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状况的实证分析

上传人:ca****in 文档编号:47629692 上传时间:2021-12-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10.4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陕西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状况的实证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陕西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状况的实证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陕西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状况的实证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陕西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状况的实证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状况的实证分析(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陕西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状况的实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以来,我省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总体而言,城镇居民消费正在由温饱型的农产品消费向小康型的工业品消费阶段过渡。城镇居民消费是我省居民消费的主要推动力量,它的发展趋势和变化方向对全省居民消费的整体变动有着极强的示范和带动效应。本文将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运用定量分析的手段,结合我省的实际数据,对全省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作比较深入的因素分析,明确勾勒出各相关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其结论对于引导居民消费、优化消费结构,乃至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一、关于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

2、型(Extend Linear Expenditure System,ELES)是经济学家Luch1973年在美国经济计量经济学家Stone的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推出的一种需求函数系统。该系统假定某一时期人们对各种商品(服务)的需求量取决于人们的收入和各种商品的价格,而且人们对各种商品的需求分为基本需求和超过基本需求之外的需求两部分,并且认为基本需求与收入水平无关,居民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才将剩余收入按照某种边际消费倾向安排各种非基本消费支出。假设将人们的消费支出具体划分为I类,则各类商品的消费支出可以用模型表示为:(1)其中, 是对第I类商品的消费支出, 和 分别为第I类商品的价格和基

3、本需求量, 为边际消费倾向, 为基本需求总支出,Y为收入水平。该模型即为“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模型)。如果样本数据为横截面数据,则可以设: 则模型(1)可以表示为: 对公式(2)两端求和得:(4)由公式(2)也可以得出:(5)以上就是扩展线性支出系统的基本思想。我们可以发现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进行消费结构分析,较恩格尔函数模型及其它模型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它可以直接运用截面资料进行参数估计,还可以用来进行边际消费倾向分析,需求收入弹性分析,基本需求分析。因此我们认为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是目前较为优越的一种分析方法,在下文的实证计算中我们将运用此模型对我省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分析,文章分

4、析将具体从边际消费倾向、基本需求支出及需求收入弹性三方面来进行。(在计算的过程中,公式中的收入Y和各项支出 均为平均收入和各项平均支出。)二、陕西省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分析根据2005年陕西省统计年鉴,陕西省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共分作八项:(1)食品。包括粮食、副食品、烟、酒、糖及其它食品。(2)衣着支出。包括服装、衣料及衣料加工费、鞋、袜、帽等。(3)设备用品及服务。包括耐用消费品,家庭日用品,家庭服务等。(4)医疗保健。包括医疗器具、医药费、保健用品等。(5)交通和通讯。包括家庭交通工具及维修、交通费、通讯工具、邮电费。(6)娱乐文教服务。包括各类教育费、文化娱乐费、书报费等。(7)居住。包

5、括住房、水、电、燃料等。(8)杂项商品和服务。包括个人用品、理发、美容用品、旅游、服务及其它用品。按不同收入组,平均每人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如表1所示。表1 陕西省2005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的情况 单位:元项目总平均低收入户中等偏下户中等收入户中等偏上户高收入户可支配收入8272.023407.575451.916997.038973.2615311.25消费支出6656.463492.164979.216038.147490.1310556.8食品2401.521422.231904.872310.032669.823492.58衣者673.07268.71450.0960

6、3.32764.021185.97家庭设备用品371.81151.43211.44308.7451.64679.67医疗保障605.31279.06500.21470.58667.541029.58交通和通信630.16250.19420.46607.32719.681071.65教育文化娱乐1081.92582.66856.96893.451239.991714.91居住653.4431.4477.28632.59718.22954.45杂项商品服务239.26106.47157.90212.15259.23427.98通过截面数据分析,消费支出与人们的家庭收入相关,从最低收入家庭到最高收人

7、家庭各项基本需求的支出量均相差很大,收入越高的居民消费支出也越高。在居民消费中居于前两位的是食品、娱乐文教,它们占总消费的比例为36.1%、16.3%,其份额达到了52.4%,处于绝对重要的位置;相反杂项商品和服务、家庭设备等其他方面占用份额相对较少,其中杂项商品和服务只有3.6%,这说明我省城镇居民整体消费需求层次并不高,消费结构有待进一步提升。1、边际消费倾向分析(投向需求系数分析)根据2005年陕西省城镇居民住户调查不同收入组支出结构资料(见表1),对城镇居民基本消费需求进行计算,结果见表2。表2 2005年城镇居民ELES参数估计值食品996.0250.1701731.52衣着41.4

8、570.076370.28设备用品及服务-8.4020.046190.62医疗保健99.4600.061363.37交通和通讯70.1950.068364.39教育文化娱乐299.3080.094705.99居住264.5170.047467.86杂项商品和服务15.6030.027132.42合计1778.1630.5894326.43通过截面数据分析,2005年陕西省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589,这意味着,我省城镇居民在满足基本消费需要后的剩余收入中有58.9用于消费支出。按边际消费倾向大小排序,各项消费支出顺序为:食品、娱乐教育文化服务、衣着、交通通讯、医疗保健、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9、、居住、杂项商品。 (1)在各大类边际消费倾向分析中,最大的为食品类(0.170),即我省城镇居民在满足基本消费需要之后,剩余收入中有17%继续投向食品。虽然近几年食品的边际消费倾向在逐年下降,但食品的边际消费倾向仍为最高,一方面表明城镇居民仍把食品作为提高生活水平的主要消费类别。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样本期我省城镇居民消费领域相对较窄。 (2)教育文化娱乐(0.094)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我省城镇居民在物质消费得到一定满足后,越来越重视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及子女教育的培养,特别是随着社会就业竞争的加剧,一些在职、在岗、下岗人员,为了加强自身竞争力,在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居民对教育

10、的需求在不断扩大。 (3)不同的收入阶层有着不同的消费倾向,高收入者消费倾向低。2005年,我省城镇居民高收入户的消费倾向为0.69,降低至近几年来的最低点,消费弹性系数也明显降低;中等收入者,千元级消费已趋饱和,万元级、数万元级消费正在积聚实力;低收入者占全省人口的绝大多数,虽消费倾向高,但由于收入低而无法消费,形成了消费市场“高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相对饱和,低收入群体的现期消费需求又受到购买力不足的限制”的现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消费需求的收入弹性较低,制约了居民消费的实现,造成整个社会需求的减少。这种两极分化的趋势在未来一定时期仍将继续。 从时序数据来分析,首先总结出表3:(根据2003

11、、2004年陕西统计年鉴计算得到,方法同上。)表3 20032005年边际消费倾向表年份食品衣着设备和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教育文化娱乐居住杂项商品和服务总计20030.1720.0760.0540.0590.0750.1160.0790.0270.65820040.1710.0620.062 0.056 0.070 0.0910.0820.0280.62220050.1700.0760.0460.0610.0680.0940.0470.0270.589 从表3中可以看到各项的变化情况:食品的需求系数呈下降趋势,说明人们对食品的消费潜力是有限的;人们对服装的消费基本上保持稳定,这说明居民的基本

12、生活条件得到保障;家庭设备的需求系数有所回落,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医疗、住房制度改革,居民的收入相对变少,为了使基本生活项目的比重增大一些,所以相对减少对家庭设备的购买;居住系数降幅较大,2005年居住的边际消费倾向比2004年下降了0.035,说明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的实施和我省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近几年的“炒房”问题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城镇居民的住房观念越来越理性。 结论:我省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逐步下降,影响了居民消费的实现。从实际情况看,虽然近年来陕西省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增加,但由于住房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等改革力度的加大,对居民未来的收入和支出都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带来较多的不确定因素,

13、导致了居民紧缩消费、增加储蓄的心理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因此使得资金沉淀,部分应该用于即期消费的收入转化成了储蓄,储蓄存款余额不断增长,造成了边际消费倾向的下降,反映出当前我省消费需求不足的现象。而且我省城镇居民对食品的边际消费倾向总体上下降,而对医疗保健的边际消费倾向略有上升,这与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是一致的。说明了我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正在由温饱型的农产品消费向小康型的工业品和服务消费转变,居民消费需求升级的基本条件日趋成熟。(边际消费倾向是消费支出变动量与收入变动量的比率。)2、基本消费需求支出比重分析 所谓居民基本消费需求支出,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水平下,为保证劳动力的正常再生产,居民对商品和劳

14、务所需要的基本消费量的支付能力,它反映了居民的基本消费需求。根据模型测算结果,2005年陕西省城镇居民人均基本消费水平的估计值为4326.43元,占同年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0.65,这说明我省城镇居民为满足生活基本需要,平均所需支付的货币量约占总消费支出65%,而用于发展和享受的消费支出占到近35%;参照2005年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我省基本消费水平介于低收入户与中等偏低下户的收入水平之间,若考虑低收入户中的困难户,此水平远高于困难户的水平,表明在我省城镇居民中仍有相当一部分人生活困难,其收入水平尚不能满足生活基本需求支出,从而影响了总体消费水平的提高。表4 城镇居民人均基本消费支出结果表

15、消费类别人均消费支出(元/人)基本消费支出(元/人)基本消费支出比重(%)合计6656.464326.430.6500食品2401.521731.520.7210衣着673.07370.280.5501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371.81190.620.5127医疗保健605.31363.370.6003交通和通信630.16364.390.5782教育文化娱乐服务1081.92705.990.6525居住653.4467.860.7160杂项商品和服务239.26132.420.5535 各类别的情况有所不同: (1)食品类、居住类的基本消费支出占该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居一、二位,为72.1%、71

16、.6%。这反映了居民对食品、居住的需求还是以基本消费需求为主,也是居民消费刚性最强的项目。 (2)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医疗保健的基本消费支出比重分居三、四位,分别为65.25%,60.03%。这与近年来医疗、教育费用持续上涨有关,老百姓不得不用更多的钱来支付基本的医疗、教育等费用。 (3)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的基本消费支出比重最小,为51.27%,说明家用电器类属于发展型和享受型的消费比重比较高。一方面说明我省居民对该类别的消费具有较高的承受能力,不会因为减少其消费而影响到基本消费需要;另一方面也表明,该类别的消费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它的更新和升级换代为未来消费需求增长提供了新的契机。 结论:我

17、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迅速提高,消费规模不断扩大,食物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消费结构开始从以生存资料为主向生存、发展、享受资料并重发展,居民消费层次分化日益明显,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扩大,导致高低收入家庭的消费水平差距扩大。从表1可以看到我省城镇居民最低收入户占最高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2005年为1:4.5,高收入户比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11904元。3、需求弹性的收入分析 需求收入弹性是指收入变化1%,价格不变时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说明对这一类商品消费支出增长幅度快于收入增长幅度,需求收入弹性高的商品,其消费支出占总消费的比重会上升;需

18、求收入弹性小于1,说明对这一类商品消费支出增长幅度低于收入增长幅度,需求收入弹性低的商品,占总消费的比重也会下降。ELES模型满足需求函数的基本性质,并且直观的反映了消费支出的构成情况,因此可以利用模型直接求得需求的收入弹性。用i表示需求收入弹性,其计算公式为: (6)表5 城镇居民消费需求支出的收入弹性年份食品衣着设备和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教育文化娱乐居住杂项商品和服务20030.600.930.95 0.820.970.830.881.002004 0.57 0.76 1.14 0.82 0.89 0.66 0.95 1.01 20050.590.931.020.830.890.720.

19、600.93 通过截面数据分析,以2005年为列上述八项的弹性均为正值,说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需求量会随之增加。由此看出,我省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仍然会刺激各类商品及服务的消费需求,特别是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杂项商品和服务、交通和通讯和医疗保健的需求量将会大幅增加。 各大类的收入弹性系数中,最低的食品类为0.59。即收入增长1%,食品类支出仅增长0.59%,体现了食品类消费的刚性。弹性系数较小的还有居住类和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分别为0.60和0.72。可以看出,食品、居住、教育是我省城镇居民消费中弹性较小的,与其它类别相比,这三类更加属于居民生活的必需品,城镇居民对这三类的消费支出倾向受收入增

20、减的影响较小。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的弹性系数达1.02,表明居民在其上的消费支出的增长幅度大于收入的增长幅度,属于明显的发展和享受用品。分析其原因主要受耐用消费品的拉动,这些支出多属于一次性集中支出,往往在短期内大幅超过收入的增长。从实际看,我省城镇居民的家电等耐用品如彩电、冰箱、洗衣机等购置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和90年代前半期。根据家电等耐用消费品的正常有效使用寿命,未来五至十年,我省城镇居民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大部分将进入更新期。而且由于物价持续低迷,加之各商品优惠促销,大大刺激了居民的消费热情,使家庭设备更新速度加快。 通过时序数据分析,在全省城镇居民各项生活消费的需求收入弹性中

21、,食品的收入弹性始终最低,并且变化很小(仅减少0.10),这是由食品的消费特点所决定的;居住的收入弹性波动较大(减少0.28),但小于1,意味着城镇居民对这类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增长率仍然低于收入的增长率。从数据分析和回归模型的结论可以看到,我省城镇居民对住房的需求受相关政策的影响和限制,高收入户对居住的消费需求逐渐趋向饱和;而占全省人口绝大多数的中低收入户由于收入水平增长缓慢的原因,对住房的消费趋于观望的态度。通过近3年的数据观察,我省城镇居民总体表现出趋强的需求收入弹性,说明居民有较强的购买欲望。 在分析收入变化对消费支出的影响时,除了计算收入弹性系数,比较不同类别的相对变动率以外,还应该结合

22、绝对量的变化来考察。例如,居民收入每增加1%,用于食品类支出增加0.59%,而增长的绝对额为14.17元( 值0.59%=14.17)。各类的绝对增长额见表6:表6 收入每增长1%,消费支出增长额消费类别增长额(元)食品14.17衣着6.26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3.79医疗保健5.02交通和通信5.61教育文化娱乐服务7.79居住3.92杂项商品和服务2.23 虽然食品类的收入弹性系数最低,但收入每增加1%,其增长的支出额却是各类中最大的,约是杂项商品和服务支出额的6倍。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居住增长的支出额分居二、三位,分别是7.79元和6.26元。因此,随着我省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这三类的市场

23、总量会有较大的增长。通过计算绝对值,可以反映出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变化可能对消费品和服务市场带来的变化,这是合理组织商品流通,安排市场供应的重要依据。 结论:在影响我省居民消费结构的诸多因素中,居民收入状况是最为关键的因素。收入的水平、收入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居民消费的数量和质量,从而决定了消费结构的主要特点。通过需求弹性的收入分析,可以看出我省目前消费市场热点不断转化,消费结构呈多层次的新特点。三、引导居民消费的几点建议 1、通过引导消费结构和消费档次的变化,来提高居民的消费信心,降低时间偏好率,增加即期消费。在政府的引导下,针对不同群体,分层促进消费。前述分析表明,我省城镇居民的不同群体

24、之间,存在着很大的消费差异,其消费支出的金额随收入等级的提高而增加,而消费支出占总收入的比重则随收入等级的提高而减少。这种状况直接导致两方面后果:一是低收入群体有很强的消费需求但购买力不足;二是高收入群体基本消费需求已经实现,购买力大量以储蓄和金融固定资产的形式沉淀下来。因此,应当有针对性地:(1)引导高收入群体进一步提升消费层次。这一群体有很强的购买力和消费潜力,目前的关键是要引导他们丰富消费内容,提升消费品位。特别应鼓励开发适合这一群体高层次消费需求项目,并促进他们将消费重心更多地转向文化娱乐、教育和国外旅游等方面。(2)引导中等收入群体进一步扩大消费规模。对这一群体,关键是要增加其对收入

25、持续稳定增长的信心,并引导一部分中上收入者购房买车,引导一部分中等收入者扩大文化娱乐消费,引导一部分中下收入者加快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及更新换代。(3)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可支配收入。这部分群体的消费以基本生活消费为主,边际消费倾向较强,收入的增长将迅速转化为消费的增加,效用可观。要强化收入调控机制,规范城镇居民收入渠道,完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让符合条件的低收入群体全部纳入到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并通过转移支付来改善最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包括提供医疗救助,减免医疗费用,解决他们的基本医疗问题,防止因病致贫;开展广泛的助学活动,减免其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让低收入家庭中有能力的子女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

26、要改善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条件,开展安居工程等。 2、努力提高我省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增强扩大消费的基础,缩小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首先,应当提高我省城镇低收入阶层的可支配收入。包括:适当提高社会保障线水平,提高离退休人员的待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等。第二,积极利用相关政策,积极引导消费,促进消费。认真总结我省城镇社会保障的经验,进一步完善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制度。积极推进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社会化,加快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建设,为居民建立更为安全、规范、覆盖面更广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城镇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缩小收入差距,而且可以提高消费倾向,扩大即期消费。第三,切实解决下岗与失业问题。下岗

27、与失业人群的存在给消费需求造成很大压力。一个人下岗或失业,一个家庭的预期收入随之下降,消费需求也随之降低。并且也会对家庭在岗人员造成心理压力,从而影响一大批人群的有效需求。因此,应当通过多种途径,如为下岗职工提供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培训,提供多种公共就业岗位,扩大就业门路,为下岗职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3、引导消费方向,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前述需求收入弹性分析表明,全省城镇居民在文化教育、交通通讯、居住、旅游等方面的支出增长是较快的。因此,应大力发展各类服务业,特别加快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满足人们不断演进的物质精神文化需求。目前特别要加大对以下消费亮点的培育力度: (1)文化教育消费。人们

28、在物质享受基本得到满足后,精神文化的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必然会逐渐上升,从前面的数据看出,文化教育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仅次于食品,表明了人们对教育的关注程度。因此加大居民个人的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引导居民把消费视点转移到对自身素质提高的角度上来,既有利于解决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又有利于解决我省教育事业相对落后的问题,从而促进经济的长远发展。 (2)假日旅游消费。伴随着我省在未来五至十年逐步进入小康社会以及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人们的闲暇时间会不断增加,城镇中低收入阶层和农村居民的省内旅游将会不断升温,加之我省丰富的旅游资源供应,以及外地游客的入境旅游,我省旅游消费需求会进一步提高。旅游消费作为一种

29、综合性的以精神消费为主的高级生活方式,必将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与此同时,旅游消费反过来又会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3)住房消费及其带动的住房装饰、装修、家具、家电等消费。在住房需求方面,预计未来五到十年陕西省住房需求热不会消退,一是我省城乡居民平均住房面积还比较低;二是我省人口的绝对量还在增加,住房需求也将持续增加;三是随着我省城镇化速度的加快以及农村富裕户大量进入大中城市,住房消费需求将继续增加,住房需求热将不会改变。 (4)汽车及其带动的能源、汽车美容等消费。我省的汽车消费刚刚进入普通居民家庭,预计未来五至十年城镇居民交通消费将成为热点,家庭轿车和大城市轨道交通成为发展重点。 (5)通

30、信及电子产品消费。信息化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增大,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需求高速增长。消费类电子产品主要包括音响设备、通讯用品和家用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此外,还有迅速发展的掌上PC机和各类数字化终端,它们都是潜在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可以说,电子产品消费在我省城镇中才刚刚起步,市场空间还是很广阔。特别是电脑将在城镇居民家庭中实现普及,随之而来的网络消费会迅速升温,形成未来电脑和网络消费的需求热点。我们要充分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需求导向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通过消费需求的导向作用,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从而进一步开拓市场,促进经济增长,形成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互动。总之,近几年我省经济的快速增长将使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预期收入会不断增加,从而增强消费信心,提高居民消费倾向,增加消费需求,进而拉动我省经济的进一步快速增长,实现生产和消费的良性循环。12.25.202106:4306:43:4521.12.256时43分6时43分45秒12月. 25, 2125 十二月 20216:43:45 上午06:43:452021年12月25日星期六06:43:4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