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结合部初中生的存在问题(共3页)

上传人:20022****wzdgj 文档编号:47181296 上传时间:2021-12-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城乡结合部初中生的存在问题(共3页)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城乡结合部初中生的存在问题(共3页)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城乡结合部初中生的存在问题(共3页)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城乡结合部初中生的存在问题(共3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乡结合部初中生的存在问题(共3页)(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浅谈城乡结合部初中生的存在问题及辅导对策 发布者: 赵翠红 发布时间: 2012-11-27 19:17:24 我校地处郊区,绝大部分学生是农村孩子,而且大部分家长外出打工、经商,孩子由年迈的公婆、外公外婆管理,还有部分学生是来自外县,父母不在身边,就与学校管理脱节。造成家庭教育环境差,家长缺乏教育方法,子女无人管的现象相当严重。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非打则骂;有的家长则对孩子过分溺爱,听之任之,认为长大能挣大钱即可;有的家长不遵循子女身心发展规律,放松品德教育。特别是学生进入中学时代,学习负担重,竞争激烈,加上青春期自我意识增强,感情容

2、易冲动,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相当比例的中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一旦遇到外界的刺激和诱惑,常常表现出偏激的心态甚至发生越轨行为。在城乡结合部中学,学生多数为外来工子女他们跟随父母来到城市,但早期“留守”生活造成的亲情欠缺、隔代寄养带来的教育隐患,再加上特殊的生活处境使得他们的心理问题更加突出。因此,我们必须研究如何帮助这群学生学会控制,学会调节,学会适应,这是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的基础。一城乡结合部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及成因城乡结合部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呈现“两差”,“一欠缺”的现状。“两差”之一是:行为习惯差,主要表现为:果皮纸屑乱扔乱丢,脏话粗话张口就是,打架斗欧家常便饭。“两差”之二是

3、:学习习惯差,学习缺乏自觉性,总是要老师督促他们学,上课缺乏认真听,认真想,认真做的良好习惯。更不要说有自己去探究、学习、构建知识体系的学习习惯。“一欠缺”就是思想意识欠淳朴,主要表现为城市、农村的孩子互相歧视,部分学生沾上黑社会习气,骄横野蛮,满脑子坏水;还有的学生抵制不住诱惑,沾上流氓习气,流里流气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归结起来大致有三方面:1、区域环境因素:城镇周边地区流动人口多,人员复杂,人际关系淡漠。网吧、茶馆、美容屋、录相厅等场所引来大批三教九流的人群,有奸诈狡猾的小商小贩,有好吃懒做的三陪女郎,有不择手段谋取钱财的小偷小盗,有好逸恶劳的地痞流氓。小学生本就模仿性强,没有识别能力,不能

4、辨其真伪,因而就良莠不分,不假思索地仿照,养成不思进取的不良习气。2、家庭教育滞后。城乡结合部的家长素质参差不齐,绝大部分家长不注重对子女的正确教育,同时也不具备正确、科学教育孩子的素质和方法。有的家长挣钱意识强,教育孩子意识差,整天只顾向“钱”看,而对孩子的品德、学习不闻不问听之任之。现在的独生子女多,家长过于娇惯、溺爱,要钱给钱、想啥是啥的习惯导致孩子意志薄弱,好吃懒做,唯我独尊。有的家庭贫困,而这些家庭的家长素质又不高。对幼小的孩子不能正确引导,以致他们的子女自卑、狭隘,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而导致不健全的心理。还有因家庭的变故,如:父母不和离异重组等对孩子的教育带来不良影响。再者,留

5、守儿童缺乏家庭的温暖,缺乏父爱和母爱,给孩子的心灵带来极大的创伤。 3、学校教育重智轻德还依然存在。城乡结合部学校的现实是:生源来自不同阶层的孩子,基础差异大。部分学校为了所谓求生存而片面追求考试成绩,或多或少地忽视了儿童的思想教育。这些学校在抓学生思想品德时说空话、大话的时候多,抓具体落实的时候少;注重形式的时候多,落到实处的时候少;抓宏观的多,抓微观的少。总不象抓智育那么具体实在。 二城乡结合部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四大策略目前,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已初步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现就针对城乡结合部中学生特点,提出如下思想品德教育策略:1、净化社区环境。学校、社区、公

6、安密切配合,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关闭学校周边的网吧、游戏厅、娱乐场所,取缔黄、赌、毒。建立符合中学生年龄特点的文化、娱乐设施,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和劳动,开展有益的文娱活动。丰富小学生的文化生活。2、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让家长参与管理。家庭教育在城乡结合部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言行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学校要把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与社区密切合作,办好家长学校。广泛宣传家庭教育的功能,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让家长以爱影响孩子

7、,改变那种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放手不管、任其发展的不良做法。要求家长对子女不迁就、不护短、不放纵。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取得一致性,共同管理,密切配合,共担责任。3、充分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学校是城乡结合部中学生的品德教育的主阵地,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并且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学校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有效地开展德育教育。老师应充分利用已有资源进行德育教育,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学校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师素质,以适应新形式下学生的成长。(1)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德育队伍。老师的人格是学生的镜子,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言行。因此,教师

8、队伍的建设尤为重要。学校要求全体教师要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认真贯彻教育法、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热爱每一个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言传身教、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同时学校还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责任感。制定和完善班主任考核制度,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把班主任这支德育队伍建设好,让其真正发挥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主体作用。(2)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首先是要重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部分学校在国家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仍然有重统考科目、轻非统考科目的应试教育思想。我们应切实重视小学生的品德教育,不断改进品德与生

9、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方法和形式,采用中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机地结合起来,教会学生做人。同时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也要不断渗透品德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人物的精神,学习具有学识渊博、实事求是、勇于创新、自觉守纪、不怕困难等优秀品质,培养其自觉、果断、诚实的意志品质。(3)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城乡结合部的学校要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种富有趣味性的课外文化体育活动、怡情益智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和力所能及的公益性劳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丰富课外生活。要把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二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利用

10、626、“126”等节日组织法制禁毒主题,对学生进行法制和禁毒教育。学校还要把品德教育与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优化环境意识,从小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加强对学生进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封建邪教”的教育,坚决防止邪教进入校园。(4)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选择教育方法。对农村的学生应培养其自制能力,要有抵御外界干扰和不良风气侵蚀的能力。针对城市学生应培养其独立生活、善于思考的能力和坚强持久的意志品质。同时,对不同学生应因材施教,如:对轻率、马虎的学生,应培养其冷静、沉着、细心;对怯懦、腼腆的学生,应培养其大胆勇敢;对半途而废的学生、应培养其有恒心、有毅力;对冲动的学生,应培养其学会克制,对心

11、胸狭窄的学生应培养其大胆、宽容。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应多给予表扬和鼓励。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从多方面去挖掘其闪光点,适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并给予其创造展示才能的平台,使其有优越感,培养学生不怕失败,在胜利面前不骄傲,在失败后不气馁的良好品质。总之,教师应想方设法改变中学生品德方面存在的不足,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4、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自我教育 城乡结合部的中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既要有教师、家长、社会的共同教育,还必须要发挥其自我教育的主动性。 (1)引导学生自觉立大志,树立远大的目标,明白持之以恒才能成功的道理。知道成功的人首先要有好的意志品质。(2)培养学生自觉克服不良习惯,战胜自己的信心。正确对待成败,做到胜不骄、败不馁。(3)逐步形成取舍性对待品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对不良风气坚决抵制。 总之,城乡结合部中学生德育教育不得不让我们正视和反思。只有充分调动社区、家庭、学校和学生内部的积极性,才能让未来的花朵树立远大理想,磨炼坚强的意志,形成健康的心理品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家庭的好孩子、学校的好学生、社会的好少年。 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