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

上传人:精****料 文档编号:47638077 上传时间:2021-12-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把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把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把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把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请把提问的权力交给学生吧!武汉市光谷第六小学 张竹林摘要 古人云:学贵有疑。阅读一篇文章,学生会遇到一些疑问。课堂上,老师要给学生提出疑问的机会,并对这些问题给予指导性评价,教学要从学生疑问处出发,我们的教学才会更有针对性。论语中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反思教学现状,在各类比赛课、展示课上,老师们都绕开学生提问的过程,担心课堂出现不好掌控的状况。常规课堂教学中,老师们也常常忽略学生提问过程。这样的课堂没有做到以生为本。关键词 以生为本 学贵有疑 不悱不启 以生为本的课堂,首先要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需求。要以学定教。这符合论语中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育观点。阅读完一篇课

2、文,学生会遇到一些疑问,有可能是文中不懂之处,有可能是读文章产生的问题,教学应该从学生疑问处出发。如何培养学生根据阅读内容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我想首先是要给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提出问题的过程。然后,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提问的机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对提问给予指导性评价,学生才有可能逐渐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给孩子一个提问的机会,孩子会还给你一个惊喜。一、不愤不启,成就精彩课堂2011年11月12号下午,上海虹口区教师进修学校院长马骉为我们东湖开发区的老师们展示了一堂精彩的语文课第二次冒险,这堂课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课堂上马老师给孩子们充分提问的机会,在学生

3、自读课文后,每个孩子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在小组内讨论确定出小组集中想提的问题。老师收集各组提问,并对有价值的提问给予积极评价。接着马老师引导学生品读课文就是以各组的提问展开学习。这堂课上,马老师给了孩子们充分提问的自由和权力,孩子们提出了许多有深度的问题。课堂上,只有经历了这样学习的过程,学生提问的能力才有可能提高。反思我们的课堂,有多少节课上能看到老师给学生质疑问难的过程?二、未解的疑问一路相随二十八年前,我读小学五年级学习了一篇课文在仙台,这篇课文节选自鲁迅的藤野先生。课文开头有这样一段话:大概是物以稀为贵吧。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

4、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那时我很奇怪,北京的白菜到了浙江为什么就会倒挂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的芦荟到北京就怎么变成了“龙舌兰”?还有一个问题不明白:课文都是写作者在仙台的一些经历,而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白菜和芦荟?那时的我是完全不了解北京、浙江、福建这些地方有什么不同的。也不懂“物以稀为贵”的道理。课堂上,老师没有给我们提问的机会,当时也没敢主动去问老师,自己思来想去,没想明白。小学毕业这个问题也悬而未解。这段经历使我认识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会产生疑问的。课堂上老师要给学生提问的机会。不要让学生把问题闷在心里。时间久了,这些问题就会无声的消失了。三、学贵有疑,敞开

5、心态接纳提问三十年前的课堂是这样,三十年后也没多大改观。今天的语文课堂依然难见到让学生质疑问难的教学过程。2009年在南昌举行的全国第七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比赛中,组委会明确地提出希望:老师要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整个比赛结束,只有少数几位老师给学生提问的机会,这几位老师在这个环节中大多是虚晃一枪应付过去了。当然可以理解,在这样的大赛中,选手不容易放开,担心学生问多了不好收场。2010年的全国第八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比赛中,除了一位香港老师给孩子自由提问的机会外,其他老师难见到这个教学环节。在各种语文教学比赛中,我们也很难看到教师敞开大门让学生提问题,究其原因除了比赛这样的场合老师不敢放开外,更重

6、要的原因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少进行这样的一个教学环节。如果平时课堂上能经常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学生提问的能力一定会提高,教师梳理学生所提出问题的能力也会增强。这样教师就不会担心在比赛中无法驾驭这一教学过程了。平时没有经历,比赛当然就没有底气了。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学习过程中能提出问题的孩子是在思考的孩子。带着问题进入学习,这样的学习是有目的的。如果这个问题是来自于孩子们自己的,那么他们探究问题的欲望会更强烈。如果老师上课从来不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学生的问题没有机会表达出来,长久下去,学生就会从“有疑”变成“无疑”了。四、给他机会,还给你惊喜。教学中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学生

7、提出的问题也许会给你带来惊喜。二年级语文有篇课文会上树的鱼,(课文用童话的形式介绍了跳跳鱼的特点。)了解跳跳鱼的特点是这篇课文学习的重点。备课时围绕教学重点我设计了提问:跳跳鱼有哪些特点?学习这篇课文时,在质疑问难环节中,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鱼都是在水中的,怎么会爬树呢?跳跳鱼怎么打败螃蟹的?这两个问题提得多好啊。弄懂了这两个问题就知道了跳跳鱼的特点。相比之下,学生的提问更具情境性和趣味性,我的提问过于理性,过于功利化,没有从孩子的视角看问题。这样的提问学生是不感兴趣的。假如课堂上我没有给他们提问的机会,我就无法听到这样精彩的提问。教学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歌时,在质疑问难这个环节中,我班

8、一名学生提出了一个让我非常惊喜的问题,他说:这首诗写了“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可以看出花很多,可是作者为什么还要在题目上写“寻花”呢?这名学生的提问马上引起了全班的共鸣,大家也发现了诗人这矛盾的地方。顺着这个提问,去深入学习这首古诗,就能体会到诗人经历战乱,受尽颠沛流离的生活后,对这样安宁平静生活的珍惜,诗人是在借寻花来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是在寻找美好的生活。给孩子一个提问的机会,孩子会还给你一个惊喜。五、以生为本,诱发思维的火花冯恩洪教授说,高效课堂的核心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今天我们站在讲台上,不仅要给孩子们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去深入地思,还要鼓励孩子们在思的基础上积极地问。老师们,给孩子们多提供质疑问难的机会,激发他们思维的动机,诱发他们思维的火花,培养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理性思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从学生所需出发,以学定教,把提问的自由和权力交给学生,让我们的课堂走进以生为本的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