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施工规范

上传人:shich****u123 文档编号:47278547 上传时间:2021-12-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3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线路施工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线路施工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线路施工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线路施工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线路施工规范(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光缆器材 1) 施工单位根据设计对运到工地的光缆,器材的规格,程式数量进行清点和 处观检查; 2) 工程所在地用的光缆器材必须有产品合格检验证.核对厂家记录所列项 LI及指标,是否符合国家或部颁标准和设计要求. 3) 核对单盘规格,程式和制造长度,应符合订货合同规定,和设计要求; 4) 对光缆的外观检查,我包装是否完好,发现问题做记录,在测试时重点检验 5) 光缆开头检验时,应该对光缆端别,产基盘上标注; 6) 光缆现场检验测试光纤衰减常数,光纤长度,应按设计规定测试项U进行, 发现问题向建设单位反映. 7) 单盘光缆检验完毕,恢复光缆端头密封. 8) 对光缆尾纤及光缆接头盒检查,看附件是

2、否齐全,看规格程式是否符合设 讣要求,接头盒分直通型和分歧型,仔细看使用说明便于实地安装. 9) 检验测试必须有完整记录,并山建设单位备案,确认没有问题方可进行全 程光缆配盘. 1、光缆的配盘 1) 光缆配盘应根据复测路由计算出光缆架设总长度及光纤全程传输质量 要求选配单盘光缆; 2) 本地网光缆根据主干光缆和分歧光缆的布局,依设计要合理进行配盘. 3) 光缆应尽量做到整盘架设,以减少中间接头. 4) 光缆配盘结果应填入中继段光缆配盘图,应反复仔细审核,不得出差错. 5) 光缆端别的确定:按设计规定的光缆端别布放光缆. 3、光缆接续与安装 1) 局站内光缆的安装,根据设计安装时留有足够的长度.

3、 2) 光缆在局站终端形式:ODF架;光纤终端盒等.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 操作,尾纤与光缆接续严格按设汁顺序连接,同时在尾纤上贴有标记,并作 好记录. 3) 炮纤在机架内盘绕应大于规定的曲率半径,利用光缆中光纤连接时其连 接损耗应符合设计要求.在熔接测试时,必须严格用OTOR仪测试. 4) 光缆接续:光缆接续内容:光纤接续,加强芯,护套的固定,接头损耗测量 接头盒的封装以及接头保护的安装光纤接头前应该对光缆程式选用 接头盒,根据接头预留长度进行开剥.光缆开剥后在接头盒支架上的固定 要牢固,不得损坏束管及纤芯环境要整洁,纤芯接续必须按出厂色谱顺序 或设汁要求对应相接,不能得有误,尤其是分歧接头光缆

4、时按规定接续并 作好记录架空光缆接头盒加强芯不接地,不联通用熔接机进行纤芯接 续时,光纤熔接的全部过程应采用OTOR监测,测出接头损耗,同时记录接 头点到测试点纤芯距离.确保光纤接续平均损耗达到设计文件的规定,保 证光缆传输质量.接好纤芯后用热缩管保护,光纤在余线盘固定及盘绕 的曲率半径应大于37.5mm,避免对1.55um波长产生附加衰减.盘绕后的 纤芯用胶带稳妥固定在盘纤板内.光缆接头盒封装时,密封胶带应填实, 光缆接头盒紧固螺丝要上紧,保证密封性能,在确认不渗漏的情况下方可 装到吊线上(或埋入地下). 5) 光缆接头盒主要指标应符合表3-1规定 表 1. 5. 4-1光缆接头盒主要指标

5、项目 密封性能 绝缘电阻 耐压强度 光缆接头盒 光缆接头盒内充气 压力 100 5kpa,浸 泡在常温的淸水容 器中稳泄观察 15分 钟,应无气体逸出 或稳立观察 24小时 气压表指示无变化 光缆接头盒沉入 15 米深的水中浸泡 24 小时后,光缆接头 盒两端金属构件之 间、金属构件与地 之间的绝缘电阻应 M20000MQ 光缆接头盒沉入 1. 5 米深的 水中浸泡 24小时后,光缆接 头盒两端金属构件之间、金属 构件与地之间在 15kv直流电 作用下, 1分钟不击穿、 无飞 弧现象。 15鹹5圈 皿位:nm - 咫 2: 拉线衬环 表拉线中把另缠法规格表 单位:mm 拉线地锚埋深必须符合标准

6、要求,地锚钢柄出土长度为600mm,见下图。 拉线地锚坑深度见表lo拉线与地锚配合表见下表2o 拉线衬环 表 1 拉线地锚坑深度表 质分类 拉线程煮、 普通土 硬土 水湿地 石质 7/2.2 1.3 1.2 1.4 1.0 7/3.0 1.4 1.3 1.5 1.1 7/2.6 1.5 1.4 1.6 1.2 表 2 拉线程式与地锚配合表 拉线程式 地锚程式 拉线盘程式 衬环(单条拉线) 7/2.2 16 X 1800mm 500X300X150 三股 7/2.6 20 X 2100mm 500X300X150 五股 7/3.0 20 X 2400mm 600X400X150 七股 直线段内抗

7、风杆和防凌杆拉线的隔装数见表3o 表 3抗风杆和防凌杆拉线的隔装数 架空光缆及 吊线条数 轻、中负荷区(杆距 50m) 重、超重负荷区(杆距 25m) 重、超重负荷区 (杆距 50m) 位 抗风杆 防凌杆 抗风杆 防凌杆 W2 8 16 4 8 M2 8 4 拉线安装:角杆拉线安装在内角平分线上,位于线条合力的反侧。侧面拉 线装设在先路两侧和线路垂直,顺线拉装设在顺线路方向的中心线上。安装在街 道路边的拉线应采用红口警示套管保护。 (3)架空吊线 吊线在电杆上的坡度变更大于杆距的20%时,应加装仰角辅助装置或俯 角辅助装置。 本工程按中负荷区考虑吊线程式。吊线安装垂度应符合规定要求。 (详见

8、Y5121-2005)长途光缆线路验收规范,架空光纤线路原始垂度标准表E. 0.1 吊线接续采用夹板法,且要求吊线每1km用柱型隔电子做电气断开。在架 空飞线档内,所有吊线必须整条架设,不允许接续使用。 架空杆路接地:设讣要求架空光懒线路对电杆、拉线和吊线均应安装防雷 接地线。特别要求角杆、终端杆、过山顶的电杆、架空进入基站/机房的前电杆 必须接地。与电力电平行的架空线路每200m做一次接地:对于所有架空线路要 求至少保证每lkm做一次接地。拉线式避雷线连接示意图、吊线接地安装示意图 见下图: 接地电阻根据各地土质情况应符合表4要求。 如接地电阻达不到标准时, 改用50X50X5mm角钢接地体

9、及添加降阻剂措施。 表 4 架空光缆吊线接地电阻表 土壤电阻率(Q.m ) 100及以下 101300 301500 501以上 lOcnlOcn 10cn10cn 30CE 115 5铁丝維3 3圈 1 no- 1 1 - -p p IOCH 20cm20cm 光傅域 吊线接地皴示意图 03.003.0铁建麻箍1.51.5醴麻箍3 3餓式躺凝接示訓 Hmtzzrn 压入拉线 土质 普通上 砂粘上 砂上 石质地 接地电阻(Q) W20 30 W35 W45 (4)号杆 号杆的字或牌的高度,最末一个字或杆号牌下边缘应距地面2.5m,杆 号应面向街道或公路。 在同一个交换区内,应采用同一种方法书写

10、或钉牌。 六、 局内光缆的敷设 1) 进入重要中心局房的光缆,按规定要求釆用阻燃型光缆。本设计采用阻 燃胶带包绕光缆的方法进行安装。 2) 规范要求进入机房的光缆应立即将光缆的金属构件作防雷接地。如果光 缆为非金属光缆,则不作要求。LI前,新建基站的简易机房或活动机房,在工艺 设讣中均设置有两组接地排,其中一组为防雷接地专用接地排。光缆的金属构件 应连接到机房总防雷接地排上,当位置不适宜时,采用BV-16mm2多股铜芯塑料 绝缘导线引接。对于其他没有设置专用防雷接地排的机房,则需引接至防雷接地 排上。 3) 光缆成端后,机房内余留的光缆应尽量盘留到室外的终端电杆上或管道 局前进内。当必须在机房

11、内盘留时,应固定在余缆架或墙壁上。对于彩钢板活动 机房无法在墙上固定的情况,应利用竖走线梯或安装专用落地支架来盘留固定光 缆。机房内的光缆应绑扎牢固,整齐美观。 4) 进入机房的光缆、进入 ODF设备的光缆,以及成端到 ODF 的尾纤,均应作标记并 建立档案,以便识别和查询。 七、 光缆的接续安装 1)光纤接续采取熔接法,熔接前,应仔细核对束管色谱、纤芯芯序,严格按 照同束管,同芯序进行熔接,熔接后的光纤接头衰耗应满足规定值:在一个中继 段内最大一个单纤接头损耗W0.08dB,平均单纤接头损耗W0.04dB;熔接完成后 光缆接头盒内应放入防潮剂和山接续员签名的接续卡。 2)光纤接续时,应采取现场监测方法提高光纤连接质量;光纤接头损耗采用 OTDR仪测量时,应以该接头的双向测量的平均值为准,其衰耗峰值不得超过 0. 04dBo 3)光缆加强芯在接头盒内必须固定牢固,金属构件在接头处应呈电器断开状 态。光缆接续前应核对光缆端别、光纤纤疗:,光纤接续后不得出现纤序错接。光 缆端别及纤序应作识别标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