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美育教育方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上传人:卢****6 文档编号:48192646 上传时间:2022-01-0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1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创新美育教育方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创新美育教育方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创新美育教育方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美育教育方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创新美育教育方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摘要:美育即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的情感教育。对中小学生有方案地实施美育教育,能帮助学生树立美的理想、情操和品格,使其具备一定的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文章主要探讨了新时期加强美育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主要途径,如何通过中小学美育教育有效地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是文章论述的重点内容。关键词:中小学美育;传统文化;教育方式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6-0115-01DOI:10.16657/j ki.issn1673-9132.2021.26.106美育是中小学生完美人格塑造、全面开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

2、育内容。2021年?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公布实施,促使一线教育教学人员更关注通过学科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现阶段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整体情况并不乐观,针对这些突出问题,可通过实施美育教育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促进二者的深度融合。一、在中小学美育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一新时期中小学美育在教学内容上存在误区很多中小学校将美育与德育等同。美育的核心目的是育人,在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开展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功能。但并不能因此将德育与美育等同起来,美育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德育,它是从人的感性入手对人的道德心理产生作用的。因此,学校检验美育教育的实施成效不能仅仅将学生是否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同学

3、间是否互帮互助等当成唯一的标准。二现阶段中小学美育教育功利化、技艺化由于各种考试制度的存在,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都被笼罩在应试文化的阴霾下,美育教育同样不可防止地受到应试思维的影响,致使课堂教学陷入功利化和技艺化倾向,对美育的育人价值有所忽略。很多教师着眼于名利或为艺术领域培养、输送专门的人才,并没有突显出美育的特点,而是一味模仿专业艺术教育,片面地强化音乐和美术等艺术教育的技能训练,学生的审美素养几乎没有得到培养。三中小学美育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相关性美育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审美情趣。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的根底,美术教材是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科目,其教育不

4、能仅仅是美术技能技巧的传授,而应是在一种文化照顾下的学习。为了在美育教育中更好地渗透传统文化,要让中小学美育课程走进传统文化,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陶冶学生的性情,为培养其完美人格和高尚情操打下坚实的根底。二、在中小学美育教育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一充分用好现成的校园环境,从视觉形象入手通过中小学美育教育推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从形入手,为中小学生营造充满传统文化艺术风格的校园环境。环境通常是教师们忽略的外部因素,一个具有浓郁传统文化味道的校园环境更有助于传统文化在美育教学中的推行。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中的亭台楼阁之名,对联、碑刻与牌匾之文,都是书院教育的整体组成局部。学校的园林建设与建筑構

5、造以及校园装扮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风格,促使学生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进行大胆地联想,从而了解带有浓重文化气息的园林艺术的审美价值,逐渐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二通过美育主要课程,体会传统文化智慧美育的课堂教学是落实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途径,中小学美育教育主要课程包括音乐、美术等学科。通过生动的音乐教学,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增强其民族自豪感。以?看龙船?这首歌为例,歌曲表达了端午节浓厚的节日气氛,剧烈的赛龙舟场面以及当地人冲动兴奋的心情。教唱时,教师可以借此为学生讲解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来历及习俗活动,从而引导学生通过旋律、节奏、音乐、拍子、和声等音乐要素塑造美的形象,体会到传

6、统文化的精髓。再如,教师可以在带着学生欣赏经典美术作品?马踏飞燕?的过程中,讲述唐三彩的产生过程。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为学生展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既让学生体会到中国绘画散点透视法的特点,明白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价值。三借助其他学科加强渗透,实现深度的融合除了音乐、美术等艺术类学科教学中可以渗透传统文化,其他学科也可以,如语文学科,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精心选择的,语言优美,意境悠远,蕴含丰富的人文内涵。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可以着眼于教材与传统文化对话。如教学?孔子拜师?一文时,挖掘其中蕴含的礼仪文化,课前让学生记忆古人拜师过程中的传统礼仪、称谓以及尊师爱师的名言警句,在此根底上为学生引入趣味小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儒家思想中仁义道德的同时习得文明礼仪。综上所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中华民族珍贵的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通过美育教育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有效,而且值得提倡的育人途径。参考文献:【1】孙勇,范国睿.我国学校美育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教育科学研究,202110.【2】钱初熹.融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的美术教育创新开展J.美育学刊,202102.责任编辑张宏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