氨水、玻璃棒(4)、试管(4个、带橡皮塞)、试管架、黑屏背景3课堂展示(教学流程)情境创设:首先让我们以一个问题开始我们今天的探讨:夏天到一些卫生条件很差公共厕所,常会闻到一股刺激性的气味,有时甚至睁不开眼 ,你知道这是什么气体吗?(学生回答:NH3)今天我们就来“探究氨的奥妙”过渡:NH3与甲醛并称为家庭装修五大隐形杀手,2

4、004年中国环境污染十大典型案例中NH3污染占有两例。那么你知道氮的氢化物NH3具有哪些性质?知识探究: 一、 氨的物理性质:引导:看下面一段新闻,说一说哪些语言与氨气有关?课件展示:新闻片段(录音)新闻资料: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年4月20日上午10时,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事件,整个厂区是白茫茫的一片,方圆数百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进入厂区呼吸都感到困难。厂区内寒气逼人。市消防中心接到报案后立即制定方案,出动上百名消防队员,十余辆消防车注:氨气危害:长期接触氨可能会出现皮肤色素沉积或手指溃疡等症状;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痰带血丝

5、、胸闷、呼吸困难,可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同时可能发生呼吸道刺激症状。关心社会、关注生活:(1)从化学者的角度分析,该新闻中体现了氨的哪些性质?(刺激性气味、白茫茫、寒气逼人)?(2)如何吸收弥漫在空气中的大量氨气? 被围困在污染区的群众怎样做才能保证不吸入氨气?学生预习交流: 氨的物理性质课件展示:1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2比空气轻,密度0.771g/L(标况下)3极易溶于水得到氨水,常温下,1体积水能溶解700体积氨4易液化,得到液氨,可作制冷剂展示一瓶氨气,引导学生观察色、态、密度(与空气相比较)并闻气味。知识探究II:如何设计

6、实验证明氨气极易溶于水演示实验4-8: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氨的喷泉实验实验现象:烧瓶内形成喷泉;烧瓶内溶液呈红色。思考:喷泉是如何形成的?(当滴管中的水挤入到烧瓶中时,烧瓶内的氨溶解,使瓶内压强迅速降低,瓶外的空气将烧杯内的溶液很快压入到烧瓶,形成喷泉。喷泉实验的原理是什么?(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原因是存在压强差。)做喷泉实验时烧瓶内常不能充满液体的可能原因?(气密性、导管中有空气等)氨的喷泉实验说明氨的哪些性质?(NH3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知识探究:二、氨的化学性质展示:一瓶氨气,如何设计实验检验NH3的存在?学生讨论、交流:【方案一】:氨的水溶液的碱性(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等

7、)演示实验:铁树开花、NH3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分析:氨水为什么呈碱性?氨水和液氨有何区别?( 氨气溶于水后称氨水,氨气液化后为液氨,氨水中有哪些粒子?)课件展示:氨水和液氨的比较(学生填写)液氨氨水物质成分(纯净物或混合物)纯净物(非电解质)混合物(溶质:NH3)粒子种类NH3分子NH3、H2O、NH3H2ONH4+、OH、H+ 主要性质不具有碱性具有碱的通性(弱碱)存在条件常温常压下不能存在常温常压下可存在【方案二】:氨与浓盐酸的发烟现象演示实验:空瓶生烟、蘸有浓盐酸和浓氨水的玻璃棒的发烟现象分析、总结、拓展:NH3+HCl=NH4Cl,其它酸是否也能发烟?学生实验:浓硫酸、浓硝酸与浓

8、氨水2NH3+H2SO4(NH4)2SO4 NH3+HNO3=NH4NO3NH3+H2O+CO2=NH4HCO3 2NH3+H2O+CO2=(NH4)2CO3学生总结:氨水与挥发性酸可以产生白烟现象=*工业制纯碱:NaCl+NH3+H2O+CO2=NaHCO3+ NH4Cl 2NaHCO3 Na2CO3+CO2+H2O思考与练习:下列物质哪种物质可用于实验室干燥氨气( D )A浓硫酸 BP2O5 CCaCl2 D碱石灰(NaOH和CaO固体的混合物) 分析:干燥氨气:用碱石灰(NaOH和CaO固体混合物) 。不能用浓硫酸、五氧化二磷(均与氨反应生成铵盐),也不能用无水CaCl2(CaCl2+8

9、NH3CaCl28NH3)。催化剂=【方案三】:利用氨气的还原性课件演示、现象分析: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 4NO+6H2O思考与交流:生产氯气的化工厂常用浓氨水来检验生产设备和管道是否漏气,如有白烟生成则说明已经漏气,这是为什么?提示:2NH3+3Cl2=6HCl+N2 8NH3+3Cl2=6NH4Cl+N2 (体现NH3的还原性)【方案四】:氨气的特殊的刺激性气味总结、体会:评价以上各种方案,体会氨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现 象备 注与水反应NH3+H2ONH3H2O NH4+OH能使滴有酚酞试液的水形成红色喷泉氨水显碱性氨气也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与酸反应(表现碱性)HClNH3+

10、HCl=NH4Cl产生大量白烟可用浓盐酸检验氨气。氨气与挥发性酸反应有白烟产生。遇难挥发酸无此现象H2SO42NH3+H2SO4(NH4)2SO4HNO3NH3+HNO3=NH4NO3产生大量白烟H2OCO2NH3+H2O+CO2=NH4HCO32NH3+H2O+CO2=(NH4)2CO3与氧反应(表现还原性)催化剂=4NH3+5O2 4NO+6H2O反应放热是工业上制硝酸的基础学生交流:如果当时你第一个出现在现场(或我们的身边也发生类似事故),谈谈你会如何应对?(投影显示课前的新闻资料) 自我防护(远离现场、高处、逆风、防冻等);报警求援:119、110、120等;制定方案:水?酸?(注意防

11、止二次污染)知识探究:氨气的用途学生交流:展示氨气的用途(链接)NH3硝酸铵盐、尿素液氨用作制冷剂纯碱稀氨水治疗蚊虫叮咬等消除NO2污染有机合成工业原料吸收硫酸生产中的SO2(链接):用途原理(用反应方程式表示)制硝酸催化剂=4NH3+5O2 4NO+6H2O 2NO+O2=2NO23NO2+H2O=2HNO3+NO制铵盐NH3+HNO3=NH4NO3 NH3+HCl=NH4Cl 2NH3+H2SO4=(NH4)2SO4 NH3+CO2+H2O=NH4HCO3制尿素催化剂=2NH3+CO2 CO(NH2)2+H2O液氨用作制冷剂放热吸热NH3(g) NH3(l)制纯碱=NaCl+NH3+CO2

12、+H2O=NaHCO3+NH4C12NaHCO3 Na2CO3+CO2+H2O稀氨水医疗上用于治疗昏厥和外用消毒(蚊虫叮咬等)、也是家庭常用清洁剂消除NO2污染8NH3+6NO2=7N2+12H2O有机合成工业原料【课堂练习】:思考与练习1:(举一反三)1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原因是存在压强差。(1)如图1是化学实验中的喷泉实验装置。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和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下列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 ( B )AHCl和H2O BO2和H2O CCO2和NaOH溶液 DNH3和H2O(2)某同学积极思考产生喷泉的其他方法,并设计了如图2的装置。 在图2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

13、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 C )ACu与稀盐酸 BNaHCO3与NaOH溶液CNa2CO3与稀盐酸 D CaCO3与稀硫酸 拓展:图2中,若烧瓶中只有空气、锥形瓶中只有水,采取什么措施可能产生喷泉?在如图2锥形瓶外放一水槽,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冰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喷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质是 ( A ) A浓硫酸 B食盐 C硝酸钾 D硫酸铜(3)比较图1和图3两套装置,从产生喷泉的原理分析,图1是_减小_(填“增大”或“减小”,下同)上部烧瓶中气体压强所致,图3是_增大_下部锥形瓶内气体压强所致。城市中常见的喷泉原理及火山爆发的原理与图_3_装置的原理相似。思考与练习2:根据氨气的物理性质,实验室如何收集氨气?投影氨气的收集装置(1)向下排空气法(棉花)(2)尾气吸收(水?硫酸?) 图1中棉花可防止氨气逸散,可用稀硫酸吸收多余的氨(棉花用稀硫酸或水浸湿)。 学生小结及师生、课堂解疑:作业布置:1、复习为主,通过课后检测巩固 2、预习 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