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控制方案(共7页)

上传人:春*** 文档编号:47696319 上传时间:2021-12-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测量控制方案(共7页)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测量控制方案(共7页)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测量控制方案(共7页)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测量控制方案(共7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控制方案(共7页)(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目 录专心-专注-专业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坐标系统采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系。设计院提供的控制点数据如下:序号点名坐标(m)高程(m)XYH1102.724.07751.4592103.103.88651.2073104.884.278 50.604105.307.11550.058二、编制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3、设计院提供的坐标控制桩和高程点交接单4、总平面布置图5、项目管理实施规划三、施工准备 1、作业场地仪器支设地,应选择地面相对平坦,地质相对坚硬地带;应选择前视后

2、视距离大致相等,通视良好的地带;避开主要交通要道。2、环境要求雨雪天气不宜进行作业;遇高温炎热天气,尽可能少作业或采用雨伞遮盖仪器;遇有六级大风和沙尘天气不宜进行作业。3、人员准备 测量员:应具有相应资格证,并持证上岗,人员数根据需要确定;扶尺人员:2人,熟悉操作方法,有一定经验,有责任心;记录员:1人,记录测量数据;其他人员:根据需要确定。4、仪器、工具准备 测量仪器配置如下:全站仪一台、电子经纬仪一台、水准仪两台、塔尺两把、钢卷尺两把等。 测 量 仪 器 一览表器具名称编号检验证编号检验单位全站仪STN3330河南省测绘计量器具检定中心电子经纬仪L22555长字15-0065信阳市质量技术

3、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水准仪-002河南省测绘计量器具检定中心水准仪 -009河南省测绘计量器具检定中心50米钢尺3312钢尺字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检测仪器检修中心5米钢尺TC5020长字郑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四、测量控制桩根据设计院提供的控制点,用全站仪在站内设置6个测量控制桩,K-1:A=4995.5,B=2003。K-2:A=4995.5,B=2221。K-3:A=4850.5,B=2032.5。K-4:A=4850.5,B=2168.5。K-5:A=4672,B=2032.5。K-6:A=4672,B=2181.5。每个轴线控制桩处设置高程控制桩,H=51.207。站内单位工程开工前

4、依据站内引测控制桩进行定位,并做好因测记录。五、测量方法本工程采用直角坐标法:当点位垂直或平行于定位依据的轴线时可采用直角坐标法测设点位,先计算:X=XM-XO , Y=YM-YO直角坐标示意图将经纬仪安置在O点,在OY方向上测设边长Y,定出M点;再测设边长MN,定出N点;将经纬仪迁至M点,以Y方向为后视反转90,在此方向上测设边长X,定出M点,再测设边长MP,定出P点;然后将经纬仪迁至N点,以O点为后视顺转90,在此方向上测设边长X定出N点,再测设边长NQ定出Q点;最后校测MN=PQ、MQ=NP。测设时应注意,应在OY轴上定点测设M、P和N、Q,而不应在OX轴上定点测设M、N和P、Q。直角坐

5、标法计算简便,施测方便,适用于矩形布置的场地和建(构)筑物的定位放线。5.1平面控制网与主轴线的测设平面控制网与主轴线的建立应符合以下要求:a.控制网应包括作为所区定位依据的起始点和起始边、建筑物主轴线、构架主轴线、道路中心线;b.控制线的间距以3050m为宜,控制点间应通视、易量;c.平面控制网与主轴线测设完成后,随即对桩位做出明显标志; d.将控制网绘制成图,并用混凝土固定,保护好桩位; e.平面控制网与主轴线应在每个单位工程开工前进行复测; 5.2高程控制网的测设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应符合以下要求:a.在主要的户外配电装置场地和建筑物附近各设置23个高程控制点;b.测设的高程控制点应构成闭合

6、的场地高程控制网;c.高程控制点应绘制成图,并采取措施保护好控制点;d.各高程控制点应妥善保护,并定期复测;5.3建筑物的定位放线5.3.1建筑物定位是根据设计给定的条件和依据,测定建筑物四大角桩和各细部轴线桩。为了保证挖槽后轴线的准确恢复,一般在建筑物基坑外 1.5m 处,测设与建筑物四边平行的建筑物控制桩,作为建筑物定位和基坑开挖后基础放线的依据,如图 6.2.1 中的 M、N、Q、P。当挖土前没有条件做这步工作时,则应在基坑开挖后尽早做好。要采取可靠措施保护好这些控制桩位,尤其是直接控制高层竖 直方向的轴线控制桩,应精确的延长到大于建筑物总高度的距离以外。建筑物控制网的精度应与场地平面控

7、制网的的精度一致。5.3.2建筑物四边和各细部轴线测定后,即可根据基础图及土方施工方案撒灰线,经自检合格 后提请有关技术部门和监理单位验线,以保证建筑物定位和自身尺寸正确性。5.3.3为了方便施工,应在基槽外边 1.01.5m(根据土质情况和挖槽深度确定)设置龙门板,保证其牢固,根据水准点的高程,在每个龙门桩上测设出首层室内地坪设计高程线(或室外地坪 设计高程线),沿龙门桩上的高程线钉设龙门板,用经纬仪将墙、柱中心线投到龙门板顶面上,并钉中心钉标明,用钢尺沿龙门板顶面检查中心钉的间距是否正确,作为测设校核。龙门板可控制0.000以下高程和槽宽、基础宽、墙宽等。5.3.4当基础垫层浇筑后,应在垫

8、层上测设建(构)筑物各轴线,经闭合校核后,再详细放出 细部轴线。基础放线尺寸的允许误差见表:基础放线尺寸的允许误差长度 L、宽度 B 的尺寸/m允许误差/mmL(B)30530 L(B)601060 L(B)901590 L(B)20 5.4建筑物高程的传递5.4.10.000以上的高程传递主要是沿结构外墙、边柱等上下贯通处竖直量距,一般建筑物至少要由三处向上传递高程,以便于各层使用和相互校核。5.4.2高程传递的测法是:先用水准仪根据统一的0.000 水平线,在各传递点准确地测设出相 同的起始高程线;然后用钢尺沿竖直方向向上量至施工层,并画出整分米数水平线。各层传递高程时 均应由起始高程线向

9、上直接量取,高差超过钢尺尺长时,应在该层精确测设第二条起始高程线,作为 再向上传递的依据。最后将水准仪安置在施工层,校核由下面传递上来的各水平线,校差应在 3mm以内。在各层抄平时,应后视两条水平线以作校核。高程传递的允许误差见表:高程传递的允许误差项目允许误差/每层3总高(H)H30m55.5建筑物轴线的投测基础工程完工后,随着结构的不断升高,要逐层向上投测轴线,当建筑物设计高度增加,施工中对竖向偏差的控制愈加重要。5.5.1经纬仪竖向投测法:a.建筑物轴线投测前,先根据建筑场地平面控制网,校测建筑物轴线控制桩,将建筑物各轴线测设到首层平面上,再精确地延长到建筑物以外适当的地方,妥善保护起来

10、,作为向上投测轴线的依据。b.当场地四周宽阔,能将建筑物四边轴线延长到建筑物的总高度以外或附近的建筑屋面上时,则可在轴线的延长线上安置经纬仪,以首层轴线为准,向上逐层投测。c.当场地四周窄小,建筑物四边轴线无法延长时,可将轴线向建筑物外侧平移,移出的尺寸视外脚手架的情况而定,尽量不超过1.2m,如图所示,(a)为平面图,(b)为侧面图:M、N、P、Q为外移线的四个交点,用以向上传递轴线和控制竖向偏差。将经纬仪安置在各交点上,以底层的各点为后视向上投测,并指挥施工层上的观测人员,垂直仪器视线横向移动水平尺,以视线为准向内量出外移尺寸,即可在楼板上定出轴线位置。5.5.2垂准线法:当施工场地窄小,

11、无法在建筑物以外安置经纬仪时,可利用铅直线原理将轴线铅直投测到施工层上,作为各层放线的依据。用特制线坠以首层轴线标志为准,逐层向上悬吊引测轴线。将加装了90弯管目镜的经纬仪安置在首层地面的轴线控制点上,使望远镜物镜指向铅直方向,由弯管目镜观测,若仪器水平转动一周(度盘长水准器要严格定平),视线始终指在一点上,则说明视线铅直,用以向上传递轴线和控制竖向偏差。六、质量控制措施 1、仪器在使用前,应检查螺栓是否完好,仪器支设地面应坚硬,仪器支设调整完毕,再次检查螺栓是否紧固;2、非专业人员,不经专业人员同意不得随意使用仪器;3、在施测中,短途搬运仪器时,仪器紧固应在松弛状态,两手同时抱住脚架和仪器,仪器超上并呈倾斜;4、在进行施测过程中,应避免机动车辆从仪器旁驶过,以免影响仪器的测量精度或碰撞仪器;5、不得在下雨天气进行露天作业;6、在干燥天气进行测量作业,仪器支设点应尽可能避开易起扬尘之地,确保仪器不受尘土污染或采取避免尘土飞扬的措施;7、遇有六级及以上大风,不得进行露天测量工作;8、测量完成后,应对测量工期具进行外观清洁,按位置正确放置。七、安全措施1、施测过程中,司尺员扶塔尺时,应注意远离附近高压线的距离满足电气安全距离要求。2、支设仪器的地方不能有杂物,上方不能有人作业或有活动的模板、钢管等。3、长距离搬运仪器时,要把仪器和仪器架都收起搬运,防止搬运过程中人被绊倒。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