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过敏性紫癜

上传人:1505****484 文档编号:47832653 上传时间:2021-12-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药治疗过敏性紫癜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药治疗过敏性紫癜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药治疗过敏性紫癜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中药治疗过敏性紫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治疗过敏性紫癜(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中药治疗过敏性紫癜 王兰英 甘肃省中医院 甘肃 兰州 730050摘要:过敏性紫癜是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引起广泛的小血管炎。属中医学“血证” 范畴,病因为感受风热毒邪,湿热内蕴,热毒郁蒸肌肤,与气血相搏,血热灼伤血络,以致血不循经,泛溢于肌肤,留积于皮下而发。治疗根据分型论治,或祛风清热、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或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滋阴益肾、补气养血、健脾宁心;临床随症加减合理用药,较激素抗过敏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关键词:过敏性紫癜/中医药疗法;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过敏性紫癜(allergicpurpura,AP)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是

2、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引起广泛的小血管炎,使小动脉和毛细血管通透性、脆性增高,导致皮下组织、粘膜及内脏器官出血、水肿。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生,以儿童及青少年为多见, 1岁以内婴儿少见,男性多于女性(约1.42.1:1)。四季均可发病,以春秋季发病居多,具有反复发作特点。近年来,过敏性紫癜的患病率有增高的趋势。本病常累及器官有皮肤、关节、胃肠道、肾脏等,少数患者还可累及心脏、胸膜、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胰腺、睾丸等。有5%的AP患者死于肾功能衰竭、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等。中医学无过敏性紫癜一说,属中医学“血证” 范畴,包括“肌衄”、“疹”、“葡萄疫”、“紫斑”、“痹证”、“腹痛”、“尿血”

3、、“便血”等等。秦汉时代统称为“衄”,隋唐时代称之为“斑毒”,明清以后则称为“发斑”。1.病因病机本病因感受风热毒邪,湿热内蕴,热毒郁蒸肌肤,与气血相搏,血热灼伤血络,以致血不循经,泛溢于肌肤,留积于皮下而发为紫癜。1.1外邪侵袭:感受“四时不正之气”是常见病因,以风热毒邪为主,“感受病疫之气,郁于皮肤,凝结而成”。小儿形气未充,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不耐寒热,外邪易袭,故发病较多。1.2饮食所伤:脾胃运化失司,湿热内蕴。多有外感之因,也有里热之患,如先有感冒,口中无味,进食辛热刺激食物,表症未除,里热又生,交互发病。1.3血热妄行:热毒侵袭、迫血妄行,血络损伤,血溢脉外。1.4气虚失摄:

4、摄血无力,统摄无权,则血不循经,溢出脉外。1.5瘀血阻滞:若气血瘀滞肠络,中焦气血阻遏则腹痛、便血;若风热与内蕴之湿相搏,下注膀胱,灼伤下焦之络则为尿血。 若风湿热毒瘀滞于关节内,则关节肿痛等。 本病的表现以阳证、热证、实证为主,若迁延日久,反复发作,脏腑气血受损,脉络瘀阻,也可表现为虚证或虚实夹杂。2.辩证分型治疗 2.1风热伤络型:起病较急,有咳嗽、咽痛、恶风、发热等,紫癜色鲜红,呈丘疹或红斑,下肢与臀部为多,大小不一,高出皮面,伴有瘙痒,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证候分析:风热之邪袭表,故有发热、恶风、脉浮数等表证。风热之邪与气血相搏,血不循经则发为紫癜。四肢乃诸阳之本,阳络受损,故多发

5、于四肢。舌质红,苔薄黄,均为风热伤表之象。治则:祛风清热,凉血止血。 主方:连翘败毒饮加减:荆芥10g、防风10g、银花10g、连翘10g、桔梗10g、赤芍10g、丹皮10g、柴胡6g 、蝉衣6g、板蓝根30g、生甘草6g。方中荆芥、防风、羌活、薄荷等祛风解表,银花、连翘清热解毒,桔梗、生甘草清利咽喉,前胡肃肺止咳,茯苓可健脾化湿。 加减:伴有咳嗽者,加板蓝根30g、桔梗10g、紫菀10g,枇杷叶10g;瘙痒明显,加蝉衣6g、僵蚕10g、地肤子10g;发热,加生石膏30g、寒水石15g;口渴引饮,加生地10g、芦根30g、麦冬15g。 2.2血热妄行型:起病急,皮肤紫癜大小不一,斑色鲜红,心烦

6、口渴,发热面赤,或有大便秘结。可伴鼻衄、齿衄、便血、尿血,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数有力。 证候分析:常见于疾病早期,热毒内伏,迫血妄行,泛渗于肌肤而发为瘀点、瘀斑。属实证、热证,伴有发热面赤,口渴心烦。血上出清窍则为鼻衄,损伤胃络则齿衄、呕血,损伤肠络则腹痛、便血,灼伤膀胱血络则尿血。 治则: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主方:犀角地黄汤加减:水牛角30g(先煎)、赤白芍各10g、生地黄10g、丹皮10g、紫草10g、山栀10g、寒水石15g、黄芩10g、生甘草6g、白茅根30g。方中犀角(用水牛角替代)清热凉血、解毒化斑,生地黄养阴清热、凉血止血,赤芍、丹皮凉血散血、活血祛瘀。 加减:有尿血者,加

7、大蓟草10g、小蓟草10g、大便出血者,加地榆炭10g、槐花炭10g;腹中作痛者,加木香6g、白芍20g;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10g(后下);高热者,加寒水石15g、紫雪散1.5g(吞服)。2.3血瘀气滞证候特点:紫癜色深,色泽暗红,时有腹痛,或关节肿痛,伴恶心呕吐,舌质暗紫,苔薄黄,脉滑数。 证候分析:邪郁化热,灼伤血络,反复发作,脏腑气血瘀滞,故紫癜色深而红。瘀阻于肠络,不通则痛,故有腹痛;瘀阻于关节则见肿痛。舌暗紫苔黄,脉滑数,均为血瘀气滞之象。 治则: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主方: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10g、红花10g、生地黄10g、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0g、丹皮10g、丹参1

8、0g、木香6g、甘草6g。方中四物汤补血调血,加桃仁、红花活血化瘀。 加减:时有腹痛加木香6g、白芍10g;关节肿痛加桑枝10g、牛膝10g;舌质紫暗加三七10g、丹参10g。 2.4肝肾阴虚型:起病较缓,或迁延多日,瘀斑色暗红,时发时隐,伴腰脊酸软,烦躁盗汗,午后低热,头晕耳鸣,血尿迁延不止,舌质偏红,脉细数。 证候分析:肝肾阴虚,虚火内生,灼损血络,血随火动,故紫癜时发时隐,并有烦热盗汗,头晕、耳鸣等。阴络暗伤,血不循经测见血尿。舌偏红,脉细数,均为肝肾阴虚之象。 治则:滋阴益肾,凉血止血。主方:知柏地黄汤、大补阴九加减:黄柏10g、知母10g、生熟地各10g、女贞子10g、枸杞子10g、

9、龟板15g(先煎)、山萸肉、10g、泽泻10g、地骨皮10g、甘草6g。知母、黄柏两药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的作用,以清泄相火(虚火)为要。大补阴丸为滋阴降火之剂,方中熟地、龟板滋阴填精,滋水以制火,滋阴以保真阴,猪脊髓益精补髓。 加减:潮热者,加鳖甲15g、地骨皮10g; 盗汗者,加牡蛎30g(先煎);头晕、耳鸣者,加枸杞子10g、女贞子10g。临床各证型非独立出现,因患者体质不同、发病诱因不同,症型往往相互交错、重叠发生,疾病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病机特点及临床表现。成人紫癜总体多因阴虚阳亢、血热妄行所致,但也有属于虚寒之类。对有热症表现者,采用清热解毒、凉血养阴、止血消瘀等法;表现为虚症者,采

10、用补气养血、健脾宁心、滋养肝肾等法,兼有风热、湿热等症,宜酌加疏风清热和化湿之品。混合型紫癜可能有风热伤表(营)、风湿阻痹、瘀血阻络、阴虚火旺、气不摄血等不同病机特点,临床治则有关联、处方用药有交叉,可用犀角地黄汤、独活寄生汤、桃红四物汤、知柏地黄汤、补中益气汤等为主方随症加减。久病必虚、久病致瘀,气虚者应补气、养气、血瘀者当用活血化瘀之品。气虚失摄,当益气摄血,多用归脾汤加减。3.外洗方治疗:金银花、连翘、苦参、败酱草各50g,紫草、蛇床子、地肤子、黄柏各30g,明矾40g(分早晚2次放入煎好的药汁内溶化),具有湿热瘀阻、关节肿疼、肢体重浊者。4. 饮食起居调护 4.1急性期或有出血时强调卧

11、床休息,限制活动范围,避免劳累;情志调节、控制情绪,保持平和心态及轻松愉悦的心情。4.2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控制和预防感染。注意观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时紫癜变化。 4.3饮食有节,饮食宜清淡。多食新鲜瓜果蔬菜,避免肉类、海鲜、温热调料等肥甘厚味、滋腻之品;对曾产生过敏的食物,如鱼、虾、海味等当禁忌。禁食生葱、生蒜、韭菜及辣椒、酒类等刺激性食品。 4.4防止蚊虫叮咬,避免与花粉等过敏原相接触,尽可能避免接触过敏源;有必要积极寻找引起过敏的各种原因,驱除体内寄生虫。4.5在症状消失、治愈后应坚持全方位、巩固调理一段时间,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正气存内、邪不可干”。5.讨论过敏性紫癜

12、的治疗关键在于彻底清除感染灶,消除病因; 避免一些不适合的食物及药物。过敏性紫癜患者常为特异性体质,应避免进食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必要时用一些免疫增强药物。 该病患者肾活检显示93100有肾脏受累。过去认为本病早期应用激素治疗可使IgA产生减少或阻止lgA沉积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壁、肾小球系膜,减轻炎症反应,但不能缩短病程,如应用较晚,则无效。研究表明,单独使用免疫抑制剂对紫癜肾几乎无效,可选择中药制剂川芎嗪注射液,配合双密达莫注射液、西咪替丁注射液等联合治疗,临床收到较好疗效;治疗过敏性紫癜以消除诱因为要,一般病例无须用激素治疗,对严重血管神经性水肿、关节肿痛、胃肠道

13、出血等可酌情应用。皮质类激素虽然可以使上述病情很快好转或消失,但停药后易使病情反跳、加重。应尽量避免较长时间或短时间大剂量注射、或内服地塞米松、强的松等皮质类激素药物治疗,否则较长时间给予较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引起肥胖、多毛、痤疮、血糖升高、高血压、钠潴留、水肿、血钾降低、月经紊乱、骨质疏松、无菌性股骨头坏死、消化性溃疡等并发症。对肾脏也可造成一定损害,能加重肾小球疾病的蛋白尿、加重肾小球硬化、易致肾钙化或结石,诱发或加重肾脏感染性疾病、引起低钾性肾病等。还会引起机体糖、蛋白质、脂肪及水电解质等一系列物质代谢紊乱,破坏机体的防卫系统和抑制免疫反应能力。目前,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独特的科学实用价值。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可以从根本上调理患者的阴阳失衡状态,做到整体调理和个性化用药,在巩固疗效、减轻毒副作用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情况:王兰英,主任医师,甘肃省中医院肿瘤及血管病介入科主任。通讯地址:兰州市七里河区安西路518号,电子信箱:wanglanying_1.电话:15002591616。【精品文档】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