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旁的橡树》说课稿

上传人:xg****9 文档编号:47164400 上传时间:2021-12-1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路旁的橡树》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路旁的橡树》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路旁的橡树》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路旁的橡树》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旁的橡树》说课稿(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路旁的橡树说课稿路旁的橡树说课稿1一、说教材本文讲述的是一棵粗壮,结实、挺拔的橡树的故事。在南北的两座大城市之间,准备修一条公路,在公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工人们遇到一棵高高挺立的橡树。为了保护这棵树,筑路工人与工程师经过精心的设计,在不改变筑路计划的前提下,公路在橡树边拐了一个马蹄形的弯儿,既保护了这棵橡树,又圆满完成了筑路计划。这个故事,表现了人们对一草一木的珍惜,赞扬了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环境保护意识。二、说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特别强调三个维度的有机整合,基于以上设计理念,以及中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认知水平的特点,在教学

2、中我拟定了以下几点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读流利课文。2、自主学习,潜心会文,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3、静心涵咏,读中感悟,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学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以上目标着力反映知识与能力,强调过程与方法,同时,注意本文的价值取向,我想能较好的反映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三、说教学重难点基于本文是略读文章,我拟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独立自主地阅读文章,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的一种高尚的心,联系实际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四、说教法学法教无定法,教必有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言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的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

3、现新课程中知识和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这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主要采用“导读法”,“质疑法”等教学方法,引领学生参与,感悟文本,使语文课堂充满自主的气息,探究的味道。比如以“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你有没有发现这句话中的矛盾之处?”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阅读反思,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堂的开放性和语言课与生活与社会相结合的特点。五、说教学流程:本课我预设1课时完成。下面我将详细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一)、揭题存疑1、直接板书课题:路旁的橡树。

4、2、引导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想提吗?(预设学生提出的问题有:这是一颗怎样的橡树?它和我们有什么关系?人们是怎样对待它的?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棵橡树呢)(“疑”是“研”之源。围绕学生质疑的问题来开展阅读研究,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阅读研究更有意义,也更有情趣。)(二)、初读初读释疑1、自由读课文,画出难读的,难理解的词语。2、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先自己试着划划找找答案。3、交流:1)、提出难懂的词语,互相交流理解。(如:平坦,延伸、沉重、楔子、责备、不约而同等)2)、交流读文后对刚才所提问题的思考,板书: 工程师 修路路旁的橡树工人们 保树马蹄形(这环节的设计是第一层次的质疑和解疑,其

5、实已经实现了对文本的初步感知,从整体上解读了课文的脉络和主要元素。对略读课文的教学来说,粗知是自主深入阅读的基础。)(三)、引发质疑1、简介本文作者苏霍姆林斯基。2、引发读文中的矛盾。1)、导入:这么一位享有盛誉作家,却在文章中落下了一个“败笔”。课件出示句子:它像箭一们笔直,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2)、师:你有没有发现这句话中的矛盾之处?学生通过朗读,发现同一句中,出现了“笔直弯曲”这一矛盾之处,这“只在一个地方”是指什么?3)师再切入:苏霍姆林斯基为什么这样写呢?(这一环节,抓课文解读的“矛盾点“切入,用问题推进学生的阅读思辨,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以便更多角度开拓学生的认知空间)(四

6、)、自主研读,提示文旨,分六步设计:1、确定研读目标。它像箭一样笔直,但中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1)、“只在一个地方”是什么地方?2)、为什么“弯曲成马蹄形?”3)、作者为什么这样写?2、交流研读体会3、片断品读4-7自然段。1)、抓住重点词句,通过朗读,品味语感。A、(1)工程师向工人们走来,他什么活也没对工人们说。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2)工人们也沉默不语。工人们也学生地叹着气。师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研读,感受工程师和工人们的无奈和犹豫不决,板书:犹豫不决。B、工程师拿出一根楔子,走到离橡树100米的地方,把楔子打进了地里。“现在谁也不会责备我们了。”

7、他轻声说。引导从这些表情动作的词语中,体会工程师保护橡树的坚决和义无反顾。板书:义无反顾。4、创设情境,换位体验导入:工程师明明知道计划是不可修改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他那么做?他想到了些什么呢?你能来真实这个“空白”吗?出示: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工程师拿出一根楔子,走到离橡树100米的地方,把楔子打进了地里。1)、讨论铺垫(想到了橡树的作用,橡树的生命力,想到了)2)、试写。3)、交流。5、有感情地朗读4-7自然段。6、小结:作者这样写:“它像”突出强调了人们的良苦用心,赞扬了人们为树让路的决心。(这一环节着力于激活表态的文本,促进师生的创造和拓展,从切入点引出“空白点”,发展点,在比较

8、品味、想象,朗读中实现,从解读文本到超越文本,实现语言文字情怀的共同构建。)(五)、情境渲染,提升主题1、课件播放一组人与自然和诣相处,保护环境的图片。2、最后定格在课文中的插图:想象说话训练。一条宽阔的沥青公路从( ),它像箭一样( ),因为这里挺立着( )。( )(什么人)过往到这里看到( ),( )地赞叹:( )3、进入情境,主泛交流。(赞叹筑路人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品质,赞叹他们美丽的心灵,赞叹他们善于思考,巧妙设计,为树让路4、师:这么多人事先没商量却见解高度一致,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不约而同)5、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最后一段。6、以歌曲美丽的心灵结束本课。路旁的橡树说课稿2一

9、、 说教材解析本课是义务教育小学汉语文试用教材四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讲读课。课文通过写筑路工人和工程师为了保护路旁的橡树,想办法把一条本应笔直的公路在橡树生长的地方变成了马蹄形的事,赞扬了工程师和筑路工人自觉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美好的心灵。本课要求2节课完成学习任务,我要讲的是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学习本课要求认读和会写的汉字,理解带有生字的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并正确读课文。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随即应变的能力。情感目标: 从筑路工人的行为中受到启发,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思。三、 说教法(1)、联系生活法。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出 “树的作用”

10、,还有乱砍滥伐现象,并说出自己的建议。(2)、直观演示法。教师利用形象,生动,直观的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围中学习。充分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能更好,更快,更深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四、 说学法合作,讨论学习法。围绕预习卡(一)组内展开讨论,交流,并在小组内完成总结,归纳表。这不断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及学习积极性。还将学生的智力互补,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五、 说教学流程(一)、提问导入,揭题引标板书 “树”后,提出 “树有什么作用”, 从此引入正题。(二)、读读议议,完成目标1、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明读全文,并提

11、出思考题 “你觉得课文中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地方? 为什么?” 然后要求读自己印象深的句子或自然段,并说出理由。此环节主要是使学生通过回答问题,不仅练读了课文,还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2)、通过展示 “橡树”引出第三自然段。此环节是要让学生多读课文的重点段,并知道这棵树到底如何,从中体会保留这棵树的意义,还可以从中引出带生字的词语。(3)、学习汉字A、 分组交流预习卡(一),从中总结共同完成归纳表,最后组长汇报组内的交流学习内容。这样可以检查预习情况,也从互相交流中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B、 在组长汇报中,抓住几个重点进行扩展。这样可以突出重点,使学生加速记忆,巩固学习。C、 巩固汉字:枪读汉字

12、,并多组词。(有时间限制)(三)课外延伸(1) 自由读课文,并准备以 “你同不同意筑路工人的决定? 为什么?”为这题组织一个简单的辩论,这样不仅可以更深地理解课文内容还可以给学生创造机会发表自己的主张,并从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随即应变能力。真是一举多得啊!(2) 观看人们乱砍滥伐的录像之后,说说自己的想法,也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想说的写在黑板上。通过此环节不仅锻炼学生的口语,还增强学生爱护树林,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四)布置作业1、复习汉字2、背诵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最后说一下板书,板书以学生板书为主,这样既体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可以突出课文的主题。路旁的橡树说课稿3【课标要求】培养环境

13、保护意识,热爱绿色家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提高阅读能力。【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能正确朗读新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悟出课文蕴含的道理。2、情感态度:培养环境保护意识,爱护花草树木。3、德育:培养环境保护意识,爱护花草树木。【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通过写筑路工人和工程师为了保护路旁的一棵橡树,想办法把一条本应笔直的公路在橡树生长的地方弯成了马蹄形的事,赞扬了工程师和筑路工人自觉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美好心灵。【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什么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从筑路工人和工程师的行动中受到教育,培养环境保护意识,热爱绿色家园。【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多

14、媒体课件一套。【教法】电教辅助法、图文对照法、诵读体会法。【学法】诵读体会法、讨论理解法。【教后感】这篇课文语言朴实,真实感人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一些重点的词句,多读多想,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矿物所要赞扬的精神。教学中还要多给学生读书的机会,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中理解,读中悟情,把对筑路工人高尚行为的赞美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师:我们刚学过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那些乱砍滥伐的村民,最终被大自然惩罚的事,是否同学们还记得?可是在有的地方,人们又是怎样做的呢?有一位苏联的教育学家给我们讲述了这样的事2、揭示课题:路旁的橡树。学生齐读课题。3、学生和老师一起初读课

15、文。读准要求认识的生字。4、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二、探究课文,领悟道理1、以小组为单位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2、您读懂那一部分?先说说,然后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3、有什么不懂的吗?(共同解决疑难)4、辩论:建筑计划可以修改吗?(教师组织正反辩论)5、说说课文哪些地方最使你感动?6、你同意“筑路工人有一颗高尚的心”这种说法吗?为什么?7、你认为还有哪些人有一颗高尚的心?8、填空:筑路工人有一颗高尚的心,因为。9、学生读最后两个自然段。10、师:现在,你们就是左车路过这里的人,看到了路旁的橡树和这马蹄形的路,你有什么话要说?(先让学生练说,再指名说。)三、总结课堂,迁移升华1、你从筑路

16、工人的做法中懂得了什么?2、你想对小村庄的村民说些什么?(进行口语交际)3、爱树护树,争当环保小卫士,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你能给人们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吗?路旁的橡树说课稿4一、说教材分析路旁的橡树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讲述了人与橡树和谐共处的感人故事。为了保护这棵高大、粗壮、挺拔的橡树,筑路工人和工程师在经历了一番思 想斗争后,最后圆满地完成了施工计划,又完好地保留了者棵粗壮的橡树,体现了人们对环保的高度重视。文章语言质朴无华,反映了人们高尚的行为。基于本文的 环保教育意义,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并以一课时来进行教学。1、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课

17、文的主要内容。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从筑路工人和工程师的行动中受到环保启发。3、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培养环保意识,体会环保的重要性。4、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根据教学目标,我把本文的教学重点定为引导学生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体现出的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作出的自己的努力。教学难点是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通过对一件平常小事处理却不寻常的做法的描写。二、说教法学法本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情境创设法、情感体验法、想象朗读法等教学方法,力图让学生走进文本,探索文字背后的精神世界。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朗读感悟、放飞想象、移情体验等方法与文本物我同一,在自然的状态下,在想象的推助下感悟文本,

18、获得情感体验。三、说教学过程略读课文有别于精读课文的教学,精读是理解,略读是运用。因此,我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比较重视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现将我的设计流程做如下讲解:(一)图片激情,谈话导入1、 课的伊始,我以这样的谈话方式开场:小朋友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森林旅游!创设这样的语言情境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的注意力 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再课件出示一张张精美的森林图片,其中就包含了几张橡树图片,并让学生说说对这些图片的看法。这样为学习课文做好一个情感铺垫,初步 渗透了环保的意识。2、接着很自然地引出课题,导入新课: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有关橡树的故事。(板书)最

19、后引导学生简短地读题,读准“橡树”的字音。(二)初步感知,了解大意1、 先让学生自由默读课文,读正确流利,难读的多读几次。默读课文的设计主要为了培养三年级学生的语文能力,默读有助于学生潜心会文,注意力更加集中。默读完 后,我让学生互相交流碰到的难读、难懂的字词,然后再请学生说出还不懂的字词,教师板书出来引导学生认读、理解。这里的生字认读环节设计有别于精读课文的 集中出示字词,因为略读课文的生字词教学应该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2、再次默读课文,要求学生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每一次朗读都要有目的性,这次的要求比第一次更高,无形中在考验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默读就是要培养学生从文本中搜索有

20、用的信息,把文本语言整理变成自己的语言。3、快速浏览课文,小组内谈谈对这件事的看法。这里又设计了一个浏览课文谈看法的环节,主要想让学生及时交流思想、锻炼口才,这样教师从中也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形态,好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预设。(三)聚焦重点,突破难点1、 谈话过渡:当游客们坐车经过这个地方看到这棵橡树的时候,(简笔画橡树)总会不约而同地发出怎样的赞叹?接着出示课文最后一段话:“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 颗高尚的心。”先让学生以游客的身份来读这句话,再让学生理解人们为什么这样说。这里我主要抓住“高尚”一词来解决课文的重点,(板书:高尚)以“你从哪 儿可以看出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为主线让学生再

21、次去朗读文本,走进文本。这样的设计比较开放,随学生对文字的敏感性而定。教师要随着学生的视 角去触摸文本,展开引导。在引导学生感悟文本重点句的时候,主要通过抓重点词和文本空白处来感悟人们高尚的心。我预设以下几个重点句:1、第三段:突然,工人们停下来,把排水管放在地上。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先出示橡树图片并让学生去朗读句子,读出它的粗壮、结实、挺拔。 (板书在树干)同时让学生进行想象和语言训练:这样粗壮、结实、挺拔的橡树除了像草原的哨兵一样,还像什么?当学生回答后紧接着就引导学生展开二度想象: 假如你就是一名筑路工人,你看到这

22、样的橡树会想些什么呢?这样通过对文本空白处的想象让学生走进文本的背后,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2、第四段:工程师向工人们走来,他什么话也没对工人们说。工人们也沉默不语。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这 段教学主要抓住“沉默不语”、“长久”、“沉重叹气”等几个词来让学生体会人们高尚的心,并及时在文本空白处让学生放飞想象:工程师此时在想什么?他为什 么叹气?让学生再一次走进文字的背后去进一步探索人物灵魂深处的灵动。这里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家附近的环境。如果有这样的一棵橡树会给 人们带来什么?让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沉淀和教师创设的问题

23、情境产生智慧的碰撞,从而获得新的感悟。结合移情体验后,让学生再次回到文本世界中体会 工人们和工程师的内心挣扎,使人物形象在学生心目中烙下深深的影子并与之产生共鸣。这个环节,我主要抓这两处来引导学生感悟人们高尚的心。学生可能还会提 出不同的句子,老师就简单地引导感悟一下。最后归纳出本文的主题: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板书:和谐相处)(四)体悟写法,升华情感这课的难点,我是定为让学生理解文章的特殊写法:通过对一件小事,处理却不寻常的做法的描写。以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学以致用,培养语文素养。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讨论思考:人们这颗高尚的心,作者是怎么让我们体会到的?可能这样的问题有点难度,

24、三年级的学生对写法的感悟能力比较粗浅,因此教师可以在学生讨论时给予适当的引导。2、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环保资料,并简单写一写自己的感受。这里重在让学生能够内化情感,把对课文的情感体验迁移到自己所查资料中,进一步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五)课外拓展,布置作业课的最后,我布置了以下作业:1、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2、抄写自己觉得优美的好词好句;3、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保护环境的事情。作业的布置不仅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更是让学生在短暂的童年中有一段难忘、丰富多彩的语文生活。我们要多一点空间让学生去挖掘,多一点机会让学生去体验,多一点困难让学生去解决。四、说板书设计板书是文本的微型缩影,要力求精

25、美、简约,体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本课板书,我这样设计,以简笔画的形式简化文本,突出主题,体现精神。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仅仅要有诗意的流淌,更要让课堂生长“冥思力”,引导学生站到文字后面去。只有学会站到文字后面才会真正体悟“母语”的“根”之情怀,才会真正得到心灵的荡涤。另外更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去挖掘他们内心深处真正的感悟,并使这种感悟升华、超越文本。路旁的橡树说课稿5路旁的橡树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二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述了筑路工人为了保护一棵高高的橡树,经过精心设计,在不改变筑路计划的前提下,使公路在橡树边拐了一个马蹄形的弯,既保护了橡树又圆满完成筑路计划。表

26、现了人们对花草树木的珍爱,赞扬了筑路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唱响了一曲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赞歌。课文语言质朴,情节简单,通过对一件寻常小事,处理却不寻常的作法的描写,感染学生,自然而然的增强环保意识。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要鼓励学生发表个性化见解,弘扬他们的个性,让学生轻松的学习语文。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自悟,渗透学习方法,扎根于语言文字,从关键字词中提取最有价值的信息,使学生在阅读中展开丰富的想象,走进课文情景,获取真实地感受,并对文本中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能有自己的想法。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领会课文的主要内容、感悟课文表达思想,理解作者是如何谴词造

27、句的,体会筑路人高尚的心为教学目标。一、照片揭题为了让学生阅读中更快的感悟课文,我在导入课题时,以课件出示一幅缙云县城公路上,一棵古樟树在公路的中间,树四周有围栏,汽车通过时得绕道而行的照片。让学生看了照片后,思考有什么问题想问吗?让学生有这样的感悟,原来就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这样爱树护树的故事。这样,课文中的故事跟学生的距离就拉近了。原来,环保是这样的深入人心。原来,我曾经想过杭州修筑上塘路高架桥时发生的故事,两棵有几百年树龄的大樟树正好在路中间,树是砍还是留呢?经过了一年多的论证,最后杭州市政府以四百万元的代价移走了两棵树。想到杭州跟我们的距离比较远,就放弃了这个念头。后来,又想把囿山小学门

28、口路中间的那棵树的照片揭题,可是过去一看,那棵树光秃秃的。不如缙云的香樟树那么枝繁叶茂,一副生命力旺盛的样子。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在这个环节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问题?促使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地、专注地、饶有兴趣地去读,促使他们在读中积极开展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体验。第1个问题让学生对课文大意有了一定的了解。第2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主动性。这个环节可不是应景之作,而是对学习课文,领会课文的主要内容,感悟课文表达思想是很有帮助的。原来我设计的问题是这课的阅读提示中提的“

29、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在试讲的过程中发现这样的问题设计让三年级的学生摸不着头脑,看来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设计问题时指向性要明显。这样第一层次的质疑,其实已经实现了对文本的初步感知,从整体上解读了课文的脉络和主要元素。对略读课文来说,粗知是自主深入阅读的基础。三、检查反馈在这个环节设计了认读生字词的环节,在备课时,我觉得这是可有可无的环节。可是,在试讲的过程中,有好几个字的读音学生老出错,看来,在任何时候,字词基础训练都得踏踏实实地抓。交流思考题让学生集中智慧,后面的教学环节就是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主线。把学生提出的简单的问题当场解决,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问题简要地板书,接下去的再读课文环节就以这些问题为线索。当学生看到自己提出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特别有成就感。四、再读课文这是本节课最重要的环节,我紧紧围绕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