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孔灌注桩混凝土浇筑方案

上传人:RUN****yf 文档编号:48141011 上传时间:2022-01-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冲孔灌注桩混凝土浇筑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冲孔灌注桩混凝土浇筑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冲孔灌注桩混凝土浇筑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冲孔灌注桩混凝土浇筑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冲孔灌注桩混凝土浇筑方案(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深圳市下坪固体废弃物填埋场生产管理用房及配套设施工程(冲孔桩混凝土浇注方案)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审批单位:广东省高州市建筑工程总公司2011年 12 月 02 日1、施工法案编制依据及原则:(1)施工方案编制依据深圳市下坪固体废弃物填埋场生产管理用房补充施工勘察报告GB500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16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2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10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JGJ9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2)施工方案编制原则根据招标文件的有关要求,全面落实国家现行有关规范、规

2、程、施工图纸,特制定本施工方案,主要编制原则如下:( 1)严格遵守执行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有关政策、法规规定。( 2)严格执行现行有关国家规范和行业标准。( 3)全面遵守招标文件中的有关规定,将现行规范与施工经验相结合,既满足有关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和标准要求,同时又结合施工经验,确保本施工方案切实可行、技术科学、经济合理。( 4)结合施工经验,统筹安排,合理计划,科学组织,严密施工,制定详细可行的技术、管理措施,确保按期完成施工任务。( 5)在做好工程质量控制和工期控制的同时,必须满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要求。在制定技术措施和技术方案的同时,要制定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严格执行

3、国家、当地政府及业主的有关要求。2、工程概况一、冲孔桩施工流程:冲击钻机钻孔灌注桩施工主要工作包括:测量放线(桩基定位)、冲孔成孔、钢筋笼制作及运输安装、混凝土灌注等。二、混凝土灌注本工程砼灌注前由技术质量部编写混凝土灌注作业指导书,所有施工人员应严格执行混凝土灌注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及本工程施工方案的相关要求。混凝土采用导管法灌注,导管内径为250mm,壁厚不小于 4mm,两节导管之间用丝扣连接,提升机械采用桩机自带滑轮提升系统,提升时不得碰挂钢筋笼。( 1)下设导管本工程混凝土水下灌注采用的是丝扣连接的导管,该类型导管密封性能良好,不容易出现漏水现象。本工程使用的导管具体使用时分节长度视工

4、艺要求确定,底管长度不宜小于 4.0m,另配备若干0.5 1.0m 短节,以便配置导管。导管使用前要进行试拼接和试压,检验其垂直度和密封性。本工程试水压力为0.6 1.0MPa。导管下设总长度应根据砼灌注前实际孔深确定,导管下端距孔底300 500 ,导管下设的节数和总长度应记录在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上。(2)砼灌注1)初灌量初灌量是水下砼灌注的关键指标,开始灌注混凝土时,为使隔水栓能顺利排出,导管底部距孔底的距离宜为500 800 ,并适当加大初灌量,混凝土初灌埋管深度应不小于 1.0m,初灌量利用以下公式计算:初灌方量 T(m3)=初灌后孔内砼体积 T1(m3)+ 初灌后导管内砼体积

5、T2(m3)T1=k×孔内每米砼方量 (m3/m)×1.5mT2= (孔深 m×泥浆比重) / 砼比重 ×导管内每米砼方量(m3/m)本工程 800、 1000、 1200 桩基孔深按照最大40m计,充盈系数 k 按 1.4 考虑,灌注前泥浆比重按 1.15 计,混凝土比重按 2.45 计, 250 导管每米混凝土方量为0.049m3 计算得出初灌混凝土方量为:800初灌方 量T(m3)=T1+T20.8 ×0.70336 ×1.5+(40×1.15)/2.45×0.049=1.764m31000初灌方量 T(m3

6、)=T1+T2=0.8 ×1.099×1.5+ (40×1.15 )/2.45×0.049=2.24m31200初灌方量 T(m3)=T1+T2=0.8 ×1.583×1.5+ (40×1.15 )/2.45×0.049=2.82m32)初灌时使用球胆作为隔水栓,使用的隔水栓应有良好的隔水性能,保证顺利排出,以确保初灌砼质量和混凝土的顺利灌注。混凝土运至孔口后,应先检查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坍落度,水下混凝土灌注时坍落度宜为180220 ,满足设计要求的混凝土方可灌入孔内。浇灌混凝土时,要加快灌混凝土的速度,加大剪球时混

7、凝土的冲击力,以便排渣。3)使用钢丝绳制作测绳,每米用细铜管砸刻度标识,可有效防止测绳变形,测绳使用前要进行校准,并填写监视和测量装置校准记录。4)开始灌注前,应提请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当监理工程师下达开灌指令后开始灌注。灌注过程中要及时用测绳测量砼面上升高度,计算导管埋置深度,确定导管拆卸长度,并记录在冲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上。本工程水下混凝土灌注时每次灌混凝土应有足够的数量,保证导管埋深不小于2m,严禁导管提出混凝土面,同时也不能埋管太深,不宜大于6m,以免提管困难。灌注时应有专人测量导管埋深及管内外混凝土面的高差,填写水下混凝土浇注记录。正常浇灌时,严格控制进料速度,以保持混凝土面

8、均匀连续上升,上升速度不小于2m/h;水下混凝土必须连续施工,每根桩的浇注时间按初盘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控制,对浇注过程中的一切故障均应记录备案。5)为保证桩顶混凝土质量,应严格控制最后一次灌注量,桩顶不得偏低,灌注砼高出设计桩顶0.8m 以上,保证凿去超高部分混凝土后,暴露的混凝土仍能达到强度设计值。混凝土冲去翻出的浮浆体,当确认砼面高度满足要求后才可提拔最后一节导管。6)砼灌注之前要组织好充足人力、物力,保证混凝土连续灌注。在灌注混凝土时要匀速浇注,减小混凝土对孔壁的冲击力。7)灌注过程中所有问题均应记录备案。( 3)护筒起拔灌注完成后,清理出护筒上的吊环,套上钢丝绳套,利用吊车缓缓提出护筒,

9、防止落入大土块,影响桩顶混凝土质量。混凝土终凝后将桩顶空孔灌砂回填。( 4)导管及护筒冲洗灌注过程中拔出的导管要及时用清水冲洗掉导管内壁上的混凝土,清洗时应注意清洗导管接头部位。护筒拔出后要及时清除掉护筒内壁的混凝土和外壁的粘土。为保持施工现场干净整洁,在灌注和清洗过程中,要及时清除泥浆和渣土,并外运到业主指定的地点,保持现场清洁,方便施工。3、灌注中常遇问题的:( 1)沉渣超标原因分析:1)泥浆中含砂率较高,成孔完成后沉积而成。2)钻孔过程钻渣掉入孔内,沉积而成。3)泥浆性能指标不符合要求,未能有效保护孔壁,孔壁掉块入孔底。4)泥浆经循环使用后含杂质太多,造成泥浆胶体率下降,从而造成泥浆中的

10、悬浮物下沉入孔底。5)成孔后停滞时间过长,导致出现沉渣。预防措施:1)前期管理人员进入现场后立即进行造浆材料的调研,选用优质粘土、火碱。2)选定造浆材料后要进行多种掺量的泥浆配比对比试验,配制出适合于本工程的优质泥浆。3)确定了泥浆配比后,要加强对造浆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实际配制出的泥浆符合施工要求。4)根据地层的变化,实时调整泥浆性能指标,有效保护孔壁,防止坍塌。5)如果灌注前检查孔内有沉渣,则在导管下设完成后使用 6PS泥浆泵进行反循环清孔,可确保沉渣不大于50 。6)加强工序之间的衔接,成孔后立即下钢筋笼、导管后灌注。停滞时间长时在下钢筋笼前使用钻机清孔。( 2)孔斜原因分析:1)钻机就位

11、时机体不平。2)钻进过程中地层软硬不均,钻进过程中钻头偏向偏软地方,造成孔斜。3)地层分界面处钻进易产生斜孔,分界面有一定的倾角或岩层层理具有一定倾角都易造成斜孔。预防措施:1)钻机就位时要使地基平整、稳固,钻进过程中保持钻机底座牢实、平稳。2)钻进过程中控制钻进速度,尤其是地层分界面处钻进,可有效预防孔斜。3)钻进过程中如发现卡钻现象或钻杆不垂直现象,说明钻孔已经倾斜,需要回填从新处理。原因分析:1)隔水塞直径过大或过小,过大时在导管内易被卡住,过小时混凝土与泥浆在导管内混合,发生离析,导致堵管。2)混凝土的和易性不好或离析,导致堵管。3)混凝土中存在大块骨料或异物,导致堵管。4)导管漏水,

12、混凝土被水稀释,粗骨料与水泥砂浆分离,导致堵管。5)长时间停滞灌注,表层混凝土已经初凝,失去流动性,导致堵管。预防措施:1)使用合格的软质隔水塞(如球胆、篮球),直径比导管内径小12cm。2)每车混凝土都进行质量检查,不合格混凝土严禁入孔。3)在小料斗上安置过滤筛,防止大块骨料或异物进入导管。4)导管使用前进行水密性试验,使用时经常检查导管,上好密封圈,连接丝扣上紧。5)保证混凝土供应,尽量缩短混凝土灌注时间。6)发生堵管时,可在孔口振动导管,若还不能解决,只能拔出导管,经采取有效措施后重新下入,进行二次初灌。( 3)导管漏水原因分析:1)导管连接处没有使用密封圈或破损,导致导管漏水。2)导管

13、壁磨损出小洞,导致导管漏水。3)埋管深度计算错误,拔管过多,造成导管进水。4)初灌量不足,埋管过少,泥浆自导管底部侵入。预防措施:1)下导管时注意检查密封圈,不合格的密封圈不得使用,并在每个节头处上齐两道密封圈。2)经常检查导管,按要求对导管进行试压,发现磨损立即修理或更换。3)严格计算程序,由专人负责导管埋深的计算,技术人员经常检查施工记录,防止计算错误。4)严格按照计算初灌量进行施工,本工程初灌砼量至少 6m3,远大于初灌量的要求。( 4)混凝土和易性不好或离析原因分析:1)搅拌时间短、搅拌不均匀。2)骨料级配不当。3)水灰比过大。预防措施“1)保证搅拌时间。2)骨料进场后进行级配试验,不合格的骨料不准使用。3)注意检查水计量系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4)不合格的混凝土应进行二次搅拌或废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