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一下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共13页)

上传人:3626209****147198... 文档编号:47893925 上传时间:2021-12-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部编一下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共13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部编一下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共13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部编一下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共13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部编一下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共13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一下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共13页)(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五单元教材说明:本组教材围绕“识字”这个主题,安排了四篇识字课文:动物儿歌古对今操场上人之初等。本单元教材的设计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重点,以情感为基础,以识字为主线,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采用学理识字,近反义词、对对子识字、看图识字、诵读经典文化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五”,包括“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字词句运用” “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口语交际”等。内容简说:动物儿歌本识字课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主要写小动物在夏天活动的情形,体现了夏天的美好快乐。本课共有12个带虫字旁的生字,教师要

2、在学生熟读儿歌的基础上,联系大自然和课文插图,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有观察小动物、了解大自然的兴趣。古对今本课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是时间对和四季气候特点对,第三部分是一个词语韵文。韵文是由一些词语有序排列组合而成的,展示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画。韵文朗朗上口,节奏感强,适合学生朗读,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想象,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在学习中主动展示自己本领,启迪学生们智慧的火花。操场上本课以体育活动为主题,由一幅画、六个词语和一首儿歌组成。词语都是体育活动的名称,其中第一行的活动以手为主,词语中的动词都带提手旁;第二行的活动以脚为主,动词都带足字旁,儿歌描绘了下课后同学们在操场上

3、玩耍的情景,告诉小朋友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使我们的身体更强壮。人之初本课是国学经典三字经节选,学生在自由拼读并有感情地朗读三字经中的三字韵文时,体会三字经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明白从小做人和学习的道理,感受国学经典的语言和文化内涵。 教学目标:1.会认57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部分课文。3.通过识字加油站认识同偏旁的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4.会读会背古诗,养成诵读经典古诗词的习惯。5.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6.通过学习如何打电话,让学生懂得怎样和别人交流,学会做一个文明、有礼貌的好孩子。 教学重难点:1.会认57个生字,

4、会写28个生字。2.通过识字加油站认识同偏旁的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3.通过学习如何打电话,让学生懂得怎样和别人交流,学会做一个文明、有礼貌的好孩子。 课时安排:5.动物儿歌 2课时6.古对今 2课时7.操场上 1课时8.人之初 2课时语文园地五 2课时 5.动物儿歌设计说明:动物儿歌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典型的集中识字韵文。编者独具匠心地将16个生字编排在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中。这首儿歌写的是小动物在夏天时的活动情景,读起来朗朗上口,情趣盎然。这里写的小动物大都是昆虫,识记的字大都有虫字旁,便于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教学本课可在学生熟读儿歌的基础上,联系大自然和教材中的彩图,

5、采用多种方法读准字音,认记字形。学前准备: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会认“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重点:会认“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了解课文表达的主要思想。学前准备:1.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2.自学字词,熟读课文。(学生)教学环节:一、激趣引入。1.导语:夏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了,很多昆虫、小动物也悄悄地跟着夏姑娘一起走上了夏的舞台。你瞧,蜻蜓正在小河的上空展翅飞翔,蜜蜂在花丛间嗡嗡地唱着勤劳的歌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并与它们

6、打个招呼吧!(展示各种小动物在草丛间穿梭的情形。)2.指名说。3.出示课题,齐读。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过渡: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描述这幅图的。1.学生自由读课文。2.指读课文。3.这首儿歌里讲了哪些虫宝宝?你在课文里画出来,好吗?4.指名说并读出这些昆虫名称。(课件展示)5.各种形式的读,认熟这些词语。6.再指名认读课文,认识形声字。(1)运用形声字构字规律识记生字(课件出示:带有虫字旁的生字词)引导发现形旁“虫”。(2)师小结:我们中国的汉字可有趣了,有的汉字一边表示它的意思,一边表示它的读音,像这个“蜻”字,左边的“虫”表示它的意思,右边的“青”字表示它的读音,这样的字叫形声字。(板书

7、:形声字)来,跟老师读:形声字。我们可以利用这个规律认识很多字。7.过渡,师:除了虫字旁的生字,本课还有这5个生词,同学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5个生词吗?(卡片出示:展翅飞、捉迷藏、造宫殿、运食粮、结网忙)请先说给同桌听。三、读韵文,理解内容。1.看图,指名以“谁在哪里”的句式说话。2.教师范读儿歌,学生听记,说说儿歌中出现了哪些小动物,记住了哪些词语哪些句子。3.打开课文,借助拼音自由读儿歌。4.同桌互读,学习轻松的同学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把儿歌读正确读流利。5.检查“展、运、网”。请学生画蜘蛛网或自己知道的网的样子,帮助记忆“网”字。给“网”字扩词:你还知道有什么网?6.指名读儿歌。正音,指导朗

8、读。跟读、齐读。7.质疑,引导理解。根据质疑情况引导理解“展翅飞”、“捉迷藏”、“造宫殿”。8.想想、说说儿歌的句式与刚才我们用“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说的话有什么不一样。明白儿歌句式特点:谁(两个字)哪里(两个字)干什么(三个字),所以整首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特别好听。9.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引导朗读与背诵。如:什么空中展翅飞?蜻蜓空中展翅飞。10.全班朗读韵文并背诵。四、指导写字,布置作业。1.说说“间”的结构,观察田字格中门与日所占的位置与写法。教师范写,边写边说每一笔要注意的地方。学生描红、写字。2.范写“池”。书写“池”。教师边写边说注意三点水。学生描红、写字。3.作品展示,全班交流。4

9、.作业布置:课后比赛背韵文。教学反思一年级学生识字的一个特点就是“认得快,忘得快。”因此,对生字的认记要采取多种方式,反复认记。这堂课,我根据生字的不同特点,采取了多种识字方式,从看图读拼音识字,到读拼音识字,再到去掉拼音识字,在游戏中识字,生字的识记有层次、有梯度,通过这样反复训练,学生对生字的认记得到了巩固。同时,我采用以多种形式复现的方法来让学生识记、巩固生字,例如,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让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记住了几个虫旁的形声字,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书写5个生字。2.背诵课文,能感知儿歌的韵律美,激发学生爱读诗歌的兴趣。学习重点:会读会背,能感知儿歌的韵律美,激发学

10、生爱读诗歌的兴趣。学前准备: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环节: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词语,组织学生认读:“展翅飞”、“捉迷藏”、“造宫殿”、“运食粮”、“结网忙”。2.听写词语:花间 着迷二、研读课文,拓展课文内容。课件出示以下一段话:夏天到了,小动物们都赶来凑(cu)热闹了。蜻蜓展开它透明的翅膀飞在水面上,像刚刚起飞的飞机;一只只蝴蝶在花丛间钻(zun)来钻去,就像在玩捉迷藏(cn);房檐(yn)下,蜘蛛正忙着结网,它要结又大又结实的网,捕获更多的小虫子;潮(cho)湿(sh)的土里,蚯蚓伸(shn)缩(su)着自己的身体,它在造自己的地下宫殿(din);地上的蚂蚁,

11、总是那么忙忙碌(l)碌,好像总有运不完的粮食;小蝌蚪正在水里游着,它们一边游玩一边找妈妈呢。1.自由读这段话,多读几遍颜色不同的字。(写动物的词)2.指名读一读。3.跟读、齐读。检查背诵课文。(1)指名背诵。注意背诵时不忘语速语调等。(2)小组背诵比赛,发现没有背好的学生,督促其课外背诵。5.连一连。展翅 结网 游得欢 飞 忙造 运 捉迷藏 宫殿 食粮三、拓展延伸。仿写句子和儿歌:1.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其他小动物以及他们的活动地点,想象他们的活动像干什么,引导学生用儿歌的句式来表达。如:蜜蜂花间采蜜忙,蜗牛墙壁画地图。2.结合几个学生的发言,引导调整修改,编成另一首与课文儿歌类似的儿歌,写

12、在幻灯片上或黑板上,并署名。3.激发学生的成就感、自豪感,齐读自创儿歌。四、指导写字,布置作业。1.课件出示生字“迷”“造”“运”,比较三个字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2.重点指导“欢”和“网”两字在田字格中位置。3.学生书写并描红。4.作品展示并交流。5.认真完成家庭作业。16.我会写。迷 造 运 欢 网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本节课,我在引导学生背诵韵文的基础上,又用一段文字来展示课文内容,让同学们对课文有了更深刻的印象。然后拓展课文,让孩子们说说自己了解的哪些动物也像文中的一样,把自己说的按韵文句式编儿歌,既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又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可谓一举两得。6.古对今设计说明:本课识字是三

13、组词语韵文。韵文是由一些词语有序排列组合而成的。课文展示了古今四季气候特点,朗朗上口,节奏感强,适合学生朗读,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想象,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在学习中主动展示自己的本领,启迪学生们智慧的火花。教学本课可在学生熟读儿歌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法读准字音,认记字形。学前准备: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学习目标:1.认会“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1. 认会“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前准备:1.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14、2.自学字词,熟读课文。(学生)教学环节:一、导语引入课文。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篇很好听的拼音课文古对今。2.板书课题,揭示本课特点。本课的每一句中都有一个“对”字,“对”字前后分别是两种相对的事物,我们也可以叫它“对子歌”。(课件展示课文)3.齐读课题。认读生字“古”。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1.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画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同桌互相检查,互读互听。3.交流识字方法。4.再读课文,圈出不会读的词。5.交流生词的认读。三、读韵文,感知对子。1.自读课文,遇到读得不熟的字或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指名或指定小组互读对子,全班交流正音。3.各种形式读对子,直到读熟。

15、(1)师生交叉读(2)男女生对读(3)学生分三大组拍手赛读,优胜组集体表演读。4.交流对子歌中的特点:(1)反义词对:古对今圆对方 晨对暮严寒对酷暑 春暖对秋凉(2)天气现象对:雪对霜和风对细雨 朝霞对夕阳(3)植物和动物对:桃对李 柳对杨 莺歌对燕舞 鸟语对花香(4)课件展示几种对子及相关图片。5.背诵古对今指名背,小组背、齐背。6.我会对对子。严寒对_春暖对_和风对_朝霞对_莺歌对_鸟语对_7.我会写反义词。黑( )高( )古( )圆( )哭( )高兴( )四、指导写字,布置作业。1.认读生字。2.说说每个字的结构,观察其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3.学生描红、写字。同桌交流评价。4.作品展示

16、,全班交流。5.认真完成作业。7.我会写。凉 细 夕 语 教学反思爱做游戏是孩子们的共性,在本课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适时地有选择地运用各种游戏,为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识字教学步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理想境界。比如生字读音检查运用开火车、青蛙跳伞游戏、抓鱼、字词卡抽读和找一找的游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记忆、生字。所以,在后面的熟读对子,背诵对子等环节,同学们很快就能完成任务,为后面的指导书写生字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7.操场上设计说明:操场上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的识字的第7课。本课有一幅表现

17、操场上热闹的图,6个表示体育运动的词语和一首儿歌。图上画了小学生在操场上所玩的大部分体育活动,儿歌概括了操场上活动的情形,为学生的识字创造了浓厚的识字情景和语言环境,同时告诉学生体育锻炼可使身体更强壮,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学前准备: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会认6个生字, 会写“打、拍、跑、足”4个生字。2.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及能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教学重点:1.初步认识“操、场、拔”等6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3.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学前准备:1.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

18、件。(教师)2.自学字词,熟读课文。(学生)教学环节: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1.全班交流回答课间参加的活动。2.对照课件,说说哪些活动和我们平常的不同。3.齐读课题。4.看图说话:(第58页)5.自由读、小组读、齐读生字。认读“操”、“场”并组词。6.用“操场”一词说话。二、自读词语和儿歌。1.借助拼音自由读一读六组词语。2.同桌互读。3.当小老师带大家读准六组词语字音。4.检查词语读音,做“登山”游戏,小组抢答成功就把词语贴在山脚下,看谁最先到达山顶。5.竞赛“金嗓子”,小组派代表读儿歌,看谁读得最好。三、学习词语中的生字。1.复习“提手旁”,说说学过的带“提手旁”的字。2.找一找生词中带

19、“提手旁”的字,说说你怎样记住它。3.小组讨论,为什么这些字都带“提手旁”?(都是手的动作)4.认识“足字旁”(出示足球)这是什么?你是怎样记住这两个字的?5.找一找生词中带“足字旁 ”的字,说说你怎样记住它们。6.小组讨论:为什么这些字都有“足字旁”?(都是脚的动作)四、指导写字,布置作业。1.指导写好“足字旁”的笔画。2.比较“足字旁”和“足”的异同。同:前面六画相同。异:“足”最后一笔是捺,“足字旁”最后一笔是提。3.教师范写,学生描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相机指导。4.布置作业:(1)比赛读课文词语。(2)你喜欢什么体育活动?和同学们说一说。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

20、在活动中学习,在情境中学习,增强了趣味性、参与性和可接受性。同时,在识字教学中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教给学生识字方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让孩子们愿学,乐学!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复习上节课学过的生字。2.学习本课的新字:铃、热、闹、锻、炼、体。会写“声、身、体”3个生字。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重点:学习本课的新字:铃、热、闹、锻、炼、体。会写“声、身、体”三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学前准备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环节一、复习导入。1.认读生字,并读课本中的六个词语。2.连线读词。3.读词造句。10.我会组词。操( ) 拍( )打

21、( ) 场( )拔( ) 踢( )足( ) 跑( )二、学习儿歌。1.按课件出示学习菜单读儿歌。(1)借助拼音读儿歌。(2)自己想办法学生字。(3)很快我就读通顺。2.汇报生字学习情况。3.用生字口头组词。4.做“接龙”游戏,说说带“四点底、门子框、单人旁、金子旁、火字旁”的字。5.学生说,教师写以上偏旁的字。6.自由读儿歌,要求:(1)借助拼音读正确,读准后鼻音“铃、声、响、场、上”。(2)透露出欢快的心情,第二句要自然停顿,小组读个别读评议。7.背诵儿歌。(1)小组背诵,同学们在小组中讨论如何又快又好地背诵这首儿歌。(2)交流,哪一小组背熟了,怎么记住这几句话的?(3)集体背、个别背。三、

22、课堂拓展,指导书写。1.课后读读画画,把你喜欢的活动涂上喜欢的颜色。2.把自己喜欢的活动写在卡片上,教同组的小朋友读,并向大家介绍。3.仔细观察,“声”、“身”两个字,注意两个字的笔画。4.教师范写。5.请三位同学上台写,同学们要看他们写得好不好,为什么。6.学生练习写字,并交流展示。教学反思本课教学,我力求识用结合的新课程理念,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发现的情境,将教的目标转化为学的需求,形成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学习动机由潜伏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8.人之初设计说明:三字经是我国传统国学经典,因其韵律感强,读起来琅琅上口,所以深受学生的喜爱,特别是一年级学生,虽然他们不懂意思,但

23、是他们可以读得津津有味,因而,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要以读为主,在读中,让孩子们体会国学经典的精髓,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他们从小就知道“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学前准备: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会认9个生字, 会写“之、相、近、习、远”等5个生字。2.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及能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激发学生积极传诵中国古代经典文化的兴趣。学习重点:1.会认本课9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经典文化的热爱之情。学前准备:1.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2.自学字词,熟读课文。(学生)教学环节:一

24、、故事引入,激发学习兴趣。1.同学们,你们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吗?(课件讲解这个故事)2.那么,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出自哪里吗?3.导入新课。这个故事,就出自于我们的国学经典三字经,今天,我们就来学学三字经。4.板书课题,师范读课题,生齐读课题。5.认读生字“之”、“初”。二、诵读韵文,学习生字。1.听老师范读,边听边把原文中的难读字圈出来。2.自由读,同桌互读,互相正音。3.小组长带读,把原文读流利。4.全班指读,随时正音。5.分组读,看哪组读得又快又流利。(游戏:开火车)6.各种形式认读生字并组词、全班交流正音。7.再次按师要求诵读第一小节。(1)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2)

25、听录音。(放三字经的朗读磁带)(3)学生试读。(4)指名读,师生共评。(进一步引导学生读出经文的节奏韵律)三、背诵韵文,质疑问难。1.师生配乐齐诵第一小节。2.指导背诵。3.同学们,这两句三字经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在读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4.在汇报、质疑中,体会原文的含义。(师不要过分讲解原句的含义,只给同学们稍作字面上的讲解即可,重在读好韵文)四、指导写字,布置作业。1.认读生字卡:之、相、近、习、远2.师范写生字,重点指导“之”的书写,“远”“近”可以通过比较书写,“习”“相”可以通过加减笔画和变换偏旁指导书写。3.学生书写,师巡视指导。4.作品展示、全班评价。5.作

26、业布置:同桌互相背诵第一小节。 教学反思经典诵读把学生带入了传统的文化氛围中,学生在一遍遍的古典经文诵读中感受古文化的博大精深、深邃意远,兴趣渐生。本次教学中,故事引入,激发学习兴趣,很好地调动了学生诵读三字经的积极性,也使学生理解了前两句三字经的含义,读起来也就更有味道了,同时使学生更认识到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基,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反复诵读第二小节经文。逐步了解三字经的语言特点。2.会认“幼、玉”等4个生字,会写“玉、义”2个生字。学习重点:学习本课的新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背诵韵文。学

27、前准备: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环节:一、复习导入。1.认读生字,并组词。2.指名背、分组背、全班齐背第一小节。二、背诵韵文,质疑问难。1.播放歌曲三字经,会唱的可以跟着唱。通过跟唱也对前一小节经文进行了复习。2.学生自由读第二小节,圈出生字,读通顺、读流利。3.指名读,一人读一行,纠正字音。4.练习读,把经文读熟。同桌对读,小组赛读,开火车读等形式。5.认读生字“幼”“玉”“器”“义”。6.再读经文,指导读出节奏韵律。拍手诵读,争取会背。7.思考:通过读这组经文,你知道了什么?8.边读边品,再读经文。三、课堂拓展,指导书写。1.通过今天的学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经文对你的指

28、导,如:怎样孝敬父母、兄弟友爱。2.学习儿歌谦让歌(课件)3.总结:同学们,“雅言传承中华文明,经典浸润精彩人生”,让我们抓紧时间学习三字经吧,因为我们要“读中华经典,做谦谦少年”。4.指导书写生字“玉”“义”。5.作品展示、交流。1.看课件,读谦让歌:好儿童,要谦让,好处、方便,我不抢,先别人,后自己,人人夸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以读为主,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指名读,小组读,学生齐读,同桌互相读等多种形式,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在不断阅读中领悟经文所要传达的一种学习精神。在学生理解出现歧义时出示了动画视频,既可以吸引学生,激起学生兴趣,保持学生的学习状态,又能够通过更直观的影视资料帮助学生理解经

29、文的意思。语文园地五学习目标:1.通过识字加油站和查字典,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2.通过“我的发现”,引导学生知道同一偏旁的字所表示的意义范围大致相同。3.通过辨析同音字,知道同音字读音相同,但字形字义都不同。4.会读会背歇后语,激发学生主动积累的兴趣。5.学会打电话,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学习重点:1.通过识字加油站和查字典,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2.通过辨析同音字,知道同音字读音相同,但字形字义都不同。3.学会打电话,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学前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环节:第一课时识字加油站一、猜字谜1.课件出示字谜:有土堆成坡,有水连成波。

30、 碰石擦破脚,走路跛一跛。 披衣床上坐,被子多暖和。 透过玻璃窗,夕阳染山河。 外婆来看我,带来甜菠萝。2.指名带拼音读谜语。生字全班正音。3.揭示谜底:皮。师总结猜字谜的方法。过渡:现在我们再来猜一个类似的字谜,想不想猜?二、识字加油站1.课件出示园地识字加油站字谜,指名带拼音读。2.翻开课本P63页,学生自读识字加油站,边读边画出生字。3.认读生字“饭、能、饱、茶、泡、轻、鞭、炮”。4.小组读、带读、齐读。5.检查生字认读情况。6.自由读字谜,组内互读,指读,比赛读,直到读通顺为止。三、总结识字方法1.指名读,开火车分句读,师作相应的评价。2.讨论交流谜底:包3.总结识字方法:独体字加上不

31、同的偏旁,就变成了另外的字,它们不仅字形不同,意思也不一样。(全班共同交流由“包”加偏旁所组成的字的不同意思。)4.像这样的字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四、再读字谜,看谁读得又准确又流利我的发现1.课件出示三组生字。2.指名读,正音。3.火眼金睛:你发现了什么?4.生汇报交流,指名回答。5.师总结:“口字旁”的字大多和嘴部的动作有关,“提手旁” 的字大多和手部的动作有关,“足字旁” 的字大多和脚部的动作有关。6.拓展:你还知道这样的字吗?能不能举个例子。7.齐读生字卡。字词句运用一、选一选,填一填1.出示生字“青、清”,认读,并说说二者字形上的区别,分别组词。2.全班交流词语正误。3.课件出示园地

32、例句。4.指名选,全班交流词语正误,并读一读。5.同法学习“再、在”。二、比比谁最快1.全班交流音序查字法的方法。2.分组翻页码,比赛谁翻得快。20页 187页 206页 395页3.从字典里查出下面的字,看谁查得快。x ji zhn lu b溪 解 准 楼 伯4.比赛查,全班交流。三、布置作业1.在字典里查出下面的字: 饱、跑、清、鞭、能2.选字填空。远 园(1)这个公( )离我家很( )。乡 香(2)我们家( )的西瓜又( )又甜。第二课时日积月累一、检查交流1.小组交流自己的“词语篓”里又多了哪些词语宝宝。2.指名交流,并读给大家听。3.全班交流。二、日积月累:歇后语1.课件出示:日积月

33、累歇后语。2.师讲解什么是歇后语。3.生自由读歇后语,难点字多读几遍。4.指名读、开火车读、分组读、齐读。5.师生开展对读歇后语比赛,师读前半部分,生读后半部分。三、背诵,理解歇后语含义1.组内互背,指名背。2.理解每个歇后语的含义。3.全班齐背,争取人人过关。【口语交际:打电话】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你们打过电话吗?如果打过,你们是怎样打电话的呢?2.指名说,全班交流。二、看图说话1.课件出示园地口语交际插图,看图说话: 图上画着谁和谁,他们在干什么?2.指名说,师相机指导。3.思考:你觉得小朋友和这位阿姨打电话时怎么样?过渡:我们应该怎样给别人打电话时呢?三、学会打电话1.课件出示插图中

34、的句子,指名读。2.火眼金睛:从这些句子中你发现了什么?3.指名说,全班交流,师总结,并用课件出示打电话的要求:给别人打电话时,首先要有礼貌,其次要说你自己是谁。第三,把要对别人说的事讲清楚,别人没听清楚,你需要重复说一遍,说话的声音要洪亮。4.指名读打电话的要求。四、模拟情景打电话1.课件出示模拟场景主题:打电话约同学踢球。打电话向老师请假。有一个叔叔打电话找爸爸,但是爸爸不在家。2.分组模拟打电话。3.选一组同学上台打电话,全班评议。4.师总结: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都要和别人打电话,如果,我们按照刚才表演的同学做的那样去做了,别人一定会夸你是个能干、懂事的好孩子的,同学们,你们能做到吗?五、布置作业1.把四个歇后语的句子抄写在“我的句子篓”里。2.给远方的亲人打个电话,让他们也来夸夸你是个能干的好孩子。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