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及2020年远...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47191360 上传时间:2021-12-17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8.1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武定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及2020年远...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武定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及2020年远...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武定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及2020年远...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资源描述:

《武定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及2020年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定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及2020年远...(3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武定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纲要更新日期:2008-12-13 16:21:04索 引 号:532329-006295-20081213-0028发布机构:县人民政府(2006年3月24日武定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第一章 “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第一节“十五”期间武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 “十五”以来,武定县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积极财政政策的有力驱动下,在省、州、县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县各族人民团结奋进、锐意进取

2、,克服资金短缺、能源紧缺、瓶颈制约和自然灾害等困难,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扶贫开发和财源建设为重点,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归宿,按照“建三乡、兴五业,保稳定、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基本实现了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综合经济实力逐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2005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10451万元,比2000年的64470万元净增45981万元,年平均增长10.5%,超过“十五”计划年平均增

3、长8.5%目标的2个百分点;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7228万元,比2000年的4421万元净增2807万元,年平均增长10.5%,其中:地方财政自收收入完成4931万元,比2000年的3416万元净增1515万元,年平均增长7.6%,超过“十五”计划年平均增长4%目标的3.6个百分点;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000万元,比2000年的11535万元净增19465万元,年平均增长21.86%;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剔除不可比因素)25632万元,年平均增长11.79%,超过“十五”计划年平均增长10%目标的1.79个百分点;粮食产量基本持平,总产量达8631万千克;肉类总产量3739万千克,比2

4、000年的2022万千克净增1717万千克,年平均增长13.08%,超过“十五”计划年平均增长10%目标的3个百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均控制在4.6以内,比“十五”计划10的目标下降5.4个千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均控制在3.5%以下,比“十五”计划4%的目标下降0.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078元,比2000年的4912元净增3166元,年平均增长10.5%,超过“十五”计划年平均增长6%目标的4.5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791元,比2000年的1385元净增406元,年平均增长5.3%,超过“十五”计划年平均增长3%目标的2.3个百分点。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十五”计划目标

5、全面实现,综合经济实力逐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推进,特色产业雏形显现 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2000年的45.3:18.4:36.3调整为2005年的40.4:25.7:33.9。非农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工业结构调整迈出实质性步伐,以冶金、化工、建材为支柱的产业逐步形成。服务业水平不断提高,特色旅游业稳步发展。2005年,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达43.8%;城乡结构不断改善,城镇化水平由2000年的10.7%提高到2005年的15.26%;特色、优势产业雏形显现,“三乡五业”增加值占全县GDP的比重

6、达59.5%。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十五”期间,全县预计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9496万元,比“九五”时期增加50713万元,年平均增长21.86%。投资集中投向农田水利、交通通信、能源电网、城镇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得到加强。完成岔河水库除险加固等各类工程3889件,总投资14167万元。新增库容180万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积0.9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49万亩,水利化程度达48%。解决了3万人饮水困难。建成农田2.3万亩。 交通建设取得新突破。完成樟子树至万德、白路至环州四级公路路基改造71公里,完成大西邑至已衣、樟子树至万德、白路至

7、拉务、平田至石碑河弹石路面铺筑105公里,建设乡村公路35公里,总投资2074万元。108国道永(仁)武(定)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273公里。 能源建设取得新业绩。累计完成投资13300万元,依尔格水电站机组投产发电,县城电网和一、二期农村电网改造结束,沼气、节柴灶、太阳能等新型能源利用步伐加快。完善西部地区农村电网建设(改造)工程启动。 城镇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累计完成投资22370万元,实施县城万吨供水工程、狮山路北段、明惠路、私营经济城、高桥等8个乡(镇)小集镇等工程建设,完成武康路南段、菜园河一期工程改造。启动了狮山南路工程。 各项改革继续深化,对外开放成效显著

8、农村税费改革稳步推进。2005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及附加、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改革成果得到有效巩固。国有企业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水泥厂、钛白粉厂等39家国有集体企业完成产权制度改革。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取得进展,审批程序逐步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财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设立了会计核算中心、政府采购办,政府报账和采购制度日趋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基本建立。教育、医疗卫生、城建、土地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城建、土地管理逐步规范。进一步理顺政府职能,县乡机构改革稳步推进。 投资环境逐步完善,招商引资步伐加快。“十五”时期,全县共引进冶金矿产、化工建材、旅游服务、绿色

9、产业等投资项目101个,累计利用县外资金22533万元。 社会事业发展加快,社会保障能力逐步加强 “十五”时期,全县科教、文体、卫生、计生等各项社会事业投资大幅度增长,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成效显现,武定“生命源”牌粒状复混(合)肥、武定“金星防水涂料”、武定花粉蜜酒3项工业产品获国家金奖,甘蓝、青豌豆、小荚荷兰豆、魔芋干片4项农产品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高寒冷凉稻区武凉41的选育及推广、高寒冷凉稻区武凉43的选育及推广、亚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及应用、武定森林植被及其资源、利用废弃物制备燃气液化气、亚麻屑栽培大球盖菇高产技术示范6项获州级科学技

10、术奖。科技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工业增效的支撑和促进作用增强。 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完成投资3479万元,改扩建校舍52111平方米,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初步建立,教育综合改革稳步推进,撤并校点129个,“三校重组”有序推进。“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8%,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100.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41.6%。 文体事业继续发展。实施民族文化精品和“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贫困县“两馆一站”建设工程、“千里边疆文化长廊”工程,新建县宣传文化活动中心、文化馆综合楼、图书馆综合楼、6个乡 (镇)文化站、45个村文化室,推出了以电视戏曲片

11、凤氏彝兰、大型彝剧凤鸣九天为代表的文艺精品,繁荣了民族文化事业。利用重大节日或民族传统节日举办一系列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达360场次,参与运动员达41000人次,改造县体育场,成功承办了州级“财政杯”、“电力杯”、“丰收杯”等篮球运动会。 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和公共卫生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完成投资1219万元,切实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助、卫生监督、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有效地控制了重大疾病的发生,国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72岁。 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得到加强。全面贯彻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深化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完善利益导向机制,认真落实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家庭“奖、优、免、补”

12、政策,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低生育水平,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建立耕地占补平衡机制,确保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生态环境逐步改善,认真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等重点生态工程,五年建设沼气池4600眼,植树造林28万亩,森林综合覆盖率达46%,工业“三废”污染治理取得一定成效,矿山生态治理工作稳步推进,水土流失面积明显减少。 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城镇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扩大,社会保障能力逐步加强。2005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100%,城镇失业保险覆盖率达38%,城镇从业人员医疗保障覆盖率为70%,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29

13、91人。 广电等其它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步伐加快,组建了云南广播电视网络公司武定支公司,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5.6%。邮政通信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民政、残联和气象等事业得到发展。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绩,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 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开展“文明城镇”、“文明单位”、“十星级文明户”、“文明社区”和“文明村寨”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了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重点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逐步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 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政府民主决策制度继续完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公开化不断提高。

14、行政执法机关依法行政意识、依法行政能力不断增强。司法改革稳步推进,公正司法水平、办案效率和办案质量不断提高。“四五”普法圆满完成,公民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成效显著。大力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扫除社会丑恶现象,净化社会空气,维护社会稳定。 政府自身建设逐步加强,行政能力不断提高 认真履行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建设勤政、廉政、务实、高效的政府,不断提高行政能力。严厉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坚决打击违法违纪行为,反腐倡廉工作进一步加强。严格执行云南省公务员八条禁令,机关作风不断改进。 第二节 主要经验和做法 “十五”期间,积极探索适合武定经济社会发展模式, 全县

15、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在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是武定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显著成就的根本。全县各族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锐意进取,克难奋进,实现了国民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实践证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二、吃透县情、明确发展思路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进一步深化对县情的认识,积极寻找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正视现实,看准优势,认真分析,提出了适合武定发展的“建三乡、兴五业,保稳定、促发展”的工作思路。 三

16、、夯实基础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协调发展的前提。始终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首位,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强农业、交通、通讯、能源、水利、文化、教育、卫生等基础建设,促进调整结构,加快社会发展。 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振兴武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优化环境,深化改革,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五、保持社会稳定是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保持社会稳定,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妥善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六、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措施。深化县情、科学决策是前提,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是关

17、键。 第三节 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回顾“十五”期间的发展历程,成绩的取得是全县人民顽强拼搏、共同努力的结果。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武定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不可忽视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发展基础薄弱、起点低、后劲不足,且不平衡;二是县域经济实力不强,内在机制尚未形成,缺乏规模企业和骨干企业,产业规模小,资源有效利用率低;三是开放水平不高,经济外向度低;四是财政困难,收支矛盾突出,县乡村债务沉重;五是农业投入偏低,农业基础仍然脆弱,农民增收难度较大,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六是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七是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大;八是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自我发展能力弱。这些都

18、对我县全力推进经济社会步入科学发展快车道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第四节 资源承载力和发展环境 一、支撑要素| 交通运输。全县有对外通道3条,108国道穿过境内4个乡镇,国道80公里,省道20公里,县乡公路里程达到362公里,公路总通车里程达1273公里。等级公路里程253公里,路面硬化里程155公里。 农田水利。全县有耕地26.6万亩,其中:水田10.3万亩,旱地16.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7.7万亩,水利化程度达48%。 电力。全县水电并网装机容量2.7万千瓦,待开发的小水电装机容量6.8万千瓦。通电自然村1616个,乡村通电率95.4%。 信息通讯。信息基础设施框架基本建成,

19、电话市话交换机总容量已达到30000门,数据宽带业务通达11个乡(镇)驻地,移动电话网络覆盖11个乡(镇)及交通主干道,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已达95.6%,实现电子政务内网与省电子政务网主站点的互联。 二、资源承载能力 土地资源。全县国土面积332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6.6万亩,林业用地286.8万亩。 水资源。全县属金沙江水系和红河水系,年平均径流深306.8毫米,平均径流总量9.2亿立方米,年产水量28.5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9.45万千瓦。中型水库1座、小(一)型水库16座、小(二)型水库49座,总库容7852万立方米。 矿产资源。已发现的有钛、铁、铜、铅锌、硫铁、稀土、磷、石

20、膏和木纹石等矿体,已探明铁矿储量2.5亿吨,钛矿储量269万吨(远景储量2000万吨),铜矿储量13.1万吨,硝矿储量5884万吨,木纹石储量34.8亿立方米。 森林资源。全县森林面积为274.5万亩,森林综合覆盖率为46%。有待开发的疏林地、灌木林地、宜林宜牧草地162万亩。 生物资源。主要有菌类、药材、花卉、特种经济树种、森林蔬菜等。现已查明常食野生食用菌70多种,拥有滇重楼等名贵药材500多种。 畜牧资源。全县草场面积为321.6万亩,理论载畜量为14.4万个黄牛单位。 旅游资源。有“西南第一山”、“中国佛教八小名山之一”美誉的国家AAA级风景名胜区,有待开发的水城河旅游区、新村湖旅游区

21、、金沙江峡谷旅游区、万松山旅游区、关坡欧式旅游度假区。 三、发展环境 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十一五”时期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一个阶段,这个时期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时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时期”。立足于武定发展所面临的宏观和微观背景,从国家和省州的区域政策、产业政策、投融资政策、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周边地区发展态势等方面来发现和把握机遇,寻找发展的突破口。 从国内环境看,“十一五”时期,我国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泛珠三角区域、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发展,中央全面实施中西部发展战略,支持西部地区发展优势产业,进一步加大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力度。同时,西部大开发108国道高速公路的建设惠及武定

22、。 从省内看,区域经济不断发展,有利于武定加快融入现代新昆明经济圈。 从州内看,在州提出的“十一五”规划中,将武定纳入了永武经济带,以钛矿、铁矿、木纹石开采加工为主的冶金化工业,以云白药基地为示范带动的中药材种植业,以高山反季蔬菜种植和壮鸡饲养加工为主的绿色食品业,以狮子山风景名胜区为主的文化旅游业被确定为全州的产业发展重点,将给武定县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机遇。 从县内看,第一,具备快速发展的条件。一是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在资金、建设项目、政策等方面,将有一系列优惠措施到位,可以加快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拉动经济更快发展。二是矿产资源富集,而开发利用规模小、起点低

23、,为综合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走精、深加工之路提供了物质基础。三是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为优势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四是消费结构升级、绿色消费渐成潮流,为绿色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第二,具备快速发展的基础。通过“十五”期间的努力,社会生产力、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台阶;市场供求关系、体制环境等发生重大变化,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部分民营企业已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开始进入扩张壮大时期,人民投资创业愿望十分强烈;干部群众的发展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已明显增强。第三,具备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力。虽然面临国内外市场竞争压力加大、经济增长动力不足、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矛盾突出等

24、严峻挑战,但是,全县始终围绕进入全州经济发展中上水平的目标,克难奋进,奋力追赶,全县人民迫切要求以更快的速度加快发展,只有加快发展,才能缩小与发达县市的差距,实现与全州同步进入小康。 总体上看,发展机遇大于挑战,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面临的矛盾与问题必须通过加快发展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第五节 武定县地位、作用和功能定位 通过对全县经济、区位、资源、基础、科教、交通、人才等方面进行全新审视,武定县地位、作用和功能定位如下: 一、经济定位。武定县是以钛、铁、木纹石为主的原材料生产基地,特色农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滇中旅游度假胜地,是典型的资源富集而发展缓慢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综合实力较低。 二、区位

25、定位。武定县毗邻省会昆明,位于云南与四川结合部,处于现代新昆明经济圈次区域和辐射层,是攀昆经济合作的桥梁和纽带,人居环境理想,城镇化水平低。 三、科技文化定位。历史文化积淀较为深厚,开发潜力巨大,科技创新、应用能力较弱,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四、发展阶段定位。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发展起点低、基础弱,处于工业化初始阶段。第二章“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总体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带来的历史机遇,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加快转变经济

26、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和谐武定。 第二节 发展思路 突出科学发展这一主题,抓住扶贫开发和结构调整两个重点,夯实农业、交通、城镇三大基础,发挥区位、资源、气候和文化四大优势,实施农业稳县、工业强县、科教兴县、开放活县、文化名县五大战略,依托108国道和现代新昆明建设,主动融入昆明经济圈,建设壮鸡之乡、砂岩之乡、白药之乡,振兴烟草种植业、畜禽养殖业、绿色产业、冶金矿电业和特色旅游业,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努力把武定建设成为经济特色明显,人与自然和谐,群众生活宽裕,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彝州中强县

27、。 第三节 总体目标 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十一五”时期,全县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9.5%以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34:33;非公经济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平均增长15%以上;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年平均增长4%以上;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平均增长10%以上;粮食总产量与“十五”末基本持平;肉类产量年平均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 社会发展目标。到2010年,“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中小学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75%,人均受

28、教育年限达8年以上;万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超过15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控制在7以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90%以上;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0.6万人左右;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提高到100%;城镇失业保险覆盖率提高到67%;城镇从业人员医疗保障覆盖率达95%;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7%以上;城镇化水平达到21%。 人民生活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长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5%;转移农业劳动力3万人;城乡居民人均预期寿命74.4岁;贫困人口逐年减少。 生态环境目标。到2010年,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10左右;全县森林综合覆盖率达50%以上;

29、“三废”治理达标率70%以上;退化土地治理率30%,矿山土地复垦率60%;县城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50%,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60%。 通过五年努力,把武定建设成为全省知名的砂岩石材基地、钛产业基地、特色农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和滇中旅游度假胜地,推动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全力推进武定经济社会步入科学发展快车道。 展望2020年,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远景目标是:围绕建设全县各族人民小康社会目标,着力抓好一个调整(结构调整),建设两大基地(云南著名的木纹石基地、钛业基地),加强三大基础(农田水利、交通能源、城镇建设),发挥四大优势(区位、资源、气候和民族文化),振兴五大产业(烟草种植

30、业、畜禽养殖业、绿色产业、冶金矿电业、特色旅游业),实现六大目标(GDP年平均增长10%以上,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年平均增长5%以上,城市化水平达到30%,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6%以上,基本消除贫困)。 第三章 生产力发展布局 按照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十一五”期间,武定县域经济和生产力发展布局的总体思路是:充分发挥武定“四大优势”,以昆明市、攀枝花市及周边县市的产业发展和市场为依托,以县城为中心,以交通网络为纽带,构建 “1234”的生产力格局,即:一条物流大通道、两条经济走廊、三条经济带、四个产业发展区,形成产业重点突出、优势互补、相互渗透的经济发展布局。 一、

31、构建一条物流大通道 以“108”国道高速公路为依托,充分发挥武定处于昆攀经济带中部的桥梁纽带作用和矿产资源优势,加强跨区域合作,建设矿产品、特色农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构建滇川物流大通道。 二、建设两条经济走廊 依托狮子山旅游资源和武定县城至禄劝县城的区域经济格局,建设旅游经济走廊和武禄经济走廊。 1、旅游经济走廊:以狮子山为中心,东连禄劝县轿子雪山风景区,西接元谋县土林风景区,沿“108”国道高速公路,建设狮子山响水箐新村湖旅游经济走廊。大力开发沿线民族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旅游业。 2、武禄经济走廊:沿武定县城至禄劝县城,依托现有服务业发展格局,加强两县县域经济的合作与沟通,突破行政区划约束,建

32、设武禄经济走廊。 三、构筑三条经济带 依托交通网络,沿交通主干道构筑狮(山)猫(街)经济带、狮(山)白(路)经济带、长(冲)己(衣)经济带,使特色产业、支柱产业逐步向三条经济带集聚,同时,逐步转移县城周边的重工业。 1、狮猫经济带:沿新“108”国道高速公路狮山镇至猫街镇一线,充分发挥新“108”线便捷的交通条件和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冶金矿产业和化工工业。 2、狮白经济带:沿老“108”国道狮山镇至白路乡一线,依托木纹石矿区和现有的建材加工企业以及云南白药武定基地,重点发展木纹石为主的建材工业和中草药种植及加工业。 3、长己经济带:沿长冲至己衣乡公路一线,依托沿线丰富的土地资源和特色农

33、畜产品,重点发展种养殖业及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业。 四、构建四个产业发展区 结合县内不同类型的自然生态功能、资源分布状况和产业发展现状,按照产业标准化发展的原则,以村委员会(社区)为基本单元,构建旅游服务业发展区、矿产资源开发区、生态农业发展区、热区经济作物发展和生态保护区。 1、旅游服务业发展区:以县城为中心,逐步向狮山镇范围内的周边拓展,依托狮子山、响水箐、新村湖、水城河风景区和少数民族文化资源,重点发展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将县城建成“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园林小城镇和滇中旅游度假胜地”。逐步转移冶金、化工工业,适度发展农特产品加工业。该区包括狮山镇中马、西门、南街、北街、狮高、狮山、恕德、新村、

34、西和、乐美,猫街镇白云庵、大麦地,插甸乡水城共13个村(居)民委员会。国土面积184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5.5%,人口44676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6.9%。 2、矿产资源开发区:狮山、插甸、高桥、猫街等乡镇是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区,区内矿产资源丰富,重点是充分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加大力度搞好区内的矿产开发与保护,整合资源,走规模化、高精深之路。该区包括狮山镇铺西、香水、白邑、乌龙、古柏、椅子甸、禄金、滑坡、羊旧,插甸乡插甸、和尚庄,高桥镇唐家,猫街镇永泉、七排、大厂,白路乡小井,田心乡鸡街子共17个村民委员会。国土面积395.4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11.9%,人口40100人,占全

35、县总人口的15.1%。 3、生态农业发展区:区内气候温凉,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森林植被较好,适宜发展种养殖业,是粮食主产区。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重点是依托云南白药集团等龙头企业,发展中草药、武定壮鸡、食用菌、高山反季蔬菜等特色农畜产品,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该区包括狮山镇麦岔、夭鹰、九厂、姚铭、陈官、贺铭,插甸乡安德、古普、哪吐、增益、老木坝、上沾良、安拉、康照、乐茂河,猫街镇猫街、白子、仓房、汤郎、半山、龙庆关、秧草地、麦地冲、五柞甸、三家村,高桥镇高桥、花桥、海子、老滔、勒外、大村、马鞍、石腊它、高姑拉、尼嘎古、弯腰树、西菊拉、树沟、己梯、小河、庄良,白路乡白路、平地、毕

36、家、岔河、中村、古黑、营盘、三合、洒布柞,万德乡自乌、团碑、马德平、宜安拉,己衣乡资亨、分耐、平山、汤德古以及环州乡和发窝乡全部,共77个村民委员会。国土面积2251.9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67.8%。人口13397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0.6%。耕地面积150551亩,其中水田49913亩,旱地100638亩。 4、热区经济作物发展和生态保护区:己衣、万德、东坡和田心4个乡位于武定县北部,属金沙江河谷地貌地区,山高谷深,立体气候明显,生态破坏严重。重点是在搞好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热区气候资源优势,发展热区经济作物。该区包括田心乡田心、火嘎、鲁期、德德卡、利米、普龙,万德乡万德、

37、支卧、胜德、岩脚,己衣乡己衣、板桥、新民、罗能、更德以及东坡乡全部,共23个村民委员会。国土面积490.7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14.8%。人口46146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7.4%。第四章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第一节 做优农业,切实解决“三农”问题 按照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思路,坚持“农业稳县”发展战略,遵循“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稳定发展“烟草种植业”,适当压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努力培育壮大畜禽养殖业、绿色产业和中药材种植业,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加快农业产

38、业化,发展现代农业,不断增强农村经济实力,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十一五”时期,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5%,到201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县GDP的比重达33%。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按照统一规划、注重发展、统筹协调、操作性强的原则,选择群众积极性高、集体经济强的自然村,结合城镇化进程,积极开展以建设小康村、文明村、和谐村为目标,以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特色化、住宅新型化、道路房屋整洁化、村风民俗文明化、团结互助和谐化为途径的新农村建设活动,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根本任务,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

39、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真正树立一批投入少、效果好、有特色、能推广的好典型,走出一条具有武定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路。 坚持从武定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模式,建设一批示范点。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巩固和提高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着力解决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和中小学生辍学问题。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造、新建民居,配套建设文化室、卫生室、活动场等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农田水利、乡村道路、农村通信、农村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着

40、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二、优化种植结构,提升传统产业,培育绿色产业 围绕2010年实有耕地27万亩的目标,在确保年粮食产量基本持平的基础上,逐步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粮经比例达到62:38。种植优质稻5万亩、反季蔬菜2万亩、早洋芋2万亩、早青蚕豆1万亩、早青豌豆1万亩、油菜1万亩、香蕉5000亩、青枣5000亩、珍稀食用菌100万平方米。同时扶持一批集农产品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龙头企业,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稳步发展绿色食品业,认证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提高产品档次和市场竞争力。以武定春江珍稀菌有限公司为龙头,建设“悟康”牌人工食用菌绿色食品种植基地;以狮山镇为主建设“九乡园”牌

41、无公害优质稻基地;以白路乡、发窝乡为重点建设“云路”牌高山反季蔬菜基地。到2010年,种植业增加值达到2.5亿元,占全县GDP比重达到14左右,年均增长2%。 三、建设优质烟基地,稳定发展烟草种植业 烟草种植业是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企业增效的主要产业,对全县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科技进步、基础建设等方面具有极大的贡献。围绕种植面积5至7万亩、单产120至140公斤、收购总量600至700万公斤、产值6000至8000万元、上等烟合格率70%以上的目标,按照提高质量、稳定规模、择优布局、分类指导的思路,狠抓优质烟基地建设,推广各项栽培新技术,提高人工增雨防雹作业水平,稳步增加群众收入。 四、以“壮

42、鸡之乡”建设为重点,培强做大畜禽养殖业 武定鸡是一个驰名的优良地方品种,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开发潜力,继续保护和开发“武定鸡”这一优势特色农产品,确保“壮鸡之乡”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依托壮元红禽业有限公司、民祥养殖厂等龙头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发武定壮鸡,同时加强畜禽良种繁衍保护体系和疫病防治体系的建设,发展饲料种植和畜产品的深度加工。大力发展商品猪、牛、羊和中蜂生产。“十一五”时期,肉类产量年平均增长10%,到2010年,肉类总产量达6022万千克。 五、建立森林生态体系,推进林业产业化,发展中药材种植业、加快“白药之乡”建设步伐 按照“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

43、现代林业发展方针,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大力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强林业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能源建设,开展二类森林资源调查。完善退耕还林,恢复森林生态补偿机制。注重特色,突出重点,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依托云白药集团,充分发挥其科研、示范、经营平台的作用,开发我县林下资源,以白路乡为中心建设1万亩重楼、红豆杉、草乌等中药材种植基地,加快“白药之乡”建设步伐。2010年森林综合覆盖率达到50%,林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3%。 六、强化产业配套服务,提高农业服务水平 建立健全农、林、牧、渔业病虫害防治、新技术的推广等服务体系,加大对优质、高产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

44、范和推广力度,通过科技信息的服务,全面推进农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加大农机推广力度,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加快建设武定县农产品交易中心,构建农产品流通体系,提升农特产品的宣传、质量监测、认证、交易、信息等服务平台,扶持兴办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发挥龙头企业、职业学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技推广中的作用,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普及率。认真组织实施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工程,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七、依法治农,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 完善农机监理、种子(苗、畜禽)、动植物检疫、林政、森林公安等执法体系的建设,广泛宣传农业法律法规,运用法律手段,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生产资料和各种破坏农业生产的行为,使农业生产逐步

45、走上法制化的轨道。加强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建设,按照“面向市场、制定标准、质量监控、注重品牌”的现代化生产方式,从产前生产资料供应、中耕管理规程到产后的分级、加工、包装、储运,建立一套严格的标准体系,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八、深化改革,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稳定并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保持农户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不变,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坚持有偿使用原则的前提下,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实践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坚持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推进县乡机构和农村义务教育改革。积极探索县乡财税管理体制改革

46、,加大税收征管力度。深化农村金融体制和流通体制改革,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继续实行村务公开,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按照市场运作的方式,扶持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强基层组织的服务功能。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惠民政策,采取综合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一是发展产业促增收。立足武定实际,通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充分发掘农业内部的增长潜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二是培植龙头促增收。通过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使农民群众从加工环节受益。三是扶持协会促增收。发

47、展壮大农民专业协会,组织和引领群众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降低市场风险,增加农民收入。四是劳务输出促增收。不断完善劳务输出机制,加大农民工技能培训,通过组织国内外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五是开展帮扶促增收。通过党政干部和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帮助寻找发展路子,解决实际问题,指导和帮助群众增加收入。 重点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万亩农业基础设施建设、5万亩优质烟基地建设、2万亩夏秋高山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1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100万平方米珍稀食用菌种植基地、林业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武定鸡产业开发等项目。 第二节做强工业,舞活发展龙头 以钛系列产品开发为重点,积极引进扶持大企业(集团)参与全县工业行

48、业和矿产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打造武定“矿产资源富县”新形象,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切实提高县域工业的规模、质量和效益,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以实现工业跨越式发展为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以工业促进地方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农村劳动力得到转移,带动第一、第三产业稳步发展。到2010年,全县工业增加值达到4.6亿元,占全县GDP的比重达30%左右,年平均增长20%,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3.8亿元。 一、突出改革改制,实现体制创新 突破体制障碍,是加快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按照“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快速推进、稳步实施”的要求,进一步加大

49、企业改革改制力度,不断增强工业发展活力。首先,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地的推进企业改革,为企业做大做强构筑良性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巩固和扩大改革改制成果。第二,着力推进技术创新,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扶持鼓励企业引进应用高新技术,增强产品科技含量。尽量压缩生产技术落后、资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的生产企业,鼓励有效存量资产向优势企业和产品转移。第三,积极创新投融资体制,创建优良的投资环境,储备优势开发性项目吸引外资。 二、整合矿电资源,做大冶金矿电业 培强做大矿电业是全县发展工业的主要任务,对带动武定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 布局不合理、企业数量多但规模小、科技含量低

50、、开采企业多但精深加工企业少、生态破坏严重、产品附加值低、税收流失严重、资源利用率低是全县目前冶金矿产业的基本现状,整合矿产资源已势在必行。第一,对全县矿产资源储量、开采、加工进行科学的可行性论证,制定矿产业长期发展规划,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第二,对那些开采粗放、规模较小、资源回收利用率低于国家标准、生态破坏严重的采矿企业限期整改,整改不达标的坚决予以取缔。第三,加强执法力度,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按照“谁开发谁治理和有偿使用”的原则,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国家、企业和农民共同受益。第四,走集团化集约化经营道路,以股份制等多种形式重组采矿企业,组建集采选、加工为一体的企业集团,使采

51、矿企业逐步向矿产品精深加工延伸,确保开采与加工基本平衡,增加矿产品附加值。第五,推进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发挥资源消耗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第六,加强矿产资源税收征管,减少税源流失。通过对矿产企业的综合整治和重组,逐步缓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破坏的矛盾,推动可持续发展。 加大水电资源开发,支持水电企业扩大生产,依托滇能集团,积极发展小水电产业,加快猛果河流域三级电站建设、河门口四级电站改造步伐,使武定成为楚雄州小水电能源基地。同时,积极配合做好乌东德电站项目前期工作。 三、培强重点产业,优化工业结构 一是改造提升钛产业。坚持“扶优扶强、环保低耗”原则,引进云南冶金集团建设年产8万吨高钛渣生产线,

52、扶持玉飞达钛业有限公司建设2.6万吨钛白粉生产线和云南兴棱钛业公司建设3万吨钛白粉生产线,建成全省知名的钛业基地。二是培强壮大铁矿采选加工业,突破铁矿采选“瓶颈”。配合楚雄州钢铁工业发展战略,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以武定鲕状赤铁矿和硫铁矿采选冶技术为重点,开发利用丰富的铁矿资源,建成楚雄州钢铁产业的原材料供应基地。三是规范开发木纹石产业。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加快“砂岩之乡”建设,培强做大南华石材等龙头企业,以提高木纹石资源利用率和精密板材加工为重点,扩大板材生产能力,建成全省知名的木纹石基地。四是加快发展中药材产业。依托云南白药集团武定基地的辐射作用,以云南白药集团为龙头,努力发展壮大集种植推广与

53、加工为一体的中药材产业,把武定建设成为全省知名的中药材生产基地。五是培植特色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立足“武定壮鸡”、食用菌等优势特色农畜产品,培强壮大和引进武定壮鸡加工厂、春江珍稀食用菌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业,将武定建设成为颇具特色的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六是稳步发展化工工业。加快安宁化工厂武定分厂年产膨化炸药1万吨的技改扩建生产线建设。 第三节做大特色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立足优势,突出特色,保护先行,合理开发,将旅游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激活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重点发展商贸业、房地产业、社区服务业和金融保险业,全力提升三产业的发展水平

54、。到2010年,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60万人次;第三产业增加值达5.7亿元,占全县GDP的比重达33%左右,年平均增长9%。 一、以狮子山风景区为重点,搞活特色旅游业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经营发展思路,突出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人文景观四大特点,并注重观光 、休闲度假与康体、科考、美食、购物、娱乐及环境的协调发展;以“西南第一山”、“古柏苍翠狮子山,国色天香牡丹园”作为旅游形象理念,以开发“观光旅游产品”、“度假旅游产品”为重点,精心打造集“生态休闲、佛教圣地、牡丹花园、民族风情、历史文化”五位一体的旅游朝阳产业。 1、整合旅游资源,加快体制改革。按照“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

55、营”的原则,加大景区改制力度,在有利于加强自然和人文资源保护的前提下,将景区变成企业化运作的经济实体,形成统一协调、规范经营、竞争有序、高效运作的旅游管理体制,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 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黄金旅游线。按照“突出特色、深度开发”的要求,实行投资方式多元化,融资来源多渠道,灵活、广泛的筹集旅游发展资金。在搞好狮子山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把狮子山风景区改造、提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进一步加快响水箐、水城河、新村湖、关坡等一批重点景区景点的水、电、路、通讯等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和景区景点的综合配套服务功能,提高旅游承载能力;打造“一心二线三区”的旅游布局,形成由南部通过

56、主要交通干线向县城北部拓展的旅游资源开发态势,把武定建设成为楚雄州品牌旅游区和承接滇中旅游圈的重要连接点。 3、坚持产业联动战略,提升旅游产业层次。发挥旅游“一业带多业、多业促发展”作用,按照“食、住、行、游、购、娱”一条龙的要求,抓好餐饮、住宿、运输、商业、综合服务等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做好旅游产品和旅游商品文章。 4、实施品牌营销战略,打响特色旅游品牌。树立精品理念,以狮子山的深度开发建设为重点,突出“名山观光、圣地度假”的主题形象,利用“中国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彝族火把节”、“ 牡丹花会”等为主的特色节庆活动,加大旅游产品的市场营销,打造旅游核心产品和响亮品牌,形成整体品牌优势,增强

57、旅游产业实力。 重点实施中国精品牡丹园改造、滇中度假山庄、旅游经济走廊等项目。 二、发展壮大服务业,提高服务水平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的发展方向,拓宽领域,规范管理,扩大就业,搞活流通,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 1、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业层次。改造提升餐饮住宿、文化娱乐、修理装配、商业等传统服务业,促进金融、保险、会计、咨询、中介、法律等新型服务业的发展,推行连锁经营、超市经营、网上销售,推动行业内部的兼并与联合,创建商贸、餐饮等服务业集团。继续推进住房改革,加大普通商品房和经济实用房的建设力度,促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加快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大力发展社会服务业,组建社会服务公司、社区

58、服务公司等,促进社区服务产业化、规范化,为城乡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生活服务,全面提高服务行业的质量和效益。 2、加强信息化建设,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切实采取各种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快运用信息化手段,整合传统流通、运输资源,加快形成现代化物流配送系统。加强传统服务业的指导和投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大改革力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商贸流通和招商引资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快服务业发展。 重点实施县城综合市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项目。 第四节 夯实基础,增强发展后劲 充分利用国家继续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切实加快全县水利、交通、电力、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到2010年,力争基础设施实现由“瓶颈”制约转

59、变为基本适应发展要求。 一、建立有效的水利保障体系 坚持综合治理与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推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升水利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促进节水型社会的建立。始终把握“以蓄为主,蓄、引、提并重,兼顾排洪排涝任务”的水利发展方向,转变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深化水利体制和水管体制改革,努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饮水安全、防洪安全、粮食用水安全、经济用水安全和生态用水安全的需求。到2010年,全县水库总库容达1亿立方米左右,有效灌溉面积16.8万亩;县城日供水能力1.5万立方米,乡镇集镇日供水能力0.5万立方米;解决农村饮水安全21万人;建成农村中级电气化县,

60、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3.5万亩。 重点实施己衣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上响水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旱粮水浇工程、六小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等项目,争取新建羊旧中型水库、分洲小(一)型水库。 二、构建便捷的交通网络体系 遵循“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方针,坚持“集中资金保重点、提高等级保畅通”的原则,按照“突出干线、统筹城乡、完善网络、坚持标准、效益优先”的要求,因地制宜,提高公路等级,增强通达能力,改善城乡交通条件,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公路建设重点向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旅游开发的精品景区和投资项目集中的地区倾斜,建成以国道、省道高速路为主

61、,县乡油路为辅的“两横两纵”公路体系,基本形成以公路为主体、航运为补充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到2010年,全县通乡镇公路路面硬化率达100%;乡村道路畅通率达90%;县城建一个功能齐全的客运服务中心站,基本建成10个农村客运站。 重点实施县乡公路路基改造工程、路面硬化工程和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建设等项目。 三、完善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安全生产为基础,以发展为核心,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农网、城网改造为重点,调整电力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开拓农村电力市场,进一步优化农村电网结构,不断提高农网装备技术水平和自动化水平,为全县社会、经济环境的进一步持续协调发展提供充足、稳定的电力保障。

62、在快速推进电力建设的同时,要积极推广普及沼气、太阳能等新型能源,不断优化能源供应体系。到2010年,县内水电装机容量达3.055万千瓦,县内自给年供电量达10994万千瓦时,县级电网的供电可靠性达99.9%,农村80%农户使用电力、沼气等清洁能源。 重点实施完善西部地区农网改造、输变电线路改造、解决未通电自然村等项目。 四、建设安全的信息网络体系 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促进电信、有线电视、计算机网络的“三网融通”和资源共享。大力发展光纤同步数字网,完善通讯传输网,加快有线电视网的双向改造,积极推进数字电视的发展,实现城乡有线电视光缆联网和数字电视平移。加快电子政务网、科技信息网和电

63、视节目数字化等工程建设。全县各乡镇和部分农村全面开通宽带网。基本建成县级各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的门户网络,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形成电子政务专网以及政务资源数据库,开发各类业务应用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形成一个技术优良、功能齐全、方便实用的快速综合信息网络。到2010年,通信光缆总长度1350公里,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35000门,数据通信网络端口总数发展到400个,移动电话用户达到9万户,行政企事业单位上网率达到90%,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7%。 重点实施信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电子政务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项目。 第五节 加快结构调整,提升经济质量 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是产业结构,主要围绕“培高调优农业,做大做强工业,拓宽搞活服务业”的思路,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继续推进“三乡五业”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扶持壮大服务业,实现以农业为主向以二、三产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继续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依托优势资源,用足用好各项优惠政策,继续做大做强内外贸易、金融保险和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