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模拟试题

上传人:豆****2 文档编号:47854955 上传时间:2021-12-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医护理学模拟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医护理学模拟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医护理学模拟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中医护理学模拟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护理学模拟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2套中医护理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卷”上的相应字母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1六腑功能描述错误的是2A胃为水谷之海 B胆主决断 C小肠泌别清浊 D大肠主液2中焦如。2A雾 B水 C沤 D渎3气陷主要发生于4A脾 B肝 C胆 D肾4 与手少阳三焦经经相表里。3A手厥阴心包经 B手太阴肺经经 C手厥阴心包经 D手阳明大肠经5足三阳经的走向是。3A从胸走手 B从手走头 C从头走足 D从足走腹(胸)6十二经脉中, 称为血海。3A督脉 B带脉 C冲脉 D任脉7关节肿痛,屈伸不利,多为

2、。5A寒证 B痹证 C痿证 D风痰阻络8舌边反映 病变。5A肝胆 B心肺 C脾胃 D肾9头痛在前额或连及眉棱骨,为病在。5A太阳经 B阳明经 C少阳经 D厥阴经10诊脉中,左关候。5A心 B肝 C肾 D肺11浮而细软,重按则无,指。5A滑脉 B涩脉 C濡脉 D弦脉12 提出“人与天地相应也”。1A难经 B神农本草经 C伤寒杂病论 D黄帝内经13“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是对 的高度概括。1A阴阳的相互对立 B阴阳的相互依存 C阴阳的相互消长 D阴阳的相互转化14关于阴阳的说法中, 错误。1A心有心阴心阳,五脏属阳。 B阴液不足则出现虚热证。C因阴液不足不能制阳者,就须补其阴。 D

3、秋冬季节需固护阴精。15五行生克乘侮中错误的是。1A土生金 B金克火 C土克水 D火生土16以下腧穴定位正确的是。10A.神门穴在腕横纹上,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 B.地仓穴在承泣直下,当眶下空凹陷处。C.天枢在脐中旁开2寸 D.血海穴在髌骨内上缘上1寸。17以下腧穴定位正确的是。10A.内关穴在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B.关元穴在前正中线上,脐下5寸。C.外关穴在腕背横纹上3寸,桡骨与尺骨之间。 D. 中脘穴在前正中线上,脐下4寸。18临床上常与搓法配合,作为治疗结束手法的是 。10拿法抖法捏法拍法19以下护理中,正确的是。6解表发汗药多属辛散之品。腹泻可用番泻叶泡水饮里

4、寒者,饮食宜清凉。 解表药适当久煎。20患者表现为畏寒,四肢不温,自汗,尿少浮肿,大便溏薄,舌淡胖,苔白滑,脉沉无力。从八纲辨证来看,患者为。6表证寒证 阴虚证。阳虚证21需要采用反治原则的是。7寒证热证 实证真虚假实证2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9久立伤骨久行伤血热证光线宜稍暗居室每天至少通风12次。23肝风内动者不能吃的饮食是。6A鹅 B菊花 C西瓜 D苹果24煎药时, 药物宜后下。A三七 B阿胶 C藿香 D乌头25久泻久咳证宜食 食物A辛味 B甘味 C酸味 D苦味26 与手少阴心经相表里。A足阳明胃经 B手太阳小肠经 C手厥阴心包经 D手阳明大肠经27 说法错误。A脾主肌肉四肢 B肝主筋 C肺

5、开窍于口 D腰为肾之府28七情致病, 最为多见。A心、肺、肾 B心、肾 C肝、脾、肾 D心、肝、脾29气与血的关系正确的是。A气能生血 B血能行气 C血能摄气 D气能养血 30手三阳经的走向是。A从胸走手 B从手走头 C从头走足 D从足走腹(胸)31 均起于胞中,同出会阴,称为一源三歧。A督、任、带三脉 B阴维、阳维、带脉三脉 C督、冲、带三脉 D督、任、冲三脉32望神中, 最为重要。A神情 B眼神 C气色 D舌象33舌根反映 病变。A肝胆 B心肺 C脾胃 D肾34头痛在两颞或太阳穴附近,为病在。A太阳经 B阳明经 C少阳经 D厥阴经35诊脉中,右关候。A心 B脾 C肾 D肺36往来流利,应指

6、圆滑,如珠走盘指。A滑脉 B涩脉 C濡脉 D弦脉37 对消渴病的护理提出“所慎者有三:一饮酒,二房事,三咸食及面”的主张。1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养生三要 D千金要方38 “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是 的结果。A阴阳的相互对立 B阴阳的相互依存 C阴阳的相互消长 D阴阳的相互转化39关于阴阳的说法中, 错误。A闻诊中声音洪亮者属阳,低微断续者属阴。 B阴液不足则出现虚热证。C因阴液不足不能制阳者,就须补其阳。 D秋冬季节需固护阴精。40五行生克乘侮中错误的是。A金生土 B火克金 C土克水 D火生土41以下腧穴定位正确的是。A.少商穴在拇指桡侧,距指甲角旁约1寸 B.四白穴在承泣直下,当

7、眶下空凹陷处。C.天枢在脐中旁开1寸 D.血海穴在髌骨内上缘上1寸。42心俞穴位于。A.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B.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寸C.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寸 D.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43关于拔罐疗法错误的是。A.拔罐时患者体位应舒适持久。B.选择肌肉丰满的部位进行拔罐。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C.选择大小适宜的罐,罐口应平滑、无裂纹。D.为保证吸附有力,罐内酒精要多点。44患者表现为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喷嚏,咽痛,苔薄白,脉浮。从八纲辨证来看,患者为。表证寒证 阴虚证。阳虚证45患者表现为胃脘隐痛,口干唇燥,饥不欲食,大便干燥,舌红少苔,脉细数。从脏腑辨证来看,患

8、者为。胃寒胃热 胃虚胃实46肝血不足的护治原则是。A滋阴熄风 B养血熄风 C平肝潜阳 D清肝泻火47肺病护理错误的是。A严密观察咳嗽情况 B平时加强锻炼。 C痰稀清淡者可食梨、西瓜等。 D痰多者应积极排痰。48 是活血祛瘀药。A益母草 B白及 C旱莲草 D木香49食滞证的治疗法则为。A热因热用 B虚则补之 C实则泻之 D通因通用50以下说法错误的是。春季宜晚睡早起夏季宜早睡早起秋季宜早睡早起冬季宜早睡晚起答案:1. D 2. C 3.A 4. A 5. C 6. C 7.B 8. A 9. B 10. B 11.C 12.D 13. B 14. A 15. B 16. C 17. A 18.

9、B 19. A 20.D 21. D 22. B 23. A 24. C 25.C 26.B 27. C 28.D 29.A 30. B 31. C 32.B 33. D 34. C 35. B 36.A 37.D 38. C 39. C 40 A 41. B 42. A 43. D 44 A 45.C 46. B 47. C 48. A 49 C 50.A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卷”上的相应字母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1在津液输布和排泄过程中, 起着重要的作用。A肺 B脾 C

10、肾 D心 E.胆2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是4A外感性 B区域性 C相兼性 D转化性 E流行性3青色主。5A虚证 B寒证 C痛证 D惊风 E瘀血4一般而论,从病位上看,身体的 相对为外。6A脏腑 B皮毛 C肌腠 D经络 E骨髓5 药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8A黄芩 B附子 C大黄 D黄连 E肉桂6 属于奇恒之腑。A三焦 B骨 C脉 D胆 E脑7关于肾脏的观点,正确的是。A主要功能是藏精、主水、主纳气 B其华在发 C在志为思 D在液为唾 E脑的功能与肾有关8 是湿邪的特点。A湿为阴邪 B湿性黏滞 C湿性重浊 D湿性趋下 E.湿易伤肺9黑色主。A寒证 B肾虚证 C瘀血证 D水饮证 E湿证10煎药时, 要先煎

11、。A附子 B砂仁 C蜂蜜D石膏 E乌头答案:1 ABC 2. ABCD 3. BCDE 4. BCD 5. ACD 6. BCDE 7. ABDE 8. ABCD 9. BCD 10. ADE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三、填空题1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 。12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和 。3任脉称为阴脉之海。34脏的主要功能是 和 。25八纲,即表、里、寒、热、虚、实、 、 。76.腧穴的定位方法有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骨度折量定位法、指寸定位法、简便取穴法。107.胃病止酸药宜 服,消导药宜 服。8痰饮的致病特点是 、 。49七情影响脏腑气机,悲则气 ,思则气 。10.金元四大家指刘完素、张从正、李杲、

12、 。11.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 ,故先实其 。12.人体的腧穴大体可归为十四经穴、奇穴及 三类。13肾开窍于 ,其华在 。14.治未病包括 和 两方面内容。15.中医八法为汗、吐、下、和、温、清、消、 。答案:1. 整体观念,辨证论治2. 主疏泄,主藏血3. 任脉4. 化生,贮藏精气5. 阴,阳6指寸定位法、简便取穴法7饭前、饭后8. 阻遏气机,致病广泛多端9. 消,结 10. 朱震亨11. 脾,脾气12. 阿是穴13耳及二阴,发14未病先防,既病防变15补四、名词解释题1得气:指针刺入腧穴后,针刺部位产生的酸、麻、胀、重等经气感应及操作者针下的沉紧感。 2阳脉之海:督脉行于腰背正中,上至

13、头面,能总督一身阳经,故称。3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运动变化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求宇宙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4奇穴:是指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5宗气:由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结合而成。6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是以脏腑经络为基础的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7三关:小儿食指分为风、气、命三关。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8水谷之海:水谷入口,经过食道,容纳于胃,故称胃为水谷之海。五、简答题1简述气的功能。42答:1.推动作用。2.温煦作用。3.防御作用。4.固摄作用。5.气化作用。43简述拔罐

14、法的注意事项。答:1拔罐时,选择肌肉丰满的部位进行拔罐。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2选择大小适宜的罐,操作迅速。3避免烧伤或烫伤皮肤。若起小水泡,无需处理,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放出,涂龙胆紫或消毒纱布包敷。4皮肤过敏、溃疡、水肿和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不宜拔罐。5起罐时,手法要轻缓,切不可硬行上提或旋转拔罐,以防拉伤皮肤。3简述相因制宜(三因制宜)。答:是指治疗和护理时,针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具体情况,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1因时制宜:根据不同的季节、气候特点,来决定治疗原则。如夏季不宜过用辛温。2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来确定治疗原则。如西北人慎用寒凉之

15、品。3因人制宜:根据病人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来确定治疗原则。如老年人治宜偏于补益。1分4八珍丸有什么功用,由哪些中药组成?答: 补益气血1分。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白芍、川芎、熟地组成5简述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答案:答:1。饮食有节。不可过饥过饱。要有规律。2饮食有方。要有正确的方法,细嚼慢咽,食物应软硬恰当。食后不可即卧。临睡前不要进食,食物要新鲜干净。 3谨和五味。应多样化,合理搭配,不可偏食。4荤素搭配。6简述肝与脾之间的关系。答:主要体现在消化与血液两方面 。肝主疏泄,协调脾胃升降,促进消化 ;脾主运化,散精于肝,则肝血充足 ;脾主生血,统血,使肝血充足 ;肝主藏血,

16、调节血量,供应脾运 。7补中益气丸有什么功用,由哪些中药组成。答: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由黄芪、党参、炙甘草、白术、当归、升麻、柴胡、陈皮组成。8简述补益类药物的服法与护理答:应于饭前空腹服用。 脾胃虚弱而食滞不化者应慎用,或应同时配用消导药。 外感期间不宜使用补益类药。 需长期服用方能见效,应鼓励坚持服药。 服用期间忌油腻、辛辣、生冷及不易消化食品。9运动养生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1。以动为恒。过于安逸,易使气血郁滞,甚至引发疾病,积极提倡适当的运动,脑力劳动者尤其重要。 2身心并重。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动静结合,身心并重。 3相因相宜 。根据不同的体质、病证、个人爱好以及客观环境选择适宜的运

17、动时间、运动方式和运动量。 体弱虚证患者,应以静为主,辅以适当活动;实证或急性病患者,严重时静卧休息,减轻后循序渐进活动。 运动贵在坚持,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六、案例分析题1患者,女性,78岁,因心悸、胸闷半年来住院,患者现心悸,胸闷,气短,精神疲倦,活动后加重,面色无华,舌淡嫩,脉虚。问:请用脏腑辩证。1患者哪个脏腑不正常?属哪个证型?2护治原则是什么?3如何护理?答案:答:1 心,心气虚。2补气安神。3病情观察:观察心悸、胸闷、面色等情况,夜间加强巡视。生活起居护理。病室保持安静,避免噪音,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注意寒温,保持大便通畅。情志护理。避免七情过激和不良刺激,避免情

18、绪波动。饮食调护 。定时定量,防过饥过饱,以清淡为宜,忌食生冷瓜果及凉性食物。用药护理 。汤剂宜浓煎,少量多次分服。2患者,女,63岁,针刺时发现患者面色苍白,精神疲倦,出冷汗,自诉恶心欲吐,心慌气短。查脉沉细,血压117Kpa。问:1.患者可能出现了什么?2.如何处理?3.如何预防?.答: 1晕针。2. 立即停止针刺,将针迅速取出。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松开衣带,注意保暖。清醒者给饮温开水或糖水,即可恢复。如已发生晕厥,用指掐或针刺急救穴,如人中、内关、素寥、足三里,灸百会、关元、气海等穴。若症状仍不缓解,可配合其他急救措施。3. 对初次接受针治者,要做好解释工作,解除恐惧、紧张心理;正确选取舒适持久的体位,尽量采用卧位,选穴宜少,手法要轻;对劳累、饥饿、大渴的患者,应嘱其休息、进食、饮水后再予针治;针刺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神色,询问其感觉,有头晕心慌时应停止操作或起针,让患者卧床休息。此外,应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消除过冷、过热等因素。【精品文档】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