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与基础医学概论实验讲义分享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47849243 上传时间:2021-12-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体解剖生理学与基础医学概论实验讲义分享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与基础医学概论实验讲义分享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与基础医学概论实验讲义分享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人体解剖生理学与基础医学概论实验讲义分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解剖生理学与基础医学概论实验讲义分享(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ABO血型的测定实验目的 1观察红细胞凝集现象 2学习鉴定血型的方法,掌握ABO血型鉴定的原理实验原理 ABO血型以红细胞膜表面A、B凝集原的有无及种类来分型,在ABO血型系统中还包括血浆中的凝集素当A凝集原与抗A凝集素相遇或B凝集原与抗B凝集素相遇时,将发生特异性红细胞凝集反应。因此,可用已知标准血清中的凝集素(A型标准血清含抗B凝集素,B型标准血清含杭A疑集素),来测定受检者红细胞膜上未知的凝集原,根据是否发生红细胞凝集反应来确定血型。实验对象 正常人实验器材 显微镜、采血针、A型和B型标准血清、双凹玻片、竹签、酒精棉球、干棉球、玻璃蜡笔。实

2、验方法和步骤 1取干净双凹玻片一块。 2在两端凹面中央分别滴A型和B型标准血清各一滴。 3消毒耳垂或指端后,用消毒采血针刺破皮肤,分别用竹签刮取l2滴血,使其分别与A型和B型标准血清充分混匀。放置l2min后,用肉眼观察有无凝集现象,肉眼不易分辨者用低倍显微镜观察 4根据有无凝集现象判定血型。注意事项 1采血针和采血过程必须严格消毒,以防感染。 2滴标准血清的滴管和混匀用的竹签各两只(根)(必须专用),两种标准血 清绝对不能混淆。3注意区别疑集现象与红细胞叠连现象。发生红细胞凝集时肉眼观察呈朱红色颗粒,且液体变得清亮。未发生红细胞凝集时肉眼观察呈云雾状且液体略显混浊。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测定实

3、验目的学习出血时间、凝血时间的测定方法。实验原理出血时间是指从小血管破损出血起,至自行停止出血所需的时间,实际是测量徽小血管口封闭所需时间。出血时间的长短与小血管的收缩和血小板的粘着,聚集、释放以及血小板的功能等有关。出血时测定,可检查生理上血过程是否正常及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状态。凝血时间是指血液流出血管到出现纤维蛋白丝所需的时间。测定凝血时间主要反映有无凝血因子缺乏或减少。实验对象正常人。实验器材采血针、酒精棉球、干棉球、秒表、滤纸条、玻片及大头针等。方法和步骤1出血时间的测定 以酒精棉球消毒耳垂或末节指端后,用消毒后的采血针快速刺入皮下23mm深,让血自然流出。立即记下时间,每隔30s用滤

4、纸条轻触血液,吸去流出的血液,使滤纸上的血点依次排列,直到无血液流出为止,记下开始出血至停止出血的时间,或以滤纸条上血点数除以2即为出血时间。正常人约为1 4min。2凝血时间的测定 操作同上刺破耳垂或指端后用玻片接下自然流出的第一滴血,立即记下时间,然后每隔30s用针尖挑血一次,直至挑起细纤维血丝为止。从开始流血到挑起细纤维血丝的时间即为凝血时间正常入约为28min。注意事项1采血针应锐利,让血自然流出,不可挤压。刺入深度要适宜,如果过深,组织受损过重,反而会使凝血时间缩短。2针尖挑血,应朝向一个方向横穿直挑,勿多方向挑动和挑动次数过多,以免破坏纤维蛋白网状结构,造成不凝血的假象心脏听诊和人

5、体动脉血压测定实验目的 1熟悉昕诊器的主要结构和使用方法,指出心音听诊部位,初步学会分辨第一心音及第二心音。 2熟悉血压汁的主要结构,初步学会间接测量人体动脉血压的方法,能准确测量人体肱动脉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实验原理 心音是心动周期中主要由心肌收缩和心脏瓣膜关闭引起振动所产生的声音将听诊器置于心前区的胸壁上,可在每一心动周期中听见两个心音,即第一心音及第二心音。 测量人体动脉血压最常用的方法是间接测量上臂肱动脉的血压。即用血压计的袖带在肱动脉外加压,根据血管音的变化来测量血压。通常血液在血管内连续流动时没有声音。将空气打入缠绕于上臂的袖带内,使其压力超过收缩压时,便可完全阻断肱动脉内的血流。此

6、时,用听诊器在其远端听不见声音,如缓慢放气以逐渐降低袖带内压力,当外加压力稍低于肱动脉的收缩压而高于舒张压时,血液可断续流过被匝血管,形成涡流而发出声音,所听见的第一声作为收缩压值继续放气,当袖带内压力刚低于舒张压时,血管内的血流由断续变为连续,声音突然由强变弱或消失,此时的外加压力作为舒张压值。实验对象 健康人。实验器材 血压计、听诊器。实验方法和步骤 1心音听诊 (1)确定听诊部位: 1)受检者坐在检查者前面,解开上衣。仔细观察(或用手触诊)受检者心尖搏动的位置与范围。 2)找准心音听诊部位。 二尖瓣听诊区;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稍内侧(心尖部)。 三尖瓣听诊区:脚骨右缘第四肋间或剑突下。 主

7、动脉瓣听诊区:胸骨右缘第二肋间 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胸骨左缘第三肋间主动脉瓣闭锁不全时,此处可听见杂音。 肺动脉瓣听诊区:胸骨左缘第二肋间。 (2)听取心音 1)检查者将听诊器两耳件塞入外耳道,使耳件的弯曲方向与外耳道一致,向前弯曲。用右手拇指、示指和中指持听诊器的胸件,紧贴受检者胸壁皮肤,依次(二尖瓣听诊区一主动脉瓣听诊区肺动脉瓣听诊区一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一三尖瓣听诊区)听取心音,并根据第一、第二心音特征,仔细加以辨认。2)如果第一、第二心音难以分辨,可用左手触诊心尖搏动或颈动脉脉搏,当触及手指时所听见的心音即为第一心音。 2动脉血压测量 (1)熟悉血压计的结构(图2152) 血压计由检压计

8、、袖带和气球三部分组成检压计是一根标有刻度的玻璃管,上端与大气相通,下端与水银槽相通。袖带是长方形橡皮袋,外包一布袋,借助两根橡皮管分别与检压计的水银槽和气球相连。气球是一个带有螺丝帽的球状橡皮囊,供充气和放气用。 (2)测量动脉血压的方法 1)受检者脱去一臂衣袖,静坐5rain。 2)松开血压计橡皮球的螺丝帽,驱净袖带内的气体后再旋紧螺丝帽。 3)受检者前臂平放在桌上,掌心向上,使前臂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用袖带缠绕上臂,其下缘应在肘关节上2em处为宜。注意袖带应松紧适度。 4)将听诊器两耳件塞入外耳道,务必使耳件的弯曲方向与外耳道一致。 5)在肘窝内侧扪到肱动脉脉搏后,用左手持听诊器的胸件放

9、置在上面。将检压计与水银槽之间的旋钮旋至开的位置。(3)观察项目 1)测量收缩压:用气球将空气打入袖带内,使检压计上的水银柱上升到 213kPa(160mmUs)左右,或使水银柱上升到听诊器听不见声音后再继续打气,使水银柱再上升27kPa(20mHz)为止,随即松开螺丝帽(不可松开过多),徐徐放气,逐渐降低袖带内压力,使水银柱缓慢下降,同时仔细听诊,当听见“嘣嘣”样第一声动脉音时,检压计上所示水银柱刻度,即为收缩压 2)测量舒张压:继续缓慢放气,声音逐渐增强,而后突然变弱,最后消失。声音由强变弱的这一瞬间,检压计上所示水银柱刻度,即为舒张压。 3)如果认为所测数值准确,则以一次测量为准。如认为

10、数值不准确,可重测。测量前,水银柱必须降至零刻度。 4)比较运动前后动脉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实验结果记录收缩压舒张压kPa(Hs)和心率,统计全班各组的结果,以平均值土标准差表示,比较运动前后动脉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画出直方图。注意事项1 室内保持安静,以利听取声音2受检者右心房、上臂与检压计应保持同一水平面;袖带应松紧适度,听诊器的胸件压在肱动脉上要松紧适宜。3避免听诊器的橡皮管与袖带的橡皮管相接触,减少摩擦音的产生。4如果呼吸音影响心音听诊,可令受检者暂停呼吸。5测量完毕,应将检压计与水银槽之间的旋钮旋更关的位置,妥当放好血压计内物件,注意勿压断玻璃刻度管。肺活量的测定实验目的 学会简单肺量计

11、的使用及肺活量测定的方法实验原理 呼出的气体导入一密闭容器,其容积的变化即可反映呼出的气体量实验对象 人。实验器材 简单肺量计(或MedLab肺功能测定仪、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鼻夹、酒精棉球。方法和步骤 1测定前,将肺量计外筒盛水至筒内通气管顶端下3em处将浮筒内空气排出,调整指针于0后,关闭排气活塞,吹气口用酒精棉球擦拭。 2受试者先练习做几次深呼吸运动(鼻吸气,口呼气)而后在深吸气之末,迅速捏鼻,向肺量计吹气门内从容缓慢做最大呼气,直至不能再呼气时为止,此时指针所指的数值,即为肺活量如此可连测3次,取其中最大值为标准。 3也可用MedIah肺功能测定仪与MedLab生物信号采

12、集处理系统配合使用,测定肺活量。 4按下式计算你的肺活量,并与你所测的肺活量进行比较,是否正常? 男性:肺活量2310X体表面积(m) 女性:肺活量1800体表面积(m2)实验结果 准确测出你的肺活量,井判断该值是否正常注意事项 1每次使用肺量计前应预先检查肺量计是否漏气、漏水,平衡锤的重量是否 合适。 2肺量汁中的水装得不能太少或太多,并使水温与室温相近3吹气时应防止从鼻孔或口角漏气。 视敏度的测定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对视敏度(视力)测定的原理、方法及其意义。实验原理 视敏度也称为视力,指眼辨别物体两点间最小距离的能力,通常以物体两点发出的光线相对于眼之间的夹角,即视角作为衡量指标。当视角

13、为l时,物体成于视网膜的物俾略大于视锥细胞的直径,使其两点的物像分别落在两个视锥细胞上且中间隔着一个未兴奋的细胞,才能被视觉中枢识别为两点。因此,人正常视力可分辨的最小视角约为l,。各种用于检查视力的视力表都是根据这个原理设计,检查眼可辨别的最小视角,可以不同方式记录,如小数法、分数法等,我国普遍采用的标准对数视力表则采用五分法记录。标准对数视力表是由14个不同方向的“E”排列而成,自上而下依次减小,字母相对眼可形成不同的视角,其记录视力方法:视力5,其中a为视角,以分为单位。例如:第11行在5m远的距离上,字母每一笔画的宽度以及每一划之间的距离,都与眼形成1的视角,则其视力为5o,而第1行的

14、字母较大,在5m远的距离上,与眼形成的视角为l0则其视力为4.0,余以此类推。在视力表的两旁,注明了该行字母的视角及相应视力,人们可方便的使用。实验对象 人。实验器材 标准对数视力表,遮眼板、指标棒、米尺。方法和步骤 1将对数视力表严整地挂在光度适当、照明均匀的墙壁上,视力表第11行视标字母应与受试者两眼同一高度受检者站在距离视力表5m处。 2受试者用遮光板遮住一眼,主试者用指示棒从表的上面第一行开始,依次指向各行字母,令受检者说出或用手指出字母的开口方向,直至受检者不能看清为止。受检者能辨别清楚字母最后行左侧所标的阿拉伯数字,即为其5分记录的视力数。 3. 如视力低于4o时,即在5m距离不能

15、辨别最大视标时,令受试者向视力表方向移近,到能辨别最大视标时为止,测定其与视力表的距离,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1视角(a)受试者与视力表的距离(d)能看清字母行数的设计距离(D) 视力二5一lga二5-1g(Dd) 4然后再用同法测定另一眼的视力。实验结果 将结果记录于实验报告。思考题 1视力检测有何临床意义?2试述近视形式的可能原因?瞳孔反射 实验目的 在实验的条件下证明瞳孔反射的存在,并了解瞳孔反射的反射途径。 实验原理 瞳孔反射包括瞳孔对光反射、瞳孔近反射。瞳孔对光反射是指当光线照射一侧瞳孔视网膜时,通过反射不仅使同侧瞳孔缩小(直接对光反射),而且对侧瞳孔也缩小(间接对光反射)。反射过程为

16、:当强光照时视网膜时产生的冲动经视神经、视束,经外侧膝状体内缘,传到四叠体顶盖前区更换神经元,由此发出的纤维到达动眼神经缩瞳核,换神经元后,发出纤维到达睫状节,再换神经元后发出睫状短神经,支配瞳孔括约肌,使瞳孔缩小。 在眼调节中,当注视近物时,可通过反射引起瞳孔缩小,瞳孔近反射途径是视网膜传入冲动经视神经、视交叉和视束到丘脑外侧膝状体,投射到大脑皮质枕叶,再由额叶中央前回下行,经锥体束中的皮质中脑束至中脑正中核,再达中脑缩瞳核,随后的传导通路与瞳孔对光反射相同 实验对象 人 实验器材 电筒。 方法和步骤 1瞳孔对光反射 (1)直接对光反射:先观察受检者两眼瞳孔是否圆形、对称等大(直径23mm)。然后在光线暗处用电筒对准一侧瞳孔,突然打开电筒照射瞳孔,立即观察瞳孔直径的变化。同法检查另一侧瞳孔。试比较两侧瞳孔变化是否相同。 (2)间接对光反射(互感现象);实验者用手在鼻粱处隔开两眼视野。让受检者两眼直观远方,再用电筒只照射一侧瞳孔,观察另一侧瞳孔大小是否也有变化。同法检查另一侧瞳孔。 2瞳孔近反射 让受检者双眼注视近前方远处自己的示指检查者观察其瞳孔的大小。令受检者专心住视自己的示指,井由远向近移至自己的眼前,同时观察受检者瞳孔和视轴的变化。实验结果描述瞳孔对光反射和瞳孔近反射所见的现象。6 / 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