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语文教学的措施刍论

上传人:Wo****B 文档编号:47860531 上传时间:2021-12-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语文教学的措施刍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语文教学的措施刍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语文教学的措施刍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语文教学的措施刍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语文教学的措施刍论(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语文教学的措施刍论杨佳芬摘 要:信息技术改变了教师备课、教研的方式,也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丰富了语文阅读课堂,给语文课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更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分享经典图书,创设教学情境,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关键词】:p :语文教学;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学习资料;经典图书中图分类号:G633.3;G43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2-0072-02一、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语文这门学科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能够独立品鉴、赏析不同的文章,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但受传统教学

2、理念的影响,教师更重视基础知识的灌输,导致部分学生在面对一篇文章时首先是寻找是否有能够仔细品鉴的句子,分析p 句子的结构和特点,完全忽略了要感受课文的整体感情基调。语文这门学科看重的是情感的表达而不是知识的灌输,但部分教师却很少引领学生感受文字的魅力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这部分教师忽略了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在教学中只是单纯地传授课本知识。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只是机械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通过训练强化自己的技能,很难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能从整体上感受文章的中心思想,学习兴趣低下。另外,教师在课堂中很少和学生交流,也很少给学生发表自己感想的机会,因此很难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导致教学效

3、果不佳。二、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信息技术是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存储,将单调的文字以声影图文等形式表现出来,有效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首先,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教师可以将教学的主要内容以大纲的形式在多媒体中呈现,从而理清授课思路,按照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会出现很多与原计划不符的情形,此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及时更改自己的教案,并做好标注,从而找到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其次,能够帮助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情境将学生带入到不同的场景中,更好地完成课

4、堂教学。再次,能够拓展教学资。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进行课上补充和兴趣引导,鼓励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阅读,使学生在积累学习资料的过程中提高文学素养。三、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语文教学的具体措施1.运用信息技术更新教学手段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授课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听讲,而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丰富教学手段,使教学方式发生很大改变,引导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例如,木兰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做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中出现的文言词汇,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播放木兰从军电影中的经典片段,从而激发学习的学习兴趣,使学生

5、产生自主探究的愿望。在视频播放后,教师可让学生朗读这首诗,深刻理解文中出现的一些句子的含义,并思考木兰具有什么品格。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能够主动分析p 整篇课文,发现这篇文章中的押韵语句,感受故事的描述方式,由此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学生通过分析p 一些重点词句,独立完成对整篇课文的理解,能体会到木兰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信息技术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2.结合网络资丰富教学内容网络资能够极大地丰富语文教学内容,由此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积累知识。文言文是初中语文的重点内容,不同的作者在表

6、现手法上也不尽相同,学生学习起来会遇到一些困难。例如,在学习陋室铭时,学生对这篇文章的背景不是很了解,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利用网络了解刘禹锡的生平。在背景知识的补充中,学生能够对作者刘禹锡有一定的了解,从而结合作者的经历联想在这篇文言文中表达了什么。文章在开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中就已经表明了作者的态度:即便自己所处的环境没有什么特点和优势,但是有才华的人居住到这样的房屋中,也不会使屋子变得简陋。教师可追问:作者的这一态度说明了什么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顺利地完成了这篇文章的学习。又如,爱莲说一文采用了借物喻人的方式,通过“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生动形象地表达

7、了作者高尚的品格。教师可让学生利用网络搜索历史上还有哪些诗人的著作采用了同样的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不同类型的文言文,带领学生感受古人通常都是采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堂的趣味性,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文学思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3.通过校园平台分享经典图书课外资料的拓展是语文教学的延伸。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实现。学校可以建立一个网络平台,让教师将适合这一年龄层次学生拓展的内容发布到平台供学生浏览。教师还可以在班级中开展读书交流活动,首先分享一本自己非常喜欢的书,并向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原因是什么,以及为什么

8、要推荐这本书。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也会分享自己喜欢的图书。教师可在网络上搜索学生推荐的书籍,并放到校园的内部平台图书馆中,供学生阅读。通过交流与分享,学生不仅能够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还能够提高交流能力,由此提高综合素养。4.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率对于一些篇幅较长的文章,教师可以采用情境创设的方式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氛围中,由此鼓励学生积极阅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阅读和写作结合,由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在社戏一文中,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

9、的眷恋。这篇课文主要要求学生学会对一件事情进行详细叙述的方法,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使学生的思路能够跟着文章情节的变化而变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社戏的表演过程,将动态的内容和文中的描述结合,让学生感受鲁迅先生的表现手法。在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个小练笔环节,请学生用与文章类似的表达方式讲述自己看过的一场精彩的表演。情境的烘托能够为学生提供很多写作思路和写作内容,使学生在短暂的思考过后就能着手写作。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能够让学生掌握不同的阅读和写作技巧,由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四、结束语总之,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整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

10、习效果,而且可以优化语文课堂,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在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培养学生的目的是什么,再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拓展学习资料,分享经典图书,创设教学情境,从而提高授课质量,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参考文献】:p :1梁岩岩.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语文深度学习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2赵以宗.试论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观察,20(08).3林伟.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语文协同式阅读教学的冷思考J.教育观察,20(17).4韩飞.浅议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以希沃白板为例J.内蒙古教育,20(09).猜你喜欢 教学手段语文教学信息技术

11、 生本理念下小学语文大阅读教学实践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21年4期)2021-05-19基于素养提升的信息技术与美术欣赏活动的整合运用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年12期)20-05-28文化魅力,职业渲染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年2期)20-04-08构建生活化课堂,让学生轻松学数学文理导航(20年33期)20-12-19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手段的实施途径考试周刊(20年68期)20-09-21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研究成才之路(20年18期)20-07-08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课程版(20年10期)20-10-21深思逐渐弱化的信息技术课程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年13期)20-07-31 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