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饲料企业竞争力研究国际比较

上传人:1777****777 文档编号:47208039 上传时间:2021-12-18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9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我国饲料企业竞争力研究国际比较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我国饲料企业竞争力研究国际比较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我国饲料企业竞争力研究国际比较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我国饲料企业竞争力研究国际比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饲料企业竞争力研究国际比较(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三章我国饲料企业的国际比较35第三章 我国饲料企业的国际比较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是我国农业与世界经济接轨道的切入点,这对我国年轻的饲料工业来说即是一个发展的机遇,同时也是严峻的挑战。加入 WTO 以后我国可以通过大量进口国外质优价廉的饲料原料,给我国种植业结构调整提供空间。我国饲料企业能顺利走出国门、打入国际市场,是我们的期待。要实现这个愿望,就要了解国际饲料业的状况及发达国家饲料企业的发展,让他山之石为我所用。3.1 国际饲料业发展趋势3.1.1 国际饲料业生产情况国际饲料业从 20 世纪 40 年代开始,到 20 世纪 90 年代年末,全球的饲料产量平均值保持 1%的增长速度。随后

2、,由于亚洲经济危机等原因的影响,继亚洲饲料业不景气之后,各国的饲料产量纷纷减产。这是全球饲料从 20 世纪 40 年代大规模的以来首次出现的生产缩减。亚洲国家的饲料业的减产程度更是达到顶点:泰国的饲料产量降幅达 25%;韩国的饲料产量下跌了 30%,被挤出世界饲料产量的前 10 名;印度尼西亚的饲料产量下降幅度超过了 40%;马来西亚饲料产量减产达 10%;日本的饲料产量下降了 2300 万吨;我国的饲料产量大约降低了 2%左右。近年来的国际饲料市场与高价饲料原料相比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饲料原料供应充足。一些主要国家都增加了饲料原料种植面积,特别是美国、阿根廷和加拿大都获得了大的丰收,致使玉

3、米和大豆饼粉保持较低的价格。在这种情况下,全世界的饲料生产企业科研相对降低了生产成本。在全球的饲料产量中,大都集中在产量排名最前的一些饲料生产企业,而且产量集中在一些较大的饲料企业。世界上大约不到 3800 家饲料加工厂所生产的工业饲料,占全球饲料总产量的 80%,这些企业中每个厂的饲料年产量均超过 0.25%万吨,而且其中至少有 5 家饲料加工企业的年产量在 100 万吨以上。当今各国的饲料工业中,均在减少饲料企业的数量而增大单个企业的生产能力。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均在建立各种专业化的饲料企业,或者建立专业化的饲料生产线,这种趋势在西欧、北美和其他一些成熟的市场尤为明显。这种发展对原料的选择、环

4、境的影响、制造过程和有关食品的安全更有意义,所以在发达国家对此尤为重视。世界上生产商品饲料的公司所有权的联合,以及生产饲料的企业与畜牧养殖企业及食品加工企业的联手开拓市场,已经成为一个新的发展趋势。3.1.2 国际饲料业发展预测根据全球畜牧水产的发展趋势,以及饲料工业发展的状况相潜力,可以预测:今后 5 年,世界饲料生产仍呈总体上升趋势,增长速度继续保持在 1%左右。世界饲料生产总的格局不会有大的变化。北美洲、亚太地区、欧盟将继续处于世界36从我国饲料企业竞争力研究前三位;目前世界饲料产量排名前 10 位的美国、中国、巴西、日本、法国,将继续成为“五巨头”。但是,饲料产品市场可能要有一个较大的

5、变化,发达国家将会加快向发展中国家渗透的步伐。工业化生产的家禽饲料将在全球饲料产量中保持最大的份额。由于世界范围内肉鸡的消费量持续增长,肉鸡饲料的增长速度也会最快,其次是猪饲料和牛饲料,再次是鱼和甲壳纲动物以及某些“次要物种”如马、犬和猫的饲料,在饲料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将继续上升。美国饲料工业协会称:2015 年世界人口将达到 80 亿,全球的粮食由目前的 15亿吨增长到 20 亿吨,肉、蛋、奶消费需求增加,饲料产量继续增长。德国的国际贸易组织称:2015 年世界的饲料产量将达到 7 亿吨。有关的预测分析认为:未来的10 年内,饲料的增长速度将保持年均 2%-3%的水平。增长最快的区域来自亚洲

6、、东欧及南美。欧洲和北美洲爆发的动物产品影响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问题将会继续存在下去,而且有可能扩大到世界范围。从此方面看,当前影响世界饲料生产的主要因素有:饲料引发的疾病、转基因饲料和对动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尤其是排泄出的磷和氮的控制等。但也有一些积极因素,如饲料管理科学化正日趋完善等。总之,食品生产的纵向整体化联营和饲料生产能力的加强,将构成今后一段时期全球饲料工业的构架。3.2 以规模化为主导的美国饲料企业3.2.1 美国饲料企业的环境分析美国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国大部分地区雨量充沛而且分布比较均匀,平均年降雨量为 760 毫米。土地、草原和森林资源的拥有量均位于世界

7、前列。土质肥沃,海拔 500 米以下的平原占国土面积的 55%,有利于农业的机械化耕作和规模经营,2000 年美国农业用地为 4.183 亿公顷,其中耕地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 19%,为 1.79 亿公顷,人均为 0.62 公顷。美国还有永久性草地 2.4 亿公顷,森林和林地 2.65 亿公顷。美国农业也有些不利的条件,如山脉多是南北走向,北方的寒流可以长驱直入,影响南部地区作物的生长。美国农业专业化程度很高。美国形成了著名的生产带,如玉米带、小麦带、棉花带等。早在 1914 年,美国农业就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种植专业化,这种格局保持至今。这种区域分工使美国各个地区能充分地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

8、,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通畅的水陆运输网的建立更进一步促进了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生产,而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又有力地推动了附近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美国农业的总趋势是规模越来越大。美国农业的生产总量和出口量也很大,一些重要农产品的出口量在世界市场上所占的比例甚至大于其产量在世界总产量中所占的比例。美国的畜牧业和种植业并重,其产值之比大致是半对半。种植业在很长时期内,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 80 年代初期起,第三章我国饲料企业的国际比较37其粮食产量被我国超过,从而退居为世界第二大产粮国。2001 年,美国的谷物总产量为 3.36 亿吨,人均占有量 1180 公斤,名列世界第

9、一。美国拥有巨大的粮食储备,谷物的结转库存占世界第一,近年来大致接近世界库存总量的 1/3。美国种植业主要靠几个重要的种植带:一是东北部和“新英格兰”的牧草和乳牛带。这个农业带包括西弗吉尼亚以东的 12 个州。这个地区的特点是雨量充足,但是气温较低,土壤也欠肥沃,比较适合于青贮玉米和牧草的生长。本地区的优势是消费市场集中,拥有美国工业最为集中的大城市群,因此有利于奶牛业的发展。二是中北部玉米带。美国农业分区中所指的“中北部”是指大湖区附近的 8 个州,东起俄亥俄州、密执安州,西北到明尼苏达州,西南到密苏里州。这是美国最著名的作物生产带,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区,因此有“玉米带”之称。这 8

10、个州大豆、小麦的生产在美国也占有重要地位,大豆农场占全国的 54%。衣阿华和伊利诺两州是玉米生产大州,占全美产量的 40%左右,2001 年玉米收入分别为 26.56亿美元和 25.82 亿美元。玉米生产量比较大的州还有内布拉斯加。1975 年以来,美国的玉米面积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是产量增加了 3/4;单产从每公顷 5460 公斤上升到 2001 年的 8380 公斤。美国的玉米产量占该国全部粗粮产量的 90%左右,每年产值达 200 多亿美元。三是大平原小麦带。位于美国中部和北部地区,北起与加拿大接壤的北达科他州和蒙大拿州,南至俄克拉荷马州以及得克萨斯州的北部,共跨越 9 个州。这是个海拔

11、500 米以下的高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通称“大平原”。这个地区的小麦播种面积通常占全国的 70%,但近年来其比重有所下降。该地区北部冬季寒冷而漫长,只宜春小麦生长,北达科他州及其邻近的 3个州所产的硬粒红春小麦占全国小麦产量的 24%,其蛋白质含量高达 12%18%。硬粒红冬小麦主产于堪萨斯州、俄克拉荷马州和得克萨斯州的北部,占全国产量的 41%,其蛋白质含量在 9%14%之间。四是南部棉花带。五是太平洋沿岸综合农业区,受太平洋暖流的影响,气候温和湿润,宜于多种农作物的生长。北部的华盛顿州、俄勒冈州是小麦的主产地,约占全国小麦产量的 13%。加利福尼亚州是美国农业最发达的州,也是国家最大

12、的“菜篮子”,为国家提供了 51%的水果和干果,32%的蔬菜。1999 年这个州的农业销售收入达 269.48 亿美元,2000 年为271.62 亿美元,占全国的 11.34%;其谷物种植则更为突出,占全国的 15.54%,均名列全国第一。这个州的水稻生产也很重要,产量占全国的 18%左右;单产居美国的首位,每公顷近 9000 公斤,比全国水平高 40%左右。上述的自然环境及农业的专业化,加之消费习惯,促使美国的畜牧业发展。在美国,畜牧业是高度发达的产业,也是资金和技术密集的产业。畜牧业的分布与种植带虽有一定的关系,但并不十分明显。美国的东北地区饲养的奶牛头数约占全国的 1/3,生产的牛奶和

13、奶制品几乎占全国的一半,肉鸡生产也占重要的地位。玉米带提供玉米、豆饼等饲料,为当地养猪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玉米带也是美国最大的猪肉生产基地。美国西部的“草原带”以放牧为主,可以饲养牛、38我国饲料企业竞争力研究羊、马等。美国的肉牛在集约化育肥之前,通常是先在草原带放牧,“搭好架子”,因此可以节省大量的饲料粮和其他费用。美国畜产品在世界上占有巨大的份额,2001 年,牛肉为 1198 万吨,占世界的 21%的份额,奶类为 7502.5 万吨,占世界13%的份额,禽肉为 1674.7 万吨,占世界的 24 %,猪肉和鸡蛋产量分别为 869万吨和 508 万吨,占世界 10%和 9%的份额。美国

14、的种植业生产有时会出现波动,而畜牧业则不然,能够保持稳定增长。从农业生产指数看,以 1989-91 年为 100,2001 年畜牧业生产指数为 122.4,种植业为 111.2。在此期间,种植业徘徊增长,而畜牧业直在稳步上升。美国畜牧业当前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大力推进畜产品的出口。畜产品的出口现已占国内消费量的 10%左右,而有增加;二是畜牧场规模越来越大,并且越来越工厂化,以降低生产成本。特别是养猪业,专业农场的数量不断减少,而平均规模却日益扩大。虽然养猪专业农场要进行大量的投资,但是由于其报酬率很高,所以能够抵消饲料价格上涨的费用。畜牧业高度发达带动了饲料业发展。经历饲料业的整合,美国饲

15、料企业呈现出自有的特点。3.2.2 美国饲料企业的特点1饲料加工企业生产规模日益扩大,一体化企业成为主流。目前在全美生产能力超过 1000 万吨的公司就有三家。通过集团化提高饲料生产能力和产量,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形成了品牌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使饲料企业具有了很强的抵御风险的能力。美国饲料企业三种不同类型,即小型农场的自配料(Have Kamp BrotherSInC.)、商品化的饲料生产企业(普瑞纳公司)、一体化企业中的饲料生产企业(Premium Std Farms,简称 PSF)。近年来,一体化企业在美国逐步发展起来。一体化企业多以饲料企业为龙头,将饲料原料生产、养殖、屠宰、肉食

16、品加工等各个环节联接起来,减少了中间环节,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同时,在市场树立了统一的企业形象,为把企业做大做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例如,PSF公司目前存栏 21 万头母猪,每年有 400 万头猪上市,位居全美第二,PSF 公司的肉食品有自己的品牌(LANDY)。在 PSF 公司的一个饲料厂,专门为 PSF 生产饲料,其年单班生产能力是 6 万吨,在三班生产的情况下,全厂只需要 8 个人,平均每班 3 个人,企业一直是接近满负荷运转。由于该企业是为公司内部生产提供饲料、没有销售部门,产品检验也委托堪萨斯州立大学的检测中心进行检测,大大降低了硬件和人员的投入。公司在自己的市场位置相对稳定

17、的前提下,不断进行市场扩张,利用合同定制的方式即品牌化合同制,吸收更多的中小型养殖场加入 PSF公司;统一使用自己的品牌。为保证这些养殖场的产品质量符合自己的标准,PSF公司对养殖场的人员进行严格的技术培训,规范生产,同时采取定单方式收购生第三章我国饲料企业的国际比较39猪,有最低收购价,保护了养殖户的利益,同时也做到了低成本扩张。在饲料原料供应方面,PSF 公司也用统一的原料标准与供货商签订定单,并保持相对稳定,通过以上这些措施,保证了整个公司生产的正常运转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而商品化饲料企业如普瑞纳等,与 PSF 相近生产规模的企业,却有员工 35 个人,平均每班 10 个人以上,同时,普

18、瑞纳还有独立的销售公司和其他服务性机构,使得整个饲料企业的摊销成本上升了很多,在与一体化饲料企业竞争时,就没有优势可言,生存和发展都面临一定的因难。日前在美企业排名前十位的饲料企业集团中,就有 3 家是一体化企业。一体化企业在美国已经有逐步取代商品化饲料厂的趋势。如 1998 年全美饲料产量 1.3 亿吨,其中有 8500 万吨是饲料企业和畜牧企业合二为一的企业集团所生产的,占生产总量的 65.4%,而纯商业性的饲料仅是前者的一半。而且产业链企业生产的饲料量逐年增加,商业性饲料的产量逐年下降。目前,商业性饲料企业正在积极地与产业链前后的公司进行合资重组,或与养殖户进行联盟,以保持自身的竞争实力

19、,如全美 10 家最大的产业链农场的生猪产量占到了全美猪肉市场供应的 38%。一个大型的产业链组织内,集饲料生产、养殖、屠宰、加工、食品等行业于一体,如美国 Land OLakes 集团在 200l 年购买了大型饲料生产企业普瑞纳公司之后,饲料产能达到年单班 1427 万吨,位于全美第一位,其中年生产猪饲料 200 多万吨,屠宰生猪 900 多头,牛 600 万头,同时它又是全美著名的食品生产加工制造企业,其肉类加工产品使美国家喻户晓。全美前九名饲料生产企业的基本情况见表 3-1。表 3-1全美前九名饲料生产企业的基本情况公司名称Land OLakesTysonCargillADMPerdue

20、Gold kistKnetSStatesRidly生产能力(万吨)142712001000320301300200174161企 业 数1444079451212231442企业所在州 数39-4942-5286-配合饲料比 例641006550100100586-饲料制粒比 例5478805710091454066饲料商品化 比 例520655900986230资料来源:饲料企业赴美培训考察报告(饲料工业协会,2002 年)2美国饲料企业的总数在下降,而单个饲料生产企业的规模却在扩大,企业的利润主要来自规模效益。1978 年美国的饲料加工企业有 10000 多个,到 1995年则减至 200

21、0 多个,全美国前 10 位饲料生产企业生产的饲料量总和为 1500 万吨,占全部饲料产量的 1/3。这些企业的竞争优势表现在:首先,管理先进。虽然美40822我国饲料企业竞争力研究国的饲料生产企业的生产设备多为 20 世纪 80 年代的产品,但其生产规模很大,大多为年产 30 万-50 万吨的企业。而且生产线完全由计算机控制管理生产、包装全自动化程度很高。其次,预混料集中生产,分散供应。美国饲料生产企业的生产原料品种很全,一般在 30 多种。预混料的生产大多在一个集团集中生产,分散供应。在全价饲料生产过程中,设计了由计算机识别安全控制加料的生产工艺,对预混料的加工序严格把关,保证了配方执行的

22、准确性。美国饲料企业的产业化程度特别高,如 1995 年占美国肉鸡市场 33%的泰森公司的结构如下:配合生产厂家 33 个、合同制种植农场 22 个、屠宰场 29 个、7 条畜产品加工生产线、35个孵化场、96 个种鸡场、发货中心 8 处等等。表 3-2公司名称1.Land OLakes Farmland Feed LLC2.Cargill Animal Nutrition3.ADM Alliance Nutrition4.J.D.Heiskell & Co5.Westway Feed Products6.Kent Feeds7.Southern States Co-op8.PM Ag Pro

23、ducts9.Ridley lnc10.Agway2003 年美国饲料公司加工能力年加工能力(百万吨)12.53.22.81.71.71.61资料来源:“三农”网3美国饲料企业广泛应用高科技和进行严格质量管理。在饲料生产中,普瑞纳饲料厂、PSF 的饲料厂都采用了 ERP 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用近红外检测仪对原料进行快速高效的检测,整个检测部门只有 1 名员工进行操作,原料从采样到出示检测报告,只要 3 分钟时间;在 PSF 的饲料厂,成品饲料均采用散装车运输方式,在普瑞纳成品包装和运送环节也实现了自动化,整个环节只有 1 名工人;饲料企业的生产数据和销售的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都可以传递到公司总

24、部,为公司高层决策提供依据。在普瑞纳,由于要生产上百个品种的饲料,饲料配方也是根据生产需要实时传递到企业,整个生产基本实现了自动化和实时控制。通过应用认证系统,对企业的生产、销售、控制、资金等信息流、资金流进行了整合,最大程度地发挥了信息系统的作用,做到了技术共享、资源共享。美国的饲料企业都充分认识到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一点,并在生产实际中注重加强质量管理。在美国,除加药饲料生产必须接受 GMP 管理以外,联邦第三章我国饲料企业的国际比较41政府和很多州政府都在食品、饲料行业中积极推行 HACCP(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管理。从我们参观的饲料企业看,这些企业都认识到实行 HCCP 管理制度对

25、于保证饲料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从用户讲,很多肉食品加工企业和零售企业也要求为他们提供饲料的企业按照 HCCP 进行管理。所以,这些企业都在自觉地按照 HACCP 规定的原则对生产加以管理。饲料企业在生产中也都严格遵守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各项法律法规。4美国饲料企业加强饲料的科技研究。饲料企业内部均有自己的科研机构。如 MORMAN.ANM 公司,年生产饲料 32 万吨,在公司的 1000 多名职员中,有一个由 40 多位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中心,其中的 35 位营养学博士为 16000 多个客户做技术服务保障工作。该公司 75%的研究是新产品开发与转化,25%是基础研究。其产品开发

26、与转化的周期一般为半年到一年,基础研究的周期一般为 2-3年。1998 年该公司这个研究中心的研究经费位 350 万美元,占公司当年销售额的1%。建明工业公司目前正在研究植物提取物替代抗氧化剂和抗生素,同时投入资金进行新型酶制剂、牧草保护剂的研究与开发。先锋家禽营养研究中心是全美十分著名的科研机构,其作物育种水平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该所正在进行不同玉米品种及其粉碎粒度和方式对动物消化吸收的影响的基础实验和评估。该所的另一项研究表明,高油和高赖氨酸玉米由于产量低,在企业使用时又需要与普通玉米区分,从经济上讲是不合算的,所以目前在美国应用极少,这也说明了任何一个新的品种必须适应市场的需求,能够使用

27、户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才能得到市场和用户的认可。3.3 以科技为主导的荷兰饲料企业3.3.1 荷兰饲料企业的环境分析荷兰位于欧洲西部,西、北部濒临北海,海岸线长约 1075 公里。国土面积狭小,东西长约 200 公里,南北长约 300 公里,面积为 4.15 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江苏省的 2/5,其中陆地面积不到 3.4 万平方公里,差不多与海南岛的面积相等。据人口普查,1998 年 1 月的全国人口为 1565 万,陆地的人口密度为 466 人/平方公里,是欧洲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荷兰国土狭小,资源贫乏,是典型的人多地少国家。但是荷兰经济发达,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农业强国,在世界农产

28、品市场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 世纪末叶,由于蒸汽船开始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北美和俄国廉价的粮食源源不断地驶往西欧,冲击着欧洲市场,荷兰粮食生产失去了优势。荷兰政府没有采取“保护”政策,开放粮食市场,农民则不失时机地进行了农业结构调整,利用廉价的进口粮大力发展畜牧业,很快使畜牧业42我国饲料企业竞争力研究成为主导产业。在荷兰,畜牧业是最重要的农业部门。荷兰虽然人多地少,牧场的面积要比耕地的面积大。荷兰的畜牧业大体上分为普通畜牧业(养牛业、养羊业)和集约型畜牧业(养猪业和养禽业)。1普通畜牧业。荷兰以高度发达的养牛业而驰名,但是由于欧盟农业政策规定了生产配额,不得不限制生产。荷兰 1998 年

29、饲养的牛为 428.3 万头,分别比 1994年减少了 9%。其中奶牛从 1990 年的 187.8 万头减少到 1998 年的 161.1 万头,平均每年递减 1.93%。荷兰奶牛场的平均规模不断扩大,1996 年,饲养量大于 100头的大型奶牛场有 1612 个;与此同时,奶牛的平均产奶量从 1970 年的 4332 公斤上升到 1998 年的 6890 公斤,总产量从 1985 年的 1253 万吨下降到 1998 年的 1110万吨。荷兰奶牛的饲养方式是:在半年的时间里,牛日夜在牧场上吃草,在畜栏的半年里,75%的饲料是青贮饲料和干草。荷兰的草场或饲用玉米的干物质产量每公顷可达 12-

30、15 吨,成为养牛业的基础。牛奶的蛋白质含量高,黄油和奶酪的产量为国内消费量的 3 倍和 5 倍。1998 年荷兰的牛肉产量为 55 万吨。荷兰绵羊的饲养量在减少,从 1994 年的 177 万只下降到 1998 年的 139 万只,产羊肉 2.6万吨;相反,山羊的数量却在增加,同期从 6.4 万只上升到 13.2 万只,其中有一半多是奶山羊。此外,荷兰饲养的马也在增加,从 1994 年的 9.73 万匹增加到 11.36万匹。2集约型畜牧业。荷兰养猪的农场在 1990 年有 2.92 万个,1996 年减少到了2.12 万个,但农场规模逐渐扩大。其中,饲养头数不足 100 头的农场减少了一半

31、多,而多于 1000 头的则增加了 22%,达到了 4737 个。专门饲养肉猪和母猪的农场也朝更大规模发展。饲养母猪头数不足 50 头的,从 1990 年的 4855 个减少到1996 年的 1979 个,而母猪头数多于 250 头的农场则增加了 40%,接近 1600 个。欧盟对养猪没有限制,但是荷兰国内对养猪业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提出的要求十分严格,因此养猪业受到了一定的控制。1998 年荷兰年饲养猪大约 1345 万头,比 1994 年减少了 8%,产猪肉 167.5 万吨。欧盟对养鸡也没有限制,因此荷兰养鸡业发展非常迅速,饲养技术的提高成效明显。1960 年,每只蛋鸡每个平均下蛋210

32、个,1995 年达到了 301 个。肉鸡饲养按标准应当在 44 天里达到 1.7 公斤。现在,饲养 1 万只以上鸡的养鸡场占到总数的 4/5 以上。1998 年全国饲养的鸡大约有 9870 万只,比 1994 年增加了 7.4%;其中,肉鸡约占 57%,比重还在上升;蛋鸡占 43%。1998 年鸡肉产量 72.8 万吨,鸡蛋产量 62.4 万吨。荷兰还饲养火鸡和鸭,其中火鸡的存栏量约 136 万只。荷兰的畜牧业生产是工厂化、专业化,几乎找不到小而全的农场。荷兰农民强调通过分工和专业化提高生产率。奶牛和肉牛、肉猪和母猪、蛋鸡和肉鸡,往1第三章我国饲料企业的国际比较43往是不同的农场分别饲养的。3

33、.3.2 荷兰饲料企业的特点荷兰的畜牧业相当发达,尤其是养猪业,这源于其发达的饲料业(见表 3-3)。荷兰的饲料工业发展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但真正高速发展时期是在第二次大战以后,70 年代后期,随着畜禽集约化饲养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各种添加剂相继研制成功,才使得荷兰饲料工业成为现代化饲养业的支柱产业。在饲料生产上,荷兰注意网点布局的合理性,一般供应半径在 17-20 公里,生产者根据畜禽饲养需要安排饲料品种和产量,做到饲料业与饲养业同步发展。饲料企业的具体特点是:表 3-3欧盟 2000 年工厂复合予混料生产(千吨)国家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英国爱尔兰丹麦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瑞典芬兰欧盟 15

34、 国牛6604424237003390112042632100130235001090300120066433475猪72906902262551253450182275037029380120019053031843284家禽5068937947653200145062205006504550139038052029538277奶180512170750531410070006-1765其他5491632133073522011144001281300210160150928020总计196912266712500132006293134333760578218800389010202406

35、1369124821Without Luxembourg and Greece资料来源:FEFAC1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荷兰对饲料科学技术研究非常重视,国家有健全的科研机构和先进的技术设备;有较强的技术力量和完善的监测手段;有推广新产品、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基地。饲料科研的重点是提高饲料报酬率,获取饲料产品和畜禽饲养的最佳经济效益。因此,发展饲料业首先从研究畜禽营养抓起,根据各种动物的不同生长期,研究它们所需要的营养标准,作为生产配合饲料的依据。在饲料配方上,主要采用电子计算机设计配方,一种动物的饲料配方,少的有几十种,多的上百种,有些饲料企业的配方,一周变换十几次,饲料转化率都比较高,如蛋鸡、肉

36、鸡、肥育猪的饲料转化率分别为 2.3-2.5:1、1.9-2.1:1、2.8-3.1:1。为了保证饲料产品质量,44我国饲料企业竞争力研究饲料厂大多都采用较先进的工艺设备,采取电子程序控制,电子秤配料计量。产品大部分采用散装形式直接送入农户的饲养场,以颗粒饲料为主。2积极开发饲料资源。蛋白质原料缺乏是当今世界上配合饲料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荷兰的蛋白质原料过去靠大量进口,现在开始在国内开发新的蛋白质资源。主要方法有:用石油化工原料生产蛋氨酸等氨基酸和甲酸蛋白;利用酿酒、制糖、乳产品加工等轻工废渣、废液生产酵母蛋白;利用肉类联合加工厂的血、骨、肉、内脏、羽毛等下脚料及孵化场和饲养场淘汰、死亡的畜

37、禽,加工成肉骨粉、血粉及羽毛粉等;改革大豆、向日葵、油菜籽等植物油料的加工工艺,提高饼粕蛋白利用率;大量种植苜蓿、黑麦草、三叶草等蛋白含量较高的牧草进行加工处理,生产植物性蛋白,通过氨、碱化处理,提高秸秆和干草的蛋白利用率。3实施产业一体化,延伸产业链。荷兰的饲料业之所以发展迅速,主要是其饲料企业与畜牧养殖企业是充分结合在一起的。在荷兰,一个大的公司包括:畜禽水产养殖、饲料及谷物加工、肉类及水产品加工、蔬菜和水果加工,其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益很高。3.4 欠发达的我国饲料企业3.4.1 饲料业发展历程自 1978 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方针以来,饲料业的发展速度曾达到 29.5%的递增率。20 多年

38、来,我国饲料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截止 21 世纪初,年饲料产量已达 8319 万吨,是世界第二饲料生产大国,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回顾20 多年我国饲料企业发展的历程,大约可分三个阶段:1萌芽阶段。20 世纪 50 年代,随着粮油加工业的发展,一些国营畜牧场参照国外颁布的动物营养需要,生产加工所需的混合饲料。可是我国的饲料工业真正起步与 70 年代。70 年代初,我国外贸部门投资引进设备,先后在安徽蚌埠米厂、上海虹桥和桃浦等地兴建了 3 个颗粒饲料生产车间,加工生产槐树叶粉颗粒饲料。1974 年虹桥饲料车间生产的“大象牌”颗粒饲料曾远销日本、新加坡等国。1976 年,北京市自行设计、建设了我

39、国第一座年产 2 万吨的南苑配合饲料厂。自70 年代末,我国在从匈牙利、美国、日本、瑞士等国引进粉状、颗粒状饲料加工成套设备的同时,开始积极的研制工作,并展开了一系列的饲料科学研究,建立了专门的研究院所。1984 年国务院批准颁布的19842000 年全国饲料工业发展纲要(试行草案),标志着我国饲料工业正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序列,促进了饲料工业的大发展。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饲料的短缺,也可称它为“饲料短缺阶段”。因为全国1979 年底前建成并投产的年单班产量在 2000 吨以上的饲料厂仅 40 余座,年产配第三章我国饲料企业的国际比较45(混)合饲料 39 万吨。而从 1980-1985

40、年,随着大城市郊区现代化养鸡场的建立,对饲料的需求增加,尤其是工业配合饲料。国有粮食系统的生产加工企业、国有畜牧系统的生产企业率先从事了商业性工业饲料的生产。粮食机械制造企业开始生产饲料加工机组,国家组织进口了一些成套的饲料加工设备,并在北京建立了第一个引进国外(匈牙利)设备的饲料厂北京东沙饲料厂。高等农业院校也开始着手组建动物营养专业,化工、医药行业开始规划或组织生产饲料用氨基酸、饲料用维生素,饲料质量监测体系也开始着手组建。饲料工业在充分发挥“大家办”的积极性的基础上,在较短的时期内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新的增长点。这个阶段的饲料生产企业主要是国营粮食系统的下属单位,全国各地的粮食局所

41、属的粮油供应公司、粮油贸易公司和饲料公司都不同程度的办有自己的饲料生产企业,主要生产配合饲料和全价饲料,开始重点解决国有养殖企业的饲料供应,随着畜牧业专业户、专业村等以规模养殖为主的农村养殖业的发展,饲料市场逐步转向广大农村。2起步阶段。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至 90 年代初期是我国饲料工业的起步阶段。国务院先后转发了国家计委关于发展我国饲料工业问题的报告和国家经委起草的19842000 年全国饲料工业发展纲要,1989 年国务院在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中,把饲料工业列为重点支持和优先发展的产业,加之农村联产承包经济责任制的落实,粮食增产迅速。肉食品价格放开之后,随着养殖业实用配套

42、技术的应用和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的建设,饲料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1986 年,我国的饲料加工企业达 14000 多个,其中年产能力万吨以上的企业有 160 个,全年生产配(混)合饲料 1800 万吨。1991 年,全国拥有时产 1 吨以上的饲料加工厂 9154 个,其中时产 5 吨以上的有 685 个,全年饲料产品总产量已达 3590 万吨。而到 1998 年,我国拥有时产 1 吨以上的饲料加工企业 1.24 万家,其中时产 5 吨以上的饲料加工企业 1792 家,全国饲料加工产品的总产量达到 6500万吨。1986 年,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后,推动了饲料工业的标准化工作,并相继制定

43、各类标准 180 多个,特别是饲料标签标准的贯彻执行,推动了饲料产品向标准化、规格化、高质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一部分饲料生产企业开始有了创名牌的意识,饲料市场上也有了名牌优质饲料产品。这个阶段的特征是质量稳定的饲料企业逐渐占领了市场,也可称之为“质量竞争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以正大集团为代表的外资、合资饲料企业进入中国市46我国饲料企业竞争力研究场。其中,以正大康地(深圳饲料厂)的建立开创了“三资”饲料企业的先河。这些企业以严格的产品控制、利用当地高素质人才、采用适合中国国情的营销战略迅速占领了市场。到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正大集团在中国的饲料企业已达到 60多家,几乎每个省都有 1-

44、2 家。与此同时,国有饲料企业在质量竞争中纷纷落马,许多国营饲料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与此同时,民营饲料企业也开始崛起,以四川希望集团建立为民营饲料企业起步的标志。饲料产品也由单纯的配合饲料、全价饲料发展到了浓缩料、添加剂预混料,形成了多元化、多品种、多国家竞争的格局,尤其是浓缩料和添加剂预混料的市场开拓,再加上农民养殖技术的提高,体积小、使用简单的浓缩料和添加剂预混料使广大农村饲养专业户充分利用了自有饲料资源配制饲料,既节省了成本,又促进了饲料工业的发展。但是,这个阶段的饲料产品结构还是以猪料和禽料为主,1990 年我国饲料品种结构为:猪饲料 55.8%,蛋禽料 18%,肉禽料 22%,

45、鱼虾水产料 3.7%。1快速发展阶段。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至今是我国饲料工业的快速发展阶段。从 90 年代初期开始,民营饲料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崛起,并得以发展壮大,打破了外资企业和“三资”企业的垄断地位。可以说,外资饲料企业在中国发展的几年中,为中国饲料企业的人才成长提供了一个时间和空间。一些在外资饲料企业工作过的懂技术、会管理的人纷纷办起了自己的饲料公司。一批在与外资饲料企业竞争中倒闭的国有饲料企业被后起的民营饲料企业以技术合作、服务合作、承包等形式盘活。这个阶段的特征是饲料市场的竞争处于无序状态,各种形式的饲料企业(外资、合资、国营、乡镇企业、民营)都在争夺饲料市场,也可称之为“

46、市场争夺时代”。在这个阶段中,农村养殖业在技术提高、管理有方的带动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全年饲料产品产量增长速度达到 5%,配合饲料达到 3%,浓缩饲料达到 14%,添加剂预混饲料达到 19%,高于肉类 3%的增长幅度。产品质量有所提高。据 2001年“饲料/水”中添加的药物饲料添加剂和违禁药物进行监测的结果表明,我国饲料的合格率为 96.3%,饲料添加剂合格率为 1.4%,与上年相比,合格率均有提高。饲料的产品结构也有了较大的提高。目前的饲料品种结构为:猪料 31%,蛋禽料22.3%,肉禽料 30.2%,水产料 10.8%。在这个阶段初期,为了争夺饲料市场,各饲料企业纷纷使出了浑身的解数。在

47、无序的饲料市场竞争中,有的饲料企业低成本操作,利用饲料监测不严格和农村养殖专业户知识不全面的特点,进行欺骗性生产和销售。虽然这种饲料企业的生命周期很短,但却搅乱了饲料市场。尤其是个别有饲料营销经验和能够创办饲料销售网络的人也办起了饲料厂。据 1997 年国家饲料检测中心的饲料市场抽查报告,江西、湖南、山东、陕西等五省 53 家饲料企业的浓缩饲料平均合格率为 61.8%。通威第三章我国饲料企业的国际比较47其中,猪饲料合格率为 79.6%,鸡饲料合格率仅为 25.9%(陕西仅为 10%)。在 20 世纪末,由于我国畜产品的生产出现了相对过剩的状况,饲料业的发展也处于徘徊不前的局面。其主要原因是由

48、于整个畜牧业生产链条被分割,畜牧业产业链的各部分(饲料生产、养殖业、畜产品加工业)已处于微利时代。饲料工作为连接畜牧业产业链的桥梁和纽带,将承担着将畜牧业产业链连接起来的重任。从 20 世纪末的最后两年开始,我国饲料市场已处于群雄争鹿的格局。以饲料加工企业为例:我国饲料加工企业经过长期的市场竞争与优胜劣汰,逐步形成了以少数全国性的大型企业集团为主导,部分中型企业占据区域性市场优势,大批小企业为补充的市场竞争格局。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企业在不同的区域市场、不同品种的细分市场中展开激烈的竞争,其主要产品及经营特点如表 3-4 和表3-5。表 3-4饲料加工企业竞争格局企业正大希望大江六和正虹湘大大

49、北农恒兴九江湛大凤凰友谊统一海马主销产品畜、禽料畜、禽料鱼、畜、禽、特种水产料畜、禽、虾料禽料畜、禽料畜、禽料畜、禽料鱼料、虾料水产料水产料鱼、禽料鱼料鱼、畜、禽料特种水产料经营特点进入饲料行业较早,以畜禽料为主,中高档质量中高档价格产品覆盖全国,以猪料为主,中档质量中低档价格。产品覆盖全国,以水产料为主,产品科技含量高。区域性较强,以淡水虾料为主。产品区域性较强,鸡用浓缩料较突出。产品区域性较强,以猪料为主。产品区域性较强,猪用浓缩料较突出。区域性较强,猪用预混料较突出。区域性较强,以虾料为主。区域性较强,以淡水鱼料为主区域性较强,以虾料为主。区域性较强,中档质量中档价格。区域性较强,以鱼料

50、为主。区域性较强,中档质量中档价格。区域性较强,以海水鱼料为主。资料来源:通威集团网()。48我国饲料企业竞争力研究表 3-5饲料细分市场的主要竞争者细分市场猪料市场鸡、鸭料市场淡水鱼料市场市场领先者希望正大通威市场挑战者正大、正虹、湘大、通威六和、正虹、湘大恒兴、九江、湛大市场跟随者统一希望、通威凤凰、统一市场补缺者大北农大北农友谊海水鱼料市场海马通威虾料市场湛大大江、恒兴通威资料来源:通威集团网()。饲料工业在经历了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进入缓慢增长阶段。大型企业追求规模效益和提高以技术为核心的综合竞争实力的趋势明显。1991-2000 年的 10年间,全国时产 5 吨以上的企业增加 1,

51、382 家,增幅达到 249%,大大高于饲料加工企业总数目增长 100%的幅度,形成了以正大、希望、通威、正虹等为代表的近 20 家大型饲料企业集团,饲料产量已占全国总产量的 30%以上,整个饲料业已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关饲料生产方面的法规必将进一步健全,饲料质量的检测、监管也将进一步加强。因为饲料质量通过市场去优胜劣汰速度太慢,养殖业因此受的损失太大。饲料质量的检测、监测严格使得饲料市场的竞争逐步向有序竞争发展。质量稳定、服务完善的饲料企业逐步占领了市场之后,产生名牌优势,并与养殖企业等产业链条内的其他企业结合,形成利益共同体。随着一批在前期饲料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的

52、企业资本原始积累的完成,其丰富的企业管理和市场开拓经验使其在全国范围内寻找产业链条内的合作伙伴,兼并、重组被市场竞争淘汰的中小企业,按照自己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复制新的企业,丰富和发展新的饲料产业系统。在这个阶段,驰名商标和品牌是宝贵的财富和资源,良好的品牌与人力资源结合起来,在合作伙伴的配合下共同开拓市场。我国饲料业起步很晚,比经济发达国家晚了 70 多年。但是发展很快,在经历了萌芽、起步、快速发展三个阶段后,如今已初步建成了包括饲料加工工业、饲料原料工业、饲料添加剂工业、饲料机械设备制造业、及饲料科研、教育、培训、监督、检测、信息等在内的完整的饲料工业体系,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饲料生

53、产国。尽管与发达国家饲料企业相比,我国饲料企业在投资、规模、技术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但是随着饲料加工业总体规模的继续增长和市场集中程度的提高,部分规模小、设备差、技术和管理落后的饲料生产企业将在竞争中被淘汰,而具有规模、品牌、科技优势,符合未来饲料产品健康和环保要求的饲料企业发第三章我国饲料企业的国际比较49展前景广阔,从而在发展壮大中获得参与全球化竞争的能力。3.4.2 我国饲料企业竞争力状况1生产能力不足。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畜产品和水产品需求数量的增加及质量要求的提高,饲料业必将有一个较大的发展空间。表 3-6 显示了我

54、国 2002 年饲料产量和国家农业部制定的 2010 年饲料产量目标。表 3-62002 年我国饲料产量和 2015 年发展目标年份人 口(亿)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料2002 年2015 年12.814.26239 万吨1.2 亿吨1764 万吨2500 万吨316 万吨800 万吨资料来源:农业部饲料工业办公室。从 2002 年我国的饲料生产形式来看,全年饲料产量比上一年比上年增长6.6%,其中配合饲料 6239 万吨,比上年增长 2.5%,浓缩饲料 1764 万吨,比上年增长 24.3%、添加剂预混合饲料 316 万吨,比上年增长 5.3%,总体水平继续提高。从饲料品种看,在配合饲料中

55、,猪饲料有所下降,蛋鸡料、肉鸡料及其他品种基本持平。从饲料价格看,2002 年我国饲料产品包括育肥猪配合饲料、肉、蛋鸡配合饲料的价格都呈下降趋势,低于上年同期水平。育肥猪饲料价格从 2001 年 8月份的 1.64 元/公斤一路下滑到 2002 年 4 月份的 1.49 元/公斤,下降幅度为 9.15%。之后开始上升,7 月份价格为 1.55 元/公斤,增长幅度为 4.03%。从 8 月份开始下滑,9 月份以后逐步回升。从总体上看,2002 年下半年育肥猪饲料价格要比上半年价格平稳的多。2002 年育肥猪饲料的平均价格为 1.53 元/公斤,比上年低 2.97%,但比 2000 年高 3.68

56、%。其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当前养殖产品市场不景气,饲料企业要让利于养殖户,以稳定养殖业生产;二是大宗饲料原料价格呈波动态势。玉米和豆粕价格均低于上年同期水平,鱼粉年平均价格高于上年同期水平,2002 年19 月份赖氨酸和蛋氨酸的市场价格比较稳定,但后期随国际市场价格的上涨而快速上升。三是部分生产企业调配配方和营养指标,降低饲料档次;四是饲料市场竞争激烈,为争取经销商,维持市场份额,生产企业通过各种方式让利于中间环节。上述四种主要因素,使得饲料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下调。从效益方面看,比较突出的表现是中小型企业大面积亏损,甚至倒闭关门,大型饲料企业普遍开工不足,如一些月产万吨的企业目前只能

57、生产 2000-3000 吨,不能实现规模效益。2002 年以来,我国饲料企业发展的速度继续稳步增长,饲料产品的质量不断提高,饲料企业结构和饲料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企业集团化发展速度加快。从总体看,虽然饲料行业发展速度没有大的起伏变化,但由于 2003 年上半年 SARS50我国饲料企业竞争力研究疫情的爆发和原料市场价格持续高扬等因素影响,使得饲料业的发展出现步履维艰的状况,饲料生产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饲料企业微利化更加显现。2科技水平与研究开发能力不足。我国饲料企业的科技水平远远落后于饲养科技的发展。例如,用氨基酸平衡猪禽饲料在国外已应用多年,但我国饲料企业应用为数甚少。猪禽饲料已经越分越细

58、,不同的生长和繁殖阶段,必须给予不同的饲料。单就断奶后的生长育肥猪来说,有些国家就分成四种不同的饲料,而且公猪和母猪分开,给予不同的营养需要。饲料生产企业的科研能力薄弱。饲料行业现阶段已趋同质化,但企业对新原料、新工艺的开发和使用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企业没有科研队伍,有的虽有但形同虚设,绝大多数没有从战略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表现在:(1)中大型企业大多拥有研发中心,而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相应的研发机构;现有研发机构不论研究氛围、设备和人才都相差很大,多数还停留在形象宣传上。(2)部分研发中心虽然有针对性的研究项目,有正规的研究程序和较高素质的研究人员,但多数还停留在做一些验证饲养试验。(3

59、)企业经营者还没有把企业推上科技领先战略的道路,甚至所谓的高新技术企业,对科技的投入,还不到企业销售收入的 1%。(4)企业技术研究开发人员还不会对已有技术进行集成,更谈不上战略上的储备。(5)企业领导者或管理者在产、学、研结合方面缺乏思路和办法,对如何借用科研院所的力量来提升自己的科技实力没有作为工作的重点。3饲料产品质量,表现在饲料安全问题突出。虽然饲料产品质量合格率呈逐步上升趋势,但很不平衡,据国家资料检测中心的统计资料表明:国有大中型饲料企业和外资饲料企业产品合格率较高,达到 87%以上;而小型饲料和个体企业的产品合格率较低,约为 46%左右。饲料产品质量合格低下导致了畜产品质量不高,

60、使得“放心肉”不放心。4相对于较大的总量规模,单个企业的平均规模较小。我国饲料业虽然形成了较大的总量规模,但单个企业的平均规模较小。目前,我国饲料加工企业总数为 11905 家,其中正大集团、希望集团等 20 家企业集团的饲料产量约占全国饲料生产总量的 30%,其余 11885 家企业的饲料产量约占全国饲料生产总量的 70%。而位居世界饲料产量第一的美国,只有 300 多家饲料加工企业,生产饲料却达 1.4亿吨以上。法国饲料企业个数不到我国的 3%,饲料产量却相当于我国的 45%。3.5 美国、荷兰饲料企业的发展的启示尽管与美国、荷兰的国情不同,但结合世界饲料生产趋势及饲料业特点,从美国、荷兰

61、饲料企业发展中,能够获得一些启示。3.5.1 延长产业链,实现规模效益第三章我国饲料企业的国际比较51随着我国加人 WTO,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客观上就要求国内的饲料企业不断向大型化、集团化发展,而实行一体化也是今后饲料行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在饲料原料生产、饲料加工、养殖、屠宰及肉食品加工等产业链条中,只有饲料生产企业才能够承担起龙头企业的作用。尽管我国的实际情况与美国不同,种植户和养殖户还都存在着规模小、水平参差不齐、生产不规范等问题,但通过农民协会、农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把这些种植户和养殖户与饲料企业联接起来,建立起统一的质量标准,规范生产,用定单的形式将饲料企业、养殖户、种植户、肉食

62、加工厂以及零售商等各个环节连接起来,树立统一的市场形象,才能将饲料企业做强、做大,实现规模效益。3.5.2 加强饲料企业的科研工作加强饲料的基础科技研究工作,特别是在饲料加工工艺方面的研究,饲料企业应和从事动物科学研究的单位要联合起来,以企业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开展饲料加工与动物营养关系的基础研究,建立其数据库,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争取在饲料科研方面有新的突破。3.5.3 积极推行先进的管理技术积极推行 ERP 等先进管理技术。目前,我国很多大型饲料企业或企业集团的规模在不断扩大,集团化经营对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饲料企业应有意识引进 ERP 等先进的管

63、理技术和生产技术改造传统的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饲料企业应当加强对饲料生产的监管,积极推行 HACCP 管理,规范企业的生产,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52我国饲料企业竞争力研究第四章 饲料企业竞争力的外在环境4.1 饲料企业的产业链饲料业是一个关联性、带动性较强的产业,与农业(种植业)、商业、轻工、医药、机械、化工等部门关系极为密切,既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因此,饲料企业的发展,无论是在饲料企业系统内部之间,还是在系统外与其他产业的联系,都必须在互利互惠的原则下,建立起共同发展的协调关系。这里只探讨饲料企业系统内外与之有较密切关系的部门、行业的关系。4.1.1 农业及种植业我国农

64、业面临的社会发展趋势在 21 世纪前 10 年里,我国经济要实现两个根本性的转变,即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经营转变。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将出现三大深刻的变化:一是结构转型工业化。目前,我国经济已进人工业化中期快速发展阶段,在 21 世纪前 10 年里,将向工业化中期成熟阶段发展。根据工业化国家的经验,这一时期不仅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压力加大,需要大量的初级农产品原料,而且由于二、三产业的发展吸引资源的能力比农业强,而资源有限,农业又面临劳力、资金和土地等生产要素大量外流等问题。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只能靠工农业协调、稳定发展模式,而不能走大量进口农产品或先工业

65、后农业的发展模式。走工农业稳定、协调发展的模式,意味着我国在工业化快速发展过程中要避免农业份额急剧下降,农业停滞甚至萎缩这一般趋势。避免这一趋势,不仅要靠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和对农业实施强有力的支持及保护政策,来阻止资源过快向非农产业外流,使工业发展建立在稳固的农业基础之上,走工农业协调、稳定、共同发展的路子。同时还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发展乡镇企业,以解决就业和收人问题及缓解对土地的压力;另外,还要加强产业化的发展,延长产业链条,使种植业与养殖业充分结合起来,并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通过培育和发展一些承担市场风险能力较强的龙头企业,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既促进企业发展,又使农产品产后利润的一部分留在农业,并真正使农民得到这些利润。所以,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农业内外部改革的任务都十分繁重。从根本上说,要解决好两大问题:一是要找到能更清楚地界定集体与农户产权关系的制度形式,以更牢固地确立农户的微观基础地位。二是要处理好与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