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精准妥帖意蕴现(学案)语言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47246586 上传时间:2021-12-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精准妥帖意蕴现(学案)语言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精准妥帖意蕴现(学案)语言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精准妥帖意蕴现(学案)语言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精准妥帖意蕴现(学案)语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精准妥帖意蕴现(学案)语言(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精准妥帖意蕴现(学案) 鉴赏诗歌的语言1一、考点解读:鉴赏古代诗歌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隐含意义和暗示意义;准确理解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所描绘的形象,表达的情感和创造的意境。鉴赏古代诗歌语言考查点有三:1、赏析炼字(词):找出并品析诗中在表情达意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2、赏析诗句:品析诗中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句子。3、赏析诗歌的语言风格:品析诗歌的语言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方面所显示出的格调和气派。二 典型例题解析:1(2006江苏)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 初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2、。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词的前两句表达了整理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2(2003全国)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过香积寺 王 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

3、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三、方法点拨:(一)品味关键词语(炼字):品味关键词语,绝不能把该字或词孤立起来,得放在句中,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可从如下几点来切入:1从词语本身的意义入手: 词语的意义就是词语最基本的意思,词语的意思可以分为基本义、比喻义和引申义,一般来说,我们在分析炼字妙用的时候,首先必须理解词语的基本义,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结合语言环境进行分析。 2从描写对象入手: 古人写诗,“看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这里所指的山和海都是特定的写作对象,也就是诗人在诗歌中描写的特定意象,我们在分析诗人

4、炼字的时候,不要舍近求远,有时答案就在写作对象诗句当中,而很多考生往往忽视了这个最简单的现象。 3从词性入手:一般来说,诗歌中最要紧的地方往往落在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这三类词语上,根据这三类词语的语法特点分析,动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动态变化,强调过程及变化;形容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性质状态,跟动词比较,形容词主要着眼对象的静态;副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程度范围。 4从表现手法入手: 诗歌的表现手法极为丰富,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起兴、映衬、抑扬、双关渲染、用典、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分析诗歌的炼字时,如果能够从表现手法切入,先点明整理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然后分析使用这种手法的表

5、达效果。5从结构作用入手: 诗歌的结构作用主要表现为词语在起、承、转、合方面的作用,起就是总领全文,一般有渲染气氛、埋下伏笔、提示下文、设置悬念等方面的作用;承就是承接过度的意思,一般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转就是转折的意思,一般是由一个内容到另一个内容,通常是诗歌的关键处;合就是总结的意思,通常有总结全诗、点明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6从思想情感入手: 诗歌是最能直接表达情感的一种文学形式,正如著名诗人何其芳所言,没有情感就没有诗歌,诗人情感的表达有的比较直接,有的比较含蓄,但不管如何表达,诗歌中信息量最大、含金量最高的往往在那些带有情感的诗眼当中。所以,抓住情感分析整理的炼字,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

6、法。 (二)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诗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形象或修辞手法。2、展开想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绘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艺术效果。四,对点精练:1(2005福建)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2(2008湖南)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龙标野宴 王昌龄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注:龙标: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3 / 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