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806338 上传时间:2021-12-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1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本科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本科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本科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本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本科(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英文名称: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课 程 类 别 : 公共基础课课程编号:一、课程的性质、任务1.课程的性质、任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是应用技术大学一门重要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 其宗旨在于促进文理交融, 拓展和完善理工科大学生的知识结构, 提高文化素质和人文修养。 本课程强调人文精神教育与科学精神教育相结合, 主要任务是使青年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伟大成就和基本发展线索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自尊心和自豪感, 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

2、进一步陶冶身心, 培养在生活中用传统文化的视角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未来。2. 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讨论和思考,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1)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发展历程有初步的了解,激发对于祖国的荣誉感和归属感;(2) 能够从总体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特性及其与现代化的关系,并能联系现实,深入思考,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3) 以现代化为参照系,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的开发利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4) 能够以本课程教学为基础和依托,拓展知识结构,弘扬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3. 适用专业与

3、学时数本课程适用于茅台学院各专业。总学时54, 3 学分。其中理论课44 学时,社会考察10 学时。4. 主要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启发式教学,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引导学生多看、 多读传统文化著作, 配合文化网站等现代化信息的输入,提高教学效率。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激活思维,启发思考,本课程内容丰富,信息量大, 不可能在有限的课时内悉数穷尽, 建议将一些适合讨论和交流的知识单元集中于网络教育平台,进行师生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积极性。二、各章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2 学时)(一)基本内容与要求教学

4、内容: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的界定与定义第二节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环境与条件第三节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第四节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因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基本精神和产生条件;能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会从文化的视野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点及其影响难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因素和其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第二章 历史的天空:中国历代王朝的兴衰( 4 学时)(一)基本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内容:第一节夏商周与春秋战国第二节秦汉大一统与魏晋南北朝的分立第三节繁盛的隋唐第四节辽宋夏金的分立与元明清的大统一第五节中国古代的盛世比较教学要求:通

5、过本章学习,了解中国历史发展大势,理解历史在人事代谢、沧桑巨变中前进,后人又在艰涩滞重的印痕中探索历史,掌握历代王朝兴亡的历史经验和深刻教训。(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历代王朝的发展大势难点:历代王朝兴亡的经验教训第三章 人文光辉:中国古代教育( 4 学时)(一)基本内容与要求教学内容:第一节古代教育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第二节中国古代的官学与私学一、官学及其发展:西周国学、西汉太学、明清国子监二、私学的起源、发展及其影响第三节中国古代书院及其影响第四节中国古代著名教育家与教育思想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历程,了解中国古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古

6、代教育发展大势难点: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精华第四章 任贤致治: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 4 学时)(一)基本内容与要求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先秦时期的选举制度第二节察举、征辟与九品中正制第三节科举制度的发展与衰亡第四节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评价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我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理解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原则与标准,能够从科举制度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学会正确看待今天中国的人才选拔制度。 掌握 “国家安危,系于人才”思想的内涵。(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历代选官制度难点:怎样评价科举制度第五章 生命的律动:中国传统哲学( 4 学时)(一)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哲学是传统文化的核

7、心与主轴第二节中国哲学的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一、原始儒家:孔子与孟子二、原始道家:老子与庄子三、中国佛学:禅宗四、宋明理学:程朱理学与阳明心学第三节 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精神一、天人协调精神二、入世济世精神三、理想主义精神第四节 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特点和价值取向,熟悉中国传统哲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通过学习得到智慧的熏陶, 并能够运用中国传统哲学分析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二)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中国哲学的思想资源难点:中国哲学的理论特征第六章 心灵的家园:中国传统宗教( 4 学时)(一)基本内容与要求教学内容:第一节 中国原始宗教一、

8、自然崇拜二、祖先崇拜三、生殖崇拜四、上帝崇拜第二节 中国佛教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二、中国化佛教宗派的形成三、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第三节 中国道教一、道教的形成二、道教的发展演变三、道教信仰四、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 了解佛教、 道教的创始、基本教义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能够正确认识和分析宗教对中国人文化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以及政治生活带来的各种影响。(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佛教和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难点:佛教在中国的流传原因第七章 至善的境界: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4 学时)(一)基本内容与要求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一、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二

9、、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发展历程第二节 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一、仁、义、礼二、忠孝、诚信三、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第三节 中国传统修身之道与理想人格一、传统修身之道二、传统理想人格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内容,理解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积极导引效应。(二)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思想和发展难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优点和缺点、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扬弃第八章 诗意的栖居:中国古代文学( 4 学时) (视频展示)(一)基本内容与要求教学内容:第一节 古代诗歌一、 诗经 、 楚辞与汉乐府二、唐诗、宋词与元曲第二节古代散文第三节古代小说第四节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教学要求:通

10、过本章学习,了解中国古代诗歌、 散文、小说的文化内涵,学会用文学的眼光品味现代生活。能够结合所学专业或从事的职业以文学为话题展开讨论;或以诗歌、 散文、 小说为切入点解读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文化现象。(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小说的文化内涵难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赏析第九章 璀璨的星空:中国古代艺术宝库( 4 学时)(一)基本内容与要求教学内容:第一节独具神韵的书法艺术第二节气韵生动的绘画艺术第三节繁花似锦的乐舞艺术第四节风格独特的建筑艺术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 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各大门类及其发展变迁、 代表作品。 能够运用较为专业的语言鉴赏中国传统艺术。(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

11、点:中国传统艺术的各大门类及其发展变迁难点:中国传统艺术的内在精神与最高境界第十章 创造与发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4 学时)(一)基本内容与要求教学内容: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古代农学第二节成就辉煌的天文历法第三节别树一帜的古代数学第四节自成体系的中医药学第五节嘉惠世界的四大发明第六节驰名世界的中国瓷器第七节李约瑟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我国古代科学的发展历程,理解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成果,掌握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古代农学与中医药学难点:中国科技近代落后于西方的原因分析第十一章 大国的风范:中国传统礼仪习俗( 4 学时)(一)

12、基本内容与要求教学内容:第一节 传统礼仪是传统道德的一种载体一、中国传统礼仪的起源和形成二、传统五礼:吉礼、嘉礼、宾礼、军礼 、军礼三、传统礼仪与个人修身养性第二节 中国传统婚姻习俗一、中国古代婚姻形态的嬗变二、一夫一妻制下的婚姻形式三、历代婚姻礼俗一、埋葬习俗二、丧礼习俗三、丧服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 了解中国传统礼仪的起源、 本质、 基本内容及其对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感受中国传统礼仪源远流长, 内容博大精深, 学会在现代社会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礼仪。(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传统礼仪制度内容难点:中国传统礼仪在现代社会的继承和发展第十二章 多彩的生活:中国传统衣食住行( 4 学时)(

13、一)基本内容与要求教学内容:第一节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一、冠、冕、巾二、上衣下裳三、鞋、袜第二节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一、中国古代的主食与副食二、中国古代的酒文化三、中国古代的茶文化第三节 中国传统建筑一、民居二、宫殿三、古代建筑特点第四节 中国古代交通工具二、船三、轿第五节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一、春节习俗与文化二、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三、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古代中国传统生活习俗,品味茶、酒、食文化现象,懂得欣赏茶、酒、食文化,追求高质量高品位的生活。(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华民族传统生活的文化内涵难点: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内涵,提升生活品位第十三章厚重的记忆:中

14、国传统文化典籍概览( 4 学时)(一)基本内容与要求教学内容:第一节经学著作第二节史学著作第三节诸子百家第四节诗文集第五节类书与丛书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理解学习经典与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间的关系。(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经学与史学著作难点:学习文化经典与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教学安排表:章次内容理论课时实训课时合计课时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概说44弟早历代王朝的兴衰44第三章中国古代教育44第四章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44弟五早中国传统哲学224第八章中国传统宗教44第七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44第八章中国古代文学44第九章中国古代艺术224第十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224

15、第一章中国传统礼仪习俗325第十F中国传统衣食住行325第十三章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概览4合计441054三、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1、到贵阳孔学堂进行“中国传统礼仪习俗”实践教学,使学生对中国传统礼仪有一定的 感受和了解。2、到贵州省博物馆进行“中国传统衣食住行”实践教学,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遗产有 深刻感受和了解。四、考核方法:学习期间提交一篇课堂讨论作业,占总成绩的 30%期末写作专题小论文,占总成绩的70%。五、推荐教材和实验教材参考书1、教材:中国传统文化张岂之,高教出版社, 2001 年。2、教学参考书:中国历史文化要览 ,张羽琼,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4 年。中国文化史概要谭家健,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年。中华文明之光袁行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六、说 明:本课程作为素质教育课程,其宗旨在于促进文理交融,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为培养实践创新人才服务。 教学中应根据不同教学对象、 不同专业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学术性又要兼顾通俗性; 既要讲清基本史实, 又要注意理论分析。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 建议结合当前青年学生关心的职工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等有关问题进行课堂讨论或社会考察,加深学生对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