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的滤过

上传人:ya****h 文档编号:47477200 上传时间:2021-12-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肾小球的滤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肾小球的滤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肾小球的滤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肾小球的滤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肾小球的滤过(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教学设计方案 学 校:甘肃省卫生学校 教研室:基础医学教研室 课 程:生理学基础 教学内容:肾小球的滤过 授课教师:吕香茹教学设计方案 第1页 授课教材 生理学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编:花 先 2010.10 第二版 授课教师 吕香茹 教学内容 肾小球的滤过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教学时数 1 学时 教具准备 500ml 饮料瓶 ppt 课件 彩色粉笔 知识卡片 教学方法 主要:探究式教学法 辅助:病例分析法直观演示法 发现式教学法 授课班级授课班级 班级 人数 授课日期 星期 节次 2011 级护理 159 班 76 2012 年 5 月 14 日 一 第 1 节 2011 级护理 160

2、班 64 2012 年 5 月 14 日 第 3 节 2011 级护理 161 班 64 2012 年 5 月 15 H 二 第 1 节 2011 级护理 162 班 67 2012 年 5 月 15 H 二 第 3 节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 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有效滤过压 熟悉 肾小球滤过的衡量指标一一肾小球滤过率 了解 肾小球滤过的结构基础一一滤过膜 二、教学重、难点及关键点 重点 肾小球滤过的动力一一有效滤过压 难点 肾小球滤过的动力一一有效滤过压 关键点 肾小球滤过的概念 教学设计方案 第2页 三、教学过程与时间分配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

3、图 激 情 导 入 4 分 钟 第八章尿的生成与排放 排泄:指机体将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生 谢终产物、体内的过剩物质以及进入体内 的异物或毒物等经血液循环由排泄器官 排泄 途径 排泄物 肾 水.无机盐、尿素、尿酸、肌酸、 肌肝.药物、褥物.色素等 肺 CO2、水、挥发性物质等 皮肤 汗腺 水.无机盐、少址尿素等 消化道 胆色素.无机盐.铅、汞. 毒物等 排出体外的过程。 排泄途径 课前检査学生到课情况 作出阶段性肯左,给予学生 鼓励 1 .教师讲述感动中国-2004 年度人物”田世国捐肾救 母的故事。 2. 引发思考:这一举动为何会 震撼人心?肾对人体究竞 有多重要? 3. 结合设置的问题,引

4、导学生 推导呼吸、 血液循环和消 化之间的功能联系。 4设置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机 体如何处理代谢产物? 5.结合导入故事由学生得出 结论: 谁是最重要的排泄器官 第一节尿的生成过程 泌尿系统的组成 通过创设问题情 境直接导入肾的生 理功能,开启学生 思维。 *强调人体各系统 功能之间的联系, 使学生树立生命整 体观:教给学生逻 借推理的方法,培 养逻辑思维能力。 *引岀排泄的槪念 及排泄途径。 *引出本章节课题 尿的生成过 程。 知 识 回 顾 3 分 钟 肾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肾的微细结构 肾单位是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c血管球 肾单位 肾小体 肾小囊 泌尿小管, 近端小管 肾小管彳细段 I

5、远端小管 集合小管 1-提问: 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 成? 试述肾的微细结构。 2.用多媒体展示肾单位结构 图,引导学生逐一指认: 教师对学生答案进行补充 校正。 *为新课讲授作 知识准备 教学设计方案 第3页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病例 患者,女,18岁,因浮肿、少尿10天入院。 入院前1个月因受凉后咽喉肿痛, 至10天前岀现颜 面及双下肢浮肿,晨起为甚,同时尿少,但无肉眼 血尿及尿频、尿痛、关节痛等症。 体检:T37.5 C, P76次/min, BP150/105mmHg,眼睑及双下肢中度浮 肿。化验室检查:血常规:Hb88g/L, WBC11. 7X107L 尿常规

6、:蛋白( + + + + ), WBC25/HP, RBC+/HP。 血生化:BUN62. ommol/L, Scr526. 8 M mol/Lo 尿生成三环节 1.介绍典型病例,引导学 生思考: 尿常规检验报告单 异常数据为何能提示 肾功能异常? 血液在流经肾单位 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 变化? *通过病例引 起学生对本*|7 内容的关注, 进一步引发学 生思考尿是如 何生成的。 讲 授 新 课 30 分 钟 肾小球的滤过 尿的生成过程彳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I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 一、肾小球的滤过 肾小球的滤过:指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iflL 浆中的水和小分子物质通过滤过膜滤入肾小囊形

7、成 肾小球滤液(即原尿)的过程。 成分 血浆(g/L) 原尿(g/L) 终尿(g/L) 重吸收率() Na- 3.3 3.3 3.5 99 K+ 0.2 0.2 1.5 94 Cl 3.7 3.7 6.0 99 磷酸根 0.04 0.04 1.5 67 尿酸 0.02 0.02 0.5 79 肌肝 0.01 0.01 1.5 - 氮 0.001 0.001 0.4 - 葡萄糖 1.0 1.0 极微虽 近100 蛋白质 68-80 030 微虽 近100 水 900 980 960 99 血浆、原尿、和终尿主要成分的比较 2.多媒体展示尿生成过 程示意图 引导学生看图分解尿 的生成过程 简单介绍

8、本课涉及的 名词:原尿、终尿等。 师生共同总结出尿生 成三环节,教师板书展示 3.多媒体演示肾小球滤 过动画,指导学生在课 本上勾画出肾小球滤 过的概念。结合动画讲 解概念。 4 .用多媒体展示正常人血 浆、原尿和终尿成分比 较表,引导学生分组讨 论、分析数据,找出血 浆和原尿成分的异同。 *强调基本知 识,突岀本章 重点 *明确基本 概念 引 导 学 生 分 组讨论,通过 合作,得出结 论。活动中充 当学生学习伙 伴。关注不善 合作和讨论的 学生并及时给 予帮助和鼓 励,培养这些 学生参与教学 活动的信心 教学设计方案 第4页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一)滤过膜一一肾小球滤过的结构基 础 W

9、小脏后上皮细胞 图 肾小球滤过膜示意图 教学活动 5. 根据上一活动学生找出的差异, 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为什么血 浆与原尿中蛋白质含量差异这 么大?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6. 多媒体展示滤过膜结构示意图 引导学生梳理出滤过膜的构成 设计意图 *引出滤过的结 构基础滤过 膜 *形象、生动、 简单、易懂;适 度拓展学生能力 讲 授 新 课 30 分 钟 1.滤过膜的构成: 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构成J内皮下基膜 肾小粪脏层上皮细胞 2.滤过膜的通透性:机械屏障,电学屏 3 滤过而积 (二)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滤过的动 出杯cm 入*小知 毛细血 ft 血压 血浆胶 体 港透压 9 -有效 有效滤过压

10、=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一(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入球端:有效滤过圧=45-(25+10) =10mmHg0 有滤液生成 出球端:有效滤过压=45-435+10) = OmmHg = 0 无滤液生成 讲解两个屏障,引导学生分析得 出结论:蛋白质基本不能透过滤过 膜。 回顾前述病例,引导学生分析滤 过膜而积和通透性的改变对肾小 球滤过的影响及可能岀现的临床 表现。 7.设疑:为什么肾小球毛细血管内 成分会滤出形成原尿? 引出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肾小 球滤过的动力一一有效滤过压 &使用彩色粉笔画图 通过箭头方向引导学生分析肾 小球滤过的动力与阻力。 引导学生总结,写出有效滤过压 的公式。 给

11、出数据,让学生参与计算肾小 球入球端和出球端有效滤过压,并 对比入球端和出球端有效滤过压 的差异。 得出结论:肾小球毛细血管并非 全段都有滤液生成。有效滤过压下 降为0时,滤过便停止。 *培养学生应用 所学解释解决临 床问题的能力。 引出本节课的 重点与难点:滤 过的动力 用鲜亮的色彩 引起学生对内容 的重视。现场画 图使内容一步步 呈现,有效引导 学生。 学生参与计算, 加深对知识的认 识 突破教学难点 凸显教学重点 教学设计方案 第5页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三)肾小球滤过率 功能 衡疑指标 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 (每分钟)两肾生成的原尿 量。 正常成人安静时肾小

12、球滤过 率平均为125ml/min 24小时原尿量计算: 125ml/min X24h X 60 min = 180Ud 24小时终尿1: 1.5 L/d 9.提岀问题:如何衡屋肾小球的滤过功 能,给出衡量指标 肾小球滤过 率。 分析讲解概念,给岀正常值。 让学生根据肾小球滤过率正常值计 算每天原尿的生成量,再给出正常人 每天的终尿量。 引导学生讨论:将计算所得原尿和终 尿分别用500ml饮料瓶盛装,原尿和 终尿分别能装多少瓶?再将原尿和 终尿进行量的对比。 设问:终尿仅占原尿量的百分之几? 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99%的 原尿究竞到哪儿去了? 学生对体积单位 缺乏感性认识, 将计算所得

13、数据 转换入直观的饮 料瓶中,有效对 比。 *通过对比,为下 一内容肾小管 和集合管的重吸 收作好铺垫。 小 结 反 馈 2 分 钟 1. 排泄的概念 2. 排泄的途径 3. 尿生成三环节 4肾小球滤过的概念 5肾小球滤过的结构基础 6肾小球滤过的动力 7.肾小球滤过功能衡疑指标 以板书为依据,采用师生互动的形 式进行小结 *回顾课时内容 检查教学目标 是否达成 强调重点知识 对教学效果进 行评价 教学设计方案 第6页 布 置 作 业 1 分 钟 1仔细阅读本肖课教材内容 2.完成课后练习题 3 阅读生理学小故事肾小球 滤过作用的研究历程 1.安排布置作业 2将知识卡片交给学习委员贴于学习 园

14、地。 巩固课时内容 培养学习兴趣 拓展知识而 教学设计方案 第7页 四、板书设计 主板 副板 尿的生成与排放 排泄的概念 第一节尿生成的过程 C肾小球的滤过 尿生成三环节 3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 1肾小管和集合管分泌 一、肾小球的滤过 细血管内皮细胞层(内层) 滤过的结构基61濾过膜基膜层(中层) 1肾小囊上皮细胞层(外层) 匸)濾过的动力有效滤过圧 有效滤过斥=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圧(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滤过功能的衡虽指标肾小球滤过率 125ml/min MM* 出“2 S - 示竄 3 入球端:有效滤过圧=44(25+10) =10mmHg0 有滤液生成 出球端:有效滤过压=45-(

15、35+10) = OmmHg = 0 无滤液生成 1突破:以往,学生对教学重点掌握情况不理想,经过反复尝试,形成本次突破重难点的设 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创新:巧用常见物品饮料瓶作为教具,适时呈现,使学生一目了然,轻松将体积单位进行 直观转换。 3不足与改进:学生的合作意识欠缺,课时有限,在下一轮次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布置合作任 务完成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环节互查作业来进行强化。 4特点:倡导探究 设疑引导 培养能力 贴近临床 肾小球滤过作用的研究历程 1844年,德国生理学家CLudwig对尿的形成做岀假设,认为肾小球的作用可能是机械性过滤,即由于 肾小球中的血液压力高,血中能透过膜的小

16、分子穿过毛细血管壁和肾小粪的壁而进入肾小管。并推测,若能 取得肾小曩中的液体,其成分应与血浆一样,只是没有血细胞和血浆蛋白。但限于当时的条件,此假设未能 得到验证。 1920年,A.N. Richards用蛙和媒嫄做实验,获得了成功。他用玻璃微管直接插入蛙和嫌嫄的肾小囊, 取出了其中的液体(即原尿),分析了其成分。实验的结果与CLudwig的预期一致,该液体中所含的溶解 物质与血浆相同,基本没有蛋白质大分子。 A. N. Richards还证明如果肾小球的微血管压升高,滤出液的体积就要増加;反之,滤岀液的体积也要减 少。 滤岀液的变化与肾册耗氧屋无关, 即滤出液的形成不是由于肾小球和肾小曩的主动运输所致。 这些证明 C. Ludwig的过滤假说是正确的。 五课后反思 知 识 卡 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