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教学案

上传人:ai****ue 文档编号:47475172 上传时间:2021-12-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答谢中书书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答谢中书书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答谢中书书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答谢中书书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答谢中书书教学案(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答谢中书书教学案张笑天一一教学目标: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背诵短文答谢中书书。赏析景物描写,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体验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教学重难点:感知景物描写方法,体验归隐情趣。教学过程:一、导入由教师提问所学的写山水的古诗导入,让学生吟咏从而 体会作者的情怀。同学们,我们从小学到现在学过很多写山水的诗。现在 大家回顾一下。教师提示如:山中杂诗、送灵澈上人滁州西涧、望庐山瀑布等诗,这些诗既表达了诗人 对山水的热爱又表达了赞美之情。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 篇写山水的佳作,看看它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学生们看图欣赏,听老师配乐范读课文。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培养语

2、感。教师提醒学生用笔标出不确定的读音。全班解决 请个体学生朗读课文。学生点评。字词读准后请大家齐读一遍课文。三、重点品读教师:有人说陶弘景的就像一幅清丽的山水画,我们一 起来看看作者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美在哪里?学生回答后多媒体显示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山肖,水的明丽。水的动势给山增加 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其二: 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其三:晨 昏变化之美。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 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 其四:动静相衬之美。高峰为静,流水为动

3、。林青竹翠为静, 五色交辉为动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史鸣为动;日落山暝为 静,游鱼跃水为动。请全体同学边体会边朗读片段作者以感慨收束全文,你能说说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情怀?全体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若干,先分组讨论,然后各组发 表意见。最后全班明确:“实欲界之仙都”言简而意蕴。表现了作者陶醉山水的 愉悦之情。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 作者却能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并深感自豪,期与谢公比肩 之意溢于言表。陶弘景一一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又 被称为“山中宰相”。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 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山中宰相” 齐高帝曾经召他进宫陪伴太子读书。后来,陶弘

4、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他精通阴阳五行、山 川地理、天文气象。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出”。因此, 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 故称他为“山中宰相”。陶一生好松。每当轻风吹拂松枝, 发出“沙沙”的声响时,他就象听到仙乐一样如痴如狂。有 时,他竟一人进山,专去听山野松涛之声,人又称之“仙人”四、拓展延伸学生分析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结合背景拓展延伸 附录:诏冋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陶弘景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品评】这是陶弘景隐居之后回答齐高帝萧道成诏书所问而写的一首诗。首句即照应题目。齐高帝之问,带有劝其出山之意,颇不以弃功名、隐林泉为然。而诗

5、人则平平 淡淡地回答:“岭上多白云”。话虽简淡,含意却很深。是的,山中能有什么呢?没有华轩高马,没有钟鸣鼎食,没有荣华富贵,只有那轻轻淡淡、飘飘渺渺的白云。在述恋利禄的人看来,“白云”实在不值什么;但在诗人心目中却是一种超尘出世的生活境界的象征。然而“白云”的这种价值是名利场中人不能理解的,唯有品格高洁、风神 飘逸的高士才能领略“白云”奇韵真趣。所以诗人说:“只 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言外之意,我的志趣所在是白云 青山林泉,可惜我无法让您理解个中情趣,就象山中白云悠 悠,难以持寄一样。言词间颇替齐高帝感到惋惜。 诗人 以这种委婉的方式表达了谢绝出仕之意。此诗写得轻淡自 然,韵味隽永,历代传诵

6、。五、指导背诵请同学按照提示试着背诵本文先请个体学生背诵师生一起背诵六、总结今天学习的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朋友的一封信, 虽只有六十八字,但概括古今,包罗四时,兼顾朝夕,山川 草木,飞禽走兽,抒情议论,各类具备,真是尺幅容千里, 片言役百意。七、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美好的景物总是让人产生无尽的暇思,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书写心中的美景教学反思:上完本课后,品评各个环节,发现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 有不足之处,更有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完善的地方。现 反思如下:首先,在教学中应该更多放手给学生。传统的教学思想虽有很多优秀的东西,但在过去的教学 实践中却也有很多偏激的现象。我们把教学称为教书,过分 地

7、夸大了教师的作用,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然而当今 时代不同了,教育对象、环境、要求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学 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生活条件、环境变了,因而性格 特征,知识结构,社会、学校、学生对教育的要求也发生了 质的变化。如果我们与以前一样,仍然保持师道尊严的模样, 在学生面前,我行我素,权威形象不可动摇的话,学生是绝 对不会认可你的。学生不接受你,你的教学会成功吗?讨论 更是这样,它需要大家放胆投入, 放胆思想才会踊跃。因此, 我们教师应彻底打破传统的观念,要充分相信学生,要以发 挥和发掘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为目的,开展自己的教学工 作。我们认为只有思想的真正解放教学才会彻底变革。本课 让学

8、生总结景物的美时就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其次,冲破教材局限延伸教学内容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表达 能力、思辩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其思维能力是根本。 在教学实践中“抓纲务本”成为一度时间的教学纲领,即使 现在也有重要价值,但我们如果机械、呆板,不能辨证、灵 活地使用教材,过于拘泥于教材,那么教学中,就会给学生 思维带来众多限制。学生思维有了时空的局限,思维就不会 畅达,思维不畅达,大脑就会抑郁,增加疲劳就会减少兴奋, 当然讨论的目的也就难于达到。因此,应允许突破教材的束 缚,多为学生选择一些与课文有关的课外内容让学生思维纵 横跌宕,张弛有致。我认为本课为学生选的诏问山中何所 有赋诗以答效果不错,今后可以试着多做这方面的尝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