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游戏公平》教学设计正稿评课正稿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47345375 上传时间:2021-1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参考)《游戏公平》教学设计正稿评课正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参考)《游戏公平》教学设计正稿评课正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参考)《游戏公平》教学设计正稿评课正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参考)《游戏公平》教学设计正稿评课正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参考)《游戏公平》教学设计正稿评课正稿(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游戏公平谁先走教学评课稿上课教师:万 妍评课教师:荀东波一、设计理念: 本节课主要结合内容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谐互动,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让学生对参与事实进行反思体验,激发内动力。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第7981页:游戏公平谁先走。游戏公平这节课属于统计与概率的一个内容,是学生在低年级时,已尝试定性描述及判断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的基础上,通过“掷硬币”、“玩转盘”、“掷骰子”等游戏活动,讨论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并亲身试验,验证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和等可能性;能自己尝

2、试设计使双方都公平的转盘游戏。整个过程以游戏为主线,让他们真实地玩游戏,切实地解决游戏中的问题,感受游戏中的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下面我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对这一节课的评价:一、从教学目标上来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在玩游戏中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并学会分析、判断规则的公平性;能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在学生的潜意识里建立公平竞争的原则。首先,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万老师制定的目标全面、具体、适宜。其次,从目标达成来看,教学目标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为实现目标服务。二、从教材处理方面看: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准确、科学,注意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如:在教学中,设

3、计了掷骰子的小组活动。但是,往往出现数据不能说明问题怎么办?在做掷骰子游戏时,出现“小于3点”的次数多,那样就不能说明“大于3点”的可能性比“小于3点”的可能性大了。万老师事先有准备,如果遇到“小于3点”的比较多,那就老师自己也和同学们一起掷9次骰子,通过老师的数据结果来平衡出现“点数小于3的小概率事件”多的情况。三、从教学过程来看:一是创设摸球游戏情境导入新课游戏“公平”,需要创设游戏情境,感受规则意识。有疑问才能思考和探究。课堂上万老师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以小组为单位玩摸球游戏,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样的比赛不公平,怎样的游戏规则才是公平的?让学生产生一种学习需求,

4、生成知识!这样,学生因需求而产生动力,故而全身心投入到探索活动中来,教师可以适时引出课题并板书 。二是探索新知(一)猜想:此方法:点数3,小明先行点数3,小华先行 是否公平?(二)掷骰子活动学生活动是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核心,有效地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便是实践活动课取得实效的保障。掷骰子活动设计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实践活动的魅力,获得了数学学习中积极的情感体验。(三)修改游戏规则并判断:(四)引导学生分析掷硬币的方法(评析:通过在实现生活情境中玩游戏,学生可以感觉到、可以接触到的硬币这种实物,了解生活经验再次体会和感知:可能性相等,游戏才公平。)三是引导和启发学生讨论并分析“试一试”(评析:以游戏为主

5、线, 让他们真实地玩游戏,切实地解决游戏中的问题。通过生活中常玩的“石头、剪子、布”活动,每一个同学一伸出手就能感受到的游戏,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能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利用前面感知到的“可能性相等,游戏公平”来分析和判断生活中的游戏规则是不公平,激发学生潜能,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感受游戏中的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教师也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师生互动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此环节也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四是转盘游戏 (评析:第一、设计了一个“转转盘”的游戏,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体验自行设计的公平的游戏活动,让全体学生都学趣盎然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加深对所学

6、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让学生在喜爱的活动中增强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在活动中能综合运用所学,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进而建立公平竞争的原则和立场。第二、认真倾听别人发言,是学生与学生互动学习的基础,只有认真倾听了,才能学习别人的长处,找出别人的不足,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学生自我总结和反思,对所学的知识有所“感悟”和“体验”,从而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的能力和动力。 五是本课小结万老师最后在板书的课题“游戏公平”前面写上“输赢的可能性相等” 游戏公平。(评析:学生自己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总结,知道自己以后怎样才能设计公平的游戏的规则,树立正确的信念。再一次强化本节课的中心问题:可能性相等游戏才公平。)四、从教

7、学方法和手段来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游戏公平”,需要展现数学教学活动的方法性和高效性,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没有拘泥于教学重点,特别重视解决问题的方法,展示问题解决的高效性。五、从学法指导来看:(一)游戏“公平”,需要突出游戏中的可能性使学生感受等可能性(公平性),是这节课的重点。而对于可能性的相关知识,学生已经在低年级的时候学习过,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因此,这节课把目标定位于在游戏中用已有的可能性知识,解决游戏中的不公平问题,验证对于可能性大小的分析,利用对于可能性大小的分析设计公平的游戏,把游戏中的可能性相等这一数学问题突显出来。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时先谈话引入学生生活中摸球游戏

8、情境,然后提出课题:游戏公平。接着创设了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下棋时怎样决定谁先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了决定谁先走的办法。掷骰子的活动中,老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互相配合,然后统计汇总了全班的数据,这样学生对游戏的不公平性有了直观的感受。通过分析汇总表格并了解数据反应的信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一步体会不确定现象。(二)“游戏”公平,需要呈现出游戏的趣味性游戏的趣味性外套需要精心设置,让孩子在活泼生动的游戏中发现数学的活泼生动。为了巩固活动结果,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老师还设计了转盘游戏,故意出现不公平的转盘,让学生判断定规则,再游戏。这样学生在玩中学,玩中巩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9、趣,提高学习的效率,也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六、从培养能力来看最后教师提高要求,让学生设计三人或多人玩的公平游戏转盘,这样,学生可以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帮助学生认识学习规律,端正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提高学习能力,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七、从师生关系来看本节课万老师,首先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整个过程以游戏为主线,让他们真实地玩游戏,切实地解决游戏中的问题,感受游戏中的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其次,努力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让所有的学生都畅所欲言,发表观点的机会。八、从教师教学基本功方面看(1)板书

10、设计科学合理,条理性强。(2)万老师课堂上明朗、快活,富有感染力。态度热情,师生情感融洽。(3)万老师普通话语言准确清楚,生动形象,有启发性,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九、从教学效果来看:我觉得万老师课设计比较成功两点是:一是创设摸球游戏情境导入,让学生感受规则意识和怎样的游戏规则才是公平的。有疑问才能思考和探究。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摸球、掷骰子、抛硬币、“石头、剪子、布”)、富有挑战性(设计转盘)的问题情境,以小组为单位玩摸球游戏,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样的比赛不公平,怎样的游戏规则才是公平的?让学生产生一种学习需求,生成知识!这样,学生因需求而产生动力,所以,全身心投入到探索活动中来

11、。二是带领学生玩转转盘游戏及利用转盘小组设计对双方都公平的游戏规则。通过设计一个红色面积大,蓝色面积小的转盘,然后制定了一个一看就知道不公平的游戏规则,并让学生来亲自玩转盘游戏,从而体验到:转到的可能性不相等,游戏不公平,并引导学生分析、判断游戏规则不公平的理由。这样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热情高涨,也非常乐于来转转盘,引起学生巨大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达到了 “学会分析、判断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教学目标,一举两得。接着,在学生余犹未尽之时,再次掀起高潮小组为单位利用转盘设计对双方都公平的游戏规则,并让学生上来展示自己的设计,极大的满足了小学生非常想展示自己的欲望,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课堂气氛

12、十分的活跃。让全体学生都学趣盎然的参与到活动中来,而且在活动中能综合运用所学,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让学生感受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最后,我对万老师这节课的建议有一点:在掷骰子活动结束汇报结果时,汇报统计表若能就用大屏幕来呈现,让学生观察发现得出规律就更好了。但是万老师用的是一张A4大小的纸来呈现,可能学生看得不是太清楚,所以对发现问题来说有一定困难。本课教学,万老师秉着“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为指导思想,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她将教学思路拟订为“新知猜想自主探究(活动验证)巩固内化拓展延伸”的四步探索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尝试体验,采用小组合作形式组织教学。这样, 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注重合作交流。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能够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并从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可以说是一节很不错的好课。2009年3月26日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5 - / 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