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专线铁路特殊路基施工方案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47421816 上传时间:2021-12-20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44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客运专线铁路特殊路基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客运专线铁路特殊路基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客运专线铁路特殊路基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资源描述:

《客运专线铁路特殊路基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客运专线铁路特殊路基施工方案(4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交二航局成渝客运专线CYSG-3标特殊路基施工专项方案1、编制依据、范围1.1 编制依据1、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 2122005)2、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 101062010)3、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4、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TB10025-2006)5、客运专线铁路地基处理技术手册6、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填筑施工技术要点手册7、成渝客专相关设计图纸8、其它相关技术资料1.2 编制范围本方案适用于中交二航局成渝铁路客运专线CYSG-3标范围内的特殊路基施工。2、工程概况中交二航局承建的新建铁路成都至重庆客运专线CYSG-3

2、标段,起止里程为DK129+950DK187+890.7,线路长度57.83km。本标段包含了路基、桥涵、隧道、车站、无砟轨道等工程类型,其中路基总长度23366延米,被桥梁、隧道分成75段。本标段的特殊路基类型有深路堑、高路堤、边坡滑坡、地基处理、短小路基等,其中深路堑已经有相关专项施工方案,本方案不再叙述。3、项目所在地区特征3.1 自然特征1、地形地貌本标段大部分段落位于四川省内江境内,总体上呈丘陵低山地貌,沿线地势起伏。龙泉山、华莹山呈北东25°30°延绵于盆地中,沿线大面积分部侏罗系、白垩系紫红色泥砂岩,为四川盆地典型的红色丘陵景观。蜿蜒曲折穿越丘陵、沱江等大小江

3、河两岸零星分布河漫滩和河谷阶地。沱江为长江上游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四川盆地西北茶坪山脉九顶山南麓,出四川绵竹县汉旺镇进入成都平原,穿越龙泉山进入盆地丘陵区。沿途流经资中、内江。2、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1)不良地质线路走行于四川盆地丘陵区,不良地质现象是滑坡、岩堆、顺层、危岩落石、地震区、风化剥落等。(2)特殊岩土本线特殊岩土主要为人工弃填土、软土(松软土)、膨胀土(岩)、石膏、盐溶角砾岩等。a、人工弃填土主要为碎石土、块石土、粉质黏土等,色杂,松散,主要为既有铁路、公路路基挖方、隧道弃渣,分布于既有公路两侧,局部为房屋建筑弃渣,厚230m不等,分布范围广,对线路影响较大。b、软土、松软土本线的松

4、软土,在丘间槽谷、堰塘、水田浅表层广泛分布,据静力触探揭示,软土、松软土呈透镜状或软硬互层状(夹层状)分布,单层厚28m,最大可达12m,总厚可达220m。具有土质不均、含水量及空隙比大、有机质含量小、厚度变化大等特点,沿线软土受季节性影响较大,主要是因排水不畅形成的谷底相软塑状粉质黏土,赢按工点检算处理,特别注意硬底横坡较陡对工程的不利影响。c、膨胀(岩)土白垩系、侏罗系“红层”泥岩矿物成分有蒙脱石、水云母等,岩石易风化剥落,具遇水易软化崩解,失水收缩开裂等特性。其风化物具一定膨胀性,但一般膨胀性较小,对工程影响不大。深挖方及隧道洞身处可见此层,设计时应考虑其对路堑边坡支护,隧道洞身的衬砌及

5、洞及洞口边,仰坡的影响。d、人工填土人工填土主要在沿线城镇、道路、河堤等处分布,可分为杂填土和素填土两类。物质组成以生活建筑垃圾为主,土的均匀性差,具高压缩性。不能直接选作天然地基,且对边坡有影响;需采取措施进行处理。3、水文地质特征(1)地表水本段勘测范围内河流水系发育,沿线江河、水库、堰塘分布较多,水量均受大气降水补给。主要河流沱江及其支流小青龙河、清流河等江河、沟渠为常年地表径流。水质对混凝土无侵蚀性。(2)地下水沿线地下水类型主要有第四系松散岩类空隙潜水、基岩裂隙水、岩溶水等。据区域地质资料,白垩系(K)侏罗系(J)“红层”泥岩、砂岩地层中含石膏、盐卤,地下水具硫酸盐侵蚀,环境作用等级

6、为H1,对混凝土有侵蚀性。3.2 当地建筑材料分布情况1、路基填料路基填料可采用江中丰富的砂砾石和砂卵石作为填料;正线路基部分地段,利用路堑挖方及隧道弃碴作为填料。也可利用红色砂、泥岩碎屑岩层进行改良后作为基床地层及路基本体填料。级配碎石采用既有砂石场原料拌合。 2、碎石、片石本标段碎石、片石取自当地石料厂,简支箱梁、现浇箱梁和其他高性能混凝土的碎石可选用彭州、什邡、隆昌、荣昌等地碎石,通过公路采用汽车运往沿线各工点地段。3、 砂本段线路工程用砂取自沱江等水域,可满足一般工程之用,梁部等高性能混凝土用中粗砂,可从四川省境内广汉连山绵远河、石亭江、鸭子河和洞庭湖等地出产,通过水运和公路运往各工点

7、拌合站。3.3 交通运输情况1、公路本段线路沿线公路网发达,与本项目相关的主要交通干线有成渝高速公路、G321国道,其他省级以下公路以及乡村道路,形成了公路网,本线的大批材料都可通过以上干线公路运输至工地,经过新建改建的临时便道运输至工点。经勘查,工程经过的国道、省道非常差,泥泞不堪,且正在修建中,将会对工程材料、设备等的运输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2、铁路本段区域内既有铁路干线为成渝线、宝成线、内昆线、达成线、遂渝线等纵、横向通道。既有铁路有多个车站可办理货运业务,本段的大宗远距离材料可通过以上铁路干线运输至成渝线附近车站,再用汽车转运至工地。4、施工方案4.1 地基处理路基地基处理的目的主要是

8、控制地基工后沉降,同时改善地基承载力,这也是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地基处理的特点。4.1.1 原地面处理原地面处理前,用静力触探等试验方法对地基地质资料进行核查,确认路堤地基条件是否符合设计文件的原地面处理应满足所处路堤部位的填筑要求。当不符合时,应及时向相关单位反馈。1.地表清理将路基施工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木丛、房屋建筑等均在施工前砍伐或移植清理,全部清除基底表层植被,挖除树根。基底为耕地或松土时,应清除有机土、种植土,集中堆放并应按设计或地方要求进行覆盖保存,用于耕地恢复,平整后按规定进行压实。2.挖台阶当原地面坡度陡于1:5时,应自上而下挖台阶。挖台阶宽度、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重点要求挖

9、台阶地段:基岩斜坡上的覆盖层较薄时,应将其挖除后挖台阶;自然横坡陡于1:2.5的路基段,尤其是顺倾山坡路段,必须彻底清除覆盖土、凿台阶。3.翻挖及回填 在松、软土地段,应将松土翻挖,土块打碎,然后进行回填、整平、压实。其中整平、压实必须达到设计规定要求,方可进行填筑作业。原地面存在较浅的坑、洞、墓穴等,应用原地的土或砂性土回填,并按规定进行压实。4、原地面压实 原地面平整后,进行原地面压实,压实作业操作时应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边后中的原则。碾压过程中始终保持压路机行驶方向的直线性,到达碾压地段的尽头时应迅速而平稳地换向,并使左右相邻两压实带有40cm的重叠量,以保证碾压质量。对于压不到的

10、边角,应辅以人力或小型机具夯实。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1、施工前清除路基范围原地面表层植被,挖除树根,做好临时排水设施。5、质量要求及验收标准原地面处理后,应符合下表要求:表4.1-1 原地面处理质量要求及检验标准检验项目质量要求检验数量检验方法主控项目地基条件路堤地基条件满足设计要求。当不能满足时,应提出变更设计,采取地基加固处理等措施沿线路纵向每100m检验2点静力触探试验等外观基底无草皮、树根等杂物,且无积水;原地面基底密实、平整;坑穴处理彻底,无质量隐患; 路拱应符合设计要求全部检验观察基底处理外观,坡度尺量路拱坡度一般项目挖台阶原地面坡度陡于1:5时,应自上而下挖台阶,并整平碾压,沿线路

11、横向挖台阶宽度、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沿线路纵向挖台阶宽度不应小于2m每个台阶检验3 点尺量4.1.2 换填1、换填主要技术要求换填的目的是增强地基强度、提高地基承载力,从而减少地基沉降。换填地基处理的主要技术要求有:(1)换填垫层的厚度:应根据需置换软土的深度或下卧土层的承载力确定,一般情况下不宜小于0.5m,也不宜大于3m。(2)设计宽度:垫层地面的宽度应满足基础底面应力扩散的要求,顶面宽度可从垫层底面两侧向上,按基坑开挖期间保持边坡稳定的当地经验放坡确定。(3)垫层材料和土工合成材料应满足要求(4)换填垫层的压实标准应满足要求。2、换填施工工艺流程换填地基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1-1。图4.

12、1-1 换填地基施工工艺流程图3、工艺要点(1)施工准备工作包括岗前培训,安全、技术交底,现场图纸核对,材料、设备资源准备,开工申请等工作。(2)测量放线包括平面、高程控制桩点设置,换填范围界桩、高程测量与控制桩的设置等工作。(3)排水疏干:根据现场地形情况,采用挖沟排放或抽水设备抽排疏干地表。(4)挖除软土:采用挖装设备将需要换填的范围、深度内的非适应性填料挖除,并用自卸车将非适应性填料运输到指定弃土场。(5)基地碾压:采用合适的平整、碾压设备对换填基底进行整平、压实。(6)填料选择:根据设计或如无设计时就近选择可作为换填地基的填料,初步评估其适应性。(7)填料品质检验:根据相关规范、验收标

13、准要求,对拟作为换填材料的各项指标进行试验检测。(8)填料运输与摊铺:根据工点换填数量、填料运距,合理组合挖装、运输、摊铺、碾压设备。对大型设备无法到位的边角,应组织人工摊铺,采用小型压实设备碾压。(9)质量检测:根据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的要求,逐层对碾压完工的地基密实度、承载力、变形指标进行检测。(10)下层填筑:上层换填地基各项指标检测合格,进入下层填料施工。4、换填施工要点(1)换填施工以前应进行施工调查,对需换填的软土层范围及深度应仔细调查核实并处理。对填料进行选择和确认,对弃土场进行确认,自选弃土场应选择洼地,并根据地形条件设置挡墙。(2)根据设计施工图纸测定换填

14、的范围和深度。开挖深度在2.0m以内时,可用推土机、挖掘机清除至路基范围以外堆放或运至取土坑还田。开挖深度大于2.0m时,应由端部向中央分层挖除,同时修筑临时运输便道由汽车等运输工具将软土运至路基以外。(3)当采用机械挖除需换填土时,应预留3050CM的土层由人工清理。(4)换填地基面积大、软土底部起伏大于5%的应设置台阶,基坑开挖完成以后及时申请验收。(5)换填垫层铺筑前,应对软土表面进行修整,可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对换填基坑修整成形,用压路机碾压密实,对大型设备无法碾压到位的边角,采用小型设备补充碾压。(6)施工前,应选择不小于100cm的换填地段进行填筑、压实工艺性试验,确定合理的工艺参数和

15、施工方法。(7)换填施工应按照先深后浅的顺序,从最低处开始进行整片分层回填夯实(或碾压),应任意分段接缝,换填层底面应铺设在同一标高上,深度不同时,基坑地籍图面应挖成台阶或斜坡搭接,各分层搭接位置应错开0.51.0m,搭接处应注意压实。(8)填料运到划分好的施工地段后,用推土机初平后再用平地机整平,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纵向碾压。振动压路机碾压时,应按照工艺性试验确定的施工参数进行压实。每层碾压完毕后,快速检测压实密度和孔隙率,下层的压实质量经检验合格后,进行上层施工。(9)对每层填土厚度和填土间隔时间做好施工记录。4.1.3 碎石垫层1、碎石垫层施工前应将基底清理、整平,并按设计要求做好基底碾压及

16、土拱。2、碎石垫层应采用级配良好且未风化的砾石或碎石,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50mm,含泥量不得大于5%,且不含草根、垃圾等杂质。3、碎石垫层施工前应对换填的范围、深度进行核实。4、垫层的施工方法、分层铺填厚度、每层压实遍数等宜通过现场试验确定。除接触下卧软土层的垫层底部应根据施工机械设备及下卧层土质条件确定厚度外,垫层的分层铺填厚度宜取200300mm。5、碎石垫层底面宜设在同一标高上。标高不同时,基坑底面应挖成阶梯或斜坡搭接,并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垫层施工,搭接处应夯实密实。6、施工工序(1)测量人员进行测量放样,并测出标高。(2)碎石垫层下层应整平、清洁。(3)按照每台自卸车的运载方量,现场

17、标出每车铺设的位置。(4)铺设完成后,经检验合格,进入下一道工序,铺设土工格栅。7、施工注意事项(1)碎石垫层摊铺必须均匀,保证下道工序的施工。(2)碎石垫层厚度必须符合要求。(3)碎石垫层上部要运用中粗砂进行找平后再施工土工格栅。8、碎石垫层控制要求表4.1-2碎石垫层范围、厚度、横坡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项目部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铺设范围不小于设计值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尺 量2厚 度不小于设计值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尺 量3顶面高程+50mm,-20mm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水准测量4横 坡±0.5%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

18、样检验5个断面坡度尺量4.1.4 土工格栅1、主要施工工艺土工格栅施工工艺施工图见图4.1-2。碎石桩桩头处理清理现场测量放线铺设0.2m碎石垫层,并碾压密实铺设土工格栅设0.2m碎石垫层,并碾压密实铺设土工格栅铺设土工格栅填筑碎石,并碾压密实填筑路堤测量放线铺设土工格栅测量放线铺设土工格栅铺设土工格栅铺设土工格栅运送土工格栅运送土工格栅土工格栅检测土工格栅检测图4.1-2 土工格栅施工工艺施工图2、施工方法(1)当一个区段内地基处理施工完成并检测合格后,按设计要求完成铺设碎石垫层前的各个工序施工,然后铺设碎石垫层。碎石垫层内铺设双层土工格栅时,先铺设0.1m厚碎石垫层,碾压密实,其上铺设一层

19、土工格栅,再铺设0.2m厚碎石垫层,碾压密实铺设上层土工格栅,填筑其上碎石,碾压密实后施工其上填土。(2)土工格栅铺设前,先按幅宽在铺筑层划出白线,然后用铁钉固定格栅的端部(每米宽用钉8根,均匀距离固定)。固定好格栅端部后,用铺筑机将格栅缓缓向前拉铺,每铺10米长进行人工拉紧和调直一次,直至一卷格栅铺完,再铺下一卷。铺完一卷后用压路机从起始点开始向前进方向碾压一遍即可。(3)以卷长为单位作为铺设的段长,在应铺格栅的段长内铺满以后,再整体检查一次铺筑质量,然后接着铺筑下一段。下一段铺筑时,格栅与格栅搭接1015cm,并用铁钉或木楔固定后继续向前进方向铺第二段。依次类推,操作要求同前。第一层土工格

20、栅铺设完成,填筑碎石至0.2m并压实后,按照上图所示将土工格栅边缘位置回折2.0m,并及时用级配碎石覆盖,用同样的方法再施工第二层土工格栅。(4)土工格栅铺设完成后,尽快填筑上层碎石,以避免日光暴晒老化。3、土工格栅控制要求表4.1-3 土工格栅铺设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项目部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铺设范围不小于设计值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3处,且每检验批不少于3处尺量或查施工记录2搭接宽度+50mm,0mm3竖向间距±30mm4上下层接缝错开距离±50mm4.1.5 高压旋喷桩1、施工准备(1)测量放样,平整地表,设置回浆池。(2)在施工现场

21、取样按设计要求进行室内配比试验,确定浆液最佳配比。(3)水泥和外掺剂的种类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搅拌水泥浆用的水,应符合相关规定。(4)施工前必须进行成桩工艺试验,确定各项技术参数,检验成桩效果。试桩根数不少于2根。2、施工工艺流程高压旋喷桩施工工艺流程如图4.1-3所示:准备工作 钻机就位制 浆调整钻架角度一级过滤钻 孔二级过滤插 管高压泵对浆液加压试 喷启动高压清水泵、空压机供水、风高压喷射注浆作业泥浆排放处理拔管、旋喷、喷喷射结束机具清理桩机移位图4.1-3 高压旋喷桩施工工艺流程图3、施工方法(1)钻机定位:移动旋喷桩机到指定桩位,将钻头对准孔位中心,同时整平钻机,

22、放置平稳、水平,钻杆的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1.5%。就位后,首先进行低压(0.5MPa)射水试验,用以检查喷嘴是否畅通,压力是否正常。(2)制备水泥浆:桩机移位时,即开始按设计确定的配合比拌制水泥浆备用。(3)钻孔(三重管法):当采用地质钻机钻孔时,钻头在预定桩位钻孔至设计标高(预钻孔孔径为15cm)。(4)插管(单重管法、二重管法):当采用旋喷注浆管进行钻孔作业时,钻孔和插管两道工序可合二为一。当第一阶段贯入土中时,可借助喷射管本身的喷射或振动贯入,其过程为启动钻机,同时开启高压泥浆泵低压输送水泥浆液,使钻杆沿导向架振动、射流成孔下沉,直到桩底设计标高,观察工作电流不应大于额定值。三重管法钻

23、机钻孔后,拔出钻杆,再插入旋喷管。在插管过程中,为防止泥砂堵塞喷嘴,可用小压力边下管边射水。(5)提升喷浆管、搅拌:喷浆管下沉到设计深度后,停止钻进,旋转不停,高压泥浆泵压力增加到施工设计值(2030MPa),坐底喷浆30s后,边喷浆,边旋转,同时严格按照设计和试桩确定的提升速度提升钻杆。(6)桩头部分处理:当选喷管提升接近桩顶时,应从桩顶以下1m开始,慢速提升旋喷,旋喷数秒,再向上慢速提升0.5m,直至停喷面。(7)若遇砾石地层,为保证桩径,可重复喷浆、搅拌,直至喷浆管提升至停浆面,关闭高压泥浆泵(清水泵、空压机),停止水泥浆(水、风)的输送,将旋喷浆管旋转提升出地面,关闭钻机。(8)清洗:

24、向浆液罐中注入适量清水,开启高压泵,清洗全部管路中残存的水泥浆,直至基本干净,并将粘附在喷浆管头上的土清洗干净。(9)移位:移动桩机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10)补浆:喷射注浆作业完成后,由于浆液的析水作用,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收缩,使固结体顶部出现凹穴,要及时用水灰比为1.0的水泥浆补灌。4、高压旋喷桩验收要求表4.1-4 高压旋喷桩施工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施工单位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桩位(纵横向)50mm按成桩总数的10%抽样检验,且每检验批不少于5根经纬仪或钢尺量2桩体垂直度1%经纬仪或吊线测钻杆倾斜度3桩体有效直径不小于设计值开挖50-100cm深后,钢尺丈量4

25、.1.6 水泥搅拌桩1、施工准备(1)测量放样、平整地表、清除障碍物。(2)在施工现场取样设计要求进行室内配比试验,确定浆液最佳配合比。(3)施工前进行成桩工艺性试验(不少于2根),确定各项工艺参数。(4)机械设备进场并进行检查。(5)铺设钻机走行轨道,机具设备就位。(6)接通电源和水路,进行设备试运转;备足灌浆所需材料。2、施工工艺流程(图4.1-4)原地面处理测量放样钻机就位搅拌站进至设计深度喷浆、搅拌、提升提升至停浆面复搅至设计深度提升搅拌至桩顶钻机移位泥浆排泄处理图4.1-4 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图3、施工工艺(1)通过工艺性试验确定喷浆压力、复搅深度、提钻速度等主要施工参数后方可进

26、行施工。(2)搅拌机就位:搅拌喷浆施工的第一道工序就是将使用的搅拌桩机安置在侧设的空位上,是钻头对准桩位。为保证桩孔达到要求的垂直度,搅拌桩机就位后必须做水平校正,使搅拌头轴线垂直对准钻机孔中心位置。以吊线锤校正机架垂直度,每工作班检查不少于2次,使垂直度偏差不超过1%。(3)钻孔:视地质情况、加固深度、和机具设备等,采用不同的钻孔方法;遇到较硬地层时,可用地质钻机适当引孔。射水试验后,即可开钻。增加射水压力,减少摩阻力。(4)制浆:配置浆液时,水要清洁、酸碱适中;浆液配比选定后,首先将水加入桶内,再将水泥等粉料倒入;开动搅拌机搅拌,并经过筛后放入灰浆池备用。(5)喷射搅拌作业:a、当钻头预搅

27、下沉到预定深度后,开启灰浆泵,将水泥浆喷入地基中,边喷浆边旋转搅拌。自下而上进行喷浆搅拌作业。b、经常检查浆液初凝时间、灌浆流量、风量、压力及旋转提升速度等参数是否符合工艺性试验确定的参数,做好记录,绘制作业过程曲线。c、按施工图要求的提升速度提升搅拌机。d、按照设计重复上、下搅拌(复搅)。e、搅拌机提升到加固深度的顶面高程时,集料斗中的水泥浆应正好排空。f、为使软土和水泥浆液搅拌均匀,可依据工艺性试验的结果,将搅拌机边旋转边沉入土一定深度复搅或全长复搅完成整个搅拌桩的搅拌施工。(6)清洗:a、补浆完成后,提升钻杆及钻头,进行低压射水。b、向集料斗中注入适量清水,开启灰浆泵,清洗全部管路中残存

28、的水泥浆,管内、机内不留残存浆液。c、将粘附在搅拌头的软土清洗干净。(7)移位:a、冲洗钻杆、喷嘴,整个作业结束。b、把钻机等机具设备移到新孔位上。c、重复上述步骤,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4、验收要求水泥搅拌桩施工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同4.1.5章节高压旋喷桩。4.1.7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1、施工准备(1)施工前核查地质资料,结合设计参数,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和施工方法。(2)测量放样,平整场地,清除障碍物。(3)选用的水泥、粉煤灰、碎石及外加剂等原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按相关规定进行检验。(4)按设计要求进行室内配合比试验,选定合理的配合比。(5)施工前进行成桩工艺试验,确

29、定施工工艺和参数,试桩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少于2根。2、施工工艺流程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施工工艺流程如图4.1-5。3、施工要点(1)施工前,平整场地,探明地下管线,地面标高高于设计桩顶标高3050cm,并用压路机将原地面碾压至K30大于等于30MPa/m。(2)大面积开钻前,先进行试桩,以便掌握地质情况、钻进速度、提钻速度等参数。(3)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钻机钻进速度、穿透地质较硬地段,采用低档慢速钻进,软弱地层快速钻进,以降低扩孔系数。(4)钻机钻进到位后,先泵送混合料至钻杆中充满后,才能提升钻杆,严禁先提钻杆,再泵送混合料。图4.1-5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施工工艺流程图(5)泵送混

30、合料的过程中,根据钻机的生产能力,配备混凝土罐车数量,尽量减少钻机停工待料,严禁出现钻机灌桩过程中断料,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断桩产生。(6)当地下出现软弱层,发生窜孔现象时,钻机应采用跳孔作业,待相邻位置混合料凝固后,再钻相邻桩位。(7)当平均气温低于5时,混合料按冬季施工要求进行加热保温处理,混合料泵送时温度不低于10,气温低于0时,停止CFG桩作业。(8)雨季开挖基坑或桩间土时,周围应设计集水坑或临时排水沟,并配备抽水机抽水,严禁基坑或施工现场被雨水浸泡,降低复合地基承载力。4、施工控制(1)CFG桩的数量、布置形式及间距符合设计要求。(2)桩长、桩顶标高及直径应符合设计要求。(3)褥垫层厚度

31、和密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4)CFG桩施工中,每台班均须制作检查试件,进行28d强度检测。成桩28d后应及时进行单桩承载力或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其承载力、变形模量应符合设计要求。(5)CFG桩施工允许偏差按下表要求控制。表4.1-5 CFG桩施工允许偏差序 号项 目允许偏差1桩位(纵横向)50mm2桩体垂直度1%3桩体有效直径不小于设计值4.1.8 冲击碾压1、施工准备(1)地基表层处理:主要是清理地表植被和非适用性填料。(2)施工技术准备:主要包括现场测量,技术、安全交底,岗前培训等。(3)工艺性试验:a、在路基填筑试验的同时进行冲击碾压工艺试验;b、试验段选定路基长度不宜短于200m,以便

32、冲击碾压作业。c、试验段施工时,记录原地面压实至合格的遍数、填筑层的松铺厚度、压实遍数、压实厚度、压缩比、平整度、横坡度;d、原地面压实度合格后,用冲碾进行碾压,具体的冲碾遍数根据5遍后的下沉量确定;e、在冲碾5、10、15、20、25遍时测量标高,计算每冲碾5遍的地表下沉量;f、对试验段记录的各项数据进行总结,用于指导全段落路基填方施工。2、施工工艺流程冲击碾压地基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1-6。3、工艺要点(1)人工配合机械清除地基范围内的植被、种植土等。(2)检测地基土各项指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不满足必须进行换填或改良,满足要求则按试验确定的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3)按工艺试验确定的碾压遍数

33、碾压结束后,测量地基冲击碾压前后沉降量及表层压实度,其指标应满足设计要求,否则重新碾压。(4)地基土压实质量各项指标检测满足要求后,清除地基表层浮土,将地基整理成形。(5)对地基处置范围、高程进行测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则需进行修整,满足要求则采用光轮压路机,对表层进行碾压。图4.1-6 冲击碾压地基施工工艺流程图4、冲击碾压施工注意事项(1)冲击碾压的压实深度和压实影响深度应根据现场冲击碾压试验或当地经验确定。(2)冲击碾压宽度不宜小于6m,自行式冲击压实机单块最小冲压施工面积不宜小于1000m2,牵引式冲击压路机单块施工面积不宜小于1500m2,工作面较窄时需设置转弯车道,冲击碾压最短直线距

34、离不宜小于150m。(3)冲击碾压行驶速度以1020km/h为宜。(4)冲击碾压工作面长度以200500m为宜;冲击压实时应均匀碾压,相邻两段冲击碾压搭接长度不小于15m。(5)冲击式压路机工作时,压实轮外缘应与填层边缘保持不小于1m的安全间距,因为冲击能量大,易损坏填层边部。(6)高程监控测点平面位置应保持不变,在施工过程中,应保证测点位置的固定。(7)冲碾完成后必须恢复路基面的横坡和平整度,以利于路基排水。4.1.9 堆载预压1、施工准备对于设计有堆载预压要求的路段,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提前安排施工,保证预压期满足设计要求。堆载预压时间不少于6个月。在预压土分层填筑过程中及填筑完成后的预压

35、期内,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的频度进行详细的沉降观测,达到规定的预压时间后进行工后沉降分析,工后沉降评估满足控制值要求时才可进行卸载,然后进入基床表层施工程序。如果沉降期满路基沉降变形仍不收敛,及时与监理方、设计方以及业主方取得联系,共同协商,采取延长预压期等相应措施进行处理,使工后沉降最终满足轨道铺设要求。2、施工工艺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1-7)。3、施工方法(1)铺设土工布路堤基床底层填筑碾压完毕后,先在基床底层上面铺一层土工布,然后进行预压荷载填筑。土工布铺设时按照规范规定的宽度进行搭接,两侧折回的宽度不小于规范要求的宽度。(2)填筑预压土预压土按照设计的宽度、高度分层进行填筑,并保证其顶

36、面有良好的横向排水坡度。施工准备第一层预压土摊铺整平碾压测量划定堆载预压范围预压土运输铺设土工布达到设计堆载高度达到设计预压时间,工后沉降分析符合要求卸 载第N层预压土摊铺整平碾压设置观测设施沉降观测沉降观测沉降观测图4.1-7 堆载预压施工工艺流程图填筑时采用挖掘机或装载机装土,自卸汽车运输,第一层预压土填筑采用轻型机具摊铺后压实,防止破坏土工布。其后分层填筑时采用平地机配合人工整平,压路机静压,边堆土边摊平,堆载预压荷载分级逐渐施加,确保每级荷载下地基的稳定性。堆载过程中严格控制加载速率,堆载预压过程中进行沉降观测并保护好沉降观测设施,同时根据沉降观测数据及时调整加载速率,保证路基安全、稳

37、定。堆载预压的加压量和加压时间满足设计要求。填筑完成后将土工布回折于预压土顶面每侧宽度不小于3.0m,并用土压好,防止预压土流失,污染坡面。(3)沉降观测堆载预压完成后的预压期内按照设计要求的频度进行地基沉降和路基面沉降观测。通过沉降观测,并进行工后沉降分析,满足设计要求时方可进行预压土卸载(分层进行卸载)和上部轨道结构施工。路基按设计进行预压和沉降调整期控制。预压和沉降调整期实际时间根据现场观测和分析评估结果控制。(4)卸载堆载预压完成达到沉降控制要求后,清除预压土及土工布。卸载时用装载机装土,自卸汽车运输至弃土场,机械施工时预留30cm厚度人工清理,以防污染基床底层和破坏基床底层整体性及稳

38、固性,最后清理土工布。4.2 高路堤4.2.1 基床以下路堤1、基床以下路堤填料要求(1)路堤填料应级配良好。(2)基床以下路堤填料采用A、B组或C组碎石、砾石类填料或改良土,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7.5cm。当采用改良土填筑时,破碎后粒径不得大于1.5cm。2、施工准备(1)施工前,做好土石方的调配方案。取土场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地段的土石方调配计划,并结合路基排水和当地土地利用、环保规划进行布置,严禁任意挖取。(2)路堤填筑应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标准化施工工艺组织施工,减少工序交叉干扰、实现分区平行流水作业。(3)施工前进行现场填筑压实工艺试验,确定不同压实机械、不同填料施工含水率

39、的控制范围、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压实机械宜选用重型振动压路机。(4)试验段位置应选择在地质条件、断面形式均具有代表性的地段,长度不宜小于100m。3、施工工艺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工艺流程见图4.2-1。(1)测量放样:主要内容包括中桩、边桩的位置和高程,边桩放样是应预留超填宽度。测量放样必须在控制网交接桩复测满足相应的精度要求后进行。图4.2-1 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2)观测元器件埋设:基底处理验收合格后,按设计要求在相应位置预埋沉降变形观测元件。(3)运输卸料:a、分层填筑厚度及松铺厚度由工艺性试验确定。b、埋桩挂线,标识松铺厚度。c、不同性质的

40、填料分别填筑,不得混填。d、为保证填层边缘部位的压实质量,每一填层都应放出填层的中线和填筑边线。路基边坡两侧超填宽度不宜小于50cm。(4)摊铺平整:a、先用推土机进行摊铺初平后,再用平地机进行精平,填层面应无显著的局部凸凹,按接近设计坡度做成向两侧的横向排水坡。b、初平后检查填料的松铺厚度,必要时进行补料或减料。c、初平后用压路机快速静压12遍,对出现的坑洼进行平整。d、每一层铺层填料中的粗细料应摊铺均匀,无粗集料或细集料料窝,并使层厚均匀,层面平整。e、测量层面高程。纵向每1020m测一个断面,每断面24个测点。(5)振动碾压:a、填料精平后,即可进行碾压。若含水量超出试验段确定的最佳含水

41、量范围,应进行晒干或洒水翻拌,直至达标。b、压实顺序按先两侧后中间、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的操作程序进行碾压。按照试验段确定的压实参数控制压实速度和压实遍数。c、施工缝搭接碾压。分段施工时,要留台阶进行压实,各区段交接处,应互相重叠压实。d、重视预埋管线等结构附近的填料摊铺整形和碾压。应采用小型压实机具压实。(6)压实检测: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检测。对填筑压实质量可疑地段,应适当增加检验点数。对未达到压实质量要求的地段,应查明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和工艺,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确保满足设计要求。(7)整修验收:a、随每填层的铺筑、碾压进程同步整修,保证填筑边坡整齐平顺,使碾压设备能走行到边。b、为防止雨水淋

42、刷浸泡引起边坡坍塌,没填筑0.91.5m厚,对边坡进行拍实夯压。(8)沉降观测:严格按设计要求埋设和保护观测元件,并按设计要求的观测频次进行沉降变形观测,及时整理、分析观测数据,发现路基变形异常时,立即停止填筑。4、质量控制标准基床以下路堤填筑质量按表4.2-1控制。表4.2-1 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压实质量标准填料压实标准改良细粒土砂类土及细砾土碎石类及粗砾土A、B组及C组(不含细粒土及易风化软质岩)填料及改良土地基系数K30(MPa/m)909090压实系数K0.90-孔隙率n-31%31%4.2.2 基床底层填筑1、基床底层填筑材料基床地层选用A、B组填料或改良土,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6c

43、m。当采用改良土填筑时,破碎后粒径不得大于1.5cm。2、施工工艺基床底层填筑施工工艺与基床底层以下路堤填筑基本相同,仍然按照四区段(填土区段、整平区段、压实区段、检测区段)、八流程(施工测量、地基处理、分层填土、摊铺整平、洒水晾晒、碾压密实、检测签证、路基修整)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路堤基床底层A、B组填料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可参照基床以下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流程。3、施工控制(1)检查核对填料的试验和实际使用情况,当实际使用填料发生变化时,应另取样进行土工试验鉴定。(2)在每一层的填筑过程中,应确认填料质量、含水率、铺土厚度、填料表面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3)已填筑好的底层应控制车辆通行。(4)基床

44、底层填料压实标准按表4.2-2控制。表4.2-2基床底层填料压实质量标准填料轨道类型压实标准改良 细粒土砂类土及细砾土碎石类及粗砾土A、B组填料及改良土无砟轨道地基系数K30(MPa/m)110130150动态变形模量Ev2(MPa)404040压实系数K0.95-孔隙率n(%)-<28%<28%4.2.3 基床表层填筑1、基床表层填筑材料(1)基床表层填料采用级配碎石。(2)级配碎石粒径、级配及材料性能应符合铁道部客运专线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暂行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2、施工准备(1)施工前做好级配碎石的备料工作。(2)拌合场内不同粒径的碎石、卵石等集料应分别堆放。(3)大面积填筑前,

45、根据初选的摊铺、碾压机械及试生产出的填料,进行现场填筑压实工艺性试验,确定填料级配、施工含水率、松铺厚度和碾压遍数、机械配套方案、施工组织。试验段长度不宜小于100m。(4)基床表层填筑前应检查基床几何尺寸,核对压实标准,不符合标准的基床底层应进修整,达到验收标准。3、施工工艺基床表层填筑工艺流程见图4.2-2。验收底层区段拌合运输至底层区段摊铺碾压级配碎石检测修整底层区段测量放样检验检测试验检验拌 合运 输摊 铺碾 压修整养护修整基床底层图4.2-2 基床表层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1)测量放样:检查施工现场附近的加密控制点或临时控制点,确认未扰动或破坏时方可进行施工放样。(2)验收基床底层:基

46、床表层填筑前应检查基床底层几何尺寸,核对压实标准,不符合标准的基床底层应进行碾压修整。(3)运输卸料:a、采用自卸车运输,装料时,车要有规律的移动,使混合料在装车时不致发生离析。b、运输中宜用防水篷布覆盖。c、运料车在摊铺机前103cm处停住,不得桩基摊铺机。d、卸料过程中应确保摊铺层的平整度。(4)摊铺平整:a、应以摊铺机的能力和进度,合理计算卸料需要量,保证摊铺作业能够连续进行。b、应保持匀速摊铺,摊铺速度一般为1.03.0m/min。(5)振动碾压:a、采用重型光轮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按试验段确定的碾压遍数和程序,使其达到规定压实度,且表面平整,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b、碾压时遵循先轻后

47、重、先慢后快的原则。各区段交接处应相互重叠压实,纵向搭接压实长度不小于2m,纵向行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不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m。c、横向接缝处填料应翻挖并与新铺的填料混合均匀后再进行碾压,并注意调整其含水率,纵向应避免工作缝。(6)压实检测: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检测。对填筑压实质量可疑地段,应适当增加检验点数。对未达到压实质量要求的地段,应查明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和工艺,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确保满足设计要求。(7)整修验收:每层施工完成后进行自检,合格后报验监理工程师抽检确认。检验不合格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8)修整养护:基床表层顶面整修完成后,应严格控制车辆通行,做好基床表

48、面的保护工作,防止表层扰动破坏。4、基床表层填筑压实标准按表4.2-3控制。表4.2-3 基床表层填筑压实标准填料压实标准级配碎石地基系数K30(MPa/m)动态变形模量Ev2(MPa)孔隙率n(%)19055<184.3 边坡滑坡治理本标段路基边坡滑坡治理的主要形式有:人字形截水骨架内撒草籽点播灌木护坡、锚杆框架梁护坡、浆砌片石护坡。4.3.1人字形截水骨架内撒草籽点播灌木护坡1、骨架施工技术要求(1)截水骨架采用混凝土现场浇注,嵌入坡面内0.5m,挡水缘采用与骨架同标号混凝土一并浇注。(2)截水骨架的主骨架作成槽形,支骨架作成L型,用以分流排除地表水。(3)骨架由主骨架和支骨架组成。

49、主骨架和边坡水平线垂直,支骨架和主骨架成45度,按人字形铺设。(4)骨架每间隔3道在支骨架拱顶处设置一道伸缩缝,缝宽2cm,缝内全断面采用沥青麻筋填充,伸缩缝为贯通缝,严禁切割设置假缝。(5)路堤坡脚主骨架排水槽必须延伸顺接至排水沟。2、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前清刷坡面浮土,填补坑凹,使坡面大致平整。(2)浇注骨架前,按设计要求在每条骨架起迄点放控制桩,挂线放样,然后人工开挖骨架沟槽,骨架嵌入坡面,必须按设计图纸要求保证主、支骨架的埋深。(3)施工时先浇注骨架衔接处,再浇注其他部位骨架,两骨架衔接处应处在同一高度。(4)施工时应自下而上浇注骨架及挡水缘。(5)骨架应与边坡密贴,骨架流水面应平顺

50、。(6)骨架挡水缘施工过程中必须与骨架基础一并浇注,并衔接好,不得形成激流后冲刷自然边坡,以保证边坡稳定。(7)边坡平台截水沟内水必须通过吊沟或两端截水沟,在适当位置处汇入排水沟内,以便形成完整排水系统。同时避免集中水流冲刷路基边坡,避免产生工程安全隐患。4.3.2锚杆框架梁护坡1、技术要求(1)对段内地表水、地下水及施工用水水质进行取样复测,不得使用有侵蚀性水作为施工用水。(2)框架梁采用菱形布置,纵梁与水平方向夹角45度,现场立模施工。(3)锚杆配合框架梁使用,锚头采用弯钩与框架梁主筋焊接或绑扎牢固,支架与锚杆采用焊接连接。(4)无侵蚀性环境或碳化环境下,框架梁和注浆材料所用水泥采用P.O

51、42.5普通硅酸盐水泥。(5)框架内采用草灌护坡或三维土工网垫客土植草防护。(6)框架排水槽必须延伸顺接至水沟。2、施工注意事项(1)锚杆施工前在同一标段内应选择有代表性、与锚杆锚固段地层相同、环境类似的相邻地段进行拉拔试验,试验孔数不少于3孔,以验证锚杆砂浆的握裹性和锚固段的设计指标,确定施工工艺及参数,其相关参数在同一标段内相同地层通用。(2)边坡开挖从上至下分层开挖,开挖一级后,及时施工锚杆、框架梁。框架梁必须采用人工开槽的方式嵌入坡面中。(3)锚杆孔位必须按设计要求准确放置于坡面上。(4)钻孔应采用干孔,特别是在土层或风化层中钻孔时,严禁采用水钻,以防坍孔、缩孔。(5)注浆材料宜选用灰

52、砂比1:0.51:1的水泥砂浆或水灰比0.450.5的水泥浆。注浆液应搅拌均匀,随搅随用,并在初凝前用完。严防石块、杂物混入浆液。(6)注浆管应具有足够的内径,能使浆体压至钻孔的底部。(7)锚杆孔灌浆前应采用空气清孔,排除孔内杂物和积水,然后将灌浆管插入距孔底300mm500mm处,浆液自下而上连续灌注,随着浆液的灌进,慢慢拔出灌浆管。灌浆压力不小于0.2MPa,中途不得停浆,在初凝前进行补浆,必须做到浆液均匀地填满钢筋与孔壁间的空隙。(8)锚杆孔灌浆后,至少养护7天,养护期间严禁敲击、摇动锚杆或在杆体上悬挂重物。待锚杆孔内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进行框架梁施工。(9)锚头钢筋与框架纵

53、梁主筋焊接相连,与纵梁同时浇注。纵向每隔3个框架与框架中部设置伸缩缝一道,缝宽0.02m,缝内填塞沥青麻筋。4.3.3 浆砌片石护坡(1)浆砌片石应分层、分段砌筑。分层水平砌缝应大致水平,各砌块的砌缝应相互错开。(2)基础埋深除符合设计要求外,当其边侧存在取土坑或其它不利因素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基脚。(3)浆砌片石应采用挤浆法砌筑,养生良好。(4)护坡厚度均匀,砌层片石纵、横向搭接压缝,间隙塞满,外露面整齐。(5)设有垫层的护坡,应随垫随砌。(6)干砌护坡勾缝应在路堤沉降已趋稳定后进行;勾缝前应先将松动和变形处修整完好。(7)浆砌片石骨架应嵌入坡面一定深度,骨架表面与草皮衔接。4.4 短小路

54、基短小路基施工主要是指路基过渡段施工,本标段桥梁、涵洞、隧道较多,过渡段形式包含路堤与桥台、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路堤与路堑、路堤与隧道四种。过渡段的施工包含在路基施工的全过程中,其施工工艺、机械及检测设备与路基相关部位施工基本相同。过渡段填筑采用的填筑材料、压实标准有别于路基基床填筑,其中基床以下过渡段填料采用掺加3%水泥的级配碎石,同时要求距离台背2.0m范围内应用小型机具碾压密实并适当减小分层填筑厚度。4.4.1 路堤与桥台过渡段1、施工工艺路堤与桥台过渡段施工工艺流程如图4.4-1(1)施工前,做好桥头路基的排水施工,防止水流对填料的浸泡或冲刷。(2)路堤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

55、密实,并使K3060 MPa/m。(3)在桥台及挡墙基础等达到设计及规范允许强度后,及时进行台后过渡段填筑,其压实度要求均与一般路基一致。(4)路桥过渡段桥台锥体填筑按水平分层一体同时施工。(5)过渡段桥台基坑应以混凝土回填,或以碎石分层填筑压实。图4.4-1 路堤与桥台过渡段施工工艺流程图2、施工要点(1)施工前,做好桥头路基的排水施工。(2)过渡段路堤应与桥台锥体和相邻路堤同步填筑。(3)在桥台及挡墙基础达到设计及规范允许强度后,及时进行台后过渡段填筑,其压实度要求均与一般路基一致。(4)过渡段应与其相连的路堤按一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高度进行填筑。在紧靠台背

56、部位大型设备难以碾压时,采用小型振动碾压机充分压实。(5)各个特殊路桥过渡段台阶处必须沿台阶进行横向碾压。(6)桥台与路基结合部设厚0.15m带排水槽的渗水墙,渗水墙采用无砂混凝土块砌筑,渗水墙底部设软式透水管,将渗流水横向排出路基外。(7)路桥过渡段每层填筑均要严格按设计要求施作,控制好A组填料和其他填料的填料厚度,填筑层均设人字横向排水坡4.4.2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1、施工工艺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施工工艺流程如图4.4-2。(1)施工前,做好横向结构物两侧的排水施工,防止水流对填料的浸泡或冲刷,做好结构物基坑边坡整型。(2)路堤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并使K3060

57、 MPa/m。(3)在横向结构物两侧基础等达到设计及规范允许强度后,及时进行两端过渡段填筑,其压实度要求均与一般路基一致,但应分别对称分层填筑,防止由于不对称填筑造成对横向结构物的扰动。(4)结构物顶的填料与结构物两侧2m范围内的水泥级配碎石同时采用小型振动机碾压成型。(5)每层A组填料与其他填料施工完毕后需按要求进行养护。(6)横向结构物两端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并应与相邻路堤同步施工。图4.4-2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施工工艺流程图2、施工要点(1)横向结构物两端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并应与相邻路堤同步施工。(2)靠近结构物两侧2m以内及横向结构物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1m时,必须使

58、用小型振动机碾压。4.4.3 路堤与路堑过渡段1、施工工艺路堤与路堑过渡段施工工艺流程如图4.4-3。(1)施工前,做好路堤和路堑的排水施工,防止水流对路堤填料的冲刷。(2)人工配合机械处理路堤基底和路堑表层并按设计要求人工开挖台阶。(3)过渡段本体分层填筑、分区分层碾压。(4)基床表层水泥级配碎石填筑。图4.4-3 路堤与路堑过渡段施工工艺流程图2、施工要点(1)过渡段填筑前,应平整地基表面,碾压密实;并挖除堤堑交界坡面的表层松土,按设计要求做成台阶状。(2)靠近台阶部位的级配碎石,压实机械必须进行横向碾压,确保压实质量。4.4.4 路堤与隧道过渡段(1)土质、软质岩及强风化硬质岩路堑与隧道

59、连接地段设置过渡段。过渡段采用渐变厚度的混凝土或掺入适量水泥的级配碎石填筑。(2)过渡段基床表层以下采用渐变厚度的A组填料填筑,厚度靠近隧道洞口5m范围内为0.9m,其后15m范围由0.9m渐变为0m。(3)土质、软质岩及强风化硬质岩路堑与隧道连接地段,应按设计要求设置过渡段. (4)过渡段应采用渐变厚度的混凝土或掺入适量水泥的级配碎石填筑。5、管理措施5.1 标准化措施本标段积极响应铁建设200845号关于推进建设单位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推进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铁建设2009154号),严格按照指导意见组织施工,落实“六位一体”的管理要求,建立与成渝铁路有限责任公司相匹配

60、的标准化管理体系,达到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施工建设工厂化、集约化生产。1、管理制度标准化的措施认真组织学习管理制度,使参建人员熟悉制度、自觉执行制度,将制度作为建设管理的依据,特别是项目部领导应带头执行制度;将管理制度分类汇编成册,发放到参建管理人员和各参建单位,不涉及保密的铁道部、铁路局、项目管理机构管理文件应全部上网,方便查询;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将执行制度纳入工作人员考核范围,严格追究不执行制度人员的责任,形成以执行制度为荣的工作环境;将制度标准化建设和执行情况作为建设单位年度工作的主要内容。2、 人员配备标准化的措施本标段将按照铁道部关

61、于推进铁路建设单位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铁建设200845号)和关于推进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铁建设2009154号)规定,组建项目管理机构,配齐管理人员。实行人员配备标准化的要求,本标段建立学习培训制度,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学习管理和业务知识;积极选派人员参加铁道部和铁路局组织的培训班,并结合项目特点,开展专业培训活动,切实提高建设管理人员对建设单位标准化管理的认识和实施标准化的能力,提高建设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拒腐防变的能力。3、现场管理标准化的措施本标段将依据铁路建设项目现场管理规范,结合本项目特点,建立文明工地建设工作标准;依据铁路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规程建立设计、施工、监理内业资料管理工作标准;依据关于积极倡导架子队管理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