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视角下的内蒙古自治区城市化进程分析(共10页)

上传人:3626209****147198... 文档编号:47893927 上传时间:2021-12-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资源视角下的内蒙古自治区城市化进程分析(共10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资源视角下的内蒙古自治区城市化进程分析(共10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资源视角下的内蒙古自治区城市化进程分析(共10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资源视角下的内蒙古自治区城市化进程分析(共10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源视角下的内蒙古自治区城市化进程分析(共10页)(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资源视角下的内蒙古自治区城市化进程分析摘要:文章通过资源视角对统计数据分析处理,构建城市化和资源条件指标体系,采用ahp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资源条件与内蒙古城市化进程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一是各资源指标对城市化影响程度不同,排序找出主要影响因素;二是分析2001-2010年间内蒙古资源条件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曲线,依照变化趋势对其进行层次分析,得出反差年份的主要原因;三是分析城市化进程中资源条件的积极促进和消极制约作用;四是通过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双重考虑,得出针对内蒙古自治区城市化问题的对策。关键词:城市化;资源;灰色关联分析;ahp;内蒙古自治区一、引

2、言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是由该国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在内蒙古自治区在城市化进程中确存在多种问题。本文在综合分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建立资源视角下对城市化进程的综合测度指标体系,拟采用熵技术支持下的层次分析法构建出资源对城市化约束强度的综合测度模型,对内蒙古自治区近些年来约束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找出总体的变化状况,针对内蒙古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推进其城市化。目前,我国对城市化与资源条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指标体系的构建。李秀霞认为,资源除了包括自然资源外,还应该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资源,构建了区域资源承载人口。第二,资源对城市化进程约束的一般模型构建。李秀霞(20

3、03)利用生态足迹方法建立了区域资源承载人口模型。王家庭(2008)则从资源的投入成本、资源的产出量、净收益、人民生活福利四个方面出发,构建了资源对城市化约束的一般模型。第三,资源约束下的城市化进程模式研究。李秀霞(2003)则通过对四平市2003年资源承载人口的计算结果的分析,指出在目前条件下四平市应走分散型人口城市化道路。第四,实证研究。以钱正英院士为首的专家通过对西北干旱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提出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城镇体系”的观点。二、资源与城市化进程关系分析(一)资源对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作用如何实现人口稠密地区的城镇化,是农村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问题,但

4、需要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就需要根据空间经济学理论、人口迁移聚集理论等,结合我国人口分布聚集不平均的实际,提出结合城市化发展和人口转移聚集下的城市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设想和思路。要想实现这一系列的优势促进作用,就应该在资源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进行分析,其中就包括了很多重要促进因素。1、资源开发推动经济增长。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丰富的资源又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基础。首先,自然资源是社会经济的物质基础,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次,自然资源影响经济发展格局,经济的发展格局包括经济体系中产业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即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在空间尺度上,则表现为对产业结构的形成与分

5、布的制约作用。再次,自然资源影响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地域分工。最后,自然资源影响区域产业结构,其往往成为区域产业结构形成与发展的物质基础。2、资源开发加速交通设施建设。资源的利用加强了交通设施建设,交通的发展必然导致城市化。城市是入口大量集中的地方,又是货物集、聚、散的主要场所,担负着重要的辐射功能。没有发达的交通和物畅其流的环境,就无法正常的运转,更谈不上进一步地发展。城市建设和交通也是连在一起的,所有的城市都有纵横交错的交通网。3、资源分布状况制约开发时序。资源型产业是各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稀缺已经成为各国共同的威胁。自然资源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6、是进行社会生产的物质基础。(二)资源对城市化进程的制约作用无论是资源的存储量,还是开采的方式都对城市化进程起着直接且重要的作用。在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1、资源制约经济发展。资源的消耗,过分依靠资源开发带来的产业结构单一,经济转型不足,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缓慢,影响了城市功能的发挥,导致整个区域经济发展迟缓。第一,资源总量约束决定经济长期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而个别的资源短缺所造成的资源约束会使短期经济发展受到抑制,常会成为短期经济发展的“瓶颈”。第二,各种资源在结构上的特点或不平衡性形成了资源的结构约束。第三,资源在总量和结构上的约束条件共同决定着经济长期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模式。2、

7、资源开发引致生态环境问题。由于人类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方式,超过了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同时,相关单位监管薄弱,执法不严,管理不力,致使许多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屡禁不止,加剧了生态环境的退化。归结起来,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三、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城市化与资源条件通过交互作用形成的系统,结构复杂、层次多样,为综合辨识和全面认识城市化与资源条件的宏观表现和整体效应,建立切实可行的指标体系一般遵循以下原则:科学性原则、系统优化原则、通用可比原则、实用性原则、目标导向原则。(一)指标体系1、城市化指标体系。由于单一指标不能反应丰富的城市化特点,故采用复

8、合指标法。(1)人口城市化指标。根据系统分解原理,在统计年鉴中选择人口变动速度方面的两个指标,总人口自然增长率(x11)和人口机械增长率(x12)。人口结构方面指标主要包括非农业人口比重(x13)和城镇人口比重(x14)。(2)经济城市化指标。全面构建经济城市化的树形结构可以从经济增长、经济效益和人民生活水平等三个方面着手。具体选取人均gdp(x21)、gdp增长率(x22)、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x23)、辖区gdp比重(x24)。(3)空间城市化指标。空间城市化可以从城市空间规模和密度两个方面来表现,具体设计指标可以参考城镇建成区面积(x31)、城市总个数(x32)、城市建设用地占市区面积比

9、重(x33)、市区人口密度(x34)。(4)社会城市化指标。反映社会城市化水平的指标应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据此设立以下指标:居民收入水平(x41)、恩格尔系数(x42)、万人口医生数(x43)、人均居住面积(x44)、万人在校大学生数(x45)。2、资源指标体系。(1)资源结构。资源结构是反映资源规模的重要指标,科学的资源结构对城市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在资源储量方面主要选取了以下指标:人均水资源拥有量(y11)、人均耕地面积(y12)、煤矿存储量(y13)、铁矿石存储量(y14)、稀土矿存储量(y15)、森林覆盖面积(y16)。(2)资源开采与消耗量。资源开采与消耗量是表现在资源

10、储量的基础上人类开发利用的程度。本文选取指标主要包括:能源生产总量(y21)、能源消耗总量(y22)、其他采掘业产值(y23)、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y24)、耕地增加面积(y25)。(3)资源利用效率。资源的利用效率是人类对于大自然的恩赐的利用能力的集中体现。本文主要选取以下几个指标:单位gdp能耗(y31)、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y32)、单位gdp电耗(y33)、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y34)、单位耕地产值(y35)。(二)评价方法1、权重确定方法的选取。层次分析法(ahp)作为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价方法,在环境和安全研究的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决策时

11、,需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一是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二是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正互反矩阵)三是针对某一个标准,计算各备选元素的权重;四是计算当前一层元素关于总目标的排序权重;五是进行一致性检验:如果所选的要素不合理。2、分析方法的选取。灰色关联分析一般步骤是:(1)给出原始数据列。参考数据列为x0(k)=x0(1),x0(2),x0(n)m个比较数列为:x1(k)=x1(1),x1(2),x1(n)x2(k)=x2(1),x2(2),x2(n)xm(k)=xm(1),xm(2),xm(n)(2)对上述原始数据分别进行均值法或初值法无量纲化计算。本文采用初值法进行计算,得到参考数列yi(k),

12、(i=0);比较数列yj(k),j=1,2,m,k=1,2,n(3)求参考数列yi(k)与比较数列yj(k)之间个时刻绝对差值。ij(lk),k=1,2,n01y0(k)-y1(k)=1(1)1(2)1(n)02y0(k)-y2(k)=2(1)2(2)2(n)0my0(k)-yn(k)=m(1)m2)m(n)(4)从绝对查实序列中找出最大绝对差值max和最小绝对差值min。(5)求关联系数,其公式为:ij(k)=式中ij(k)是第k时刻比较数列和参考数列的关联系数,为分辨系数。(6)求关联度。rij=ij(k)=ij(1)+ij(2)+ij(n)(7)列出关联序。(三)数据处理1、原始数据标准

13、化:见(式4-2),即运用公式如下:rij rij2、指标权重的计算:按照层次分析法的原理,经计算,并且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得到各个指标权重。3、城市化水平与资源水平的计算:采用线性加权法,计算公式如下:frij×wi4、分别将城市化的四个功能团各年份的得分作为参考数列数据,资源的三个功能团作为比较数列,代入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分别计算出资源结构、资源消耗以及资源利用效率三个方面对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空间城市化和社会城市化的关联系数,如表4所示。计算中,采用初值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分辨系数取0.5。四、结论分析(一)总体分析从表4中可以看出,内蒙古自治区资源条件与城市化之间

14、的联系与反馈因各要素的复杂关系而密切,经过灰色关联分析得出资源系统对该区城市化的关联度均在0.59以上,表明内蒙古自治区城市化进程与资源条件之间存在着较强的联系。(二)结论内蒙古城市化已经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城市功能由简单向综合发展,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呼声进一步加大。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并在灰色关联技术支持下,通过构建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和资源条件指标体系,对内蒙古自治区近10年在资源条件作用下的城市化进程进行了关联分析,通过研究分析得出城市化与资源条件表现在各个系统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和非线性。具体结论如下:1、内蒙古城市化与资源关系紧密,且在资源利用效率和开采消耗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反映出内

15、蒙古城市化在资源消耗方面代价很大。2、通过集中主要资源的产值对城市化整体的影响,说明资源条件与城市化发展的关系。3、通过分析2001-2010年间内蒙古自治区资源条件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曲线,分析得出资源条件约束对于城市化是十分重要。4、依照其变化趋势对其进行了层次分析,反映了出现反差的年份的主要原因,通过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双重考虑,得出了一系列针对内蒙古自治区城市化问题的对策。参考文献:1、黄庆霞.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城市化的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方创琳.水资源约束下西北干旱区河西走廊城市化发展模式j.地理研究,2004(11).3、李秀霞.资

16、源约束条件下人口城市化模式研究j.生态经济,2003(8).4、王家庭,赵晶晶.资源对城市化进程约束的理论分析与对策探讨j.城市,2008(5).5、刘耀彬.资源环境约束下的江西省城市化协调发展路径及对策建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6).6、岳利萍.自然资源约束程度与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7.7、王兆理.资源约束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8、原毅军.产业结构的变动与优化:理论解释和定量分析m.大连理工出版社,2008.9、杨斌.资源约束下的节约型社会构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10、董隽,郭红.城市化空间格局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影响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8).11、刘耀彬.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机制及调控研究以江苏省为例z.12、石向实.内蒙古的城市化应走重点发展大中城市之路j.理论研究.2000(3).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