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与送检91精选PPT文档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7420019 上传时间:2021-12-20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2.5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与送检91精选PPT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最新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与送检91精选PPT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最新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与送检91精选PPT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资源描述:

《最新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与送检91精选PPT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与送检91精选PPT文档(6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主主要要内内容容J标本采集的意义和原则J标本的运送与拒收原则J血液标本采集J尿标本采集J粪便标本采集J痰标本采集J咽拭子标本采集临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临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应用良好的检测技术和方法,提供准确的结果或报告应用良好的检测技术和方法,提供准确的结果或报告正确规范的采集和运送标本正确规范的采集和运送标本正确地选择检查目的和方法正确地选择检查目的和方法 标本采集是指采集患者体内的一小部分血液、体液、排泄物、分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以及组织细胞泌物以及组织细胞等标本进行检验,以反映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和病理改变。 标标 本本 采采 集集 标标 本本 采采 集集标本采集正确与否与检

2、验结果的准确性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应掌握正确的标本采集方法。协助明确疾病诊断协助明确疾病诊断推测病程进展推测病程进展 制定治疗措施制定治疗措施观察病情观察病情 遵照医嘱遵照医嘱充分准备充分准备 严格查对严格查对 正确采集正确采集 及时送检及时送检一、按医嘱采集标本n医生填写检验申请单n检验单应标明姓名、性别、住院号、床号、标本种类、检验目的和送检日期等。二、评估(充分准备、严格查对)采集标本前应先评估患者的病情、 心理反应与合作程度。根据检验目的选择相应的标本容器在容器外贴上检验单的副联二、评估(充分准备、严格查对)向患者解释采集标本的目的方法、 以消除顾虑,取得合作。采集时认真核对床号、姓

3、名、检 验项目等三、掌握正确的标本采集方法 为保证标本的质量,获得阳性结果,应掌握正确的标本采集方法、采集量和采集时间并应及时送检,特殊标本还需注明采集时间。 四、及时送检 采集标本后应及时送检,一般情况下,用于细菌培养的标本保存时间不应超过24h,最好2h内能送检,越快越好,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标本的运送原则所有的标本都必须立即送往实验室,最好在2h内,保存时间不应超过24h.最佳的临床标本送检首先取决于所获取标本的量.量少的标本应在采集后15-30min内送检.对环境敏感的微生物如志贺菌、奈瑟氏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对低温敏感)应立即处理,禁止冷藏脊髓液和生殖道、眼部、内耳道标本。标本的拒收原

4、则n无标签无标签不检测,并与送检的医生和护士联系。n送检延误送检延误不接收,提醒送检者,要求重新采集。n送检容器不当或渗漏送检容器不当或渗漏不接收,告知送检者,要求重新采集。标本的拒收原则n标本不符合要求标本不符合要求不接收,联系送检者,指出不符合要求之处,要求重新采集符合试验要求的标本.n同一天内收到同一检测目的的相同标本同一天内收到同一检测目的的相同标本(血液标本除外)不检测,与送检者联系并说明标本重复不予处理,并在报告单上注明 标本拒收原则制订的目的n我们必须重视标本的质量,对不规范采集、保存和运送的标本要采取纠正措施。如果检测不合格的标本,那么得出的结果会给医生提供错误的信息,导致误诊

5、和治疗不当。因此,实验室必须制订并严格执行标本接收和拒收准则 临床常见标本n血液血液(生化、免疫及生化、免疫及微生物检验微生物检验)n尿液尿液n粪便粪便n痰及上呼吸道标本痰及上呼吸道标本n穿刺液标本(脑脊液、胆汁、胸腹水等)n脓液及创伤感染分泌物标本n生殖道标本n组织标本血标本检验的意义n血液是临床最常见的检验项目n它可以反映血液系统本身的病变n还可判断病人病情进展程度n为治疗疾病提供参考。 血标本采集方法(一)静脉血标本(最常用)(二)动脉血标本(血气分析)(三)毛细血管标本(血常规) 静脉血标本分类及目的静脉血标本分类及目的全血标本全血标本血清标本血清标本血培养标本血培养标本 血沉、血常规

6、、血沉、血常规、凝血机制检测等凝血机制检测等血清酶、脂类、血清酶、脂类、电解质、肝功能电解质、肝功能血中的致病血中的致病菌菌静脉血采集操作步骤及要点 n携用物至床边,核对床号、姓名、解释 n戴手套,选择静脉,常规系止血带、 n消毒皮肤,嘱患者握拳 n行静脉穿刺、取血、松止血带、n嘱患者松拳、按压针眼、迅速拔针n穿刺点按压23min 血液注入标本瓶内方法 血清标本: 取下针头取下针头,将血液顺试管壁缓慢注入干燥试管(干燥试管(最常最常用用)内。 注入血标本的方法注意事项(1)严禁在输液、输血的针头处抽取标本,以免影响检验结果。(最好在对侧采集)注意事项(2)若同时抽取几个项目的血标本,一般注入容

7、器的顺序为:血培养瓶血培养瓶抗凝瓶抗凝瓶干燥试管干燥试管. 动作要迅速准确,避免溶血。 血标本的微生物学检查n1.采血时间及次数:一般应在抗生素治疗前,抗生素治疗前,发热初期或高峰时抽血发热初期或高峰时抽血。 a.伤寒伤寒患者应在发热1-2周内抽血 b.化脓性脑膜炎、鼠疫或野兔热化脓性脑膜炎、鼠疫或野兔热患者应在发热1-2d内抽血 c.急性败血症急性败血症应在24小时内抽血3次或更多次,并可在不同部位,如左、右手臂或颈部 采血时间及次数d.不明原因发热应不定期多次、多部位采样送检。24小时内不超过3次,如培养阴性应继续采样送检 e.急性心内膜炎应在治疗前1-2小时内分别在3个不同部位抽血,分别

8、进行培养。f.亚急性心内膜炎及布鲁菌感染的患者,除在发热采血外,并要多次抽血(24h内3-4次)和增加抽血量(可增至10ml)。 血标本n2.抽血部位及抽血量 以无菌方法从患者肘静脉采血。采血量以培养基的1/51/10为宜,成人一次采血5-10ml,儿童3-5ml,婴儿为1-2ml。血液抽出后,立即以无菌手续注入血培养瓶,充分混合后送检。骨髓标本的微生物学检查 n采集部位:骨髓穿刺法从髂骨采集标本。 n采集时间:在用药前、发热初期或高热期 当骨髓炎时或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患者,当骨髓炎时或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患者,抽取骨髓培养阳性率远高于血液培养抽取骨髓培养阳性率远高于血液培养 全自动血培养仪BacT

9、/Alert 120 培养基的选择: 普通需氧培养瓶:采血量4ml,用于未使用抗菌素患者的需氧培养。主要用于小儿。 建 议n不管患者是否使用过抗生素,是做细菌培养还是真菌培养n成人 采血量5ml n小儿 采血量4ml注意事项 严格做好患者抽血部位的无菌操作。严禁在输液、输血的针头处抽取标本,以免影响检验结果(要在对侧采集)。注入标本后的血培养瓶务必立即送至临床细菌室,如因某种原因不能立即送检时,应将已接种样本的培养瓶放在室温,切勿放冰箱存放。 注意事项每次领培养瓶不宜过多,以防过期,未使用的培养瓶亦应室温保存(15-30),切勿放冰箱保存。 二、尿液标本的采集 留取尿液标本作物理、化学、细菌和

10、显微镜等检查以助诊断和观察疗效。 尿液标本n采集时间: 一般原则 通常应采集晨起第一次尿液送检。原则上应选择在抗菌药物应用之前采集尿液。尿液标本的采集时间A.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留取晨尿或24小时尿的沉渣部分10-15ml作涂片检查,若为培养,患者应停药1-2天后再采样,以提高阳性率 B.沙门菌、钩端螺旋体感染 感染后2周左右采集 采集方法 n中段尿采集方法 (最常用)n集尿法 结核分枝杆菌检查时,可用一清洁容器,留24小时尿取其沉渣10-15ml送检 n导尿法、肾盂尿采集法、膀胱穿刺采集法 中段尿采集方法 a.女性:成年女性外阴部先以肥皂水清洗,再以无菌水冲洗,然后排尿弃去前段尿,留取中段尿1

11、0ml左右于无菌试管内送检 b.男性:先用肥皂水清洗尿道口,后用清水冲洗,留取中段尿 c.儿童、婴儿:先以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外阴部或外生殖器,将无菌试管对准尿道口,待尿排出后送检 注意事项 v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因为尿液标本的采集和培养中最大的问题是污染杂菌 v通常应取晨起第一次尿液送检 v多数药物均通过尿液排泄,因此采集尿液应在用药前进行 三、粪便标本的采集 收集粪便标本,做实验室检查,有助于评估病人排泄功能及准确评估疾病。粪便标本n采集时间: n1采样原则 腹泻病人应在急性期采集(3天以内),以提高检出率,亦最好在用药之前。n2沙门菌感染 肠热症在2周以后;胃肠炎病人在急性期,早期采集新鲜粪便

12、 采集方法 n自然排便采集法 自然排便后,挑取其脓血、粘液部分2-3g,液状粪便取絮状物2-3ml,盛于灭菌容器内或保存液中送检 n直肠拭子方法 如不易获得粪便时,或排泄困难的患者及婴儿,可用直肠拭子采取,即以无菌棉拭子用生理盐水湿润后,插入肛门内4-5cm(幼儿2-3cm)轻轻转动取出,插入无菌试管内送检。注意事项 虽粪便含有多种杂菌,但应尽量采用无菌容器(一次性无菌平皿)。 为提高检出率,要采集新鲜粪便作培养,且应挑取其脓血、 粘液部分。 四、痰及上呼吸道标本的采集 采集痰标本作细菌培养,或涂片后经特殊染色以检查细菌、真菌或抗酸杆菌等,以助诊断;从咽部及扁桃体采取分泌物作细菌培养或病毒分离

13、痰及上呼吸道标本 n采集时间: 痰:一般以晨痰为好;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清晨起床后进行体位引流,可采集大量痰标本。咽拭标本:时间上虽无严格限制,但应于抗菌药物治疗前为好。咽部又是呼吸和食物的通路,因此亦以晨起后采集为宜 采集方法: n痰液标本: 自然咳痰法:患者清晨起床后,先用朵贝尔氏液(复方硼砂溶液)漱口,再以开水或生理盐水漱口,以减少口腔常居菌群的污染,然后用力自气管深部咳出第一口痰于无菌痰怀内送检 采集方法:n小儿取痰法:用压舌板向后压舌,用棉拭子伸入咽部,小儿经压舌刺激咳嗽时,可喷出肺部或气管分泌物粘在拭子上,送检 采集方法: n上呼吸道标本(咽拭子) 采集上呼吸道标本通常采用无菌棉拭子

14、。采集前患者应用开水或生理盐水反复漱口,由检查者将舌向外拉,使腭垂尽可能向外牵引,将棉拭子通过舌根到咽后壁或腭垂的后侧,涂抹数次,但拭子要避免接触口腔和舌粘膜 注意事项: n1 采集标本以清晨为佳,以减少口腔正常菌群的污染,采集前先用漱口液充分漱口。n2 做结核分枝杆菌和真菌培养的标本若不能及时送检,应放4冰箱保存,以免杂菌生长。(血培养瓶室温)n3 作结核分枝杆菌检查,痰量要多或留取24小时痰液,以提高阳性检出率。穿刺液标本 n脑脊液 采集时间: 怀疑为脑膜炎的病人,应立即采集脑脊液,最好在用药前采集 采集方法:用腰穿方法采集脑脊液3-5ml,一般放入3个无菌试管,每个试管1-2ml.如果用

15、于检测细菌或病毒,应1ml,如果用于检测真菌或抗酸杆菌,应2ml 注意事项: n如果用于检测细菌,收集脑脊液后,最好能在常温下15-30分钟内接种培养皿。脑脊液标本不可置冰箱保存,否则会使病原菌死亡,尤其是脑膜炎奈瑟菌(能产生自溶素迅速自溶)、肺炎链球菌和嗜血杆菌 。注意事项:n如果只采集了一管脑脊液,应先送细菌室做细菌培养,再做脑脊液生化、常规等检查n腰穿时应严格无菌操作 n不需要加入防腐剂 n作脑脊液培养时,建议同时作血培养 穿刺液标本n其他穿刺液(胸腹水、心包液、关节液、鞘膜液等) n采集时间:当怀疑感染存在,应尽早采集标本,一般在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之前或停止用药后1-2日采集 n采集方法

16、:采用无菌方法用注射器抽取体内可疑感染部位的液体,注入无菌试管立即送检 注意事项: n一般要求常温下15-30分钟内接种培养皿,尤其是脑脊液和心包液;除了做结核杆菌、真菌培养的标本应在4下保存外,做其他项目的应常温保存。n 严格无菌穿刺。注意事项:n为了防止穿刺液的凝固,最好在无菌试管中预先加入灭菌肝素,再注入穿刺液 n尽可能采集更多的液体,至少1ml脓液及创伤感染分泌物标本 n采集方法: n开放性脓肿和脓性分泌物 先以无菌盐水冲洗溃疡表面,用2支无菌棉拭子拭取溃疡深处的分泌物后插入无菌试管送检。一支为涂片检查用,另一支作培养用 采集方法: n大面积烧伤的创面分泌物 用无菌棉拭子取多部位创面的

17、脓液或分泌物,置无菌试管内送检 n封闭性脓肿 消毒局部皮肤或粘膜表面后,用注射器抽取,将脓液注入无菌试管内送检 注意事项: n由于烧伤的早期创面是无菌的,通过12小时才可出现大量细菌,因此在烧伤后12小时内,勿采集创面的标本,否则不能获得阳性结果 n不能立即送检的标本,应放4保存;培养淋球菌、脑膜炎奈瑟菌的标本除外 n用药前采集标本,严格无菌采样 细菌培养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采集标本最好能在用药前采样,以提高阳性率 采集标本时必须注意无菌操作,使用密闭的无菌容器,避免污染杂菌 采集标本后应尽快送检,否则病原菌会死亡而影响细菌检查的正确性 采集的标本中不得加防腐剂或消毒剂 报告时间n涂片找细菌、真菌、隐球菌、结核杆菌及白带常规等,一般是当天发报告。(周末除外)n普通细菌、真菌培养,若为阴性2-3天发报告,若为阳性4-5天发报告。报告时间(特殊情况)n血及骨髓培养,若为阴性7天发报告,阳性视具体情况而定。n结核杆菌培养,阳性一般是4-6周,阴性一般为1.5-2个月。小结n加强培训工作加强培训工作n正确规范的采集(无菌观念)正确规范的采集(无菌观念)n及时送检及时送检n正确地选择检查目的正确地选择检查目的n应用良好正确的检测技术和方法应用良好正确的检测技术和方法正确的检验结果正确的检验结果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