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单元复习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内容梳理(一)

上传人:岁*** 文档编号:48024406 上传时间:2021-12-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1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单元复习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内容梳理(一)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1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单元复习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内容梳理(一)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1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单元复习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内容梳理(一)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2011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单元复习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内容梳理(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单元复习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内容梳理(一)(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十四讲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内容梳理(一)篇 目第五单元17.公输 18.孟子两章 19.鱼我所欲也 20.庄子故事两则 教材精梳理1.重点字音楩( ) 鹓( ) 郢( ) 蹴( ) 鸱( )醴泉( ) 敝舆( ) 犀兕( ) 鼋鼍( ) 鲋鱼( )文梓( ) 守圉( ) 畎亩( ) 傅说( ) 胶鬲( )拂士( ) 苟得( ) 箪食( ) 一豆羹( ) 濠梁( )鯈鱼( )提示pin yun yng c ch l y x s yun tu f z y qun yu g b gu dn gng ho tio2.重点词义(1)起于鲁(2)请说之(3)胡不已乎(4)以牒为械(5)吾知所以距子矣(6)

2、不可谓知类(7)请献十金(8)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9)域民不以封疆之界(10)天下顺之(11)人恒过然后能改(12)困于心衡于虑(13)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14)故不为苟得也(15)故患有所不辟也(16)非独贤者有是心也(17)蹴尔而与之(18)妻妾之奉(19)此之谓失其本心(20)惠子相梁(21)搜于国中三日三夜(22)非梧桐不止(23)安知鱼之乐(24)是鱼之乐也(25)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提示(1)起:出发,动身。(2)说:解释。(3)胡:为什么。已:停止。(4)牒:木片。(5)所以:用来方法。(6)知类:明白事理。(7)请:请允许我。(8)寇:入侵。(9)域:界限,这里的意思是限制。(1

3、0)顺:归顺,服从。(11)恒:常。(12)衡:通“横”,梗塞,不顺。(13)喻:了解。(14)苟:苟且。(15)患:祸患,灾难。(16)是:这样。(17)与:给予。(18)奉:侍奉。(19)本心:天性,天良。(20)相:辅助君主的人,相当于后代的宰相。这里作动词,做宰相的意思。(21)国:国都,京城。(22)止:栖息。(23)安:疑问代词,怎么。(24)是:这。(25)全:完全,确定是。3.一词多义国与于4.古今异义委而去之委:古义,放弃;今义,确实,委任等。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古义,限制;今义,范指某种范围。止非梧桐不止不止:古义,栖息;今义,停止、阻拦、仅、只。5.通假字(1)公输盘不说

4、“说”通“悦”,解释为高兴、愉快。(2)吾知所以距子矣“距”通“拒”,解释为对抗。(3)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圉”通“御”,解释为抵挡。(4)公输盘诎“诎”通“屈”,解释为理屈。(5)亲戚畔之“畔”通“叛”,解释为背叛。(6)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解释为增加。(7)衡于虑“衡”通“横”,解释为梗塞,不顺。(8)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解释为辅佐。(9)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解释为躲避。(10)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解释为辨别。(1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解释为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通“欤”,解释为语气助词。(12)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

5、解释为从前。6.词类活用(1)惠子相梁相:辅助君主的人,相当于后代的宰相。这里作动词,做宰相的意思。(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动:使动用法,使动。7.文言句式(1)倒装句宋何罪之有?(宾语前置)舜发于畎亩之中(状语“于畎亩”后置)(2)判断句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3)省略句舍生而取义者也(省略主语“我”)8.理解翻译(1)夫子何命焉为?(2)愿借子杀之。(3)宋何罪之有?(4)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5)虽杀臣,不能绝也。(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7)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8)故君子有不战,战必

6、胜矣。(9)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10)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1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1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1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15)此之谓失其本心。(16)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17)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18)夫鹓刍鸟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19)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20)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21)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7、。提示(1)先生有什么见教呢?(2)希望借助您去杀了他。(3)宋国有什么罪呢?(4)楚国土地方圆五千里,宋国土地方圆(不过)五百里,这好像彩饰篷车与破车相比。(5)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抵抗者)。(6)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7)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8)所以(能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作战就一定能胜利。(9)所以上天要下达重大使命到这样的人身上。(10)用这些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的性情坚忍,增加他尚未具备的才干。(11)这样人们才会

8、懂得忧患使人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12)通过某种手段就可以保全生命,然而有人却不采用;通过某种手段就可以躲避祸患,然而有人却不采用。(13)不只是贤德的人有这样的思想,每个人都有,不过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14)优厚的俸禄却不分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那优厚的俸禄对于我有什么益处呢!(15)这叫做丧失了人生下来固有的善的本性。(16)轻蔑地吆喝着给他,(饥饿的)过路人也不会接受;用脚踢着给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17)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18)鹓刍鸟,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19)现在你也

9、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20)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21)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9.文学常识(1)公输选自墨子公输。(2)墨子,名翟,是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3)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5)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孟子,名轲,字子舆,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

10、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地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6)庄子是道家经典之一。庄周,战国时期的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庄子又为先秦时期文学家,其文学成就尤居先秦诸子之冠,堪称浪漫文学之父、东方文艺之神。著书十余万言,庄子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10.名句段梳理(1)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_,不可谓智。_,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_。义不杀少而杀众,_。(2)天时不如地利,_。(3)故曰,_,固国不

11、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4)_,国恒亡。(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提出的中心论点是_。(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是_。(7)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_。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_。(8)_,万钟于我何加焉!(9)乡为身死而不受,_;乡为身死而不受,_;乡为身死而不受,_: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0)夫鹓刍鸟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_。(11)今子_而吓我邪?(12)我非子,_;子固非鱼也,_!(13)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_,我知之濠上也。提示(1)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宋无罪而攻之 不可谓强 不可谓知类(2)地利不如人和(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6)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7)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舍生而取义者也(8)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9)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10)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11)欲以子之梁国(12)固不知子矣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13)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