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雀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上传人:pw****6 文档编号:47487004 上传时间:2021-1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灰雀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灰雀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灰雀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灰雀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灰雀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灰雀 第一课时同学们好,从今天开始,我们主要学习第二组课文,这个组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呢?请大家把书翻到第十七页, 读了这个段话,你知道了些什么呢? 1:我知道了这组课文讲的都是发生在名人身上的事情 2:我来补充一下,应该是发生在伟人身上的平凡小事 师:大家说得很好,这节课就让我们先来学习第5课,大家先来读课题吧 生齐读课题 师:这篇课文讲得是发生在列宁身上的小事,请大家一起来看大屏幕,由老师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列宁, 师简介列宁 要把课文读准确, 生自学课文 师:刚才大家自学得很认真,我们先来读一读这些词语,这些词语是由要认的字组成的,我们先一起来读, 生齐读词语:白桦树,胸脯,婉转,面包渣, 师

2、:词语虽然不多,但是要读好也不容易,谁来给大家提个醒呢? 1:白桦树的桦是第四声,请大家跟我读,桦,白桦树 2:胸脯的脯是第二声,让我们把它读准确,脯,胸脯 3:面包渣的渣是翘舌音,请大家跟我读,渣,面包渣 师:同学们提醒得很好,我们把这些词语连起来再读一读 生齐读词语:白桦树,胸脯,婉转,面包渣, 师:词语读得很好,课文也要读准确,现在请大家轮流读课文,其他同学,请你们仔细听,他们读得是否准确 开火车读课文 师:谁来评价一下他们读得怎么样 同学们,单个的词语我们要读准确,把词语放到课文当中,我们更好读清楚,我们在第一自然段中找到带有胸脯的句子,一起再来读一读 生读这个句子 师:刚才大家课文读

3、得很认真,听得也很仔细,接下来想请大家把课文连起来再读一读,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自读课文 师: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谁来说给大家听一听, 生1:课文主要讲了列宁十分喜欢树林时的灰雀, 生2:我来补充一点,课文主要讲了列宁十分喜欢树林时的灰雀,但有一天发现少了一只,他就问一个小男孩,小男孩说,灰雀一定会回来的, 师:那结果灰雀回来了吗? 生3:结果雀真的回来了, 师:这个故事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结果又怎么样呢?请大家连起来把它说清楚,开始,自己说说看 师:谁能说给大家来听一听, 生4:课文主要讲了列宁十分喜欢树林时的灰雀,但有一天发现少了一只,他就问一个小男孩,小男

4、孩说,灰雀一定会回来的,结果雀真的回来了 师:你讲得非常清楚,课文的确写了这样一件事,让我们下节再来细细品读吧这节课我们还要来写生字呢请大家把语文书先翻到第165页,我们一起来看看词语表,请大家找到第五课的词语,这些词语都是由要会写的字组成的,请大家读一读词语读得很好,我们再来看看要写的字,请大家把书翻到20页,看看这些田字格中的生字,怎么才能记住它们呢 生1:胸和脯都是月字旁,跟人体器官相关的字大多是月字旁, 师:能找到汉字的造字规律,你真聪明 生2:胸脯或者散步,都是由要个生字组成的词语, 师:连起来记就记得更快了 3:低头的低最后一笔是一点,可千万别把它忘了, 师:观察得很仔细 4:低头

5、的低最后一点可不能少,散步和步也不能多一点,大家写的时候要注意, 师:你提醒得非常,那么这个步字怎样写才能写得又准确又漂亮呢?请大家来看老师来写一写 师范写“步”字 师:看清楚了吗 同学们,我们现在来写生字吧,每个生字在田字格里写两遍,写完以后,再把课后词语表中的词语抄写一遍 师:沈童写字非常认真 师;同学们写字非常认真,这节课我们就先上到这儿,同学们再见 第二课时 一、分类读词语,巩固 师: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学习了生词。现在来考考大家,课文的这些词语,你们理解了吗? 指名读,齐读。 (分行分色出示词语) 师:这些词语重新排序了,你发现什么了? 生:第一行与灰雀相关 生:第二行与列宁相关

6、男女生穿插读 师:分类记,我们记得牢,用得准。 二、对话为重点,研读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还知道列宁非常喜欢这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经常来到白桦树下仰望,一天,列宁走到白桦树下,发现什么了? 生:灰雀不见了。 女同学齐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师: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又发现什么了? 生:灰雀回来了。 男同学齐读课文的第十一自然段。 师:读到这,(指板书)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灰雀哪去了? 生:灰雀怎么又回来了? 师: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先默读课文的310自然段列宁和男孩的对话。用波浪线划下列宁说的话,横线划下男孩说的话。 生默读课文。 师:带着你们提出的问题,听老师读列宁和男孩的对话,边

7、读边想。 师读对话。 师:灰雀哪去了呢? 生:被男孩抓走了 生:小男孩藏起来了 师:男孩为什么把灰雀放回来了呢? 生:受了列宁的启发师:怎么受列宁的启发呢?让我们来体会体会。女同学,你们读列宁的话,男同学读小男孩的话。师:我们一块来到白桦树下,诶,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女生读)师:找遍了,也没有找到,列宁心里怎么样?生:焦急。师:读出焦急来。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焦急地问女生焦急地读。师:男孩说生读“没没看见”.师:男孩为什么回答得吞吞吐吐呢?生1:因为男孩明明藏了灰雀生2:因为他撒谎了。生3:我觉得男孩心里有鬼。师:列宁明白了,于是他走到小男孩跟前,小男孩

8、,明明是你把灰雀藏起来了,快把它交出来吧。列宁是这么说的吗?生:不是师:列宁是怎么说的?女生读“一定是飞走了,或是冻死了,”师:从列宁的这句话中,你听出了什么?生:列宁担心灰雀。师:读出你的担心。生读师:列宁还说了什么?女生读: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师:你又听出了什么?生1:列宁很关心灰雀。生2:列宁感到惋惜。师:多好,可惜,关心,惋惜都在其中了。我就是那个小男孩,你想想怎么说能打动我,谁来读一读?生深情地读师:咱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读得可以打动这个男孩全班深情读师:同学们,列宁明明知道灰雀是被男孩捉走的,他对小男孩,有批评吗?生:(没有)师:有指责吗?生:没有师:

9、列宁有的是用话语和爱鸟的情感打动男孩、感染男孩、启发男孩。所以,当列宁问:“会飞回来?”孩子是肯定地说生:“一定会飞回来!”师:同学们,知道这时候,小男孩心里在想什么吗?生1:我明天把他放回来,跟列宁说我不应该把灰雀捉走生2:列宁多么喜欢这只灰雀,我一定要把灰雀放回来师:你们都明白了,独自藏起来是喜欢,放飞自然更是喜欢,男孩也是很喜欢灰雀。同学们,老师们把你们体会到的句子放在屏幕上,有什么发现吗?(出示:男孩肯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生:前后不一样,但意思一样师:还有什么发现吗?生:第一个句子说后面是冒号生:第二个句子,说在后面,打句号。师:当我们深入理解一

10、个句子的时候,对话也可以这么呈现。(出示没有提示语的对话)师:没有提示语了,分角色读一读,还可以加上动作演一演。两人一组演。让孩子们推荐一组上台。老师旁白,生读对话。三、问题为抓手,练笔师:看,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果然回来了,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生读“你好,灰雀”一句。师:读到这,你有什么问题吗?生:灰雀又不会说话,列宁为什么问他呢?师:多会提问啊,咱们同桌讨论一下。同桌讨论师:说说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生1:列宁不想伤男孩的自尊心。生2:怕男孩说不出来话师:你们都感受到了,列宁是爱男孩的,列宁对男孩的爱含着理解和爱护。带着这样的理解,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生读(列宁看看男孩你到哪去了

11、)师:孩子们,如果灰雀会说话,如果灰雀会说话,它会说什么?选择一种句式,写下来。出示:1.灰雀说:“”2.“”灰雀说。生写。师:多少同学用了第一种,多少用的是第二种?(生举手示意)生1:昨天小男孩把我捉去了,现在它又把我放了,您就不要说它了。生2:列宁先生,您好。师:多有礼貌生:昨天小男孩把我捉走了,它给我很多面包渣,请您放心,它不会伤害我的生:昨天它把我抓走了,它很好地招待了我,但我对它说,大自然才是我的家,请不要斥责他。四、板书为参照,升华师:(指板书)课文学到这,你又读懂了什么?生:列宁喜欢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小男孩也喜欢灰雀。生:列宁也喜欢小男孩。师:列宁、灰雀、男孩,这是一幅多么和谐

12、美好的图画。五、读物为纽带,拓读师:还想了解列宁吗?生:想。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列宁小时候的故事。生读斗鹅。师: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生:列宁小时候和大鹅斗的故事。师:从这个故事看出列宁是什么样的人。生:勇敢。生:列宁爱护图书。师:课后可以读一读列宁的故事。(出示第三组导读图片)师:我们还可以找一找这些大人物的故事,读一读。这节课就上到这。评析:江西省教研室徐承芸评析:本堂课,教师综合学段特点、单元目标和教材文本的特点,遵循小学语文教学规律,较好地体现了“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基本理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得有兴趣。教学设计可圈可点之处很多,撷取三点与各位

13、老师共同学习。1由扶到放指导得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年段特点,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指导方法匠心独运。譬如,在初读课文环节,教师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上自然段的序号,并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按要求读课文后,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初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对于刚跨进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难点。教师精心设计了“方法引路,扶放结合”的步骤,循序渐进,效果达成良好。第一步,引导学生“这篇课文有好几个自然段的开头,都是表示时间的词语,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圈一圈”;第二步,依据时间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指名读每一个部分,以填空为拐杖,启发学生思考:在每一个时间里,发生了什么事;第三

14、步,鼓励学生尝试把三部分的意思连起来,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在“三步”引领下学会了抓关键词连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2以学定教品味词语词语是语言最小的有意义的单位,细读文本,就是要带领学生“沉入词语”,通过和学生一道品味词语运用的精妙感悟文本的核心内容。本堂课,教师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引导学生体会灰雀“惹人喜爱”入手,先帮助学生解决第一层面“灰雀何处可爱”的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思考,扣住关键词语,具体交流灰雀的颜色“深红”“粉红”,动态“来回跳动”,声音“婉转地歌唱”等特点,在品味词语的过程中读懂灰雀的可爱。教师语言生动形象,应用创设情境、想像触摸的策略引导学生“化话为画”,历经“读进去”

15、、“想起来”的过程。其次,教师引领学生在“抓关键词”理解的基础上,自读自悟,相互交流,通过品读“每次”“都要”“经常”几个关键词语,感受列宁的言谈举止中表现出的对灰雀的喜爱之情。有了前一个环节的铺垫,学生学以致用,从语言中读出文本的内涵,为他们今后的语言学习奠定了基础3质疑启思读中感悟“学启于思,思启于疑”,创造往往从质疑开始。突破教学重点环节,教师充分地考虑学生的心智特点,抓住列宁和男孩的对话,聚焦“列宁对男孩的呵护”,质疑启思,读中感悟,以悟促读,润物无声。教师从“引导发现”切入,学生从两个关键句“一天,列宁走到白桦树下,发现什么了?”和“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又发现什么了?”中提出问题,“灰雀哪去了?灰雀怎么又回来了?”,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的研读兴致。有了疑问,如何解决?教师进一步应用“再读对话”的方法,创设情境,启发思维,让学生带着“灰雀哪去了呢?你从小男孩的什么话中知道的?”的问题自读,思考、交流。第三步,教师创设情境,和学生一道从文本的字里行间体会列宁的心情。入情入境地多种方法地朗读实践,如,导读,师生分角色读,同桌分角色读,全班情境朗读使学生的感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教师顺学而导,较好地营造了民主、平等、愉悦的学习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