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的验证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48151838 上传时间:2022-01-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9.2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实验三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的验证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实验三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的验证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实验三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的验证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实验三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的验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三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的验证(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百度文库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验证一、实验目的1 .验证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正确性,加深对该定理的理解。2 .掌握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一般方法。二、原理说明1 .任何一个线性含源网络,如果仅研究其中一条支路的电压和电流,则可将电路的其余部分看作是一个有源二端网络(或称为含源一端口网络)。戴维南定理指出:任何一个线性有源网络, 总可以用一个电压源与一个电阻的串联来等效代替,此电压源的电动势 Us等于这个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oc,飞其等效内阻Ro等于该网络中所有独立源均置零 (理想电压源视为短接, 理想电流源视为开路)时的等效电阻。诺顿定理指出:任何一个线性有源网络,总可以用一个电流源

2、与一个电阻的并联组合来 等效代替,此电流源的电流Is等于这个有源二端网络的短路电流Isc,其等效内阻Ro定义同戴维南定理。Uoc (Us)和Ro或者Isc (Is)和Ro称为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参数。2 .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测量方法.(1)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测 在有源二端网络输出端开路时,输出端短路,用电流表测其短路电流 UocRo=Isc如果二端网络的内阻很小,若将其输出端口短路则易损坏其内部元件,因此不宜用此法。(2)伏安法测Ro 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出有源二端网络的外特性曲线,如图 3-1所示。 根据外特性曲线求出斜率tg。,则内阻、AUUocRo= tg j = 。 IIsc也可以先

3、测量开路电压Uoc,再测量电流为额定值In时的输出U oc U N端电压值Un,则内阻为 Ro=。InRo用电压表直接测其输出端的开路电压Isc,则等效内阻为 /3UUoc被测有源网络Uoc,然后再将其图3-1有源二端网络外特性曲线图3-2半电压法测 Ro电路7RUS 被测有源网络稳压电源(3)半电压法测Ro如图3-2所示,当负载电压为被测网络开 路电压的一半时,负载电阻(由电阻箱的读数 确定)即为被测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内阻值。(4)零示法测Uoc图3-3零示法测Uoc电路在测量具有高内阻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时,用电压表直接测量会造成较大的误差。为了消除电压表内阻的影响,往往采用零示测量法如

4、图3-3所示.。零示法测量原理是用一低内阻的稳压电源与被测有源二端网络进行比较,当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与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相等时,电压表的读数将为“0”。然后将电路断开,测量此时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即为被测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三、实验设备序号名 称型号与规格数量备注1可调直流稳压电源0 30V 1DGJ-052可调直流恒流源0 500mA1 DGJ-053直流数字电压表0 200V1,DGJ-054直流数字毫安表0 200mA1DGJ-055数子力用表VC9801A+2自备6可调电阻箱099999.9 1DGJ-057电位器1K/2W1DGJ-058戴维南定理实验电路板1DGJ-05四、

5、实验内容被测有源二端网络如图3-4(a)或3-4 (c)。DGJ-2型设备实验线路如图3-4(a) (b),用DGJ-03挂箱的“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线路。TX型设备实验线路如图 3-4(c)(d),需要自行连接电路。(a) DGJ-2型设备实验电路图(b)等效图甘R.(c) TX型设备实验电路图(d)等效图图3-4实验电路图和等效图Uoc (v)Isc (mA)Ro=Uoc/Isc()1 .用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测定戴维南等效 电路的Uoc、R0和诺顿等效电路的Isc、Roo按 图3-4(a)或3-4 (c)接入稳压电源 Us=12V和 恒流源Is=10mA,不接入 Rl。测出UoC和I

6、sc, 并计算出R0(测Uoc时,不接入mA表),填入右表2 .负载实验/按图3-4(a)或3-4 (c)连线,接入Rl。根据下表中负载 Rl的阻值,测量并绘制有源二 端网络3-4(a)或3-4 (c)的外特性曲线。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Rl( ) /02004006008001K1.2K1.4KooU (v)I ( mA)3 .验证戴维南定理:从电阻箱上取得按步骤“1”所得的等效电阻 R0之值,然后令其与直流稳压电源(调到步骤“ 1”时所测得的开路电压 Uoc之值)相串联,如图3-4(b)或3-4图3-5 、 TX型设备电流源电路图及等效图直流恒流源(调到步骤“ 1”时所测得的短路电流Isc之

7、值)相并联,如图3-5所示,仿照步 骤“2”测其外特性,对诺顿定理进行验证。Rl( Q)02004006008001K1.2K1.4KooU (v)I ( mA)5 .有源二端网络等效电阻(又称入端电阻)的直接测量法。见图 3-4 (a)。将被测有源 网络内的所有独立源置零(去掉电流源Is和电压源Us,并在原电压源所接的两点用一根短路导线相连),然后用伏安法或者直接用万用表的欧姆档去测定负载Rl开路时A、B两点间的电阻,此即为被测网络的等效内阻R。,或称网络的入端电阻 Ri。五、实验注意事项1 .测量时应注意电流表量程的更换。2 .步骤“5”中,电压源置零时不可将稳压源短接。3 .用万表直接测

8、R0时,网络内的独立源必须先置零,以免损坏万用表。其次,欧 姆档必须经调零后再进行测量。4 .用零示法测量Uoc时,应先将稳压电源的输出调至接近于Uoc,再按图3-3测量。5 .改接线路时,要关掉电源。六、预习思考题 / %1 .在求戴维南或诺顿等效电路时,作短路试验,测ISC的条件是什么?在本实验中可否直接作负载短路实验?请实验前对线路 8-4(a)预先作好计算,以便调整实验线路及测量时 可准确地选取电表的量程。2 .说明测有源二端网络开路电压及等效内阻的几种方法,并比较其优缺点。七、实验报告1 .根据步骤2、3、4,分别绘出曲线,验证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正确性, 并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2

9、 .归纳、总结实验结果。3 .心得体会及其他。日光灯电路及功率因数的提高一、实验目的1.研究正弦稳态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相量之间的关系。2、掌握日光灯线路的接线。3.理解改善电路功率因数的意义并掌握其方法。 二、原理说明1 .在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中,用交流电流表测得 各支路的电流值,“用交流电压表测得回路各元件两 端的电压值,它们之间的关系满足相量形式的基尔 霍夫定律,即21=0和NU = 0 。2 .图6-1所示的RC串联电路,在正弦稳态信 号U的激励下,Ur与Uc保持有90o的相位差,即当O图6-1f 1R Ur 1,. jXc ucTRC串联电路220VR阻值改变时,Ur的相量轨迹是一个半

10、园。 U、Uc与Ur三者形成一个直角形的电压三 角形,如图6-2所示。R值改变时,可改 变小角的大小,从而达到移相的目的。3.日光灯线路如图6-3所示,图中 A是日光灯管,L是镇流器, S是启辉器,图6-3日光灯线路原理图C是补偿电容器,用以改善电路的功率因数(cos(|)值)。有关日光灯的工作原理请自行翻阅 有关资料。三、实验设备1、交流电压表 交流电流表 2、功率功率因数表3日光灯四、实验内容1 .按图6-1接线。R为220V、40W 的白炽灯泡,电容器为4.7科F/450V。经指导教师检查后,接通实验台电源,将自耦调压器输出(即U)调至220V。记录U、Ur、Uc值,验证电压三角形关系。

11、测量 值计算值U (V)Ur (V)Uc (V)U(与 Ur, Uc组成 RtA) 22(U=yUr U c ) U=U U(V) U/U(%)按图6-4接线。经指导老师检查后,接通实验台电源,将自耦调压器的输出调至220V,记录功率表、电压表读数。通过一只电流表和三个电流插座分别测得三条支路的电流。改变电容值,进行三次重复测量。数据记入表中。电容值 测 量4攵 值计算值C/( F)P(W)COS小U(V)I (A)Il(A)Ic(A)I ,(A)Cos小C=0C=1Co=C=8注:表中C0为功率因数最大时的电容值。五、实验注意事项2 .本实验用交流市电220V,务必注意用电和人身安全。3 .

12、功率表要正确接入电路。4 .线路接线正确,日光灯不能启辉时,应检查启辉器及其接触是否良好。六、预习思考题1、在日常生活中,当日光灯上缺少了启辉器时,人们常用一根导线将启辉器的两端短接一下,然后迅速断开,使日光灯点亮( DGJ-04实验挂箱上有短接按钮,可用它代替启 辉器做试验。);或用一只启辉器去点亮多只同类型的日光灯,这是为什么?2、为了改善电路的功率因数,常在感性负载上并联电容器,此时增加了一条电流支路,试问电路的总电流是增大还是减小,此时感性元件上的电流和功率是否改变?3、提高线路功率因数为什么只采用并联电容器法,而不用串联法?所并的电容器是否 越大越好?七、实验报告1 .完成数据表格中的计算,进行必要的误差分析。2 .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绘出电压、电流相量图,验证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定律。3 .讨论改善电路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