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作文600字锦集9篇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48179450 上传时间:2022-01-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6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锦集9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锦集9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锦集9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锦集9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端午节的作文600字锦集9篇(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字数作文【精选】端午节的作文600字锦集9篇【精选】端午节的作文600字锦集9篇我们盼望已久的端午节到了,学校允许我们放三天假来庆祝端午。端午节时,我们家 来了好多位客人和两个孩子。妈妈还特意请了一位包粽子的能手来帮忙呢!为了迎接快乐 的端午,妈妈跑去超市一趟乂一趟,好不容易把所有的材料都买齐了。我看到桌上放着好 多包粽子专用的粽叶,我摸了摸,觉得湿漉漉的,我心里顿时涌出了一股香浓的粽子味。阿姨们开始包粽子了,妈妈从冰箱中拿出了一盘美味的红烧肉,孩子们口水直流,趁 妈妈们不注意偷吃了一块、两块。妈妈们发现红烧肉越来越少,还开导我们用舌头舔着嘴 唇,就知道是我们偷吃的了。一个朋友乂偷偷拿了一块肉

2、,我也跟着拿了。妈妈来了,那 个朋友叫到:“阿姨,她乂偷吃! "我被妈妈训了一顿,心理痛苦的叫:“讨厌!”现在我重点来跟大家讲讲包粽子的情形吧!阿姨把粽叶放一堆;肉放一堆:瑶柱也放 一堆。她顺手拿起粽叶,把糯米放了进去,然后抓起几块肉放了进去,接下来熟练地将粽 叶包成了三角体,最后她拿起一根白线,一手抓粽子,一手抓着线绕着粽子转,而另一头 她却用嘴巴咬着。一个粽子包好了,她乂拿起一片粽叶包了起来。过了一会,她就已经满 头大汗了。等啊等,阿姨们终于把粽子豆包完了,我们也早已经口水直流了。妈妈建议:“为了 让端午节过得更开心,我们先到楼上轻松轻松吧!"我一听,乐坏了。我急急忙忙

3、拿了个 粽子,用一个筷子插着吃。我的朋友们看了,也学着我的样儿在楼顶吃种子,大家都开开 心极了。家长们看到了,决定让我们在上面吃种子。东西都拿齐了,我们说说笑笑,一起 吃着阿姨们轻手包的粽子,感觉好极了。带着凉风夜晚的气息吹来了,空气中有我们的香喷喷的粽子味。我吃啊,吃啊,觉得 自己就像来到了一个快乐的粽子王国。这次端午节真快乐啊!芭蕉绿了樱桃红,岁月太匆匆。一眨眼就到了粽子飘香的时候,“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的情怀也深深渗透我的心灵。放学后站在公交站点等候公交车,看着车水马龙,手中拿着各大超市派发的促销传单, 抬头望着对面湛蓝空中飞机行过的路线,一道弯弯长长的,带着悠悠的白

4、云,缕缕粽香都 已倾入鼻中,过节的情景乂回忆在脑海里端午节快到的时候,总会去摘箸竹叶,把箸竹叶一片片洗净等待着包粽子。每家每户 还会在门前挂上割来的艾草和菖蒲,一大清早,整个村子都散发着艾草和菖蒲的馨香,待 粽子放锅里烟熟之后,灶前屋后便弥漫了箸竹叶的清香,母亲还会从坛子里掏出裹有红泥 和黑烟灰的咸鸡蛋来,待母亲用刷子刷去结得牢固的红泥和烟灰之后便放入锅里煮,煮熟了,还会挑出一些染上鲜红的色,我特别喜欢得到这红色的蛋, 总感觉它比没有染色的蛋更加的好吃好看好玩。去做客的时候,还会有一个网袋,红色的 鸡蛋就装在网袋里,网袋挂在脖子,感觉别提有多神气,犹如带了无比珍贵的首饰似的。 得到的红蛋都放在

5、网袋里了,一个都舍不得吃,还要带回家当着别人的面炫耀一番那时幼稚的表现,那时纯真的年华,那时的端午节。我无妨想象当有一天,我离开了 这个村子,离开村子里的人时,将是怎样的一番情形,那是怎样的一番不舍与留恋啊!“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那些在外漂泊的游子们在外过了不知几个端 午节,不知道守了几度闲愁,不知道错了多少年华。都说“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 两金。”我想,那份最淳朴的乡情是无法忘怀的,或许,某个游子正听着“同是天涯沦落 人”的杯觥交错和爽朗的谈笑声,心中有种说不出是孤独还是落寞的滋味,淡淡的,想着 八千多个日日夜夜就这样滴在时间的流里,像针尖滴在海里,俏然无声,穿梭于人流之

6、间, 夏日的街道郁郁葱葱,将思量编织成文字,像我一样,像我一样的执笔于纸,写着浓浓的 端午情思。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传统节日更是充满了民族特色,而端午节就是 其中的一个。端午节乂叫端阳节,听家乡的人说,端午节还有一个来历呢。据说,古代有个诗人叫 屈原,十分热爱自己的祖国。可是,当时的皇帝昏庸无能,使得国家四分五裂,百姓家破 人亡。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国落得如此印地,F是他悲痛欲绝,投江而死。人们听说屈原投 江而死,连忙划船到江里去打捞他的尸体,可是却怎么也找不到,人们怕鱼虾会会把屈原 的尸体吃掉,就把糯米撒到江中。这样那些鱼虾就去争食糯米,而不会去侵蚀屈原的尸体 了。这一个故事传下来

7、后,人们每年都用包粽子和赛龙舟的方式来纪念这一个伟大的爱国 诗人。粽子是用糯米加上糖做成的,乂香乂甜,我可爱吃了。每年的端午节,妈妈都会包 很多粽子让我们吃,所以,我天天盼着端午节的到来。赛龙舟可好玩了!在平静而辽阔的 大江中,几只船甚至十几只在一起划,船头上都有一面小旗,船上有十几个浆手,几个打 鼓的坐在船中央。号角一吹,鼓声立即响彻天地间,浆手每人持一只短浆,随着鼓声划动。 两岸观赛的人也闲不住,不停地拍手叫好,还为船员加油打气。鼓声是有规律的,什么时 候节奏应该紧迫,什么时候应该轻缓,鼓手都掌握得准确无误。不管哪支队伍嬴了,其它 的队伍都会为他们祝贺,这是多么博大的胸襟哪!哪支队伍赢了,

8、就在哪只船头上系上红 布条。这小小的红布条表现出了这支队伍的团结和集体荣誉感。每当看到胜出的队伍的船 上挂的红布条,还有队员们脸上的笑容的时候,我就会对妈妈说:“妈妈,我长大以后也 要学划船,像这些大人们一样来赛龙舟,还要拿冠军! "妈妈看到我自信的样子,欣慰的 笑着说:“好,妈妈支持你。”我高兴得心都快要跳出来了,恨不得马上长大,然后去参 加龙舟比赛,拿到冠军,让众人为我喝彩。除了包粽子和赛龙舟,端午节的时候,还要在门的左右两边的崎缝中插艾蒿,午饭还 要吃肉,饮雄黄酒也是端午节的一种习俗。端午节十分有趣,弥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充满了民族特色。中国的'其它节日也都 非常有趣,

9、透露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充满了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但我 独爱端午节。乂是粽叶飘香时,世间处处盈满了喜悦气氛。“节分端午谁自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是凝聚了中华五千年文明传统节日, 深邃而乂悠久。每当这时孩子们会在手臂系上五彩线,带上漂亮香包,与父母一同去踏青。对于北方人们来说,端午节是个踏青好时机,这时果同中,草地上,路边,田野中处 处生机勃勃,满眼绿,漫山遍野绿,为这个节日增添了色彩。古往今来就有“清明插柳, 端午插艾”习俗,而人们也不禁陶醉在山水之乐中。今年,我同父母一起去了舅舅家果园,绿色出现在眼帘,依稀可以看到一两抹红色, 走进才发现是娇红欲滴樱桃,小巧玲珑挂在枝杈间

10、煞是可爱。将它们摘下洗净后,一股脑 放在嘴里,甜意用上心头,不禁让我感受到端午很甜。接着,我们去了太奶家,在太奶家吃到了香喷喷粽子,粽子中果味浓香穿梭在唇齿间, 黏黏软软口感令人陶醉。这时,我不禁想到了屈原,那个吟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 下而求索”伟大诗人。屈原投汨罗江后百姓们乂怕江河里鱼吃掉他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 避免鱼虾糟蹋屈原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习俗。而古来就有“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 俎”诗句,这也印证了端午节悠久历史。原来,端午很淳浓。据资料说,香包也叫香囊或荷包,内装香料通常是用苞白术、白芷等植物根茎碾碎混 合均匀制成。而每到此时,孩子们都会带着自己喜爱香包和

11、小伙伴们一起展示,玩耍,淡 淡香气在风中荡漾,令人沉醉其中,原来端午很香。香包中也蕴含着一缕春风,两滴夏雨,三片秋叶,四朵冬雪,做成五颜六色礼盒;打 着七彩八飘丝带,用九分真诚,十分热情,父母和老人对子孙无限爱。“淡淡烟雨淡淡愁,淡淡明月上西楼,淡淡鱼儿水中游,淡淡蝴蝶落绣球,淡淡胭脂 淡淡酒,淡淡酒解淡淡愁,淡淡思念赠与友。”牵着亲人手围坐一桌感受端午滋味,凝神 品味节日气息。5月30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是人民大众欢庆的民间节日。在这个节假日里,每家 每户都要裹粽子,吃咸鸭蛋。说起这个节日,还有一定的寓意呢! “端”的意思和“初” 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乂与“午”

12、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 五月正是“午”月。乂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原起于<> 里记载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忠真爱国,以身明志的爱国故事,老百姓为了怀 念他变做出了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的“棕子”。更有孝女曹娥寻父和纪念伍子胥一说, 这些故事源远流长。而且随着历史发展至今,端午节不仅仅只有吃棕子,吃咸鸭蛋和饮雄 黄酒一说,还有老百姓们划龙舟,做香囊,插菖蒲保平安的美好寓意,祝愿我们的生活快 乐和美,平安幸福!端午这天,我和妈妈购买了些礼品,兴高采烈地来到了太公,太婆家。因为太公家正 巧来了客人,我们便一起过来聚会。勤劳的太婆还准备了制作粽子的材料,有糯米,肉馅, 粽子叶和

13、绳子。.正好,我也可以一起来参加制做啦!太婆教我要按照一定的样 子把粽子叶卷好,中间要有足够的空间可以装入糯米,然后在一半的时候放入腌制过的肉 馅,再盖上一半的糯米,接着把外壳的叶子裹紧,最后用彩绳把它扎实,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粽子,但是每个步骤要需要细致,用心,到位,不然在蒸熟的过程 中,里面的糯米就会散出来,样子也就不好看了。做着,想着,这虽然只是一只小小的粽 子,寓意真的很深刻哟!就好比我们的学习,先需要具备一个持之以恒的态度,平时要 有细心,认识错误的决心,更要有一个努力创新的劲头。同时,我也觉得教我们做粽的人 就好比我们的老师,是那么地和词可亲,细心责任,一次乂一次地教导我们如何学习,

14、改 错出新。一遍乂一遍地教育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把握正确的方向。更是不厌其烦地训导 着我们:任何事都需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去完成,坚持不懈,直到终点!想到这里,我更 加坚定了我以后对学习的态度,信心倍增。同时,我也觉得这不是一个普通的端午节,恰 恰是一个鼓动人心,奋发向上的节日,美好祝愿日,美好端午情!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 粽子,洒雄黄酒,佩香囊在家乡,端午不仅仅是因为要纪念屈原了,还有包粽子的乐 趣,吃粽子的甜蜜,赛龙舟的振奋端午节的前一天,妈妈就做好粽子。先要准备粽子的馅子,馅子各种各样,有豆沙馅 的,蜜枣馅的,肉馅的;要准备好芭蕉叶子,

15、洗净叶片,并将它剪成匀称的叶条。妈 妈将糯米洗了,将芭蕉叶一卷,放入糯米,用手稍微一压就紧了,拿出馅儿按入米里面, 随后缠成一个菱形,用丝线一捆,小小的粽子就在妈妈的手中诞生了。包好的粽子一蒸, 取出来就可食用了。撕开叶片,此时的粽子,不但有饭团的味道,还夹杂着芭蕉叶淡淡的 清香,吃在口里清凉还带点微微的甘甜。端午节的早晨,妈妈要去买那些鲜绿的艾叶挂在门楣上。今天,每家每户的门前,必 定都要插上艾草辟邪。其实,悬挂艾草,还可以驱虫蚁。用完餐,妈妈会烧那艾草给我们 洗洗,听说它有去寒湿消炎等作用。这时候,满屋都是淡淡的药香,沁人心脾.令人神轻气 爽。在端午这天,必定是要赛龙舟的,可是爸爸说我们这

16、已经好久没划了。于是他给我们 讲往年的龙舟竞渡。“端阳的下午,小孩们都穿上新衣服,佩带“香囊”和“蛋兜子”, 高高兴兴地跟着大人们观看龙舟竞渡。他们都会挤去码头或者河边,掌声,呐喊,尖叫,口哨,锣鼓让你听不见你自己在说什么。旌旗,浪花,赤裸的锄黑的臂膀,破浪的龙舟让 你目眩神移。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欢声震地,惊退 万人争战气。没有亲眼目睹的人是没有办法体味当中的激动和振奋的。”在这天,人们可以放肆地欢笑,小孩可以放肆地玩耍,不用像过年一样担心明年,也 不用考虑明天的打算,它就是一个平民的节日,一个没有约束的日子。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的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

17、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 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他气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罗江。当地的渔夫划着小船去 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 龙船来纪念屈原,大家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才每年都过端午节。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 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节。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一一我妈 妈。所以每年过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许多粽子。我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 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 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准备工作就

18、做好了。等芦苇 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 夹在中间,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雉体的模样,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夹几个枣, 最后把叶子用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乂肥乂大,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等 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后,就可 以吃了!虽然我妈妈包的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但是包出来的粽子却是香喷喷的,香得使 你只要一闻到味,就会挑起你的食欲;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 来。所以,我每当吃粽子时,总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说到合我 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妈

19、妈包粽子有什么“秘决”,每次包的粽子总是香喷喷的,吊人的 胃口,使人馋诞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当然也少不了赛龙舟哟!我最喜欢看得就是赛龙舟的情形,几十个水手都手拿着桨,用尽全身的用手奋力地划 着,擂鼓的水手势气高昂,用力地敲着有规律的鼓点儿。“加油,加油! ”,场边的拉拉 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地加油声、呐喊声、助威声,使水手们不得不更加使劲划船。整 个赛龙舟的场面多么壮观、激烈,可以说是独一无二,是端午节传统的象征。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端一盘粽子,呈一枝艾叶,与你一起过一一端午。自多了端午节假日,端午的“节”气立时浓了起来。这

20、也让现时代的人们,体味到了 旧时中国的传统意味。农历五月初五,端午。在中国,流传至今的节日“四大名旦”,当属春节、中秋、清 明和端午。而这四者中,端午名气相对最小,但它乂是内容最为丰富的一个。自然,它的“中国味”也是最浓的。端午的习俗来源,最广的说法当属屈原投江忌日。人们为了纪念 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在这一日,划龙舟,包粽子而从历史渊源上讲,正是纪念屈原 这一点,让端午变得丰富和更有价值。农历五月五,本不是一个“好日子”。在国人的传统上,5月及5日,属“恶”月与 “恶”日。因此,5月5日之端午,辟邪驱恶,成为端午的重要内容。为什么选择5月5日作为“端午”?在时间上,5月初,正是“五毒”从冬日复

21、苏, 开始活跃,容易对人造成伤害的时节;而5月,则是气候多变,各种瘟疫最为流行的季节。 这也是认为5月是“恶”月的一个原因吧。是日,家家门前挂上菖蒲、艾草;孩子的额上,用雄黄画一个“王”字或一个点:或 在孩子的手上,圈一个五色线。这都是在辟邪驱恶呢。大约在50年前,如此习俗,无论是穷人还是富家,都会这样做。后来,明显少了许 多。近些年,虽然传统越来越有回归的意思。但人们,大概很少想起要靠这些方式驱毒。 它只是一个象征,是人们寄托美好的愿望的方式。端午,最是忆江南。采一把芦叶,以长江的江草作线,严严地裹实粽米;深夜了,母 亲升一件灶,火融融的;第二天清晨,孩儿醒来,整个屋充盈着芦叶的清香:镜前的

22、自己 己是一只虎一一额上有一只大“王”:门前挂着长长的菖蒲、艾草,手腕绕一串五色彩线。 而这个时节,正是啖黄鱼的好时机,再穷的人家,也会买一条两斤左右的大黄鱼。可惜, 这样的大黄鱼,在市面上,已经有20年不可见了毕竟,那一代人还有端午之“忆” °令人欣慰的是,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中国 的许多传统,包括传统节日与习俗,不能丢。那是渗入中国人骨髓的根。就让我们以这样的心境,度我们的端午。而这枝艾叶,算是百度人寄广各位的小小心 愿:甲型Hlnl流感来了,艾叶会给所有华人辟邪消灾。祝大家安康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乂到了,作为中国四大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之一,端午 节毫无疑问就是其中最有

23、“热”感的节日。作为进入盛夏前的一个节气,端午节显然就是每年真正感受夏天的日子,在城市,端 午节的三天假日,可能会让很多人思考出去找个阴凉的地方散一下心,而在农村,端午节 确就是一个忙碌的节日,因为在中国蕴含丰富的农耕文化之中,端午节代表着夏收秋种。在过去的北方,每年过端午正就是新麦下来的时候,很多人都很期盼这个日子的到来, 因为能够吃到新麦做的各种食品。而在过去的南方,端午节却就是另外一种粮食水稻收获 的季节,新打下来的水稻碾成了大米,过节的前一天正好能够包成粽子,然后美美吃上一 顿。中国人端午节吃粽子的历史由来已久,传说就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开始流传的,那一 天人们互相送粽子作为对屈原的纪念

24、。粽子还就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据说,早在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可就是在当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 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晋朝人周处岳阳风土记之中就记 载道:“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到了南北朝时期,中国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 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己“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 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己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 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 很时尚。在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己从菰叶变革为箸叶,之后乂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 子,附加料己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一向到这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 更为繁多。从馅料看,中国的南北差异也还就是存在的。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棕;南方 则有豆沙、鲜肉、八宝、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今年,你准备吃啥粽子呢?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